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航新能(301658) - 2025 Q2 - 季度财报
首航新能首航新能(SZ:301658)2025-08-25 11: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1.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2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22.5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1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5%[1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26%至11.13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8.84%至7.76亿元[49]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4.2%至11.13亿元,较上年同期14.69亿元减少3.56亿元[163] - 合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1%至9.41亿元(2024年同期12.91亿元)[165] - 母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0.8%至5786.4万元(2024年同期14772.2万元)[165] - 合并净利润同比下降30.1%至9122.5万元(2024年同期13059.2万元)[16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4.3%至0.23元(2024年同期0.35元)[164][165]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0.42亿元,与上年同期收益0.24亿元相比出现显著恶化[163]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090.0万元(2024年同期收益235.0万元)[165]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43.5%至753.7万元(2024年同期1335.1万元)[16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4977.79万元人民币,主要受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影响[22][23] - 投资收益亏损660.9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6.69%[56]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4167.34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42.20%[56] - 报告期内外汇远期合约实现亏损650.27万元人民币[78] - 衍生品公允价值变动导致报告期损益为-4,167.34万元[7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8.84%至7.76亿元[49]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2158.38%,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49] - 研发费用大幅下降28.9%至1.09亿元,较上年同期1.54亿元减少0.45亿元[16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1.1%至7513.9万元(2024年同期10910.7万元)[165] - 财务费用实现正收益1.62亿元,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1.24亿元超过利息支出0.64亿元[163]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624.39%,主要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较期初增长39.01%[50]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为10937.48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9.83%[4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并网逆变器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91%至6.45亿元,毛利率下降9.37个百分点至23.49%[52] - 储能逆变器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58.32%至1.53亿元,毛利率下降10.10个百分点至36.96%[52] - 储能电池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9.08%至2.57亿元,但毛利率提升14.35个百分点至42.74%[52] - 光伏行业收入为11.09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9.66%,同比下降24.40%[55] - 储能逆变器收入为1.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32%,占比从24.94%降至13.72%[55]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为9.3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84.16%,同比下降23.33%[55] - 意大利销售收入为3.48亿元人民币,为主要境外收入来源国[5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第十部分[4]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97] - 公司承诺在创业板上市前不进行现金分红[107]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也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94] - 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9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7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8.06%[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58.06%,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98.61%[5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4.145亿改善至2791.7万元[17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28.3%至9.31亿元(2024年同期12.98亿元)[16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29.6%至8.21亿元(2024年同期11.66亿元)[16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下降30.8%从9.207亿降至6.375亿[170]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减少28.5%从2.486亿降至2.037亿[168] - 支付的各项税费减少9.8%从1956万降至1765万[168]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大幅减少96.4%从1.026亿降至302万[168][170]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下降76.7%从4.03亿降至9400万[170] - 吸收投资收到现金4.438亿元[17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从-3843万改善至1.532亿[16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31.2%至13.459亿[168]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40.0%至9444.8万元(2024年同期6748.4万元)[167] - 收到的税费返还增长55.6%从4872万增至7580万[17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48.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9.1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2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7.89%[18] - 应收账款增至13.9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22.66%升至28.95%[57] - 货币资金增至13.4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27.90%,较上年末增长0.95%[57] - 预付款项增至6491.2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34%,主要因电芯采购预付款[5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3.48亿元,较期初增长13.0%[15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3.99亿元,较期初增长39.5%[155] - 存货期末余额为7.99亿元,较期初下降9.2%[155]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5955.66万元,较期初增长295.8%[15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4.23亿元,较期初增长13.8%[156]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5.94亿元,较期初下降4.6%[156]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4.88亿元,较期初增长17.0%[156]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6328.22万元,较期初增长18.1%[156]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48.31亿元,较期初增长9.2%[156]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38.19亿元,较期初增长12.0%[155] - 货币资金增长24.3%至11.18亿元,较期初8.99亿元增加2.19亿元[159] - 应收账款增长40.3%至12.88亿元,较期初9.18亿元增加3.70亿元[159] - 短期借款下降18.1%至2.23亿元,较期初2.72亿元减少0.49亿元[16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17.9%至31.25亿元,较期初26.51亿元增加4.74亿元[15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大幅下降92.3%至0.97亿元,较期初2.10亿元减少20.27亿元[160]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人民币2.55亿元[126]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8.17%[127]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为人民币2.55亿元[127]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人民币15.15亿元[126]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人民币15.65亿元[126]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452GW,同比增长32.2%[26] - 