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控股(00031) - 2024 - 年度财报
航天控股航天控股(HK:00031)2025-04-28 08: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84.147亿港元,同比增长11.32%[6] - 公司2024年净亏损8385.3万港元,较2023年亏损176.5万港元显著扩大[6]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5330.7万港元,而2023年为盈利404.7万港元[6] - 每股基本亏损1.73港仙,2023年为每股盈利0.13港仙[6]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384.15亿港元,同比增长11.32%[16] - 公司2024年净亏损为8385.3万港元,较2023年亏损176.5万港元大幅扩大[16]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5330.7万港元,而2023年为盈利404.7万港元[17] - 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产生亏损2.99754亿港元,导致亏损扩大[17] - 毛利率提升至21.03%(2023年:20.31%)[37] - 净资产收益率为-0.92%(2023年:-0.02%)[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行政费用增加1.64%至港币4.01亿元[35] - 财务费用减少12.18%至港币5340.9万元[3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科技工业业务营收溢利明显攀升[8] - 科技工业业务营业收入为361.8576亿港元,同比增长11.87%[22] - 科技工业业务经营溢利为9.1411亿港元,同比增长58.22%[22] - 注塑产品业务经营溢利为6786.2万港元,同比增长82.44%[22] - 线路板业务经营溢利为3988.2万港元,同比增长77.74%[22]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塑胶产品、半导体产品、电子类产品和电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100] - 科技工业是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和经营现金流的主要来源[100] - 报告范围涵盖中国内地主要科技工业企业包括惠州志源、康惠半导体、东莞康源和惠州志顺[103] - 主要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占所属业务的重大部分[103] 各地区表现 - 深圳写字楼出租率提升但面临供应量新增挑战[9] - 南通康源集成电路封装载板厂房于2024年5月底竣工并进入试产阶段[9] - 惠州工业园五期厂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9] - 深圳航天科技广场2024年估值下降至75.4亿元人民币[26][27] - 深圳航天科技广场出租率商业部分为65.59%,写字楼部分为47.50%[27] - 深圳航天科技广场的资产经营为公司带来租金收入[1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持续投入5G毫米波滤波器能力建设,完成多项测试能力建设[11] - 董事会决定不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7] - 董事会决定不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未派发)[188] - 股息政策以股东应占溢利(剔除非现金流项目)为基础厘定[90] - 公司设定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上年降低3%的目标[115] - 公司设定2024年减少3%用电量的目标[115] - 公司计划回收原计划送往堆填区废弃物的10%[115] - 公司针对气候变化开展全面风险评估并制定行动计划[129][130]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事务 - 2024年董事局会议共举行4次[54] - 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54] - 董事局成员出席率:王暉2/2[52]、周利民2/3[52]、彭建国4/4[52]、王小军0/1[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40%(4/10)[46][48] - 董事证券交易禁止期:中期业绩前30天/全年业绩前60天[49] - 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47] - 三分之一董事需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48] - 2024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变更:薛兰就任/王小军辞任[48] - 罗振邦担任独立董事超9年且符合专业资格要求[48][49] - 董事局下设4个专业委员会(审核/薪酬/提名/ESG)[56] - 审核委员会2024年召开3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57][59] - 薪酬委员会2024年召开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62][63] - 提名委员会女性董事占比达25%,超额完成2025年20%的目标[64] - 提名委员会2024年召开2次会议,成员周利民出席率50%,王小军出席率0%[69]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2024年召开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70][71] - 公司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6男2女),全部具备大学以上学历[6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通过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财务报表[58] - 