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4.7亿元,同比增长47.02%[1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增长173.11%[1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5亿元,同比增长88.59%[19]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60%,较上年提升21.93个百分点[19]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25.88亿元,占全年30.56%[21]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708.66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6867.60万元[25]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847,024.49万元,同比增长47.02%[8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677.94万元,同比增长173.11%[82]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84.7亿元,同比增长47.02%[9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8.59%,从2023年的304,908,406.25元增至2024年的575,013,625.37元[11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涉及智能热管理系统、智能悬挂系统、电驱动减速器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12] - 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业务涵盖磷酸铁锂,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12] - 锂电正极材料业务营业收入48.29亿元,同比上升71.99%[82] -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务营业收入36.41亿元,同比上升23.28%[82] - 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收入48.29亿元,同比增长71.99%,占总收入比重从48.74%提升至57.01%[96] -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务收入36.41亿元,同比增长23.28%,占总收入比重从51.26%下降至42.99%[96] - 新能源及混合动力零部件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99.22%,占总收入13.23%[96] - 新能源汽车及混合动力零部件销量为956.47万台/套,销售收入为11.20亿元[69] - 热管理系统及部件销量为204.06万台/套,销售收入为6.52亿元[69] - 锂电正极材料销量为126,153.13吨,销售收入为48.29亿元[69] 各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48.9%,占总收入98.1%[96][97]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823.6万辆,中国占比70.5%达1286.6万辆[28]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5%,EV渗透率突破40%[28] - 2024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89.0万辆,同比增速为-2.0%[29] - 2024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7.3万辆,同比增速为7.2%,EV渗透率为9.8%[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前期加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投入和产能布局,深化与新能源、新势力车企客户合作[67] - 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关键硬件智能电关节,已进行小批量生产并拓展适配主流机器人客户[92] - 公司开发磷酸锰铁锂材料项目、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的低温性能改善项目,并完成相关技术储备[91] - 公司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行星排同轴减速器、空气悬架系统电磁阀等新产品预研[90] - 公司持续提升库存周转率,减少呆滞品库存,提高爆款长周期项目盘存及时性和准确性[163] - 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持续导入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系统及关键部件业务,形成系统集成优势[164] - 公司积极布局建立多元化的碳酸锂保供体系,开展碳酸锂期货套期保值业务[167] - 公司持续推进精益化生产及精细化管理,通过管理优化和技术创新持续降本增效[166] - 公司加强供应链体系风险管控能力,及时跟踪主机厂客户需求计划,对排产计划进行合理调整[167] 产能与产量 - 新能源及混合动力零部件产量同比增长136.57%至1,057.92万台/套(万支),销售量同比增长144.45%至956.47万台/套(万支)[66] - 热管理系统及部件产量同比增长77.62%至246.52万台/套(万支),销售量同比增长78.73%至204.06万台/套(万支)[66] - 锂电正极材料产量同比增长204.18%至128,239.75吨,销售量同比增长178.79%至126,153.13吨[66] - 新能源汽车车载电驱动减速器产线年产能50万台,动力总成线年产能24万台,差速器年产能93万台套[87] - 变速箱电磁阀年产能1,000万只,GDI泵壳年产能400万只,减速器齿轴年产能170万套,减速器壳体年产能18万套[87] - CDC电磁阀年产能300万支,电子主水泵年产能400万台,电子油泵年产能110万台,热管理集成模块年产能24万套[87] - 江西升华现有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21.5万吨,预计年内有效产能将增加至30万吨[88] - 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144,167吨,在建产能150,000吨,产能利用率88.95%[100]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拥有汽车零部件领域授权专利334项,授权发明专利91项,软件著作权23项[71]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34.41%,从2023年的401人增至2024年的539人[113] - 研发投入金额达220,273,761.1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60%,较2023年下降0.94个百分点[113]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33.33%,从2023年的21人增至2024年的49人[113] - 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低温性能改善项目使低温性能优于市场同类产品5~10%[112] - 复合磷酸铁钠正极材料开发中0.1C容量>105mAh/g,循环寿命达行业标准[112] - 第二代磷酸铁工艺储能型磷酸铁锂开发已完成小试,循环寿命达储能市场应用标准[112] - 低成本硫酸亚铁材料开发已进入中试阶段,旨在降低草酸亚铁制造成本[112] 客户与市场 - 公司主机市场客户涵盖60余家,包括比亚迪、上汽、理想、蔚来等国内品牌及大众、通用等国际品牌[33] - 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包括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等,与比亚迪、博世等客户建立合作研发关系[34] - 公司与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主机厂建立了长期产品合作研发关系[72] - 已与宁德时代等锂电池生产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降低行业波动风险[78] - 公司产品在主机厂中小批量产品中具有成本优势,荣获“优秀供应商”称号[75]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30]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渗透率达40.9%[30]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31] - 预计203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57,426亿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2.3%[32] - 中国占据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份额的25%[32]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四川芯智热控技术有限公司、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2]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绵阳富临精工新能源有限公司、欧洲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12] - 江西升华与宁德时代签订《业务合作协议》,并在磷酸铁锂材料产品研发、产能投建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93] - 宁德时代以人民币40,000万元认购江西升华新增注册资本33,898万元,取得18.7387%股权[94] - 芯智热控引入奇瑞汽车旗下产业基金瑞丞芯车,增资扩股中瑞丞芯车出资5,000万元,认缴注册资本936.92万元[94] - 江西升华新材料公司2023年净利润28,361,222.56元,占公司净利润10%以上[150] - 绵阳富临精工新能源公司2023年净利润224,433,564.38元,占公司净利润10%以上[150] - 江西升华新材料公司总资产达5,171,666,059.75元,净资产725,493,612.12元[150] - 绵阳富临精工新能源公司总资产1,601,567,816.44元,净资产510,088,269.84元[150] - 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4.7亿元,专注于锂电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射洪基地产线可生产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151] - 绵阳富临精工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生产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客户包括华为、比亚迪等行业头部企业[152] 风险与挑战 - 新能源电池技术迭代可能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产生影响,公司江西升华将加大前瞻性研究和技术储备应对风险[168] - 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面临子公司管理、工程项目建设及新增员工带来的管理资源挑战[168] - 锂电材料行业经历周期性洗牌,技术实力强、客户资源优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将维持较好水平[168] - 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产业项目未达承诺效益因产线需逐步释放产能[141] - 锂电正极材料项目未达承诺效益因行业周期波动及碳酸锂价格下跌[141] - 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因行业周期波动未达预期效益[147]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239.7万辆,2030年达4,405万辆[153]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约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153] - 203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储能电池出货规模预计分别超过2,000GWh、700GWh和1,400GWh[154] -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数量达4,281,585台,同比增长10%,中国市场占比超40%[155] - 预计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2030年销量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超640亿元[156] - 公司正从传统精密加工向智能电控及机电一体化升级,布局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智能关节产能[157] - 2025年公司计划获取智能刹车系统电机项目和主动悬架高压油泵项目[159] - 公司聚焦机器人电关节行星结构、谐波结构、EVVT谐波结构三大平台,拓展潜在客户机会[160]
富临精工(300432)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