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3.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6亿元,EBITDA从0.8亿元增长至最高超过7亿元[11]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6.05亿元,同比增长14.40%[4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9.75万元,同比下降93.75%[4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740.70万元,同比下降156.25%[4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3亿元,较2023年有所改善[41]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35.74亿元,同比增长13.88%[4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8.31亿元,同比下降1.21%[4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062元,同比下降94.15%[42]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150元,同比下降152.45%[4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48%,同比下降7.58个百分点[42] - 2024年营业收入36.05亿元,同比增长14.40%[54]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改善,上市以来营收增长超过10倍[5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100.44万元,较2023年的2.75亿元大幅下降[46] - 2024年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影响3284.11万元[48] - 公司营业收入为36.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0%[95] - 营业成本为24.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7%[95] - 研发费用为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7%[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9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新增业务订单55.77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84%,服务12英寸芯片客户的订单占比近90%[11] - 泛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1%,毛利率为32.02%[98] - 生物及制药业务营业收入为1.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26%[98] - 系统集成业务营业收入为28.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07%,毛利率为33.86%[98] - 设备业务营业收入为6.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81%[98] - 电子材料业务营业收入为1.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09%[98] - 公司半导体业务占比80%,围绕晶圆厂全生命周期布局产品和服务[66] - 公司湿法设备在28纳米节点设备开发已完成且全工艺机台均有订单,更先进制程节点已取得部分工艺订单[69] - 高温硫酸SPM设备月产能最高达6万片次,单机累计产量超70万片次[70] - S300-D湿法设备新平台WPH(每小时处理晶圆数量)提升30%[70] - 单片SPM清洗设备可实现40纳米以下少于20个剩余颗粒处理,硫酸回收系统最高回收率达80%,单台每年节省硫酸费用160180万美金[71] - 单片磷酸清洗机台可实现40纳米少于30个剩余颗粒处理,蚀刻选择比大于50,蚀刻均匀性小于3%[71] - 背面单片机台清洗后实现40纳米少于10个剩余颗粒处理,金属污染控制在1E+9原子/平方厘米以内[72] - S300D设备采用3层腔体架构,整体体积压缩至90L,换气效率和流场更优[74] - S300C设备支持65nm-14nm工艺制程,采用2层腔体架构,具备高稳定化学品混合系统[74] - B300槽式清洗设备覆盖45-28纳米制程,重点覆盖28纳米氮化硅去除[75] - B200槽式清洗设备覆盖90-65纳米制程,已广泛应用于特殊半导体领域刻蚀及清洗[75] - 不锈钢生物反应器规格覆盖200L至15000L,应用于抗体、重组蛋白等药物生产[85] - 发酵罐覆盖5L-100T容量,应用于生物制药、API及生物合成材料领域[87] - 公司研磨液输送系统专为812寸晶圆研磨制程设计,解决结晶堵塞和混液配比异常问题[80] - 混气柜采用双分析仪器取样点和双路流量控制器,提升混配气体浓度稳定性[80] - 尾气处理器通过电加热及水洗方式分解酸性、碱性、可燃及有毒气体[81]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为3.33亿元,同比增长1.19%,毛利率为30.12%,同比下降6.45个百分点[99]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为4.81亿元,同比增长80.52%,毛利率为32.14%,同比下降6.70个百分点[99] - 华中地区营业收入为3.04亿元,同比增长581.28%,毛利率为30.12%,同比下降2.75个百分点[99] - 境外资产规模为12,921.2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95%[110] 研发投入与专利 - 研发投入从2017年的130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4.4亿元,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5亿元[7]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845项(发明专利350项),授权577项(发明专利182项),拥有185项软件著作权和152项商标[12]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845件(发明专利350件),已授权专利577件(发明专利182件),软件著作权185件[61] - 研发投入总额为4.4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2.26%,资本化比重39.57%[104][10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428人,占总人数比例26.60%[106] 