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为3246.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微升3.17%[3][7] - 公司除税后盈利净额为366.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59,000港元大幅上升[4][7][8]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3.2%至3246.9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3147.2万港元)[20] - 毛利同比增长5.9%至920.8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869.9万港元)[20] - 期内利润大幅增长2203.1%至366.2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15.9万港元)[2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激增2143.2%至394.8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17.6万港元)[20] - 期内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94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76千港元大幅增长2143%[25] - 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盈利大幅增长2,143.2%,从176千港元增至3,948千港元[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457.9万港元,同比下降9.3%[8] - 融资成本下降22.5%,从1,817千港元降至1,408千港元,主要因银行利息支出减少[40] - 员工福利开支显著减少34.8%,从12,400千港元降至8,087千港元[41] - 所得税开支为173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962千港元(退税)有显著变化[46] 各业务线表现 - 浅层地热能业务收入为2981.5万港元,占收益总额91.8%[7] - 物业投资及开发业务收入为256.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64%[7] - 浅层地热能分部收益同比下降9.0%至30,724千港元,其中外部销售额下降3.4%至29,586千港元[33] - 空气能/热泵业务收益骤降84.1%至101千港元,工业产品销售额下降84.1%[33][36] - 物业投资业务收益大幅增长1,164.5%至2,782千港元,主要来自租金收入[33][35] - 集团总收益微增0.3%至32,469千港元,分部间销售抵消减少63.6%[33] - 浅层地热能分部业绩增长9.5%至10,059千港元,成为主要利润贡献来源[33] - 建筑服务收入下降3.4%至29,586千港元,仍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1.1%[36] - 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下降84.1%至101千港元,业务规模显著萎缩[36][37] - 空气能/浅层地热能业务总收入34,382千港元,其中外部客户收入31,252千港元,跨部门销售3,130千港元[39]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114.3万港元,同比增长135.5%,主要因确认651万港元财政补贴[8] - 其他收入及收益同比激增135.6%至1114.3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473.0万港元)[20] - 其他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35.6%,从4,730千港元增至11,143千港元,主要得益于补贴收入6,519千港元和股息收入增长87%[39]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35.3万港元,较期初5258.6万港元下降11.9%[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1.9%至4635.3万港元(2024年末为5258.6万港元)[23]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353百万港元,较期初减少5.803百万港元[26]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9.19百万港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2.212百万港元[26]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17.5万港元,去年同期无相关活动[26] - 汇率变动导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3万港元[26] - 出售库存股份产生134.5万港元现金流入[25] 财务结构及资产状况 - 负债比率为46%,较期初49%下降3个百分点[11] - 流动负债净额改善至-591.4万港元(2024年末为-1016.8万港元)[24] - 资产净值增长3.1%至2.928亿港元(2024年末为2.841亿港元)[24] - 累计亏损从1.266336亿港元改善至1.262388亿港元,减少394.8万港元[25] - 汇兑波动储备从负8.138百万港元转为正4.527百万港元,增加12.665百万港元[25] - 非控股权益从18.058百万港元微降至18.042百万港元[25] - 总权益从284.1百万港元增长至292.816百万港元,增幅3.07%[25] - 总资产同比下降28.2%至834,237千港元,主要因证券投资资产减少80.8%[34] - 分部间应收款项抵消大幅减少82.1%,反映内部交易规模收缩[34]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下降34.0%,从4,811千港元降至3,174千港元,其中90天内账款占比76.7%[51][52] - 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下降14.2%,从139,369千港元降至119,596千港元,365天以上账款占比65.9%[53] - 金融资产公平值总额为106.882百万港元,其中应收贸易账款非即期部分46.921百万港元,指定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股本投资55.5百万港元,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4.461百万港元[59] - 金融负债计息银行借贷为零,无计息银行借贷[59] 合约及减值 - 手头合约价值为80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000万港元增长60%[9] - 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净额达863.4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606.5万港元)[20] 全面收益 - 期内全面盈利总额为754.3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亏损178.7万港元)[22] 联营公司表现 - 分占联营公司业绩改善5,806千港元,从亏损5,605千港元转为盈利201千港元[33] 员工及管理层 - 员工人数为181名,较期初193名减少6.2%[16]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增长3.6%,从3,820千港元增至3,956千港元[58] 股权结构及股份变动 - 董事徐生恒持有公司股份722,170,600股,占比15.99%,其配偶陆海汶持有982,800股[61][69] - 董事刘婀宁持有公司股份253,000,000股,占比5.59%[61] - 董事张轶颖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250,000,000股,占比5.65%,个人持有5,504,000股[61] - 中国节能环保(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190,000,000股,占比26.3%,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拥有[65][6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4,526,925,163股,剔除3,016,000股库存股份后,有投票权股份总数为4,523,909,163股[61][69] - 董事武强持有公司股份5,000,000股,占比0.11%,已于2025年3月28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1] - 董事关成华持有公司股份5,000,000股,占比0.11%[61] - 最高行政人员杨明忠持有公司股份1,760,000股,占比0.04%[61] - 公司根据2024年购回授权以47,704港元回购1,064,000股股份[80] - 公司根据2025年购回授权以123,160港元回购3,016,000股股份[8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股份回购总代价为170,864港元[80] - 2025年7月追加回购6,112,000股股份代价244,048港元[80] - 2025年4月以每股0.06港元向独立第三方出售22,416,000股库存股份[82] - 出售库存股份较市场价溢价53.85%实现净收益约300,651港元[82] - 两项股权计划可授权发行股份总数均为452,692,516股[70] - 股权计划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均为45,269,251股[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及未归属奖励股份数量均为零[70] - 股份发行数量占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比例为0%[71] - 公司于2025年1月1日持有21,352,000股库存股份[83]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持有3,016,000股库存股份[83] - 公司于公告日期持有9,128,000股库存股份[83] - 公司库存股份从1月到6月减少18,336,000股(降幅85.9%)[83] 公司治理及架构 - 公司于2025年5月22日股东大会上通过新组织章程[84] - 新章程赋予公司持有及处理库存股份的权力[84] - 公司核数师名称于2025年6月30日起变更为容诚(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85] - 董事局由3名执行董事和5名非执行董事组成[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