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长虹(60083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四川长虹四川长虹(SH:600839)2025-04-25 15:45

收入和利润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036.91亿元,同比增长6.40%[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4亿元,同比增长2.30%[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9亿元,同比增长6.53%[2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1,036.91亿元,同比增长6.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04亿元,同比增长2.30%[3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1524元/股,同比增长2.28%,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0907元/股,同比增长6.58%[2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8746%,同比下降0.2519个百分点,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005%,同比下降0.0614个百分点[27] - 2024年分季度营业收入:第一季度237.72亿元,第二季度276.48亿元,第三季度258.79亿元,第四季度263.93亿元[30] - 2024年分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1.76亿元,第二季度1.05亿元,第三季度0.64亿元,第四季度3.59亿元[3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0%至1036.91亿元人民币[75]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78%至932.99亿元人民币[75]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71.92%至2.32亿元人民币[7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27%至38.25亿元,管理费用下降1.60%至17.86亿元,研发费用下降3.22%至21.42亿元,财务费用激增71.92%至2.33亿元[90] - 家电行业原材料成本为36,635,885,979.22元,占总成本比例92.94%,同比增长18.11%[84] - 中间产品原材料成本为2,161,911,012.49元,占总成本比例76.52%,同比下降43.35%[84] - 物流服务采购成本为1,432,811,749.19元,占总成本比例98.33%,同比增长22.77%[84] - 房地产行业人工费用为26,054,927.50元,占总成本比例4.04%,同比下降75.10%[84] - 特种业务原材料成本为1,450,998,870.80元,占总成本比例88.57%,同比下降9.96%[85] - 通用设备制造原材料成本为7,677,033,087.21元,占总成本比例87.25%,同比增长16.95%[85] - ICT产品与服务原材料成本为35,254,358,458.04元,占总成本比例99.23%,同比增长9.02%[85] - 空调产品原材料成本为12,958,761,739.34元,占总成本比例91.74%,同比增长37.30%[85] - 洗衣机产品人工费用为74,344,783.29元,占总成本比例5.27%,同比增长49.82%[85] - 厨卫产品及小家电人工费用为1,467,577.72元,占总成本比例0.11%,同比增长156.61%[86]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85亿元,同比下降5.97%[2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第一季度净流出30.83亿元,第二至第四季度分别净流入20.34亿元、16.20亿元和21.14亿元[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5.97%至26.8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至-16.24亿元(降幅317.35%),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恶化233.44%至-32.94亿元[96][97] 业务线表现 家电业务 - 家电业务2024年收入450.92亿元,同比增长15.29%,受益于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及海外渠道拓展[37] - 电视业务累计生产约1,654万台,同比增长约7.33%,累计销售约1,630万台,实现收入约160.37亿元,同比增长约10.27%[38] - 冰箱(柜)业务累计生产约897万台,同比增长约6.91%,累计销售约887万台,实现收入约101.94亿元,同比增长约5.53%[42] - 空调业务累计生产约1,243万套,同比增长约57.94%,累计销售约1,162万套,实现收入约155.53亿元,同比增长约33.23%[45] - 洗衣机业务累计生产约186万台,同比增长约30.99%,累计销售约180万台,实现收入约18.06亿元,同比增长约32.04%[47] - 厨卫及小家电业务累计生产约1,285万台,同比下降约26.46%,累计销售约1,231万台,实现收入约15.02亿元,同比下降约19.49%[50] - 电视业务收入约160.3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比重显著[38] - 空调业务收入增长显著,同比增长33.23%,达155.53亿元[45] - 家电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9%至450.91亿元人民币,毛利率减少2.05个百分点[77] - 家电业务-智能电视销售量同比增长9.18%至1630万台,库存量同比增长17.02%[81] - 家电业务-白电产品库存量同比大幅增长86.52%,主要由于洗衣机新产品导入和空调业务提前备货[81][82] ICT综合服务业务 - ICT综合服务业务收入约368.84亿元,同比增长8.28%[56] - ICT产品及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8%至368.84亿元,毛利率微降0.13个百分点至3.68%[78] 其他业务 - 网络通讯终端业务销售约1,706万台,收入约16.38亿元,同比下降7.67%[57] - 中间产品业务收入约31.49亿元,同比下降39.02%[58] - 物流服务业务收入约15.33亿元,同比增长21.55%[58] - 房地产业务收入约10.57亿元,同比下降33.87%[59] - 特种业务收入约19.68亿元,同比下降22.33%[60] - 其他业务收入约12.18亿元,同比下降38.86%[60] - 中间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02%至31.48亿元人民币,毛利率增加3.13个百分点[77] - 物流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55%至15.33亿元人民币[77] - 房地产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87%至10.57亿元人民币,毛利率增加12.71个百分点[77] - 特种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33%至19.68亿元,毛利率下降4.9个百分点至16.76%[78] - 通用设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0%至101.11亿元,毛利率下降2.26个百分点至12.98%[78] - 非直销模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9%至450.92亿元,毛利率下降2.05个百分点至12.59%[79] - 房地产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87%至10.57亿元,但毛利率提升12.71个百分点至38.94%[78][79] 