薪酬委员会确定董事酬金依据公司标准及市场可比情况[61] - 提名委员会制定董事遴选政策包含多元化等6项评估因素[66]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开展气候变化披露专项董事高管培训[70] - 2024年董事培训时数最高为薛兰22小时,最低为王小军1小时[73] - 公司秘书黄楚贞2024年完成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75] - 组织两次董事调研活动,调研越南志源电子和南通康源电路[73] - 公司为董事及高管投保责任保险[74] - 2024年修订《信息披露事务管理规则》完善披露流程[78] - 股份过户登记处2025年1月1日起变更为卓佳证券登记[84] - 环境社会治理委员会排查未发现重大ESG风险管控问题[77] - 股东要求召开特别大会需持有不少于二十分之一已缴足股本[86]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批准2023年业绩、董事重选及股份回购授权等议案[85] - 公司通讯通过港交所网站、公司网站及电邮渠道发放[87] - ESG委员会于2021年成立,由高管组成工作小组定期向董事会汇报[94] - 董事局评估确定产品安全和产品品质的风险性最高[97] - 公司实施内部廉政制度,严禁员工接受供应商红包或礼物[162] - 公司要求采购人员必须申报利益冲突并遵守商业道德准则[164] - 采购流程按招标方式进行并遵循明确政策规范[164] - 公司建立匿名举报政策调查处理内部贪污事件[163] - 主要运营企业需遵守《反洗钱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5项反贪腐法律法规[164] - 公司通过《诚信廉洁道德标准管理程序》规范员工收受礼品礼金额度[163] - 所有董事在2024年均遵守證券交易標準守則[197] - 截至報告日無董事持有公司股份或衍生工具權益[197] - 無董事簽訂不可於一年內無償終止的服務合約[198] - 公司未參與任何涉及董事重大利益的重要合約[199] - 無安排使董事透過購買股份或債券獲益[200] - 董事及其直系親屬無認購公司證券的權利[200] 法律和诉讼事项 - 航科后海需向航天高科支付约人民币2200万元诉讼净额结算款[28] - 经典实业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约人民币1100万元[28] - 华保润需向航天高科及高科物业支付合计约人民币6860万元[28] - 航科半导体因产品质量争议面临仲裁程序(2024年)[157] 董事及高管变更 - 王晖先生自2024年7月起出任公司执行董事及主席[173] - 宋树清先生自2023年2月起出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174] - 罗振邦先生自2004年12月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75] - 陈静茹女士自2022年8月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76] - 薛蘭女士於2024年3月起出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擁有金融業豐富經驗[177] - 滕方遷先生於2023年3月起出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具有豐富企業管理經驗[178] - 彭建國先生於2023年3月起出任公司非執行董事,擁有豐富財務管理經驗[179] - 劉永先生於2025年2月起出任公司非執行董事,擁有豐富財務金融管理經驗[180] - 周利民先生于2024年7月23日辞任主席职务(曾于2023年5月遭证监会警告及罚款)[181][194] - 王小军先生于2024年3月26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194] - 华崇志先生将于2025年2月14日辞任非执行董事职务[194] - 王暉於2024年7月23日獲委任為主席兼執行董事並接受2小時董事培訓[195] - 劉永於2025年2月14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並接受2小時董事培訓[195] - 2024年期間共有9名董事辭任(標記)[196] - 2024年期間共有8名董事獲委任(標記*)[196] 审计和核数师信息 - 2024年支付核数师费用总额约377.6万港元[81] - 核数费用约298.8万港元,占总额79.1%[81] - 非核数费用约78.8万港元,占总额20.9%[81] 资本和资产状况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减少3.47%至港币71.54亿元[3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短期银行存款为港币14.97亿元[38] - 银行及其他借款分别为港币3.50亿元和11.64亿元[34] - 公司2024年物业、机械及设备投资总额为港币5.37163亿元,其中机器设备港币1.7252亿元、汽车港币332.3万元、家具及其他设备港币5974.8万元、在建工程港币3.01572亿元[189] - 公司2024年末可供分派股东储备为港币7.8741亿元,较2023年港币9.00987亿元下降12.6%[191] - 公司2024年未发生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行为[192]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公司已发行股本约3,085,022,000股,市值约1,110,608,000港元[88] - 主要股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通过Burhill Company Limited持股1,183,598,636股(占比38.37%)[88] - 公司公众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不低于25%的要求[89] 员工和人力资源 - 2024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7,009名(2023年:7,208名)[91][92] - 2024年男性员工占比61.36%(4,301人),女性员工占比38.64%(2,708人)[92] - 公司2024年男性员工流失率为23.74%,女性为12.61%[134] - 