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359亿元,同比下降42.16%[24]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72亿元,同比下降297.90%[24] - 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67.54万元,同比增长167.97%[25] - 公司2024年总资产为18.765亿元,同比下降35.18%[25]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77亿元,同比下降81.26%[25]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20亿元,占全年亏损的78.4%[29] - 公司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影响净利润-4711.70万元[31] - 财务费用为85,538,302.97元,同比增长136.87%,主要因计提股权回购款相应利息所致[73] - 研发费用为18,518,969.37元,同比下降55.98%,主要因本期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减少所致[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118,691,789.79元增至2024年的80,675,368.09元,同比增长167.97%[7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420,775,219.77元改善至2024年的-47,770,215.82元,同比增加88.65%[7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377,812,836.81元降至2024年的-64,694,458.24元,同比下降117.12%[77] - 资产减值损失达-369,372,013.56元,占利润总额的50.27%,主要因光伏在建工程项目计提减值[8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359亿元,同比下降42.16%,其中智能制造占比75.42%,新能源占比24.58%[63] - 智能制造业务收入2.534亿元,同比下降24.77%,新能源业务收入8258万元,同比下降66.16%[63] - 光伏电池及组件销售收入1192万元,同比下降84.85%,充换电桩及配套产品销售收入783万元,同比下降90.32%[63] - 灵活性调峰技术服务收入2699万元,同比下降61.69%,设备配件收入2.482亿元,同比下降19.74%[63] - 项目服务收入335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79.21%,其他业务收入746万元,同比下降79.89%[63] - 智能制造行业营业收入为253,352,925.05元,同比下降24.77%,毛利率为0.81%,同比下降13.73个百分点[65] - 新能源行业营业收入为82,582,123.27元,同比下降66.16%,毛利率为-19.84%,同比下降48.14个百分点[65] - 设备配件产品营业收入为248,203,212.14元,同比下降19.74%,毛利率为2.03%,同比下降8.07个百分点[65] 各地区表现 - 国内收入1.954亿元,同比下降58.12%,国外收入1.406亿元,同比增长23%[63] - 国内地区营业收入为195,371,978.72元,同比下降58.12%,毛利率为-16.73%,同比下降37.54个百分点[65] - 国外地区营业收入为140,563,069.60元,同比增长23.00%,毛利率为13.06%,同比下降5.26个百分点[6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战略转型目标为“新能源综合服务商”,聚焦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投运[95]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确保在关键领域保持技术优势[102][104] - 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聚焦智能制造、光伏产品制造、综合能源三大板块,推进战略协同与创新赋能[105] - 智能制造板块将优化资产结构,开拓多渠道融资,引进新设备,推动产线升级[105] - 光伏制造板块将持续聚焦异质结赛道,深化技术研发并探索钙钛矿叠层技术的前瞻布局[107] - 综合能源板块将推动"光储充换"一体化解决方案在低碳园区、智慧城市的规模化应用[108] - 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清洁能源系统方案提供商,加快分布式光伏电站自主开发[110] - 公司将优化组织架构,构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与销售为核心的高效协同体系[111] - 推行"全员服务销售"管理理念,将客户满意度、市场响应速度纳入绩效考核体系[113] - 针对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关键岗位,设计创新激励与长期股权计划[114] - 公司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销售预测、研发协同与生产调度能力,推动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115] - 公司2025年将推动人才梯队从"基础储备"向"战略赋能"升级,优化高潜人才培养[116] - 公司着力改善债务结构,建立多种融资渠道,系统性降低融资成本[118] - 公司继续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推动业财一体化管理体系,减少业务和财务口径不统一导致的经营风险[119] - 公司构建三级品牌架构(集团品牌+业务子品牌+产品技术品牌),提升品牌在目标受众中的知名度、好感度和忠诚度[120] - 公司深化智能制造系统、人力资源数字化平台等建设,提升管控能力和运营效率[120]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超过550GW,中国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0%[36] - 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12%,光伏电池出口量同比增长40%[37] - 2024年光伏组件中标均价跌至0.82元/W以下,全年累计光伏新增装机277GW[38] - 2024年1-10月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占总产量45.45%,出口金额同比下降29.6%[39] - N型电池转换效率已突破平均25%,2024年N型组件招标占比达91%[4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8.9%,其中纯电动车占比70.34%[42]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达1125万辆,较2019年120万辆增长显著[42] - 光伏度电成本呈下降趋势,前期压抑的装机需求集中释放[48] - 2025年1-2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39.47GW,同比增长7.49%[98] - 德国2025年2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1.535GW[98] - 政策支持N型高效电池(如HJT、TOPCon、IBC)及钙钛矿叠层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99][100] - 分布式光伏占比持续提升,海外新兴市场需求增速迅速[100] - 光伏行业2025年呈现"增速放缓、结构优化、技术主导"特征,行业集中度提升与产业链整合成为主旋律[10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江苏捷登直接持有公司193,701,714股,占总股本26.90%[23] - 公司2020年控股股东变更为江苏捷登,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马伟[23] - 公司董事会设有9名董事,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138]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监事[139] - 公司股东大会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决[136] - 公司未发生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10%以上的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情形[136] - 公司控股股东不存在超越公司股东大会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的决策和经营活动的情形[137]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制度[142] - 公司内部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并配备专职审计人员[144] - 公司指定董事会秘书为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负责人[145] - 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与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46] - 公司业务结构独立完整,具备独立面向市场并自主经营的业务能力[148] 股东与投资者关系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0.04%[149]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7.16%[149]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8.61%[149] - 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7.64%[149] - 2024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7.72%[149] - 2024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7.52%[149]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为750人,其中生产人员449人,销售人员37人,技术人员83人,财务人员25人,行政人员156人[178][179]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分布为硕士及以上14人,本科117人,专科238人,高中及以下381人[179] - 公司劳务外包总工时为103,705.86小时,支付报酬总额为3,804,164.92元[182] -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16人[178] 风险因素 - 公司光伏板块受宏观经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可能增加战略风险[122] - 公司光伏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受资金、土地等因素影响,存在建设不达预期的风险[124] - 公司面临原材料供需匹配效率、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技术路线更迭带来的供应链风险[125] - 公司有一定比例的外销产品,受汇率波动影响,采用远期结售汇等财务手段降低汇率风险[129] - 公司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合计21,500,000元,占用利息1,215,616.44元,已由控股股东代为偿还[199] - 公司关联方交易未履行审批及信息披露程序,存在资金支付审批、关联方交易决策等方面的内部控制缺陷[200]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199] - 公司已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自查和整改[200]
宝馨科技(002514)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