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原传媒(00071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中原传媒中原传媒(SZ:000719)2025-08-27 09: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5.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18]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75亿元,同比增长1.00%[37]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0%至45.75亿元[44] - 营业总收入为45.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39%[18]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50.39%[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82%[18] - 净利润为5.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8%[12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4%[12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2元/股,同比增长48.57%[1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52元/股,同比增长48.57%[18]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52元,同比增长48.57%[3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2元,同比增长48.6%[1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64%,同比上升1.39个百分点[18] - 综合收益总额为5.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1%[128] - 母公司净利润为9.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131] - 母公司投资收益为9.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1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28.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127] - 发行图书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58%[45] - 公司销售费用为5.63亿元,同比下降9.68%[43] - 销售费用为5.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7%[127] - 公司管理费用为4.75亿元,同比下降8.20%[43] - 公司研发投入1541.79万元,同比增长28.33%[43] - 研发费用为1541.7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127] - 资产减值损失达1.60亿元占利润总额28.11%[47]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44.9%,从2.23亿元降至1.23亿元[13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印刷业务承接外部图书、期刊、报纸印制,汇林印务专注拓展北京区域出版社业务[26] - 印刷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41.35%至2.13亿元[44]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98%至1.71亿元[44] - 出版业务毛利率提升1.44个百分点至35.89%[45] - 物资集团是河南省中小学教材教辅印刷用纸主要供应渠道,经营纸张等印刷物资[27] - 数字教育平台实现全学科全学段覆盖,数智化作业评价系统已在部分市县推广[28] - 公司所属出版社拥有河南省全科评议教辅出版行政许可,在省域市场处于主导地位[30] - 省新华书店作为省域全科教材及评议教辅唯一发行渠道,锁定教育系统刚性需求[30] - 公司拥有人民教育、人民音乐等主流教材出版社的河南省独家代理权[30] - 公司为河南省2024秋至2027春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单一来源采购供应商[30] - 公司拥有覆盖全省的线下渠道网络,包括244家大型文化综合体和社区书店,总面积超20万平方米[33] - 线上平台用户规模达1067.08万,包括最美读书声、书香河南等三大公共文化平台[33] - 公司会员管理系统整合会员207万人[38] - 公司完成9家门店文化场景升级,组织开展1万场主题阅读活动[73] - "2025中原书香节文化游园会"全网传播量达1.15亿次[73] - 子公司大象出版注册资本1.45亿元,总资产24.01亿元,净资产18.56亿元,营业收入8.26亿元,营业利润2.72亿元,净利润2.69亿元[64] - 子公司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注册资本3.14亿元,总资产131.66亿元,净资产64.88亿元,营业收入37.95亿元,营业利润4.31亿元,净利润4.22亿元[6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8%[18]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14.28%[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4.3%,从10.55亿元增至12.06亿元[13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5%,从49.61亿元增至50.88亿元[133]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5亿元,同比增长118.38%[4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从-11.17亿元转为正2.05亿元[134]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20.0%,从11.38亿元增至25.04亿元[13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2.29亿元,同比增长762.56%[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57.2%,从14.62亿元增至22.98亿元[134]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激增757.1%,从1.71亿元增至14.67亿元[136][137]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3.7%,从8.27亿元增至9.40亿元[137]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1.6%,从155.81亿元降至153.38亿元[137]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36.0%,从1.32亿元增至1.79亿元[13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6.52亿元较期初52.25亿元增长27.3%[119] - 货币资金从35.63亿元小幅增至36.21亿元,增长1.6%[122]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6.51个百分点至35.25%[4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3.56亿元较期初11.94亿元增长13.6%[119]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2522万元较期初1192万元增长111.6%[119] - 存货期末余额6.34亿元较期初9.26亿元下降31.6%[119] - 存货同比下降31.58%至6.34亿元[4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02亿元较期初1.22亿元下降16.4%[119] - 流动资产合计95.35亿元较期初82.66亿元增长15.4%[119]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991.27亿元减少至933.51亿元,下降5.8%[120] - 在建工程从201.76亿元增加至220.59亿元,增长9.3%[120] - 投资性房地产从7.47亿元略降至7.42亿元,减少0.6%[120] - 合同负债从9.72亿元大幅增加至14.95亿元,增长53.8%[120]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53.85%至14.95亿元[48] - 应付账款从38.14亿元增至39.32亿元,增长3.1%[120] - 母公司其他应付款从72.04亿元减少至65.78亿元,下降8.7%[124]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1.37亿元增加至14.26亿元,增长25.4%[124] - 资产总计从181.79亿元增加至188.70亿元,增长3.8%[120] - 总资产为188.7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80%[18] 投资和项目进展 - 投资额同比大幅增长133.54%至2.21亿元[53] - 中原数字印刷产业园(数字印刷)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12亿元,项目进度达87%[55] - 中原数字印刷产业园(物资贸易)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25亿元,项目进度达90%[55] - 中原数字印刷产业园(出版发行)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66亿元,项目进度达92%[55] - 中原数字产业园(西园)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30亿元,项目进度达86%[55] - 郑州购书中心上街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193万元,项目进度达98%[55] - 台前县综合文化广场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407万元,项目进度达95%[56] - 沈丘县新华书店文化综合体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561万元,项目进度达93%[56] - 泌阳县文化综合体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188万元,项目进度达60%[56] - 南阳市新华书店南都文化广场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01亿元,项目进度仅45%[56] - 