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冠股份(30051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金冠股份金冠股份(SZ:300510)2025-08-26 11: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02亿元[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亿元[21] - 营业收入为4.86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9%[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261.27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48.21%[1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39%至4.87亿元[76]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5.4%至4.87亿元(2024年同期:5.14亿元)[167] - 营业亏损扩大至-4593万元(2024年同期:-2360万元),同比增亏94.6%[167] - 净利润亏损扩大至-4559万元(2024年同期:-2023万元),同比增亏125.4%[16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261万元(2024年同期:-1717万元),同比增亏148.2%[168]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下降20.5%至2.52亿元(2024年同期:3.17亿元)[170] - 母公司净利润由盈转亏至-784万元(2024年同期盈利530万元)[17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微增0.96%至4.10亿元[7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2.79%至356.59万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76]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14.63%至3036.29万元[76] - 营业总成本下降1.2%至5.54亿元(2024年同期:5.61亿元)[167] - 母公司营业成本下降15.8%至1.99亿元(2024年同期:2.37亿元)[171] - 研发费用下降6.1%至3036万元(2024年同期:3234万元)[16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24.53%至1.37亿元[79] - 高低压成套开关柜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5.29%至8460.40万元[79] - 环网柜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2.70%至1.06亿元[79] - 箱式变电站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9.05%至7170.58万元[79] - 公司运营充电站1,570座和充电桩18,000余根[49] - 充电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约93万人[49] - 公司在江苏、河南、青岛等区域自营充电场站数量达275座[49] - 公司提供160kW至1440kW分体式直流充电堆产品[41] - 公司推出160kW小型分体式直流充电堆"蚂蚁站"支持新能源充电桩下乡[41] - 公司储能产品涵盖1000V和1500V电池簇及储能系统[51] - 公司智能电表产品采用4G/5G、NB-IOT等物联网通信技术[38] - 公司充电设备包含20kW至400kW一体式直流充电桩[41] - 公司提供7.2kV至40.5kV中压手车式开关设备系列产品[34] - 公司新能源充换电产品包含兆瓦级液冷大功率充电桩[41] - 公司新建9座充电站共计110台充电桩充电功率4600kW[67]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并针对稳定客户进行预投生产控制成本[59] 各地区表现 - 全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额达29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29] - 国内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1610万台,同比增加55.6%[31] - 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GW/222GWh,较2024年底增长约29%[33] - 国家电网2025年前三批次输变电设备招标总金额540.64亿元同比增长24.8%[61] - 国家电网2025年第一批次计量设备招标总金额75亿元同比下降37.8%[61] - 国家电网中标企业数量由去年同期88家增加至120家[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3]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98][99] - 公司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99]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100][101] - 公司于2025年5月27日15:00-16:30通过网络平台线上交流方式接待线上投资者,参与吉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活动[97] - 公司于2025年1月8日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邬劲松为董事长,张荣纪为董事兼总经理[102]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04]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9%[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17元/股,同比下降149.76%[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亿元[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7.66%至9278.16万元人民币[1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109.67%至156.47万元,因长期资产投资减少[7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7%至9278万元(2025年半年度)[17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3.8%至6.02亿元(2025年半年度)[173]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大幅下降88.4%至3578万元(2025年半年度)[17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156万元(2025年半年度),去年同期为-1618万元[17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至2.21亿元(2025年半年度),现金流入下降31.2%至1.28亿元[17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44.7%至2.17亿元(2025年半年度)[174]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75.9%至3743万元(2025年半年度)[176]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下降41.0%至8070万元(2025年半年度)[176]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下降67.6%至1.12亿元(2025年半年度)[177]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下降73.7%至550万元(2025年半年度)[173] - 应收账款减少17.5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64个百分点[81] - 短期借款减少至2.6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14个百分点至8.35%,主要因偿还金融机构贷款[82] - 应收票据减少至149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35个百分点至0.47%,系票据到期收款所致[82] - 预付账款增至984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55个百分点至3.13%,主要因预付货款增加[8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5669万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6675万元[84]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1625万元,较期初增加188万元[8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56,897,008.16元,较期初增加3,592,204.79元[15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53,089,899.46元,较期初减少156,619,578.84元[158] - 存货期末余额为249,349,542.76元,较期初减少41,515,451.51元[158]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492,090,725.25元,较期初减少169,555,760.38元[158] - 公司总资产为40.28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28%[21]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6.35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17%[21] - 总资产下降5.93%至31.4769亿元人民币[19]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334.62亿元下降至期末314.77亿元,减少5.9%[161] - 短期借款从期初3.51亿元减少至期末2.63亿元,下降25.1%[160] - 货币资金(母公司)从期初1.64亿元减少至期末1.21亿元,下降26.0%[163] - 