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源科技(688565)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力源科技力源科技(SH:688565)2025-08-27 09: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13431.12万元,同比增长26.42%[1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70万元,同比上升131.14%[2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5.13万元,同比上升114.28%[20][21] - 基本每股收益0.02元/股,上年同期为-0.06元/股[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57%,上年同期为-1.56%[19]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31百万元,同比增长26.42%[35]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百万元,同比上升131.14%[3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42%至1.343亿元[94] - 营业利润从2024年半年度亏损1462.7万元转为2025年半年度盈利431.3万元[165] - 净利润从2024年半年度亏损898.2万元转为2025年半年度盈利279.7万元[165]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6元/股提升至0.02元/股[16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1%至1.2086亿元[168] - 净利润由去年同期亏损1035.8万元转为盈利62.6万元[16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6.48%,同比下降3.58个百分点[19]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8.62%至870万元[94] - 研发费用从2024年半年度1069.1万元下降至2025年半年度869.9万元,降幅18.6%[164] - 财务费用从2024年半年度238.9万元下降至2025年半年度145.0万元,降幅39.3%[164]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75%至1.092亿元[9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8.6%至870万元[16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8.5%至144.9万元[16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5%至9784.2万元[168] - 费用化研发投入同比下降18.62%,从10,690,801.33元降至8,699,938.28元[74] - 研发投入总额同比下降18.62%,从10,690,801.33元降至8,699,938.28元[7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3.58个百分点,从10.06%降至6.48%[7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74.39万元,上年同期为-574.00万元[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74百万元,同比增长461.39%[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为2074万元[9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达到2297.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08.4万元改善显著[175]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35.8%至1.6393亿元[17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64亿元,同比增长38.9%[175]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659.8万元,同比下降51.5%[17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10亿元,同比增长7.0%[17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553.1万元,同比增长7.2%[17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018.3万元[17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963.0万元,较期初减少6.8%[17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29.4%至5470万元[17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9008.63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8%[21] - 总资产90386.75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75%[21] - 资产总额为903.87百万元,较上年末下降0.75%[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90.09百万元,较上年末增加0.48%[35] - 投资性房地产同比增长596%至2841万元[97] - 应收账款融资同比下降38.76%至329万元[97] - 合同负债从1.987亿元增至2.171亿元,增长9.3%[161] - 短期借款从1.137亿元降至1.028亿元,降幅9.6%[161] - 投资性房地产从408.2万元增至2840.7万元,增幅595.8%[161] - 固定资产从1.231亿元降至9395.3万元,降幅23.7%[161] - 货币资金减少958.24万元,从1.254亿元降至1.159亿元,降幅7.6%[155][156] - 应收账款增加850.32万元,从1.045亿元增至1.130亿元,增幅8.1%[156] - 存货增加2186.36万元,从2.376亿元增至2.595亿元,增幅9.2%[156] - 合同资产减少654.51万元,从732.24万元降至666.78万元,降幅8.9%[156] - 短期借款减少1091.17万元,从1.137亿元降至1.028亿元,降幅9.6%[157] - 合同负债增加1838.63万元,从1.988亿元增至2.171亿元,增幅9.2%[157] - 实收资本减少220.71万元,从1519.37万元降至1497.30万元,降幅1.5%[158] - 未分配利润增加232.46万元,从4109.25万元增至4341.71万元,增幅5.7%[158] - 投资性房地产增加2432.56万元,从408.15万元增至2840.71万元,增幅596%[156] - 固定资产减少2918.34万元,从1.231亿元降至9395.88万元,降幅23.7%[15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91亿元,较期初增长0.5%[177] - 未分配利润为4341.7万元,较期初增长5.7%[177]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50亿元,较期初减少1.5%[177] - 资本公积为2.75亿元,较期初减少3.8%[177]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917亿元,期末下降至4.828亿元,减少890万元(降幅1.8%)[179][180]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3898万元降至期末2999万元,减少899万元(降幅23.1%)[179][180] - 资本公积从期初3.042亿元降至期末2.929亿元,减少1134万元(降幅3.7%)[179][180] - 其他权益工具从期初2727万元降至期末1358万元,减少1368万元(降幅50.2%)[179][180] - 2025年半年度实收资本为1.519亿元[182]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5122万元[18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988亿元,较期初5.002亿元下降0.28%[185] - 实收资本从1.543亿元减少至1.519亿元,降幅2.3百万[185][186] - 资本公积从3.042亿元下降至2.929亿元,减少1133.76万元[185][186] - 库存股从2726.52万元减少至1358.45万元,下降50.2%[185][186] - 未分配利润从4742.4万元下降至3706.64万元,减少1035.76万元[185][186] 水处理业务线表现 -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收入为105.74百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9.62%[35] - 除盐水处理系统设备收入为24.26百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18.27%[35] - 公司水处理系统应用于国内外重点项目包括中核方家山核电2×1,000MW机组工程、中核福清核电2×1,000MW机组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核电2×1,000MW机组工程等[43] - 正在执行中业务合同包括中核海南昌江2×1,200MW机组工程、中核示范快堆2×600MW机组工程、江苏绿能项目一期4×1,000MW机组工程等[43] - 公司承做河北丰越能源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为国内少数日产规模10万吨级以上项目[44] - 公司已提供数百套水处理系统设计及设备集成服务客户涵盖中核/中广核/国电投等大型发电集团[51] - 公司作为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提供凝结水精处理/除盐水处理/海水淡化等全方位产品服务[51] - 公司高塔法凝结水精处理技术成为国内大型火电和核电厂主流技术路线[55][56] - 公司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实现氨化运行,显著缩短启动周期并延长机组寿命[56] - 公司离子交换+高塔法再生技术阴阳树脂分离率稳定且自动化程度高[56] - 公司完成数项离子再生设备专利研发,提高混合树脂分离率[57] - 公司热膜耦合海水淡化技术应用于10万吨/天项目(国内规模最大)[60] - 