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井食品(02648) - 2025 - 中期业绩
安井食品安井食品(HK:02648)2025-08-25 11:10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速冻调制食品收入为人民币3,739,011千元,同比下降1.8%,占总收入49.4%[26][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速冻菜肴制品收入为人民币2,409,812千元,同比增长9.5%,占总收入31.9%[26][30] - 速冻面米制品收入为人民币1,234,815千元,同比下降3.7%,占总收入比重16.3%[33] - 公司总营业收入7,564,639千元,较去年同期保持增长[51] - 公司报告期内收入为人民币7564.6百万元,较上年同期7478.0百万元增长1.2%[72] - 速冻菜肴制品收入增长9.5%至2409.8百万元[74] - 速冻调制食品收入下降1.8%至3739.0百万元[74] - 速冻面米制品收入减少3.7%至1234.8百万元[74] - 公司毛利为1504.5百万元,同比下降13.9%[75] - 毛利率为19.9%,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75] - 期内利润为675.1百万元,较上年同期816.1百万元下降17.3%[85]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7564.63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78]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1504.53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9%[178]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675.05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3%[178]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675.94百万元人民币[178]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2.31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0%[178]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675,05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816,054千元减少140,996千元(约17.3%)[188][191] - 除税前利润88.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5%[193]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6060.1百万元,较上年同期5730.3百万元增加5.8%[73] - 公司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运费增加及员工工资刚性上涨等成本压力[116] - 雇员成本总额为人民币7.265亿元[111] 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速冻面米制品收入为人民币1,234,815千元,占总收入16.3%[26] - 公司2024年有39种产品年营收超过人民币1亿元,其中4种产品超过人民币5亿元[23] - 公司提供超过120种速冻面米制品[32] - 公司推出C端肉多多烤肠系列包括原味大肉粒鲜肉肠黑松露爆汁肉肠法式香草风味芝士肉肠日式照烧风味肉肠四种口味[10] - 公司加大如虎皮炸蛋等麻辣烫渠道通用产品的推广力度[10] - 公司围绕洪湖安井鱼糜资源开发嫩鱼丸小龙虾鱼滑福袋系列化虾滑鳕鱼玫瑰等系列产品[10] 渠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销商销售收入为6,014,480千元,同比下降0.9%,占总收入79.5%[51][59] - 特通直营客户销售收入547,761千元,同比增长9.3%,占比提升至7.2%[51][62] - 新零售及电商平台收入581,209千元,同比大幅增长21.5%,占比达7.7%[51][65] - KA客户销售收入421,189千元,同比下降1.5%,占总收入5.6%[51][61] - 公司与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等传统商超及盒马鲜生等新零售渠道展开定制化产品开发深度合作[11] - 公司针对商超采用标准销售和寄售代销两种模式[41] - 公司商超客户包括大润发、永辉、沃尔玛、物美、天虹等大型卖场[41] - 公司与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等传统商超开展产品共创和品类创新合作[43] - 公司通过美团闪购、京东秒送等线上第三方平台拓展销售[41] 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3,165,150千元,占比41.9%,仍为最大区域市场[56] - 华南地区收入713,135千元,同比增长14.4%,占比提升至9.4%[56] - 海外市场收入71,763千元,同比增长6.0%,保持0.9%的占比[56] - 华北地区收入1,118,959千元,同比增长4.3%,占比14.8%[56] - 华中地区收入955,945千元,同比增长3.3%,占比12.7%[56]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采购主要分为鱼糜、畜禽肉类、粉类等大宗商品及农副产品、添加剂、调味品及包材等小额物料两大类[34] - 公司继续推进集团采购的招投标力争使中标价格低于同期市场均价以控制采购成本[14] - 公司对供应商进行年度评审,低于60分不列入合格供应商,大于60分列入合格供应商[36] - 公司围绕集团采购的大宗物料设置品类总监以加强协作和业务指导[36] 数字化与效率提升 - 公司积极引入AI以数字化赋能各业务环节全面提升经营效率[14] - 公司利用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系统提升智能化生产效率进行危险行为AI预警[14] - 公司持续提升经销商数字化管理系统加强与大型商超连锁餐饮客户的数字化整合[14] - 公司应用智能问答及表单填写提升HR端员工效率[14] - 公司已全面上线EDI电子交换系统以提高生产管理效能[39] 行业与市场趋势 - 中国速冻食品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2212亿元,其中速冻调制食品565亿元,速冻菜肴制品868亿元,速冻面米制品771亿元[16] - 中国速冻调制食品子行业2024至2029年预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1%[16] - 中国速冻菜肴制品子行业2024至2029年预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6.1%[16] - 全球速冻食品行业2024年规模达4177亿美元,2024至2029年预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0%[17] - 东南亚速冻食品行业2024至2029年预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17] - 中国速冻食品行业2024至2029年预计整体复合年增长率为9.4%[20] 资产与负债状况 - 物业、厂房及设备达5371.3百万元,较期初增长0.1%[86] - 使用权资产为455.4百万元,较期初减少1.5%[87] - 存货为人民币3709.3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12.9%[88] - 存货周转天数105.3天,较2024年末减少2.3天[88]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为人民币801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28.0%[89] - 贸易应付款项及票据为人民币1099.1百万元,较2024年末减少20.3%[90] - 借款总额为人民币602.5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489.9百万元[98] - 资本负债比率由1.2%升至4.6%,主要因借款增加[103] - 可供分派保留盈利为人民币13153.7百万元[104]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270,333千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3,630,248千元,增加359,915千元(约2.7%)[183][18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28,322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74,811千元,减少53,511千元(约2.4%)[183]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84,63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709,286千元,增加424,648千元(约12.9%)[18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626,127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01,399千元,增加175,272千元(约28%)[183]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2,095千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02,492千元,增加490,397千元(约437.5%)[18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952,52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338,389千元,增加385,860千元(约3%)[185]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317,804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91,859千元,减少25,945千元(约8.2%)[185]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79,71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99,081千元,减少280,629千元(约20.3%)[183]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87.0百万元,同比由正转负[91]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98.7百万元,主要来自金融资产出售[94]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66.7百万元,含股息支付574.0百万元[95] - 经营所得现金大幅下降至8397.5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88.2%[193]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9.9%[193] - 购买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支出7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2%[195]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2.