应收账款(母公司)从期初3.72亿元减少至期末2.93亿元,下降21.3%[163] - 存货(母公司)从期初1.51亿元减少至期末1.05亿元,下降30.8%[163] - 合同负债从期初3932.73万元减少至期末2968.26万元,下降24.5%[160] - 长期股权投资保持稳定,从期初2.50亿元微增至期末2.50亿元[160] - 商誉保持稳定,维持在4.89亿元未发生变动[160] - 未分配利润为负且扩大,从期初-9.14亿元恶化至期末-9.57亿元[161]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14.53亿元减少至期末14.46亿元,下降0.5%[165]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95,293,211.77元[17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亏损45,585,348.19元[17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亏损42,612,656.79元[178] - 少数股东损益亏损2,972,691.40元[178]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956,643,969.55元[180]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49,707,863.58元[180] - 本期所有者权益减少45,585,348.19元[178]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2,406,988,969.17元[178][180] - 股本保持824,690,700.00元未变动[178][180] - 其他综合收益余额为-66,752,621.74元[178][180] - 公司股本为828,623,861.00元[183][185] - 资本公积为2,425,828,810.36元[183][185] - 其他综合收益为-50,462,201.32元[183][185] - 盈余公积为36,288,042.24元[183][185] - 未分配利润为-598,196,671.32元[18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2,642,081,840.96元[185] - 少数股东权益为12,514,157.88元[18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54,595,998.84元[185] - 母公司上年年末未分配利润为-691,221,268.29元[187] - 母公司上年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53,466,283.31元[187] - 2025年半年度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负,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783.85万元[189] - 2025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4.46亿元,较期初下降[191] - 2024年半年度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正,使所有者权益增加530.35万元[192]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6.99亿元,较2024年同期-6.63亿元进一步恶化[191][194] - 2025年半年度资本公积为13.50亿元,较2024年同期13.69亿元减少1.89亿元[191][194] -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2025年半年度为-6666.75万元,较2024年同期-5038.99万元扩大亏损[191][194] - 公司股本从2024年8286.24万股减少至2025年8246.91万股[191][194] - 2025年半年度盈余公积保持3628.80万元,与2024年同期持平[191][194] - 公司注册资本为82,469.07万元,股份总数82,469.07万股[19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政府补助金额为1509.02万元人民币[25] - 公司因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上年同期营业收入至5.1428亿元人民币[19] - 公司拥有知识产权400余项其中专利220项软件著作权143项[66] - 子公司南京能瑞获评江苏省绿色工厂和先进级智能工厂[66] - 智能电网设备招标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竞争压力显著增加[61] - 全球储能行业爆发式增长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63] - 公司对供应商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缩短订单交付周期[64] - 子公司浙江开盛电气净利润亏损542.6万元[93] - 子公司南京能瑞自动化净利润盈利736.1万元[93] - 子公司南京能瑞电力科技净利润亏损1937.4万元[93] - 子公司洛阳市金冠电气销售净利润亏损598.3万元[93] - 子公司江苏冠华新能源净利润亏损460.9万元[93] - 公司向榕江县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用于受灾群众救助和灾后重建[111] - 公司主营产品获得中国绿色环保产品认证,获评"吉林省绿色工厂"称号[110] - 子公司南京能瑞、能瑞电力均已获得"绿色工厂"评价认证[110] - 业绩承诺期涵盖2017至2020四个完整会计年度[113] - 2017年度承诺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113] - 2018年度承诺净利润不低于1.3亿元人民币[113] - 2019年度承诺净利润不低于1.69亿元人民币[113] - 2020年度承诺净利润不低于2.2亿元人民币[113] - 前三个年度累积实际净利润需达当期累计承诺净利润90%以上[113] - 2020年度末累积实际净利润需达累积承诺净利润100%[113] - 未达标时补偿金额按(累积承诺净利润-累积实际净利润)/承诺净利润总和×交易对价计算[113] - 补偿优先以本次交易取得的对价股份进行[113] - 股份补偿不足部分以现金对价或自有资金补偿[113] - 业绩承诺期内逐年补偿 当期应补偿金额小于0时按0取值 已补偿股份及现金不冲回[114] - 补偿股份数量计算采用舍去尾数向上取整方式处理[114] - 现金分红返还金额=每股已分配现金股利×当期应补偿股份数量[114] - 对价股份锁定期为自发行结束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114] - 2017年及2018年累积承诺净利润实现后可解锁30%对价股份[114] - 2017-2019年各年累积承诺净利润实现后可再解锁30%对价股份[114] - 2017-2020年各年累积承诺净利润实现后可解锁剩余40%对价股份[114] - 专项审核报告披露后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补偿义务人[114] - 现金补偿需在收到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到指定账户[114] - 股份回购方案未获通过时实施股份无偿转让方案[114] - 业绩承诺补偿义务人需在收到书面通知后20个工作日内无偿转让应补偿股份[115] - 超额业绩奖励为累积实际净利润超出累积承诺净利润部分的20%[115] - 超额业绩奖励上限为交易对价的20%且不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115] - 2024年7月16日公司以1元回购并注销3,933,161股限售股[116] - 2021年5月27日公司向补偿义务人发出书面催告要求履行2020年度业绩补偿义务[115] - 补偿义务人张汉鸿主张解除《业绩承诺及补偿协议》未支付补偿款[115] - 公司于2021年8月31日向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履行补偿义务[115] - 2023年8月28日收到一审判决书(2021)吉01民初5312号[116] - 2024年7月4日收到吉林省高院二审判决书(2023)吉民终400号[116] - 公司已向最高人民法院递交再审申请案件于2024年12月17日开庭质证[116]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19] - 重大诉讼仲裁涉案金额为27809.9万元人民币[122] - 其他诉讼事项涉案金额为6146.11万元人民币[122] - 公司为子公司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3000万元人民币[135] - 公司为子公司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另一笔担保额度3000万元人民币[135] - 公司为子公司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4000万元人民币[135] - 公司已实际发生对子公司的担保金额为1074.85万元人民币[135] - 公司为南京能瑞电力科技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额6000万元人民币[136] - 公司为南京能瑞电力科技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额3100万元人民币[136] - 公司为南京能瑞电力科技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额3000万元人民币[136] - 公司为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额1968.46万元人民币[136] - 公司为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额1326.98万元人民币[136] - 公司为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额2826.31万元人民币[136] - 公司为南京能瑞电力科技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136] - 公司为南京能瑞电力科技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136] - 公司为南京能瑞电力科技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额2000万元人民币[136] - 公司为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额为人民币2,000万元,担保期限自2024年8月30日至2025年9月10日[137] - 公司为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额为人民币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