热膜耦合技术结合低温多效(MED)与反渗透(RO)系统[60] - 公司为国内核电和大型火电凝结水精处理领域少数供应商之一[57] - 热膜耦合技术成功应用于河北丰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61] 氢燃料电池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交付17套70kW车载系统,公交车总行驶里程超过170万公里[32] - 氢气平均消耗为3.7kg/百公里,低于行业平均5kg/百公里[32] - 燃料电池技术总监拥有超过20年研发生产经验涵盖膜电极/双极板/电堆/系统全技术链[45] - 公司掌握氢燃料电池四大核心技术领域:膜电极/双极板/电堆/发动机系统实现全产业链自研[47] - 公司自主研发第三代碱性电解槽复合隔膜采用新型涂布成膜工艺并已投产[47] - 公司为行业少数实现膜电极/双极板/电堆/发动机系统全维度自研自产的企业[48] - 公司交付17套HYPSR-04型号7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已投入使用[52] - 公司10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成功应用于特种作业工程车[52] - 公司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覆盖高性能车用膜电极、金属双极板、电堆及发动机系统[53] - 膜电极功率密度达到2.25W/cm²@0.6V[65] - 自动化装堆精度控制在±0.05mm以内,堆叠节拍2秒/片,一次合格率99%以上[66] - 电堆堆叠时间从4小时降至25分钟,年产能超2,000套[66] - 气密检测设备精度达0.01%[66] - 公司交付17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86] 研发活动与投入 - 公司研发投入8.70百万元,占营业收入6.48%[37] -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43人,占比22.87%[70] - 累计授权专利75项(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37项),软件著作权15项[70][71] - 报告期新增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72] - 累计专利申请数130项,授权95项[72] - 公司2020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70] - 大通量折叠滤芯研究项目(RD01)累计投入212.87万元,本期投入68.83万元,总规模300万元[76][77] - 物联无线网络环境侦测和感知记录仪项目(RD02)累计投入45.93万元,本期投入5.90万元,总规模180万元[77] - 先进核能系统液态铅铋散裂靶研发平台配套充排系统项目(RD03)累计投入82.99万元,本期投入22.57万元,总规模250万元[77] - 除硬除硅反应器研究项目(RD04)累计投入87.47万元,本期投入20.22万元,总规模450万元[77] - 水处理控制系统ModBus通讯研究项目(RD05)累计投入164.21万元,本期投入49.70万元,总规模300万元[77] - 乘用车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和控制技术项目(RD07)累计投入311.05万元,本期投入28.21万元,总规模350万元[77] - 研发项目总预算为4.46亿元,累计投入1.845亿元[7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43人,占总员工比例22.87%[81]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579.44万元,人均薪酬13.48万元[81]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博士1人(2.33%)、硕士5人(11.63%)、本科22人(51.16%)[81]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16人(37.21%)、30-40岁18人(41.86%)[81] - 燃料电池电堆开发项目投入187.58万元[78] - 风冷燃料电池系统开发项目投入32.36万元[78] - PBI型离子溶剂膜技术研究项目投入76.05万元[78] - 智能物联网会议桌牌系统研发投入58.08万元[7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83] -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89] - 受限资产总额达9726万元[98] - 公司2024年业绩未达股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指标导致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2,202,900股[104] - 公司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103] - 原董事长沈万中因个人原因辞职并于2025年8月15日由沈家雯接任董事及董事长职务[101] - 公司积极开展自查整改工作,修订完善内控措施[121] - 公司持续加强信息披露管理和规范运作水平[122] - 公司将水处理系统及PTFE膜生产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期至2027年2月[133] - 公司2024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000万元人民币,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1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际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7000万元人民币[135] - 公司因2024年业绩未达标及员工离职,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总计2,207,100股[140] - 回购注销后公司总股本由151,937,100股减少至149,730,000股,降幅1.45%[140] - 股本减少导致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财务指标略有提升[141]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898万元[179]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035.76万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85]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导致权益减少6306元[183]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472,400元[183]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625,626元[183]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报告期未经审计[5] - 公司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公司确认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对外担保情况[7]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0年12月变更为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长安北路585号[14]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侯俊波[14]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于证券办公室[16]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包括《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16] - 公司电子信箱为srzqb@psr.cn[14] - 公司网址为http://www.psr-china.com/[14] - 公司董事会秘书及证券事务代表联系方式为0573-86028565[15]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34.56万元[22]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1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违规担保情况[119] - 募集资金总额为2.5118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9851亿元人民币,资金使用进度为65.30%[129]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净额为1.2955亿元人民币[129] - 公司涉及重大合同纠纷诉讼,案件编号为(2024)冀02民初142号[120]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沈万中于2024年3月27日被取保候审,并于2025年7月28日收到判决书[12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力泉公司参与合同纠纷诉讼[120] - 诉讼对方包括河北丰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120] - 公司于2025年2月28日向法院提交变更诉讼请求申请[120] - 河北丰越及河北纵横提出反诉并增加反诉讼请求[120] - 水处理系统及PTFE膜生产项目募集资金计划投资总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2826.34万元人民币,投入进度56.53%[131] - 研发中心项目募集资金计划投资总额为4840.52万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25.32万元人民币,投入进度仅2.59%[13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募集资金计划投资总额为1亿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0004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100.04%[131] - 公司募集资金总投资额1.984亿元,累计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