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3.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2%[1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1亿元,同比增长5.22%[2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2%至23.61亿元,主要由软件及IT解决方案收入稳健增长驱动[5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2%,从22.44亿元增至23.61亿元[15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至23.62亿元[1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1%[17]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9亿元[28] - 净利润同比下降0.9%,从1.20亿元降至1.19亿元[158] - 净利润同比下降11.9%至1.13亿元[16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4%[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7%,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17]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4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17] - 基本每股收益保持稳定为0.14元[158]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2%,从1.15亿元降至1.13亿元[157] - 综合收益总额为1,220.98元[169]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9,842,488.00元[172]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增加112,578,166.16元[176] - 综合收益总额为127,841,830元[17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40%至18.55亿元,主要因业务量增加导致人工成本上升[50]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25%至2.17亿元,反映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升级投入[5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3%,从2.08亿元增至2.17亿元[15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至1.94亿元[160] - 人工成本18.22亿元,占营业成本98.24%,同比增长5.73%[57] - 支付给职工现金增长6.6%至21.92亿元[162] - 所得税收益同比增长30.1%,从491.39万元增至639.02万元[15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软件及IT解决方案板块收入15.69亿元,占比66.47%[28] - 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产品线收入7.09亿元,增速15.94%[28] - 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创新产品线收入0.64亿元,增速73.48%[28] - 智慧客服及消费金融精准营销产品线收入4.62亿元,增速18.46%[28] - 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15.94%至7.09亿元,毛利率27.81%[54] - 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营业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15.94%,毛利率27.81%[56] - 智慧客服及消费金融精准营销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18.46%,毛利率11.70%[56] - 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创新产品收入同比激增73.48%至6406.87万元[53] - 银行客户营业收入19.76亿元,同比增长2.14%,毛利率21.67%[56] 各地区表现 - 金融业客户贡献收入21.86亿元,占比92.59%[29] - 人民银行及政策性银行客户贡献收入0.56亿元,增速42.20%[29] - 非银金融机构客户贡献收入2.10亿元,增速25.58%[29] - 非金融业客户贡献收入1.75亿元,增速23.02%[29] - 银行行业收入占比83.68%,达19.76亿元,但增速仅2.14%[53] - 非银金融行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5.58%至2.10亿元[53] - 华东地区收入同比增长19.58%至4.58亿元,增速显著[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6] - 公司业务受春节影响第一季度业务量较低第四季度需求增多[81] - 公司营业收入高度集中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80] - 金融IT市场竞争加剧新进入者增多[79] - 应收账款规模扩大且账期拉长[81]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8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1亿元人民币[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91亿元,同比改善4.60%[5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54%至9933.14万元,主要因结构性存款购买增加[5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5.91亿元[16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0.99亿元[16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9.6%至17.78亿元[162] - 投资支付现金增长89.2%至8.04亿元[163]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增长130.8%至1.5亿元[16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7亿元[16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635,557.05元,同比下降158.8%[166]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994,000,000元,同比增长133.9%[166]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32,454,487.16元,同比增长172.6%[166]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1,652,960.81元,同比增长63.0%[16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572,284.30元,同比扩大93.0%[166] - 分配股利等支付的现金为154,944,234.25元,同比增长106.6%[16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67,768,776.92元,同比增加48.7%[16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35.0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64%[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8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82%[17] - 货币资金4.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下降15.42个百分点至13.83%[59] - 应收账款13.8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上升13.57个百分点至39.44%[59] - 合同资产10.1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上升5.44个百分点至29.04%[5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0.20亿元,较期初减少3.99个百分点[59] - 货币资金从期初的9.886亿元下降至4.845亿元,降幅达51.0%[14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期初的1.540亿元下降至0.200亿元,降幅达87.0%[148] - 应收账款从期初的8.743亿元增长至13.815亿元,增幅达58.0%[148] - 合同资产从期初的7.976亿元增长至10.173亿元,增幅达27.6%[148] - 在建工程从期初的0.293亿元增长至0.613亿元,增幅达109.2%[149] - 短期借款从期初的0元新增至1.500亿元[149] - 应付职工薪酬从期初的3.526亿元略降至3.401亿元,降幅3.4%[149] - 资产总额从期初的33.796亿元增长至35.028亿元,增幅3.6%[149]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期初的0.600亿元大幅增长至2.525亿元,增幅320.9%[153] - 母公司总资产从期初的36.644亿元增长至38.904亿元,增幅6.2%[153] - 公司总负债同比增长30.4%,从84.16亿元增至109.70亿元[154] - 流动负债大幅增长30.8%,从83.41亿元增至109.12亿元[154]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5.3%,从2921.79万元增至3951.74万元[154] - 其他应付款同比增长28.2%,从3.35亿元增至4.30亿元[15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808,260,514.28元[168][169] - 公司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599,029,912.35元[173] - 公司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546,110,981.98元[171] - 股本从期初619,374,213.00元增加至期末867,687,711.00元,增幅40.1%[176][177] - 