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04亿元,同比增长73.9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4.78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850.07万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90.33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205.71万元[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42元/股,上年同期为-0.1519元/股[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82%,上年同期为-66.34%[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27%,上年同期为-79.09%[22] - 利润总额为711.87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138.20万元[20]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03.5974百万元同比上升73.97%[3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2478百万元[3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扣非净利润5.9033百万元[37] - 营业收入1.036亿元同比增长73.97%[4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6,397,830.43元,相比2024年半年度净亏损18,886,580.14元,实现大幅扭亏为盈[106][10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2,648,692.73元,相比2024年半年度营业亏损24,446,515.16元,实现显著改善[10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7,066,321.60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918,734.02元增长789.8%[10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47,808.74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净亏损18,500,728.95元实现扭亏[10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842元/股,相比2024年同期的-0.1519元/股显著改善[107]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295,741.06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净亏损8,299,574.98元实现扭亏[110] - 合并营业收入从59,548,398.28元大幅增长至103,597,373.91元,增幅达74%[10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024.78万元[1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850.07万元,表现为净亏损[1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295,741.06元[1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8,299,574.98元[1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5995万元同比增长37.95%[44] - 销售费用640万元同比增长40.52%[44] - 合并营业成本从43,458,675.67元上升至59,951,092.44元,增长38%[105] - 合并销售费用从4,554,216.37元增加至6,399,486.78元,增长40.5%[105] - 合并管理费用从31,789,446.65元下降至29,653,362.27元,减少6.7%[10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费用为3,214,080.59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4,260,602.06元下降24.6%[10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息费用为3,257,961.50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4,223,004.23元下降22.8%[10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信用减值损失为293,545.27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70,329.04元增加72.3%[10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资产减值损失为-494,501.47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15,516.33元出现大幅下降[106]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253.3%,从5174万元增至1.83亿元[11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7.21万元,同比改善61.35%[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1087万元同比提升61.35%[4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59万元同比下降96.43%[4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42.6%,从76.12亿元增至108.55亿元[1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61.3%,从-2.81亿元改善至-1.09亿元[112][1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123.5%,从1.03亿元增至2.31亿元,主要因购建长期资产支付19.61亿元[11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9.2%,从18.06亿元降至9.18亿元[11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72.5%,从5.23亿元减少至1.44亿元[11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36.2%,从-1.72亿元改善至-1.10亿元[115]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08.5%,从1223万元增至2550万元[115]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0,去年同期为0[115]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02.91万元,去年同期为-245.61万元[11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263.17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9.56%[21] - 总资产为4.05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8.33%[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2.6317百万元较期初增长19.56%[37]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2536.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4.89%降至6.27%,同比下降61.40%,主要因支付采购款及工程款[47] - 应收账款增至1.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1.87%升至28.03%,同比增长17.47%[47] - 在建工程激增至909.3万元,同比增长625.52%,主要因黄山天目工程项目投入增加784万元[47] - 短期借款增至1.33亿元,占总负债比例从28.74%升至32.76%,同比增长4.47%[47] - 应交税费降至434.3万元,同比减少72.26%,主要因收入减少及所得税支付影响[47] - 其他应付款降至1976.6万元,同比减少43.56%,主要因子公司款项减少[47] - 受限资产总额5985万元,其中货币资金保证金1103万元,固定资产抵押2759.9万元,无形资产抵押498.3万元[50]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6572.5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底的2536.7万元人民币,降幅达61.4%[98] - 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9656.5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底的1.1343亿元人民币,增长17.5%[98] - 存货从2024年底的5232.3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底的4579.8万元人民币,减少12.5%[98] - 在建工程从2024年底的125.3万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6月底的909.3万元人民币,增长625.6%[98] - 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1.268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底的1.3256亿元人民币,增长4.5%[99] - 应付账款从2024年底的8224.1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底的6927.6万元人民币,减少15.8%[99] - 应交税费从2024年底的1566.