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015,072,033.82元,同比增长56.05%[22]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650,472,212.47元,2022年为286,402,533.75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54,113.37元,同比下降19.28%[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261,219.48元,同比增长93.61%[23]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11,557.16元,2022年为-96,540,425.92元[23] - 公司全年营业收入101,507.20万元,同比增长56.05%[81] - 公司全年营业利润1,036.93万元,净利润1,440.43万元[8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05%,达到10.15亿元,主要由于新能源业务充电桩销售收入增加[82]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1,507.20万元,同比增长56.05%[1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5.66%,达到7.42亿元,与营业收入增长相匹配[8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3.88%,达到5402.77万元,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大幅增加[82][83] - 销售费用为110,552,215.08元,同比增长31.78%[91] - 管理费用为78,138,339.02元,同比增长79.95%[91] - 财务费用为-1,605,327.59元,同比下降270.43%[91] - 研发费用为54,027,714.8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32%,同比增长93.88%[91][93] - 新能源业务成本同比增长67.61%,其中材料成本增长72.82%,人工成本增长322.88%[88] - 充电桩成本为562,519,233.01元,占总成本比例77.66%,同比增长67.03%[89] - 铁路运输成本为24,280,013.87元,占总成本比例3.35%,同比下降31.18%[89] - 工程成本为69,575,870.13元,占总成本比例9.61%,同比增长10.61%[89] 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行业收入同比增长64.17%,达到9.64亿元,占总收入的95.11%[84][88] - 充电桩销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60%,达到8.06亿元,但毛利率下降3.10个百分点[84] - 铁路运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6.52%,毛利率下降9.03个百分点[84] - 公司新增重载工业无人机业务,由控股子公司中创航空开展,专注于工业级重载长航时无人直升机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55] - 中创航空自主研发的ZC系列大型重载无人直升机是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载荷最大的无人直升机之一[54] - 新能源充电及储能业务由子公司绿能技术开展,产品包括7kW交流充电桩、7kW一体式直流充电桩等[55] - 重载工业无人机业务初具规模,市场拓展有序推进[121] - 公司新能源充电桩业务高速发展,产品种类不断完善,市场拓展成效明显[121] - 重载工业无人机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下游应用广泛且市场空间大[115][116] 各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同比增长60.27%,达到9.83亿元,占总收入的96.8%[84][85] - 国外销售同比增长193.14%,达到1887.61万元[84][85] - 广东、浙江、江苏等TOP10地区公共充电桩占比达68.8%[11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研发、生产、采购流程效率,实现降本增效[122] - 公司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以充电产品为基础延伸光储充产品[120] - 2024年发展战略聚焦新能源业务发展[152] - 重载工业无人机技术持续升级,载重与续航能力将成为重要突破方向[116]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低空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116] - 低空经济政策发展低于预期可能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影响[124] - 公司投资建设咸阳研发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存在市场需求变化等不确定性风险[1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188,043.91元,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8,974,920.68元,同比下降14.69%[23]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565,762,881.00元,同比增长21.05%[2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2.04%,从2023年的0.0309元降至2024年的0.021元[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5.05%,从2023年的0.0103元增至2024年的0.017元[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从2023年的5.95%降至2024年的3.37%[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0.71个百分点,从2023年的1.99%增至2024年的2.70%[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818.80万元,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8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8,188,043.91元,同比改善[95]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405.41万元,上年未分配利润为-92,815.66万元,本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91,410.25万元[6] - 公司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6]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为333,354,574.25元,占总资产比例21.29%,较上期下降31.52%[97]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为664,510,607.68元,占总资产比例42.44%,较上期增长96.41%[97] - 存货期末金额为173,585,554.96元,占总资产比例11.09%,较上期增长36.63%[97] - 商誉期末金额为76,870,180.37元,占总资产比例4.91%,较上期增长51.95%[97]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为70,101,822.17元,占总资产比例4.48%,较上期增长599.49%[98] - 应付账款期末金额为396,523,894.71元,占总资产比例25.32%,较上期增长45.73%[98] - 合同负债期末金额为31,327,834.90元,占总资产比例2.00%,较上期增长89.85%[98] - 库存股期末金额为301,122,089.86元,占总资产比例19.23%,较上期增长118.10%[98] - 受限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余额为99,983,001.78元[99] 公司治理和股权变动 - 公司以6,270万元收购中创航空57%股权,新增重载工业无人机业务[34][35] - 公司首次回购股份1,355万股,占总股本的1.95%[37] - 公司第二次回购股份871.94万股,占总股本的1.24%[39] - 公司向4名激励对象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787.00万股,授予价格为4.39元/股[40] - 公司首次授予143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12.00万股,占总股本的0.45%[41] - 公司决定回购注销5名离职激励对象持有的25.00万股限制性股票[43] - 公司以自有资金6,270万元收购中创航空57%股权[101][102] - 中创航空注册资本由142.303万元增加至3,000.00万元,增资2,857.697万元,绿能慧充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保持57%[105] - 2024年10月29日以4.39元/股向4名激励对象授予787万股限制性股票[150][151] - 2024年12月11日为143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312万股限制性股票,并回购注销5名离职激励对象持有的25万股[151] - 2024年12月25日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120,000股[174] 行业和政策环境 - 2024年年末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同比增加1099万辆,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81.8万台,同比上升49.1%[44] - 2024年公共车桩比为8.77:1,整体车桩比为2.45:1[44] - 2024年国家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9.85亿吨,比上年增加0.74亿吨,增长1.9%[49] - 2024年国家铁路总换算周转量完成48,356.9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001.36亿吨公里,增长2.1%[49] - 政策要求在2023-2025年试点期内公共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新能源占比力争达到80%[44] - 2024年公共充电桩为357.9万台[44] - 政策提出开展"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力争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乡乡全覆盖"[46] - 2024年国家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完成32,580.63亿吨公里,与上年基本持平[49] - 政策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47]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同比增加1,099万辆,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1,281.8万台,同比上升49.1%[109] - 2024年公共车桩比为8.77:1,公共充电桩为357.9万台,整体车桩比为2.45:1[109] - 政策要求2023-2025年试点期内公共领域新增车辆新能源占比达80%,公共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比例目标1:1[109]
绿能慧充(600212)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