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09,015,844.91元,同比下降19.04%[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839,847.84元,同比下降25.25%[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958元/股,同比下降25.25%[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34%,同比下降1.44个百分点[24] - 公司2024年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1.82亿元[37] - 公司主营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18.70%,主营业务成本下降13.60%[1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157,146,463.67元,同比下降14.30%[113][115] - 销售费用为37,601,737.21元,同比下降24.81%[113][115] - 管理费用为45,506,211.04元,同比下降10.08%[113][115] - 财务费用为-40,859,318.65元,绝对值较上年同期增加2,092,454.74元[113][11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8.49%至33,349,432.52元[132] 现金流量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657,229.80元,同比下降40.39%[23][26]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798,871.89元,占全年回款总额的30.32%[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0.39%至181,657,229.80元,主要因销售回款减少[13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116,493.46元,绝对值较上年同期增加37,159,291.88元[115][11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26,060.6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9,363,513.99元[115][1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526,060.68元,上年同期为-306,837,453.31元[13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09亿元,主要由于新增1.5亿元短期借款及股利分配减少1.38亿元[136] 资产和负债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8.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2.43%,同比增长5.46%[1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77%,同比增长14.28%[137]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445.56万元,同比增长488.22%,主要因新增银行承兑汇票[137]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5490.55万元,同比增长67.43%,系闲置资金现金管理导致应收利息增加[137]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39.93万元,同比减少96.04%,主要因横峰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竣工[138] - 境外资产规模3.2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14%[139] - 受限资产总额17.48亿元,包括16.67亿元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及诉讼冻结资金[142] - 衍生金融资产中债券投资期末余额23.6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27.79万元[147]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6,839,847.84元[7]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50元(含税),预计共分配现金股利人民币69,000,000.00元(含税)[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为664,965,961.90元[7] - 公司总股本为276,000,000股[7]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7]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50元(含税),预计共分配现金股利人民币69,000,000.00元[185][188] - 2024年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6,839,847.84元,现金分红金额占净利润的50.42%[185][189] - 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664,965,961.90元[18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人民币483,000,000.00元,占年均净利润的232.35%[191] - 公司承诺每年以现金形式分配的股利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185]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58%,同比增加0.55个百分点[26]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39,190,478.18元,同比下降14.08%[89]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58%,较上年增加0.55个百分点[89]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14.90%,较上年减少0.21个百分点[89]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人民币137,893,422.37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8.09%[19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55人,占总员工比例30.75%,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842.27万元,平均薪酬18.34万元[96]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硕士研究生21人,本科82人,专科47人[96] 业务表现 - 公司业务体系包括水污染治理装备、水环境整体解决方案与水污染治理项目运营服务三位一体[54] - 水污染治理装备生产量同比下降95.83%,销售量同比下降23.81%[12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2,655.4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5.39%,其中客户2、5为新进客户[127][12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653.4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8.46%[129][130] - 公司采购模式注重供应商评估和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筛选制度和核验程序[55]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并结合市场预测的方式安排采购和生产[58]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直销模式包括自行开发和居间代理两种类型[59] 技术和专利 - 公司累计拥有国内外授权专利130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国外发明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2项[42] - 公司报告期内申请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获授权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42] - 公司报告期内在研课题17项,持续深化污水厂碳减排、工业废水处理等研究[42] - 公司FMBR技术被认定为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并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43] - 公司拥有28项国际发明专利,并计划进一步加大国际专利申请力度[152] - 公司独立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MBR污水处理新工艺,集成多项关键核心技术[99] - FMBR工艺被认定为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列入工信部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等多个国家级目录[70] 市场趋势和行业环境 - 到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高于100毫克/升的规模占比达到90%或较2022年提高5个百分点[61][67] - 2023年全国建制镇污水处理率为67.71%乡污水处理率为33.37%村镇市场仍有增长空间[66] - 2023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69%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7.66%市场以存量为主但存在区域不平衡问题[67] - 环保行业隐性债务置换规模约10万亿元预计缓解企业应收账款压力[61] - 2021年六成以上环保企业为近10年成立三成为近5年成立行业竞争格局多元化[62] - 住建部要求2025年污水管网进水BOD浓度提升目标推动行业精细化运营[61][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继续聚焦水污染治理装备、水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水污染治理项目运营三大核心业务[153] - 公司持续强化账款回收全流程监控机制,重点关注客户信用及回款能力以保障现金流稳定[154] - 公司坚持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深化FMBR机理研究并构建脱氮、除磷、污泥减量等精准数学模型[152] - 公司计划大力推广FMBR分布模式及花园式地下生态水厂建设模式,塑造环境友好的品牌形象[153] - 公司修订了《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等多项内部制度以提升治理效能[159] - 公司持续优化FMBR工艺,提升超常环境、异常进水、特殊要求下的工艺适应性[152]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FMBR工艺被恶意模仿、非法侵犯的风险,可能影响正常生产经营[104] - 公司存在技术人才流失及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可能影响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先进性[104] - FMBR新工艺市场推广可能未达预期,客户对传统工艺仍有一定偏好[105] - 公司客户群更迭较快,需持续开拓新市场以保证经营稳定[106]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存在回收及坏账风险[107] - 行业政策环境变化可能影响政府环保投资力度和客户需求[108] - 公司海外业务面临市场环境、政治环境等差异带来的风险[109] 公司治理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0] - 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利润分配预案等议案[160] - 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修订《公司章程》及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等议案[162] - 公司2024年共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其中7次为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74] - 所有董事全年出席率100%,无连续两次缺席情况,其中3名董事出席全部3次股东大会[174]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95] 员工和薪酬 - 公司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354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50人,合计504人[180][181] - 员工专业构成中技术人员占比最高,达180人(占总员工35.7%),其次为生产人员176人(34.9%)[181] - 员工教育程度以专科以下为主,共189人(37.5%),本科159人(31.5%),硕士及以上41人(8.1%)[181] - 董事长陶琨持有284,249股,年度内无变动,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157.37万元[164] - 总经理周荣忠持有173,749股,年度内无变动,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88.40万元[164] - 核心技术员廖志民持有126,760,500股,年度内无变动,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65.00万元[165]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129,043,249股,年度内无变动,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894.31万元[165]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度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777.31万元[170]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2024年度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464.84万元[170]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基本工资、绩效与年终奖组成,根据年度经营情况和个人绩效核发[193]
金达莱(688057)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