公司持有郑州银行股票期末账面价值8311万元,报告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61万元[58]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09.52万元人民币[2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359.36万元人民币[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河南省各级各类学校共4.32万所,教育人口2717.75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23.68万人[31]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纸张、油墨等成本上涨可能影响图书出版毛利率[65] - 公司积极布局数字教育、数字化发行、数字阅读等"互联网+"战略以应对传统出版转型风险[66] - 公司2024年度分红总额6.14亿元,占合并归母净利润59.61%,每股派现0.6元[74] - 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总额达32.58亿元[74] 关联交易和承诺事项 - 与控股股东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的关联交易总额为5,154.5万元人民币,获批额度为10,800万元人民币[88][89] - 向控股股东出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印刷服务、图书和非图销售)交易金额为624.11万元人民币[88] - 从控股股东采购商品和接受劳务(宣传推广费、项目管理费、物业水电费)交易金额为1,757.42万元人民币[88] - 向控股股东承租房屋及建筑物支付租金2,063.71万元人民币[88] - 从河南省新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采购商品和接受劳务交易金额为55.17万元人民币[88] - 向河南省新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租房屋及建筑物支付租金654.09万元人民币[89] - 公司受托管理控股股东剥离资产,本期确认托管收益549,506.54元人民币[9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托管资产原值为1,969.60万元人民币,净值为499.16万元人民币[96] - 公司承租控股股东房屋建筑物本期支付租赁款20,637,122.60元人民币[98] - 公司承租河南省新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房屋建筑物本期支付租赁款6,540,881.66元人民币[98] - 股份限售承诺自发行股份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拥有权益的股份[77] - 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2014年8月22日至2017年8月22日[77] - 截至报告期末股份限售承诺未解除履行中[77] - 避免同业竞争承诺自2013年11月25日起永久有效[77][78] - 关联交易规范承诺自2013年11月25日起永久有效[78] - 保证人员独立承诺自2013年11月25日起永久有效[78] - 所有承诺事项截至报告期末均严格履行中[77][78] - 公司保证大地传媒财务独立,包括建立独立财务部门、核算体系、管理制度、银行账户和纳税,并不干预资金使用及避免财务人员双重任职[79] - 公司保证大地传媒机构独立,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独立组织机构,与集团完全分开[79] - 公司保证大地传媒资产独立,拥有完整经营性资产且集团不违规占用其资金、资产及其他资源[79] - 公司保证大地传媒业务独立,拥有独立经营资产、人员、资质及自主经营能力[79] - 集团承诺承租上市公司房屋租赁协议到期后优先续约权,相关协议自2013年11月25日起永久有效[79] - 集团承诺承担上市公司在职事业身份人员未来养老金补差费用,确保与退休人员同等待遇[79][80] - 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交易对价已扣减精算预提三类人员统筹外费用3.93亿元[80] - 韬睿惠悦评估三类人员统筹外费用现金流总和约为9.49亿元,折现后福利义务现值约为3.93亿元[80] - 集团承诺对超出9.49亿元的三类人员统筹外费用承担补偿责任[80]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对外担保及失信行为[81][82][87] 担保和融资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审批担保额度合计为4亿元[100]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3.85亿元[100] - 公司实际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为3.37%[100] - 公司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余额为3000万元[101]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0元[100] - 公司不存在委托理财及其他重大合同[101][102] - 所有对外担保均非关联方担保[100] - 公司未出现违反程序对外担保情况及担保责任连带清偿风险[101] 股权结构和股东情况 - 公司股份总数保持10.23亿股不变,其中国有法人持股占比34.80%[107] - 无限售条件人民币普通股占比65.20%,数量为6.67亿股[10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7,427名[109] - 控股股东中原出版传媒持股719,751,963股占比70.34%[109]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8,997,837股占比4.79%较期增持22,771,594股[109] - 公司2014年8月向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对价15%现金支付,85%股份支付,发行股份总数3.47361929亿股,其中向集团发行2.73889389亿股,发行价格9.18元/股,向特定投资者发行0.7347254亿股,发行价格13.42元/股[154] - 交易前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持股3.33211906亿股,占比75.78%,配套融资后总股本7.87079807亿股,集团持股6.07101295亿股,占比77.13%[154] - 2016年5月20日公司以总股本7.87079807亿股为基数,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3股,分红后总股本增至10.23203749亿股[155] - 2023年5月11日可交换公司债券"18中原EB"累计换股0.694797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6.79%[155] - 截至2023年5月11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持股7.19752亿股,占比70.34%[155] -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以四家出版发行业务子公司100%股权及对大地传媒下属大象社的500万元人民币委托债权认购股份[77]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 - 公司财务报表经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批准[157] - 公司会计期间采用公历年度,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62] - 营业周期为12个月[163]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编制财务报表货币为人民币[164] - 公司确定重要性标准:重大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应收款项金额≥300万元,重要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金额≥1000万元[165]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公司拥有对被投资单位权力并享有可变回报[170] - 合并时公司间重大交易和往来余额予以抵销,会计政策和期间保持一致[171]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成本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172]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计量,处置对价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73] - 现金等价物包括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77]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8] - 境外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折算采用即期汇率,股东权益除未分配利润外按发生日汇率折算[179]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84]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18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186] - 公司将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之外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87] - 公司为消除会计错配可将部分金融资产不可撤销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8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91]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9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94] -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以签订日公允价值计量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196]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会计处理[199]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99] - 金融工具已发生信用减值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99] - 较低信用风险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200]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