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营业收入为8.062亿元,同比增长16.2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1亿元,同比增长74.22%[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31亿元,同比增长86.66%[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2亿元,同比下降1.97%[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6元/股,同比增长74.55%[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95元/股,同比增长90.0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35%,同比增加2.11个百分点[2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68%,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8.0623亿元,同比增长16%[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6608亿元,同比增长74%[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约1.6314亿元,同比增长87%[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47%,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3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000.83万元,同比增长12.67%[45]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70,008,286.02元,同比增长12.67%[58] - 费用化研发投入62,929,214.82元,同比增长16.35%[58] - 资本化研发投入7,079,071.20元,同比下降12.08%[58]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10.11%,同比下降2.85个百分点[58] - 公司实现收入80,622.89万元,同比增长16.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07.52万元,同比增长74.22%[83] - 扣非后净利润16,314.20万元,同比增长86.66%[8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27%至8.062亿元[86] - 营业成本微增0.82%至4.272亿元[86] - 研发费用增长16.35%至6292.92万元[8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略降1.97%至1.362亿元[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9%[178]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2.0%至1.89亿元人民币[175] - 净利润同比增长74.2%至1.66亿元人民币[17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4%至6292.9万元人民币[175]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至-232.3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4.3%[175]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58.1%至365.6万元人民币[17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74.5%至0.96元人民币[176]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27.3%至1.45亿元人民币[179] - 毛利率提升至32.5%,同比增长3.2个百分点[17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21.4%至5.92亿元(2024年同期4.88亿元)[18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0%至1.36亿元(2024年同期1.39亿元)[18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31.1%至8.45亿元(2024年同期6.44亿元)[182]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大幅增长38.8%至7.87亿元[18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32.0%至3.51亿元(2024年同期5.17亿元)[182]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激增112.5%至7748万元(2024年同期3647万元)[18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大幅减少96.9%至500万元[182][184]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7.6%至7.77亿元[18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17.8%至1.31亿元[182][18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显示材料业务销售收入6.2858亿元,同比下滑5.49%,占营收总额78%[36] - 医药业务销售收入约1.50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8.61%,占营收总额19%[37] - 电子材料业务销售收入2745万元,同比增长431.76%,占营收总额3%[39] - 公司医药管线总数300个,较2024年底净增加29个[37] - 核心技术相关产品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00%[50] - 与全球知名药企Chugai(罗氏控股子公司)合作近二十年[47] - 医药中间体CMO/CDMO业务收入主要依赖单一产品PA0045,存在产品集中风险[72] 研发与技术能力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68%,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21] - 公司研发投入7000.8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8.68%[41] - 中试团队规模超过100人,项目成功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46] - 化学合成催化偶联反应转化率超过98%[51] - 显示材料中卤素杂质控制在PPb级别[53] - 医药领域手性异构体杂质控制在PPm级别,最多实现21步反应和7种手性异构体控制[53] - 酶催化合成技术实现多个产品产业化应用[53] - 微通道连续流反应技术实现小试到放大工艺无缝对接[53] - 自主研发逆合成AI系统,依托近十年反应数据训练实现分钟级路径规划[51]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90项,其中发明专利8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55] - 报告期内新申请专利11项,累计待审核专利64项[55][56] - 本期新增发明专利获得数10个,累计发明专利申请数55个[56] - 公司金属离子分析检测精度达PPb级别[54] - 公司痕量杂质监测精度达PPm级别[5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332人增加至366人,研发人员占比从20.67%提升至22.70%[6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3,490.87万元减少至3,255.11万元,平均薪酬从10.51万元下降至8.89万元[65] 研发项目投入与收益 - 光刻胶用分子玻璃系列单体研发投入783.63万元,成本194.90万元,实现收益553.81万元[60] - 抗炎类原料药项目投入1,230.28万元,成本113.39万元,实现收益903.09万元[60] - 造影剂类原料药项目投入883.85万元,成本101.69万元,实现收益803.33万元[60] - 多肽合成试剂用特色酰胺单体合成研究投入1,150.87万元,成本312.88万元,实现收益886.69万元[60] - 非天然氨基酸项目开发投入1,236.96万元,成本321.49万元,实现收益807.52万元[60] - 氘代药物相关项目开发投入1,009.74万元,成本258.78万元,实现收益721.22万元[60] - 光刻胶单体羟基苯乙烯系列产品中试放大方案研究投入925.31万元,成本180.89万元,实现收益607.49万元[60] - LC显示光刻胶树脂及单体中试放大方案研究投入793.72万元,成本242.15万元,实现收益551.57万元[60] - 含甲基芴系列OLED有机发光材料项目投入1,349.59万元,成本314.42万元,实现收益1,035.17万元[60] - 研发项目总投入13,519.67万元,总成本3,021.77万元,总收益8,728.54万元[61] 资产与负债变化 - 应收款项大幅增长36.84%至3.216亿元[89] - 短期借款下降50.30%至500.36万元[89] - 应付票据增长116.67%至6500万元[8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505亿元[93] - 货币资金受限规模3255.7万元[91] - 公司货币资金为6.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66亿元下降1.6%[16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5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40亿元增长3.2%[166] - 应收账款为3.2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35亿元大幅增长36.9%[166] - 存货为5.