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4%[19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21.7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2.5%[195] - 已付所得税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193]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4.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195]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所得款项6.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6%[195] - 已付股息5.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195] 公司收购与投资 - 公司完成对江苏鼎味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70%股权及鼎益丰食品(太仓)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14] 股权结构与重要股东 - 董事长刘鸣鸣持有A股12,286,114股,占公司总股权3.69%[120] - 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张清苗持有A股5,125,300股,占公司总股权1.54%[120] - 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黄建联持有A股1,710,150股,占公司总股权0.51%[120] - 非执行董事郑亚南持有A股80,000股,占公司总股权0.02%[12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333,288,932股,其中A股293,294,232股,H股39,994,700股[121] - 国利民生持有73,321,219股A股,占A股类别股权25.00%,占总股权22.00%[127] - Huatai Securities持有6,802,400股H股(好仓)及6,137,400股H股(淡仓),分别占H股类别股权17.01%和15.35%[127] - The Goldman Sachs Group持有5,999,200股H股(好仓及淡仓),各占H股类别股权15.00%[127] - 蒋锦志持有5,232,800股H股(好仓),占H股类别股权13.08%[127] - Golden China Master Fund持有2,616,400股H股(好仓),占H股类别股权6.54%[127] - 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持有2,522,204股H股(好仓)及6,301,700股H股(淡仓),分别占H股类别股权6.30%和15.75%[129]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为17,778名[111] 股息分派政策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473,282,445.60元人民币,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0.02%[155] - 公司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026,038,093.14元人民币[155] - 2025年1-6月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75,939,959.13元人民币[155] - 公司总股本333,288,932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1,160,900股后基数股份为332,128,032股[155] -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425元人民币(含税),H股股东每股派发1.563港元[155] - 2025年上半年宣布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296,515千元[191] - 境外H股非居民企业股东股息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162] - 境外居民个人股东股息一般按10%税率扣缴个人所得税[161] - H股股东过户登记手续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9月15日暂停办理[159] - 沪股通投资者股息红利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165] 融资与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H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2399.68百万港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约为2302百万港元[172] - 募集资金净额2302百万港元中35%用于扩大销售及经销网络,金额为805.7百万港元[175] - 募集资金净额2302百万港元中35%用于提升采购能力及优化供应链,金额为805.7百万港元[175] - 募集资金净额2302百万港元中15%用于业务营运数字化,金额为345.3百万港元[175] 股权激励计划 - 黄建联持有未行使购股权80,000股A股[122] - 郑亚南持有未行使购股权80,000股A股[123] - 公司持有1,160,900股A股库存股份用于雇员股份激励计划[130] - 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已授出11,020,800股A股购股权尚未行使[134] - 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总规模为12,000,000股A股,占计划刊发日A股总数4.09%[139] - 公司所有激励计划涉及的A股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总额10%[139] - 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初次授出购股权归属期为登记日后12至24个月占总数40%,24至36个月占30%,36至48个月占30%[144][145] - 保留授予购股权归属期为登记日后12至24个月占总数50%,24至36个月占50%[144][145] - 购股权初始行使价为每股A股人民币106.03元[1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调整后行使价为每股A股人民币102.12元[144] - 公司须在股东会批准后60日内完成购股权登记及公告手续[140] - 保留部分购股权授权日期须在股东会后12个月内确定[141] - 购股权不得行使期间包括年报或中期报告刊发前30日内[144] - 购股权不得行使期间包括季度报告及业绩预告刊发前10日内[144] - 公司不得为购股权计划参与者提供贷款或财务资助[146] - 公司须代扣代缴激励对象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税项[146] - 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下未行使购股权可认购11,020,800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A股股本(不含库存股份)的3.76%[148] - 激励对象总数1,378名,包括2名董事、3名高级管理层成员、9名其他关连人士及1,364名集团雇员[148] - 董事获授未行使购股权160,000股,高级管理层获授220,000股,其他关连人士获授409,000股,雇员获授10,231,800股[148] - 所有购股权行使价格均为每股102.12元人民币[148] - 报告期内(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新增授出、行使、作废或调整的购股权[148] - 执行董事黄建联持有80,000股未行使购股权[148] - 非执行董事郑亚南持有80,000股未行使购股权[148] - 副总经理黄清松持有80,000股未行使购股权[148] - 董事会秘书梁晨持有70,000股未行使购股权[148] - 财务总监唐奕持有70,000股未行使购股权[148] - 2023年10月25日授予的股票期权行使价格为每股102.12元人民币[150] - 授予243名雇员(持有1万至49,999股A股)的尚未行使期权总数为5,372,000股[152] - 授予1,104名雇员(持有少于1万股A股)的尚未行使期权总数为3,843, extreme caution:800股[152] - 技术总监周文果获授101,000股尚未行使期权[150] - 广东安井总经理叶伟建获授90,000股尚未行使期权[150] - 山东安井总经理郁晓君获授60,000股尚未行使期权[150] - 四川安井总经理张少华获授60,000股尚未行使期权[150] - 湖北新柳伍总经理柳忠虎获授60,000股尚未行使期权[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