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233.7百万元(32.6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590.0百万元(80.7百万美元)或71.6%[3]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233,69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23,746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6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212,04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08,687千元人民币显著下降[66]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590,824千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溢利162,826千元人民币[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590,768千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盈利为163,001千元人民币[9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233,69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0,047千元人民币或71.6%[97][9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亏损为590.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溢利162.8百万元恶化753.7百万元[11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运开支总额较2024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45.3百万元(21.5百万美元)或23.4%至人民币766.0百万元(106.9百万美元)[4] - 研发开支增加人民币84.5百万元(12.7百万美元)或19.0%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528.6百万元(73.8百万美元)[4]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人民币48.2百万元(6.9百万美元)或53.7%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37.8百万元(19.2百万美元)[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528,56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44,079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528,56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84,482千元人民币或19.0%[97][10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37,78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8,150千元人民币或53.7%[97][10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99,68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2,697千元人民币或14.6%[97][105]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528,56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024年同期为444,079千元人民币)[80]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27.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4.1百万元减少6.3百万元(18.4%)[108] - 2025年上半年其他开支为40.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7.1百万元增加33.1百万元(465.6%),主要由于收购相关公允价值亏损及慈善捐款增加[10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在中国的产品销售增加人民币104.5百万元(14.9百万美元)或93%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17.4百万元(30.3百万美元)[3] -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准入医院和DTP药房数量达到782家,较2024年6月30日增加17%,其中准入医院数量同比增加约47%至295家[9] - 利生妥®(利沙托克拉)于2025年7月10日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CLL/SLL患者[9] - 利生妥®(利沙托克拉)于2025年7月10日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CLL/SLL患者,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的Bcl-2抑制剂[11] - 公司目前正在开展利生妥®(利沙托克拉)的四项注册III期临床研究,包括GLORA、GLORA-2、GLORA-3和GLORA-4研究[11] -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自2025年1月起所有适应症已纳入中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6] -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获得FDA四项孤儿药资格认定和一项快速通道资格认定[17] -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获得EMA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17] - 耐立克®(奧雷巴替尼)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销售收入增长93%至人民币217.4百万元(30.3百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12.9百万元(15.5百万美元)[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耐立克®(奧雷巴替尼)准入医院和DTP药房数量达782家,较2024年同期增长17%,其中医院数量增长47%[21] - 奧雷巴替尼于2025年3月获中国CDE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一线治疗新诊断Ph+ALL患者[23] - 利生妥®(利沙托克拉)于2025年7月获中国NMPA批准用于治疗CLL/SLL,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的Bcl-2抑制剂[25] - 利生妥®(利沙托克拉)已获FDA五项孤儿药资格认定,涵盖FL、WM、CLL、MM及AML等适应症[25] - 奧雷巴替尼在EHA 2025年会上展示的临床数据显示高CR率和CMR率,尤其在Ph+ALL治疗中表现突出[23] - 奧雷巴替尼联合化疗的POLARIS-1试验(针对新诊断Ph+ALL患者)正在进行患者招募[23] - 奧雷巴替尼针对CML-CP患者的POLARIS-2试验(FDA批准)正在进行患者招募[23] - 奧雷巴替尼针对SDH缺陷型GIST患者的POLARIS-3试验正在进行患者招募[23] - 耐立克®(奧雷巴替尼)自2025年1月起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提升患者可及性[21] - 利沙托克拉在维奈克拉耐药的R/R AML/MPAL患者中总体缓解率(ORR)为31.8%[29] - 利沙托克拉联合AZA治疗初治或R/R AML/MDS的Ib/II期研究已招募103名患者[29] - APG-2449在二代ALK TKI耐药或初治NSCLC患者中显示初步临床获益,且对脑转移病灶有抑制作用[32] - APG-2449与化疗联合在FAK活化的SCLC临床前模型中展现更强抗肿瘤活性[34] - Alrizomadlin(APG-115)获FDA六项孤儿药资格认定,涵盖软组织肉瘤、胃癌等适应症[36] - Alrizomadlin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腺样囊性癌的II期临床数据在ASCO公布[38] - Pelcitoclax(APG-1252)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SCLC,单药治疗显示初步抗肿瘤活性[39] - 利沙托克拉全球III期临床试验GLORA-4(高危MDS)、GLORA-3(AML)获FDA及EMA批准[30] - APG-2449两项注册III期临床研究进行中,针对ALK TKI耐药或初治NSCLC患者[35] - Alrizomadlin在中国开展三项临床研究,包括联合PD-1抗体治疗晚期脂肪肉瘤[37] - Pelcitoclax正在进行多项联合研究,包括与奥西替尼治疗EGFR突变NSCLC患者的Ib期研究、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R/R NHL患者的Ib/II期研究,以及与cobimetinib治疗复发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I期研究[41] - APG-5918在T细胞淋巴瘤临床前模型中展现强效抗肿瘤活性,并与西达本胺协同增效,相关数据在EHA 2025大会上公布[46] - APG-5918单药或联合恩扎卢胺在前列腺癌治疗中显示出潜在治疗策略,相关数据在AACR 2025大会上公布[46] -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2.17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93%[52] -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准入医院数量从2024年6月的201家增至2025年6月的295家,增长约47%[52] - 公司与信达生物合作覆盖国内约867家医院及290家经销商,DTP药房和准入医院数量达782家,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17%[52] - 利生妥®(利沙托克拉)商业化推动公司收入增长,覆盖全国超1000家医院[51] - 公司拥有140名员工的商业化团队,专注于血液肿瘤领域[51] - 奧雷巴替尼被納入2025版中國抗癌協會《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及2025版《CSCO指南》,涉及CML及Ph+ ALL領域治療[53] - 利生妥®(利沙托克拉)於2025年7月10日獲中國NMPA批准上市,首張處方在批准後15天內開出[54] - 公司产品管线包含6个小分子候选药物,包括奥雷巴替尼和利沙托克拉等[15] - 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针对所有三类已知关键细胞凋亡调节因子均有临床开发品种的公司[13] -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被纳入2024年NCCN CML治疗指南并获得CSCO指南推荐[17]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收入为233,69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8%(2024年同期为145,331千元人民币)[75] - 2025年上半年瑞士地区收入为零(2024年同期为678,415千元人民币),导致总收入同比下降71.6%至233,699千元人民币[7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到2035年,特定血液系统疾病的市场规模总和将超过1,600亿美元[8] - 公司计划推进六种候选药物至下一个临床阶段,并在全球范围内申请NDA[133] - 公司计划增加临床试验中心、提高患者招募效率并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133] - 公司计划积极寻求与全球生物科技及制药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33] 现金及银行结余 - 于2025年6
亚盛医药(06855)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