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85亿元增长5.3%[166] - 资产总计35.6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3.98亿元增长4.9%[166] - 应付账款为1.7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4亿元下降9.8%[167] - 应交税费为4230.81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895.80万元大幅增长123.1%[167] - 开发支出为3127.75万元人民币,较期初3197.58万元下降2.2%[167] - 公司合并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339.79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56.31亿元,增幅为4.9%[168] - 公司合并负债总额从2024年末的37.25亿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4.89亿元,增幅为20.5%[168]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5.18亿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10亿元[170]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2.49亿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90亿元,增幅达56.7%[170] - 公司存货从2024年末的5842.33万元激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62亿元,增幅达349%[170] - 公司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的1.28亿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90亿元,增幅达361%[171] - 公司母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28.13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4.13亿元,增幅为21.4%[172] - 公司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4.05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4.49亿元,增幅为10.9%[172] 股权激励与股份变动 - 公司以每股14.71元价格向117名激励对象授予预留169.00万股限制性股票[99] - 公司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从19.73元/股降至14.71元/股,限制性股票数量从671.30万股增至872.69万股[99] - 公司进一步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从14.71元/股降至14.12元/股[100] - 作废4名离职激励对象持有的87,490股限制性股票[100] - 116名激励对象符合归属条件,可归属173.7380万股限制性股票[100] - 因股权纠纷,刘晓春26.9133万股限制性股票延期归属[100] - 115名激励对象实际归属146.8247万股限制性股票[100] - 1,468,247股股权激励股份上市流通[100] - 限制性股票授予总量为896,680股,可归属数量为924,692股[158][159] - 公司总股本因回购注销减少2,624,262股至172,107,058股[148] - 限制性股票激励归属增加1,468,247股流通股使总股本增至173,575,305股[148] - 无限售流通股净减少1,156,015股至173,575,305股[146][147] - 股份变动前总股本为174,731,320股[146][147][14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714户[149] - 实收资本(或股本)增加至173,575,305.00元,较期初增长26.8%[199][200] - 资本公积减少至1,955,581,095.49元,较期初下降8.9%[199][200] - 未分配利润增长至449,396,049.50元,较期初增长45.8%[199][200] - 所有者权益总额达2,659,465,838.47元,较期初增长3.8%[199][20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卓世合伙期末持股21,166,362股,占比12.19%,为第一大股东[152] - 开投集团报告期内增持19,673,978股,期末持股19,673,978股,占比11.33%,为第二大股东[152] - 鑫宙新材期末持股15,417,033股,占比8.88%,其中2,0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52] - 国富永钰报告期内减持5,939,651股,期末持股14,309,565股,占比8.24%[152] - 刘晓春期末持股11,698,016股,占比6.74%,其中1,449,000股处于冻结状态[152] - 李正茂报告期内增持3,221,010股,期末持股3,221,010股,占比1.86%[152] - 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小伟通过股权激励增持179,075股,期末持股1,549,147股[155] - 公司副董事长刘骞峰通过股权激励增持32,500股,期末持股1,429,841股[155] - 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王银彬通过股权激励增持117,553股,期末持股583,401股[155] - 卓世合伙将其持有的21,166,362股股份表决权独家无偿委托给开投集团行使[153] - 控股股东变更为开投集团,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161]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开投集团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取得的股份自转让完成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104] - 卓世合伙承诺自股份过户后永久不谋求或协助任何其他方取得瑞联新材控制权[105] - 卓世合伙承诺保持上市公司现有董事会、监事会、核心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的稳定[105] - 未经开投集团书面同意,卓世合伙不得支持上市公司改变主营业务或进行重大资产处置[105] - 过渡期内因卓世合伙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的上市公司亏损由卓世合伙现金补偿[105] - 国富永钰承诺自股份过户后永久不谋求或协助任何其他方取得瑞联新材控制权[106] - 开投集团承诺保证上市公司人员独立,高级管理人员不在控股方兼职领薪[106] - 开投集团承诺保证上市公司财务独立,拥有独立核算体系和银行账户[106] - 开投集团承诺保证上市公司机构独立,拥有独立办公场所和组织架构[106] - 开投集团承诺保证上市公司资产独立,拥有完整经营性资产[106] - 所有相关承诺自2024年5月10日起生效且长期有效[105][106] - 开投集团承诺避免同业竞争,确保不从事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直接或间接竞争的业务[107] - 开投集团承诺若因违反同业竞争承诺导致上市公司损失将承担赔偿责任[107][108] - 开投集团承诺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交易定价公允并按法规履行决策程序[108] - 开投集团承诺关联交易决策将遵循上市公司章程规定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08] - 本次收购资金来源于自有或合法自筹资金,未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上市公司[108] - 收购资金不存在通过结构化融资或股份质押方式获取的情形[108] - 公司承诺上市后严格按公司章程及三年分红规划实施利润分配[108] - 利润分配承诺自2020年3月4日起生效并长期有效[108] - 公司承诺若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注册将启动购回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股票程序[109] - 公司承诺加强募集资金管理将短期闲置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节约财务费用[109] - 公司承诺加快募投项目进度以缩短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收益实现时间[109] - 公司承诺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进行利润分配以保障股东权益[109] - 公司承诺若注册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回购已发行股份且回购价格按二级市场价格确定[110] - 公司承诺在收到虚假记载认定书面通知后20个交易日内启动投资者损失赔偿工作[110] - 公司承诺若未能履行承诺将以自有资金赔偿投资者直接损失[110] - 公司承诺在未完全消除未履行承诺事项影响前不得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增加薪酬或津贴[110] - 吕浩平李佳凝刘晓春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直接及间接持有的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10] - 高管及核心人员每年减持股份不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11][113] - 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11][113] - 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下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111][112][113] - 大宗交易方式下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111][112] - 协议转让方式下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111][112] - 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11][112] - 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111][112] - 公司存在重大违法触及退市风险时承诺不减持股份[111][112] - 违反减持承诺时转让收益归公司所有[111][112][113]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极36个月[112] - 核心技术人员袁江、钱晓波所持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比例不得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极25%[114] - 协议转让方式下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114] -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份极[114] -
瑞联新材(688550)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