2025年1-6月国内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约212.21GW,同比增长约107%[27] - 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规模预计达265.1GWh,同比增长41%[28] - 公司2024年全球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市场份额位列第九位,混合逆变器市场份额位列第十位[41] - 2023年公司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位列第十位[41] - 光伏行业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各国补贴或支持政策逐步减少或取消可能影响当地装机需求,进而影响公司销售收入和毛利率[88] -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影响产品定价、利润水平及市场竞争地位,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并运用AI等技术降低成本[91] 产品和技术 - 单相并网逆变器最大转换效率98.4%,功率范围1.1-10.5kW[32] - 三相并网逆变器最大转换效率达99%以上,功率范围225-350kW[32] - 光伏储能逆变器功率范围涵盖3kW~20kW[34] - 储能电池单个模组电量5kWh,支持16块模组并联,最大容量81kWh[36] - 工商业光储系统支持单簇电池20-200kWh,最大支持200%光伏输入[37] -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逆变器、储能系统等产品,涉及电力电子、半导体、软件算法等多领域技术,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89] - 主要原材料包括IGBT、IC等半导体器件,国产器件性能持续提升,公司推进国产替代并建立多元化供应商体系[90] 销售和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经销与直销相结合的全球化销售模式[38] - 公司产品覆盖户用、工商业及大型地面电站全场景[40] - 公司业务辐射欧洲、亚太、拉美、大洋洲、中东和非洲等多个地区[40]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48,659.79万元,扣除发行费用7,407.55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1,252.25万元[68]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合计置换金额为43,861.62万元[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1,252.25万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66.26万元[69] - 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项目承诺投资总额77,248.29万元,实际投入13,563.71万元,投资进度100%[71] - 研发中心升级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9,747.31万元,实际投入18,552.35万元,投资进度100%[71]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9,144.39万元,实际投入9,136.18万元,投资进度100%[71] - 储能系统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0,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实际投入金额为0元[71] - 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项目报告期实现效益4,282.01万元,累计实现效益22,366.93万元[71] - 募集资金专户累计收到利息收入55.95万元[69]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投入募集资金52.25亿元[72]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累计投入金额139.99亿元[72]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本年度投入金额4.282亿元[72]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投资进度66.93%[72] - 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项目于2023年4月开始转固并逐步投产[72] - 研发中心升级项目于2023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2]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于2023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2] - 首航储能系统建设项目尚处于建设期未形成实际生产能力[72]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72]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不直接产生收入无法核算经济效益[72] - 调整后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1,252.25万元[73] - 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41,252.25万元[73] - 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2,609.37万元[73] - 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3,563.71万元[73] - 研发中心升级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9,136.18万元[73]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8,552.35万元[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66.26万元[73] 投资和金融活动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22,545.11万元[76] - 报告期末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21,283.52万元[76] - 委托理财资金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76] - 外汇合约期末投资金额为144,562.73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46.26%[78] - 报告期内购入衍生品金额297,080.81万元,售出金额152,518.08万元[78] - 公司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78] - 报告期投资额为6815.4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59%[62] 子公司表现 - 广东首航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2,278.92万元[85] - 广东首航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28,467.21万元[85] 风险因素 - 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较高,面临国际贸易政策风险[86] - 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存在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履约风险和操作风险[79] - 公司衍生品会计政策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化[78]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2025年05月20日监事苗秀姝离任,梁雪莹被选举为监事;2025年06月11日聘任吴芳、宋涛为副总经理[96] - 公司股份变动后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3.74亿股,占总股本90.61%[135] - 无限售条件人民币普通股数量为3872.80万股,占总股本9.39%[135]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为497.35万股,占总股本1.21%[135]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为2.66亿股,占总股本64.41%[135] - 基金、理财产品持股数量为1107.40万股,占总股本2.69%[135]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123.7114万股[136][137][142] - 发行后总股本从37113.4021万股增至41237.1135万股[136][138] - 发行价格为每股11.80元[141] - 发行日期为2025年3月24日[141] - 上市日期为2025年4月2日[137][141][142] - 首次公开发行后限售股总数达37364.3126万股[140] - 许韬持有首发前限售股1730.372万股[139] - 深圳市皓首为峰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持有首发前限售股419.47038万股[139] - 网下发行限售股为250.9105万股[140] - 网下发行限售股预计2025年10月12日解禁[14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2,872股[144] - 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数量为0[144] - 第一大股东许韬持股比例为41.96%,持有173,037,202股[144] - 深圳市皓首为峰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10.17%,持有41,947,038股[144] - 易德刚持股比例为7.30%,持有30,097,941股[144] - 仲其正持股比例为4.36%,持有17,987,845股[144] - 徐志英持股比例为3.78%,持有15,580,871股[144]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持股比例为8.40%,持有34,624,157股[144] - 陶诚持股比例为2.52%,持有10,387,247股[144] -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持股比例为1.20%,持有4,964,400股[144] - 深圳市加法贰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0.19%的股份[107] - 国泰君安证券及其实际控制人通过加法贰号间接持有公司0.0003%股份[107]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3,205,065,276.95元,较期初2,766,418,190.26元增长15.9%[18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934,422,966.20元,较期初541,072,656.66元增长72.7%[18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672,236,864.49元,较期初1,668,177,205.34元增长0.2%[18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56,018,763.01元[17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金额为51,958,763.01元[17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为2,529,643,335.75元[18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期初余额为1,489,219,362.25元[18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