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底的434.3万元人民币,降幅达72.3%[99] - 其他应付款从2024年底的3501.9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底的1976.6万元人民币,减少43.6%[99] - 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4.4146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底的4.0471亿元人民币,减少8.3%[98][99]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底的2.8638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底的2.4738亿元人民币,减少13.6%[99] - 公司合并层面总负债从356,444,336.38元下降至311,520,216.06元,减少12.6%[100] - 公司合并货币资金从22,279,745.25元大幅减少至8,917,044.12元,下降60%[101]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9,537,380.50元增长至14,706,213.72元,增幅达54.2%[101]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31,148,468.35元锐减至2,775,550.44元,下降91.1%[101]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80,789,032.22元增加至123,789,032.22元,增长53.2%[102] - 合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52,383,884.80元上升至62,631,693.54元,增长19.6%[10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4611.65万元,较期初-25636.43万元有所改善[1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318.67万元,较期初8501.89万元增长9.6%[118] - 公司实收资本(股本)保持稳定,为12177.8885万元[118][120]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16278.791598万元[118][120] - 公司盈余公积保持稳定,为2418.141437万元[118][1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14,835,117.77元[12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3,190,244.44元[1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34,406,872.07元[1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3,618,490.14元[124]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21,778,885.00元[123][124] - 公司资本公积为152,116,181.92元[123][12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659,717.50元[2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89,158.28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513,033.85元[24]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为3,095.89元[24]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299,006.53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4,344,539.26元[24]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拥有药品批准文号99个,其中独家批准文号7个[26] - 杭州生产基地持有药品批准文号29个及保健品批准文号5个[27] - 黄山天目拥有药品批准文号68个及6种剂型生产线[27] - 三慎泰宝丰备有中药饮片1000余种[29] - 公司上半年已取得药品再注册批准文号25个[38] - 子公司三慎泰宝丰备存中药饮片超1000种[39] - 公司拥有药品批准文号99个含67个医保目录品种[41]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已于2021年10月恢复生产销售,珍珠明目滴眼液尚未复产[56] - 公司主导产品包括六味地黄口服液、河车大造胶囊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60] 各地区表现 - 黄山天目贡献收入增长908万元[44] - 青岛天目山贡献收入增长1292万元[44] - 三慎泰宝丰贡献收入增长454万元[44] - 子公司黄山市天目药业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1,385.36万元人民币,净利润7.41万元人民币[59] - 子公司黄山天目薄荷药业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1,655.71万元人民币,净亏损37.63万元人民币[59] - 子公司杭州三慎泰宝丰中药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2,137.52万元人民币,净亏损81.67万元人民币[59] - 子公司上海天目山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345.01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55.56万元人民币[59] - 子公司青岛天目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1,321.15万元人民币,净利润342.16万元人民币[5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黄山天目产能提升项目一期于2026年底投产[38] - 公司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目药变更为天目药业[36] - 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2025年约为7万亿元预计2035年增长至30万亿元[34] - 公司采用集中招标模式每年组织合格供应商进行采购招标[31] - 公司产品销售分为直销和经销两种模式[32] - 公司环保监管压力增大,存在因管理疏漏导致环保事故的风险[62]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子公司数量为3个[69]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于鸿坚于2025年4月8日离任[65] - 公司于2025年4月10日聘任冷亮为副总经理、王一惠为财务总监[65] - 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补选王一惠为第十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66] - 公司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67] - 公司报告期内无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激励措施[68] - 公司主要子公司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平台包括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和安徽省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69] - 公司控股股东汇隆华泽/金家岭控股集团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承诺期限至不再实质性保持股权控制关系之日止[72]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尽量减少关联交易,承诺期限至不再实质性保持股权控制关系之日止[72] - 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仍在推进中[84][85] 关联交易 - 向关联方杭州三慎泰环东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出售商品实际发生金额122.47万元,完成年度预计金额250万元的48.99%[78] - 向关联方杭州宋杏春堂中医诊所有限公司出售商品实际发生金额310.77万元,完成年度预计金额550万元的56.50%[78] - 极向关联方杭州三慎泰五柳巷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出售商品实际发生金额232.69万元,完成年度预计金额550万元的42.31%[78] - 向关联方杭州如颐堂中医诊所有限公司出售商品实际发生金额85.06万元,完成年度预计金额200万元的42.53%[78] - 向关联方杭州德合堂三慎泰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出售商品实际发生金额578.24万元,完成年度预计金额2,200万元的26.28%[78] - 向关联方杭州三慎泰小和中医诊所有限公司出售商品实际发生金额51.44万元,完成年度预计金额100万元的51.44%[79] - 向关联方浙江熊之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售商品实际发生金额极20.91万元,超出年度预计金额20万元的104.55%[79] - 向所有关联方出售商品合计实际发生金额1,401.58万元,完成年度预计总金额3,870万元的36.22%[79]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诚信状况良好,无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或大额到期未清偿债务[77] - 报告期内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及违规担保情况[76]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381户[88] - 第一大股东青岛汇隆华泽持股29.99%[90] - 第二大股东青岛源嘉医疗科技持股13.27%[90] - 第三大股东浙江清风原生文化持股4.26%且全部处于冻结状态[90] 担保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0,643.21万元[83] - 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高达169.93%[83]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达6,998.21万元[极83]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8,024.02万元[83]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6,900.40万元[83] 投资和子公司变动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黄山天目增资5000万元,注册资本从3000万元增至8000万元[51] - 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实现对控股子公司嘉合医药63%表决权控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53] - 公司全资子公司黄山天目产能提升及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约10,000万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资金940余万元人民币[54] - 临安制药中心厂区搬迁改造项目投资概算为7,500万元人民币,一期生产线改造累计投入4,730余万元人民币[55][56] - 公司全资子公司黄山天目对嘉合医药持股42%,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63%表决权,嘉合医药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58] 会计政策 - 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重要性标准为金额500万以上或占账面余额5%以上[134] - 其他应收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重要性标准为金额500万以上或极占账面余额5%以上[134]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认定标准为资产/净利润/营业收入占比达公司总额10%以上[134]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支付对价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
天目药业(600671)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