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餐帝国(01843) - 2025 - 年度财报
快餐帝国快餐帝国(HK:01843)2025-07-30 09:0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由2520万坡元增加440万坡元(18%)至2960万坡元[20] - 录得净亏损48.3万坡元,对比去年净利润18万坡元[6] - 毛利为18.7百万坡元,同比增长20%[24] 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上升约37%[7] - 员工成本为11.0百万坡元,同比增加1.2百万坡元[25] - 销售和分销开支为9.2百万坡元,同比增加2.5百万坡元(37%)[26] - 行政开支为10.1百万坡元,同比增加0.9百万坡元(10%)[27] - 融资净收入为0.05百万坡元,同比减少0.08百万坡元(62%)[28] 业务线表现 - 专卖店收入增长约24%[6] - 自营专卖店数量增加:新加坡士林由19间增至22间,新加坡Eat Pizza由2间增至5间,马来西亚Eat Pizza新增2间[6][17] - 特许经营专卖店数量由185间增至192间[20] - 中央厨房开始生产但产生额外开支[6][11] - 公司通过自营专卖店和特许经营专卖店两种模式营运[134] - 士林台湾小吃品牌成立于2003年已发展22年[134] 地区表现 - 取得菲律宾新总特许经营权,预计来年展开初步设置[8] - 公司业务遍布全球200多个地点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埃及及美国[134] 运营和效率举措 - 新加坡ERP系统已实施,预计2025/2026财年完成马来西亚推广[9] - 公司已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精简营运流程提升效率[134] - 公司创新团队持续开发新菜品供应[65] - 公司员工培训旨在确保专卖店及堂食店的服务质量与食品口味保持一致[66][67] 财务健康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0百万坡元,同比减少4.1百万坡元[30] - 流动比率为4.0倍,低于去年同期的4.8倍[30] - 计息银行借款为1.3百万坡元,利率4.4%[30] - 资产负债比率为23%,较去年同期的22%略有上升[31]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10.524百万坡元,余额1.674百万坡元[36] - 公司持有自用物业抵押银行借款130万新加坡元,抵押物账面价值为290万新加坡元[40] - 抵押银行借款同比下降35%,从200万新加坡元降至130万新加坡元[40] - 抵押物账面价值同比下降3.3%,从300万新加坡元降至290万新加坡元[40] 毛利率 - 毛利率维持在61-63%之间[23] 外币风险 - 公司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外币风险[38] - 公司持有马来西亚令吉和港元计值的现金及货币资产[38] - 公司面临外币风险主要来自非功能货币计值的收入、开支及货币资产[38] - 公司将继续密切监控外币变动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38]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目前拥有1名女性董事,已实现性别多元化[70] - 公司提名委员会于2025年6月30日会议检讨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实施情况[71]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反贪污政策及举报政策等企业治理机制[68] - 公司企业治理强调高效董事会需具备高度诚信、适当内部监控及高度透明问责[62] - 公司高级管理层由全体执行董事组成[58] - 董事会举行5次会议且执行董事Daniel Tay全勤出席5次[82] - 股东周年大会举行1次会议且所有董事全勤出席1次[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60%(3/5)符合上市规则要求[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文豪和霍志权为新加坡特许会计师协会资深会员[84] - 公司设有反贪污政策并建立匿名举报机制[75] - 举报政策覆盖全体持份者包括雇员、股东、客户及供应商[76]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共5人组成[83] - 审计委员会由霍志权担任主席且杨文豪、陈秋燕为成员[83] - 薪酬委员会由陈秋燕担任主席且包含所有执行董事及独立董事[83] - 公司主席由霍志权担任,行政总裁由黄志达担任,确保角色分开[86]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安排充足责任保险,年度内无任何保险索赔[87] - 全体董事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并可重选连任[88] - 所有董事参加持续专业发展培训,类别包括内部/外部研讨会及阅读经济商业期刊[89][92]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股份证券交易行为标准守则[93] - 董事会设立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94]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杨文豪担任主席[95] - 提名委员会年度内举行2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99]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执行董事组成,陈秋燕担任主席[102] - 薪酬委员会年度内举行1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02]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率100%[104]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核部门,聘请外部顾问执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审查[113] - 董事会确认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承担监管责任,并每年检讨其有效性[113]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外部顾问出具的内部控制审查报告,认为系统有效且充分[114] - 公司制定内幕消息披露政策,要求价格敏感信息须及时公布[116] - 指定人员方可与投资者、分析师及媒体进行公司事务交流[117] - 内幕消息须严格保密直至公告发布,且须优先通过合规渠道披露[118] - 公司秘书董颖怡女士于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21] - 