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收益达6,107,320,000港元,同比增长1.0%,人民币口径增长2.0%,撇除集采影响后人民币口径增长13.0%[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1,169,020,000港元,同比下降25.0%,撇除汇率影响后下降24.2%[4] - 撇除Telix投资影响后,正常化溢利1,017,290,000港元,同比下滑5.9%(汇率调整后下滑5.0%)[4] - 五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1%,2025年上半年创新产品推动收入正向增长[7]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1.0%至6,107,320,000港元,人民币口径增长2.0%,撇除第十批集采影响后人民币口径增长13.0%[10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同比下降25.0%至1,169,020,000港元,撇除Telix投资影响后正常化溢利同比下滑5.9%[102]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61.07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0.472亿港元增长[149]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36.002亿港元,销售成本为25.072亿港元[149]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3.47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8.319亿港元下降[149]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169,019千港元,较二零二四年同期的1,557,945千港元下降24.97%[150] - 公司期内总全面收益为1,590,014千港元,较二零二四年同期的1,517,512千港元增长4.78%[1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69,019千港元,同比下降24.9%[16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合计约10.22亿港元,包括研发费用、资本化支出及新项目预付款[4] - 分銷成本及行政费用分别增加304,340,000港元和85,550,000港元,主要因新产品推广及业务扩张[107] - 研发及项目投入总额约10.22亿港元[109] - 员工成本为1,166,806千港元,同比增长23.2%[163] - 研发开支为278,978千港元,同比下降7.2%[1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创新和壁垒产品收益占比提升至51.0%,同比增加14.9个百分点[3]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收益421,780,000港元,同比增长105.5%(撇除汇率影响),核心产品易甘泰®快速放量[3] - 心脑血管急救板块中合心爽®/合贝爽®等产品推动并购企业业绩显著增长[8] - 呼吸及危重症领域产品恩卓润®比斯海乐®等协同发力,形成确定性增长引擎[8] - 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产品收益同比上涨70.2%至577,740,000港元,其中核药抗肿瘤板块收益增长105.5%[103] - 制药科技产品收益同比增长2.9%至3,845,190,000港元,呼吸及危重症板块增长9.9%,五官科板块增长22.6%[104] - 生物科技产品收益同比下降11.9%至1,684,390,000港元,氨基酸板块(含牛磺酸)下降9.5%[10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生产及销售制药科技产品收入为3,845,193千港元,同比增长1.9%[159] - 销售生物技术产品收入为1,684,387千港元,同比下降12.8%[159] - 销售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产品收入为577,743千港元,同比增长68.6%[159] 各地区表现 - 来自中国市场的收益为5,288,940千港元,占公司总收益的86.60%,较二零二四年同期的5,104,854千港元增长3.61%[157]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非流动资产为12,279,966千港元,占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的78.34%,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10,908,461千港元增长12.57%[1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和全球拓展双轮驱动"策略[14] - 未来重点布局高端肠外营养制剂、创新多肽类药物等高附加值领域[101] - 创新管线覆盖五官科、呼吸及危重症、mRNA平台、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等多个领域[116] 研发进展 - STC3141已完成动物模型及海外Ⅱ期和中国Ⅱ期临床研究[9] - 自研产品GPN02006取得突破性临床结果[10] - 易甘泰®釔[90Y]微球注射液获批新增适应症HCC[10] - 公司共有38项重大里程碑进展,其中创新产品16项[15] - 创新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ITM-11在中国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用于治疗GEP-NETs的III期临床研究[16] - 创新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GPN02006在中国取得突破性临床结果用于诊断肝细胞癌[16] - 泌尿系统肿瘤早检产品优爱®在中国大陆实现首张商业化处方落地[16] - 全球创新放射性产品易甘泰®釔[90Y]微球注射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HCC的II期临床试验[16] - 公司累计在研项目133个,其中创新项目42个,分布于临床前到新药上市申请的不同阶段[115] - 新增专利申请30项,新增专利授权2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项,占比68%[121] - 累计有效专利数756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468项,创新领域专利持有量236项[121] - 抗感染领域核心专利已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色列、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获得授权[121] - 共有59个产品获批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另18个产品在审评[120] - 新增8个药品获得中国药监局颁发的药品注册证书[119] 收购与投资 - 公司完成对南京凯尼特医疗科技30.64%股权的收购,持股比例增至59.91%[20] - 公司完成对青海益欣药业80%股权的收购并获得多款中成药独家品种权益[20] - 公司持有Telix股票600万股,价值约7.55亿港元[106] - 公司以人民币10,938.48万元收购南京凯尼特30.64%股权,持股比例增至59.91%[124] - 公司以人民币3.92亿元收购青海益欣80%股权,获得多款中成药独家品种权益[125] - 投资Grand Pharma Sphere进入核药抗肿瘤领域,并通过投资联营公司获取先进技术进入心脑血管介入器械国际市场[114] 财务数据其他 - 应收贸易账款增加1,295,650,000港元至4,750,240,000港元,应付贸易账款增加663,800,000港元至3,591,890,000港元[110]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740亿港元[149] - 2025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收益为1.746亿港元[149] - 换算海外业务产生之汇兑差额为421,201千港元,较二零二四年同期的亏损61,143千港元显著改善[150]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8,445,479千港元,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16,965,643千港元增长8.72%[151] - 流动负债总额为6,690,609千港元,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6,573,223千港元增长1.79%[151] - 公司资产净值为17,290,634千港元,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16,525,338千港元增长4.63%[15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79,103千港元,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1,340,979千港元下降64.27%[151]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33.38港仙,较二零二四年同期的44.41港仙下降24.84%[1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74,023千港元,同比下降28.7%[160]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3,443,165千港元,同比增长197.6%[167] - 应付贸易账款为946,403千港元,同比增长47.7%[168] - 公司宣派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6港元,总额为910,471千港元[164]
远大医药(00512)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