资本公积从期初627,209,964.70元减少至期末391,712,985.87元,降幅37.5%[176][177]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1,399,692,134.21元减少至期末1,357,458,716.12元,降幅3.0%[176][17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2,822,792,303.29元减少至期末2,793,442,940.37元,降幅1.0%[176][177]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79,698.55万元[69][70] - 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86,555.01万元[70] - 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92,551.68万元[70] - 金融IT技术组件及解决方案的开发与升级项目投资进度83.52%[71] - 该项目累计实现效益6,984.39万元[71] - 本报告期实现效益549.54万元[71] - 以前年度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金额14,250.83万元[70] - 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5,996.67万元[70] - 金融IT技术组件及解决方案开发与升级建设项目投资总额17,900.4万元[72] -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的创新技术中心项目投资总额17,900.4万元[72] - 创新技术中心项目研发投入进度达93.35%[72] - 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15,070.8万元(已终止)[7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金额33,450.8万元[72] - 承诺投资项目累计投入金额54,984.39万元[72] - 部分募投项目延期至2023年5月31日完成[72] - 募投项目实施方式变更为自建研发中心并延长建设期3年[72] - 变更后项目投资总额保持不变[72] - 超募资金投向金额为0元[72] - 终止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项目并将节余募集资金142,508,300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3][7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11,611.16万元含利息收益[73] - 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金额79,698.55万元[73] - 变更两个募投项目实施方式由购买办公楼改为自建研发中心并延长建设期3年[73] - 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项目原计划投资额14,250.83万元[75] 投资和理财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0.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75%[6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6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67]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银行理财产品委托理财发生额为2.54亿元,未到期余额为2000万元[123]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银行理财产品委托理财发生额为800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0元[123] - 公司委托理财总额为3.34亿元,未到期余额为2000万元,无逾期未收回金额[123] 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果 - 公司与超过550家法人机构合作包括400余家法人金融机构覆盖15类持牌金融机构[41] - 公司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283项通过国家级信创适配认证18项[46] - 智能资管业务助手产品已在部分公募基金等非银金融机构投产上线[36] - 公司2025年6月凭借与大型银行合作的一县一品项目获得亚洲银行家亚太区最佳供应链金融创新大奖[38] - 集约化运营平台利用大模型实时分析业务流实现智能决策与任务自动化执行[36] - 风险监控系统利用大模型重构风险预警模型强化风险预警能力[36] - 公司2025年2月被海淀区政府授予海淀企业称号2025年5月获得新质品牌影响力卓越创新企业奖项[38] - 公司支持合作机构为普惠涉农科创等客群开发申请评分行为评分模型及催收评分卡[37] - 公司持续进行国产化GPU适配和信创认证新增安全键盘自动识别方法等技术成果[46] - 公司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覆盖流程管理人力资源客户关系项目管理等核心经营管理模块[47]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王敦平被选举为独立董事于2025年2月10日[85] - 索绪权因个人原因离任独立董事于2025年2月[85] - 股票期权首次授予登记数量为5,757,384份[89] - 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登记数量为420,000股[89] - 股票期权预留授予登记数量为976,576份[90] - 限制性股票预留授予登记数量为119,000股[91]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数量为1,962,732份涉及95名激励对象[92]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数量为168,000股于2024年11月14日上市流通[94] - 公司股东天津和道、永道投资承诺自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锁定期至2025年5月6日[103] - 公司总股本通过资本公积转增由619,776,937股增加至867,687,711股,增幅40%[129]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17,286,761股增至24,243,087股,占比保持2.79%[127]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602,087,452股增至843,444,624股,占比保持97.21%[127] - 第一大股东永道投资持股444,687,565股,占比51.25%,报告期内增持127,053,590股[136] - 第二大股东天津和道持股58,846,227股,占比6.78%,报告期内增持16,813,208股[136] - 董事丁志鹏持股25,052,446股,其中20,888,822股为限售股[136][134] - 股票期权行权411,124份,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8,400股[128] - 普通股股东总数124,323户[136] - 外资股东BARCLAYS BANK PLC持股4,489,388股,占比0.52%,较期初增持3,966,589股[13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149,653股,占比0.48%,较期初减持250,415股[136] - 永道投资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444,687,565股,占比较高[137] - 天津和道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58,846,227股[137] - BARCLAYS BANK PLC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4,489,388股[137] - 丁志鹏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4,163,624股,期末总持股增至25,052,446股[137][13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4,149,653股[137] - 南方中证1000 ETF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3,256,420股[137] -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持有公司股份3,000,501股,占比0.35%[137] - 张建成本期持有公司股份2,800,000股,占比0.32%[137] - 华夏中证1000 ETF持有公司股份1,888,016股,占比0.22%[137][138] - 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现2.50元并转增4股[139] - 注册资本为86,768.7711万元人民币[182] 其他财务数据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08.41万元人民币[21] - 其他收益0.11亿元,占利润总额9.96%,主要来自政府补助[58] - 公司盈余公积期初余额为149,369,848.85元[171]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初余额为1,180,033,901.18元[171] - 公司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5,003,767.98元[170] - 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为402,724.00元[169] - 公司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金额为176,510,290.00元[173] - 公司所有者投入普通股金额为119,000,000.00元[172] - 公司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7,936,294.07元[172] - 公司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金额为75,017,187.41元[172]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总额为8,007,694.07元[179] - 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金额为71,400元[179]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7,936,294.07元[179] - 利润分配总额为75,017,187.41元[179]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75,017,187.41元[179] - 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金额为176,511,029元[179] -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金额为176,511,029元[179] - 本期期末余额为2,290,617.99元[180]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非同一控制企业
京北方(002987)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