股东特别大会需由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实缴股本的股东要求召开[123] - 股东周年大会提案需提前不少于21个整日发出书面通知[128] - 股东特别大会提案需提前不少于14个整日发出书面通知[128] - 公司建议修订公司细则以符合2025年2月10日生效的修订上市规则[131] 审计与合规 - 支付独立核数师Forvis Mazars LLP审计服务费用15万坡元,非审计服务费用3.5万坡元,合计18.5万坡元[111] - 审计服务费用占独立核数师总费用的81%(15万/18.5万)[111] - 非审计服务费用占独立核数师总费用的19%(3.5万/18.5万)[111] 股息政策 - 股息政策规定公司各财政年度拨作股息分派的纯利比例不低于40%[129]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137] - 报告范围包括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办事处及自营专卖店[138] - 董事会为环境、社会及管治举措提供策略指引并评估表现[141] - 公司委聘独立专业顾问协助编制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41] - 环境、社会及管治关键绩效指标按明确可计量数字方式呈列[142]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年报等渠道与投资者沟通可持续盈利能力[147] - 客户主要关注事项包括食品安全及产品服务质量[147] - 供应商关注公平对待及及时付款事项[147] - 2024财年重要性评估确认反贪污常规为高优先级议题[150] - 环境领域关键议题包括排放物、废弃物管理及资源利用[151] - 公司2025财年范畴2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054.8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4财年800.08吨增长31.8%[155] - 公司2025财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35.67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收益,较2024财年31.80上升12%[155] - 公司设定目标以2023财年为基准,到2028财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密度降低3%(基准值28.51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收益)[156] - 公司2025财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中厨余达15,433公斤,较2024财年12,285公斤增长25.6%[160] - 公司2025财年无害废弃物密度为529.40公斤/百万收益,较2024财年496.82公斤上升6.56%[160][163] - 公司设定目标以2024财年为基准,到2028财年将无害废弃物密度降低3%(基准值496.82公斤/百万收益)[164] - 公司2025财年电力消耗量为1,758,711千瓦时,较2024财年1,412,788千瓦时增长24.5%[166] - 公司2025财年能源消耗密度为59,480千瓦时/百万收益,较2024财年56,152千瓦时增长5.9%[166] - 公司2024财年总收益约为25,160,000新加坡元,该数据用于密度指标计算[157] - 公司范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零,主要排放源为电力消耗产生的范畴2间接排放[154][155] - 2025财年水源消耗量为17,789.60立方米,较2024财年增长24.6%[168] - 水源消耗密度为601.65立方米/百万收益,较基准年2023财年增长22.3%[168][169] - 2025财年包装材料总消耗量为63.73吨,较2024财年增长11.8%[173] - 包装材料密度为2.16吨/百万收益,较2023财年基准增长5.4%[173] - 公司目标在2028财年前将能源和水源消耗密度降低3%(以2023财年为基准)[169] - 公司目标在2028财年前将包装材料总密度减少10%(以2023财年为基准)[173] - 2025财年员工总数达231人,较2024财年167人增长38.3%[178] - 马来西亚员工数量从45人增至115人,同比增长155.6%[178] - 30岁以下员工占比55.0%,较2024财年46.7%提升8.3个百分点[178] - 兼职员工占比33.8%,较2024财年22.8%增长11.0个百分点[178] - 2025财年员工离职人数109人,流失率54.8%,较2024财年76人(45.5%)显著上升[184] - 马来西亚地区员工流失率从2024财年6.7%大幅上升至2025财年24.1%[184] - 30岁以下员工流失率40.2%(80人),较2024财年62.8%(49人)有所改善[184] - 报告年度工伤死亡事故为零,工损工作日为0天,优于2024财年5天[187] - 员工培训参与率61.5%(142人),低于2024财年71%(118人)[193] - 员工总受训时数1,102小时,同比增加53.7%,人均受训4.77小时,增长11.2%[193] - 女性员工人均受训5.58小时,高于男性员工的3.83小时[193] - 经理层级人均受训6.27小时,但较2024财年8.65小时下降[193] - 特许经营商培训总时数446小时,较2024财年78.5小时大幅提升[194] - 培训覆盖49名特许经营商员工,规模较2024财年12人显著扩大[194] - 公司共有40家获批准食品供应商,与2024财年数量持平[200] - 马来西亚供应商占比最高,达53%(21家),与2024财年持平[200] - 新加坡供应商占比35%(14家),与2024财年持平[200] - 台湾供应商占比8%(3家),与2024财年持平[200] - 越南和泰国供应商各占比3%(各1家),与2024财年持平[200] - 马来西亚供应商数量较2023财年增加8家(从13家增至21家)[200] - 新加坡供应商数量较2023财年增加4家(从10家增至14家)[200] - 公司严格禁止雇佣18岁以下全职员工和16岁以下兼职员工[198] - 公司通过身份核验和定期检查确保童工禁令合规[198] - 报告年度内未发现违反童工及强迫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198]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业务愿景是将正宗街边美食带给全球客户,并通过展会吸引加盟商进入新市场[64] - 公司致力于将Eat Pizza品牌引入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市场,并已签署特许经营权[64] 公司文化与价值观 - 公司拥有4个核心价值观:协同效应、热情真诚服务、口味一致性和高标准服务[66][67] 人力资源与多元化 - 公司雇员性别比例为1.1名女性比1名男性[72] 无重大事项声明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39] - 公司无重大投资[42] - 公司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未来计划[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