地区表现 - 国内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4%至770.37亿元,国外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9%至256.14亿元[7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坚持"全球经营"和"品牌提升"双轮驱动战略,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并完善海外基地布局[135] - 公司计划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135] - ICT综合服务业务积极向数字智能综合服务商转型,重点发展物联网、云应用和数字化转型[136] - 数通业务聚焦四大领域:物联网行业端到端系统解决方案、泛智能物联网终端、全带宽网络接入与覆盖终端、智慧媒体终端[136] - 特种业务巩固航空电源装备优势,拓展锂电池、模块电源、应急电源系统、绿色能源产品细分领域[137] - 2025年经营计划以“五个强化”为核心,包括强化产品打造、采购协同、制造赋能、市场拓展和服务保障[138] - 全面实施“AI+”行动,提升技术和制造能力,聚焦AI赋能产业和差异化核心产品技术[138] 风险因素 - 国内家电行业面临需求下滑风险,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已释放部分消费需求,2025年拉动效果待观察[140] - 全球贸易摩擦及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受美国大幅加征关税影响,逆全球化加深[141] - 大宗原材料和核心配件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将通过集中采购、产品结构优化等措施应对[141] - 汇率波动风险主要涉及美元、欧元汇兑,公司采用远期外汇合约进行套期保值[141] 分红和股东回报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31亿元[9] - 2024年半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30,812,211.10元,占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82.30%[180] - 2024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230,812,211.10元(含税),每股分红0.50元[181] - 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461,624,422.20元,占合并报表净利润的65.62%[184]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646,274,191.08元,年均分红比例达104.29%[187] 研发和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26.01亿元,占营业收入2.51%,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4.59亿元占比17.66%[92] - 研发人员3,356人占总员工7.42%,学历以本科为主(2,559人),年龄集中在30-40岁(1,370人)[93] - 冰箱工况COP能效系数最高突破2.7W/W,形成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项[72] - 300W小型高效变频板效率比市场最高效产品提升3%以上,动态功耗降低40%以上[72] - TE-HYL超高效定频产品性能达到1.90W/W,形成专利5项[72] 投资和金融资产 - 公司对外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408,196.13万元,较期初减少6,056.85万元,减幅1.46%[10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账面价值为53,967.15万元,较期初增加13,271.85万元,增幅32.61%[105] - 报告期内按照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17,349.34万元,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1,628.08万元[10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6,981.11万元,持有期间投资收益302.50万元[105] - 公司投资长虹集团四川申万宏源战略新型产业母基金合伙企业7.7亿元,持股比例51.34%[107] - 银行理财产品期末余额为200,224,383.56元,本期购买金额101.59亿元,出售/赎回金额99.59亿元[112] - 衍生金融资产-远期外汇合约期末余额为204,215,558.7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8,771,546.69元[112]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3,203,147,472.17元,较期初增加610,130,611.83元[112]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39,671,543.69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69,811,096.67元[112] 公司治理 - 公司治理严格遵循《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确保股东权益和信息披露合规[143][144][145]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0项议案包括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利润分配预案等[149]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3项议案包括2025年度对外担保额度和关联交易框架协议等[14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454.77万元[150][151] - 副总经理吴定刚持有公司股份538,885股且年度内无变动[150] - 董事侯宗太持有公司股份456,454股且年度内无变动[150] - 独立董事曲庆、王新、颜锦江各持有公司股份12.65股[150] - 职工监事祝海和徐敏2023年度税前报酬分别为20.18万元和23.05万元[151]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且程序符合规定[148] - 公司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制度,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经营效益挂钩[160] 环境和社会责任 - 报告期内投入环保资金6,057.63万元[193] - 长虹技佳(表面处理厂)废水排放口1个,废气排放口12个[194] - 长虹技佳(表面处理厂)废水COD排放浓度213.76 mg/L,排放总量9,144.85 kg[195] - 长虹技佳(表面处理厂)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47 mg/m³,排放总量6,199.39 kg[196] - 长虹技佳(表面处理厂)废气VOCs排放浓度2.02 mg/m³,排放总量46.29 kg[196] - 长虹技佳(表面处理厂)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3 mg/m³,排放总量90.16 kg[196] - 长虹技佳(表面处理厂)废气颗粒物排放浓度1.6 mg/m³,排放总量45.20 kg[196] - 长虹电源主要废水污染物包括总镉、总镍、总银等[197] - 长虹电源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硫酸雾、镉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等[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