公司2024年员工总数5,557人,其中男性3,321人,女性2,236人[134] - 公司30岁以下员工流失率达22.13%,高于30岁以上员工的14.23%[134] - 公司中国地区员工流失率为36.35%(计算方法:离职人数/(雇员总数+离职总人数)*100%)[134][1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5,557名,较2023年的5,443名增长114名[137] - 2024年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330天,较2023年的254天增加76天[142] - 过去三年因工作关系死亡事故为0宗[142] - 2024年所有性别和雇员类别受训比例均为100%[144] - 2024年男性雇员人均培训时数范围为5-105小时,女性为3-105小时[144] - 高级管理层2024年人均培训时数范围为2-48小时,中級管理層为4-100小时[144] - 其他员工2024年人均培训时数范围为2-62小时[144] - 员工薪酬基于资历、经验及绩效,并符合行业惯例[161]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通过持份者沟通活动识别了22个可持续发展重要议题[107] - 重要议题涵盖环境、雇佣及劳工惯例、营运惯例及社区投资四大范畴[107] - 重要性评估通过问卷收集内外部持份者意见并绘制重要性矩阵[107] - ESG持份者参与问卷调查识别出产品品质、产品安全和产品创新为最重要的三个ESG层面[95] - 公司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3年增加,但排放密度维持与去年相若水平[115] - 2024年无害废弃物产生量较2023年减少[116] - 2024年有害废弃物产生量较2023年增加[116] - 有害废弃物排放密度维持与去年相若水平[116] - 东莞康源因生产量增加和专用化学药剂使用量增加导致有害废弃物排放量增加[116] - 惠州志源因废气处理设备维护频率提高和旧设备拆除导致活性碳等废弃物增加[116] - 公司主要工业废气排放包括氮氧化物、氯化氢及颗粒物[115]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96,493.59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直接排放(范围1)729.13吨,能源间接排放(范围2)95,764.46吨[119] - 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从2023年的41.09吨/百万元产值降至2024年的35.47吨/百万元产值,降幅13.7%[119] - 2024年外购电力消耗159,725.4千千瓦时,较2023年144,053.4千千瓦时增长10.9%[124] - 总耗水量从2023年1,185,683吨增至2024年1,254,746吨,但耗水密度从466.42吨/百万元产值降至461.17吨/百万元产值[125] - 有害废弃物产生量从2023年3,400.42吨增至2024年4,057.35吨,密度从1.34吨/百万元产值升至1.49吨/百万元产值[121] - 无害废弃物产生量从2023年3,486.95吨降至2023年3,234.33吨,密度从1.37吨/百万元产值降至1.19吨/百万元产值[121] - 氮氧化物排放量从2023年691.26公斤降至2024年576.40公斤,排放密度从0.27公斤/百万元产值降至0.21公斤/百万元产值[118] - 包装物料使用总量从2023年4,059.8吨增至2024年4,745.3吨,增幅16.9%[125] - 颗粒物排放量从2023年5,388.73公斤增至2024年5,526.19公斤,但排放密度从2.12公斤/百万元产值降至2.03公斤/百万元产值[118] - 柴油消耗量从2023年221.2千千瓦时降至2024年190.28千千瓦时,密度从0.09千千瓦时/百万元产值降至0.07千千瓦时/百万元产值[124] - 工业废气排放密度指标为1.60-1.74吨/百万元人民币产值[128] - 公司自2021年起实施《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等气候应对政策[129] - 公司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接受第三方审核[127] - 公司主要运营企业实施废水排放量及酸碱度全天候监测[127] - 2024年公司未出现重大违反劳工法规事件[133] - 公司实施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管理体系[140] -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每月统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率[140] - 人力资源部每月统计员工安全三级教育培训合格率[140] - 2024年供应商总数1312家,较2023年1349家减少37家[151] - 中国内地供应商占比从89.4%升至92.4%,达1212家[151] - 海外供应商数量从143家降至100家,占比从10.6%降至7.6%[151] - 474家供应商执行ESG常规,占总供应商约30%[151] - 公司建立覆盖进货、制造、出货三阶段的完善品质检查机制[155] - 产品投诉处理包含追溯、遏制、评审及处置全流程[155] - 供应商筛选标准包括品质、服务、交货期、价格及行业信誉[148] - 要求供应商签署环境和社会规范并进行现场检查[151] - 建立绿色采购制度优先选择环保材料供应商[149] - 2024年无重大违反供应链管理法律规定的事故[150] - 2024年产品及服务投诉数量为601件(2023年:513件),同比增长17.2%[157] - 产品投诉处理标准为5个工作日内回复客户[157] - 因安全与健康理由需回收的产品百分比连续两年均为0%[158] - 社区慈善活动参与人数80人,总参与时数7小时[159] - 公司主要企业已获得ISO9001、ISO14001等国际认证[156] - 康惠半导体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58] - 东莞康源获评“绿色制造与环保优秀企业”[158] - 2024年公司及各主要运营企业未收到任何机构或个人投诉员工不正当行为或其他违法情况[163][165] - 2024年对公司和主要运营企业或其雇员提出并已审结的贪污诉讼案件数为0件[165]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