供应链与产能 - 公司90%设备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关键部件储备充足[8] - 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内首座完全国产化12英寸晶圆大宗气体供应系统已稳定运行,第二座规模扩大4倍的气站逐步释放效益[8] - 公司建成国内首座完全国产化的12英寸晶圆对应28纳米大宗气体供应工厂并稳定运行[56] - 公司在地化供应链建设基本实现自主可控,部分部件仍在验证中[57] - 公司第二座12英寸晶圆量产线大宗气站已投入运营[56] - 公司已建成42万平米生产基地,另有4.87万平米在建中[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4年现金流明显好转,通过成本控制和加强应收款回款措施优化财务状况[15]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9,015,035.45元(含税),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80.58%[22] - 公司经营战略聚焦"核心工艺与关键制程",目标成为半导体工艺装备及材料提供商并参与国际竞争[127] - 公司中短期战略围绕集成电路产业资本开支相关产品线,长期战略布局耗材及专有服务业务[127] - 公司坚持LAB2FAB®战略,研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并注重吸引国际人才[128] - 2025年公司计划深化现有产品线并加强材料及部件端业务拓展,应对先进制程需求[129] - 2025年公司预计年度新增订单区间在55-60亿元,制程设备订单区间为15-20亿元[130] - 2025年制程设备交付目标为10-13亿元,重点任务是高阶清洗设备的放量[130] - 公司核心运营目标包括推进先进制程工艺验证,加强本土供应链建设,加速布局电子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业务[130] 市场与行业趋势 - 公司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长19%至627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865亿美元占全球33.6%[63][64] - 公司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13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6.5%[64] - 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占全球份额超30%,国产替代加速但高端设备仍依赖进口[119] - 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规模占设备投资比重的5-10%,CR3达70%,其中日本厂商DNS占40%,东京电子TEL和Lam Research合计占30%[120] - 高纯工艺设备及系统占晶圆厂投资规模的4-6%,且随制程节点缩小占比提升,先进制程需求持续强劲[122] - 电子大宗气站供应周期长达10-15年,2018年后国内公司在增量市场份额超30%[125]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若总股本变动将维持现金分红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红比例[22] - 董事长兼总经理蒋渊持股从85,962,648股增至86,499,648股,增持537,000股(约0.62%)[143] - 董事吴海华持股保持6,516,000股不变[143] - 副总经理陆磊持股从770,400股减至660,000股,减少110,400股(约14.33%)[143] - 离任副总经理赵浩持股从9,400,344股减至1,807,176股,减持7,593,168股(约80.78%)[14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从103,504,792股减至96,214,824股,减少7,289,968股(约7.04%)[144] - 董事长蒋渊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38.60万元[143] - 财务总监丁炯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66.54万元[143] - 董事会秘书任慕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75.38万元[143] - 离任独立董事施振业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50万元[14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合计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551.34万元[144]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行业发展风险,下游集成电路行业周期性波动可能影响市场需求和销售毛利率[132] - 经营风险包括国内晶圆厂扩产节奏放缓可能导致高纯工艺设备及系统需求波动[133] - 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加剧行业竞争,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134] - 人力资源管理及核心技术泄露风险可能对公司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产生不利影响[135] - 公司面临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和汇率风险,将采取套期保值措施降低汇率波动影响[136]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报告期内公司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为2,691.9吨[185] - 公司通过光伏发电自用等减碳措施减少碳排放[185] - 公司对外捐赠和公益项目总投入16.07万元,其中资金捐赠13万元,物资折款3.07万元[187] - 公司向宋庆龄基金会"芯肝宝贝肝移植项目"捐款10万元[187] - 波汇科技向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2024年工作营捐款3万元[187] - 公司向共青团闵行区吴泾镇委员会"追光小屋"项目捐赠物资1.51万元[187] - 公司向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敬老院捐赠物资1.56万元[187]
至纯科技(603690)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