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林洋能源(60122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林洋能源林洋能源(SH:601222)2025-04-25 13: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67.42亿元,同比下降1.89%[2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3亿元,同比下降27.00%[29]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63亿元,同比下降12.00%[2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3亿元,同比增长185.19%[29]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7元/股,同比下降27.45%[30]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85%,同比下降2.03个百分点[30]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2亿元,同比下降1.89%[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亿元,同比下降27.00%[112] - 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3亿元,同比下降12.00%[1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73亿元,同比增长185.19%[112] 季度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5.54亿元,第二季度为19.09亿元,第三季度为17.03亿元,第四季度为15.76亿元[3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2.18亿元,第二季度为3.81亿元,第三季度为3.12亿元,第四季度亏损1.57亿元[3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1.98亿元,第二季度为3.68亿元,第三季度为2.94亿元,第四季度亏损0.97亿元[3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3.24亿元,第二季度为7.88亿元,第三季度为1.60亿元,第四季度为3.49亿元[33] 利润分配 - 公司2024年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2,014,629,913.31元人民币[8] - 2024年前三季度分红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68元(含税),总计派发547,047,000.92元人民币[8]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8] 业务线表现 - 智能配用电行业营业收入28.30亿元,同比增长14.28%,毛利率35.15%[116] - 储能行业营业收入9.19亿元,同比下降38.97%,毛利率17.64%[116] - 光伏行业营业收入29.01亿元,同比增长3.48%,毛利率27.93%[116] - 智能电表及系统类产品生产量9,449,716台,同比增长22.88%,销售量9,142,873台,同比增长18.02%,库存量1,209,598台,同比增长34.18[119] - 智能配电行业直接材料成本1,686,892,219.24元,占总成本比例91.92%,同比增长12.56%[121] - 储能行业产品销售成本718,521,162.34元,同比下降33.46%,BT储能电站成本38,617,040.81元,同比下降79.03%[122] - 光伏发电业务折旧费用242,323,542.21元,占总成本比例77.34%,同比增长11.21%[122] 各地区表现 - 内蒙古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35MW,发电量18,819.19万千瓦时,电费收入3,411.62万元,补贴收入10,277.28万元[141][144] - 江苏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317MW,发电量39,851.73万千瓦时,电费收入13,754.97万元,补贴收入13,515.74万元[141] - 安徽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495MW,发电量41,546.11万千瓦时,电费收入13,587.98万元,补贴收入6,802.81万元[141] - 公司集中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968MW,总发电量102,459.58万千瓦时,总电费收入31,456.56万元,总补贴收入31,649.40万元[141] - 分布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92MW,总发电量18,929.84万千瓦时,总电费收入3,707.83万元,总补贴收入4,645.03万元[1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战略聚焦智能、储能、新能源三大业务,目标成为全球一流产品和运营服务商[176] - 公司计划通过合资、合作、收购等方式加快智能配用电产品全球化布局,侧重中东、东欧、亚洲市场[176] - 公司战略布局氢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推动风光储氢充一体化能源站建设[179] - 公司力争2025年新能源运维总容量超过20GW[183] - 公司储能业务聚焦海外5大核心市场:欧洲、中东、亚太、非洲、其他细分市场[184] - 公司计划通过AI技术提升功率预测准确性,优化市场化交易策略[187] - 公司自持光伏电站将组织专业团队参与市场化交易以提升资产价值[187] - 公司计划全面提升国际业务及新产品的销售占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190] - 公司计划与华为、亿纬锂能等公司在储能领域和数字能源领域深入合作[190] - 公司计划通过参股、战略合作等方式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和价格相对稳定[194] - 公司计划建立完善的供应链溯源体系,确保符合相关法规要求[196]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269,021,306.4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99%,全部为费用化投入[12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683人,占总员工比例15%,其中硕士研究生143人,本科417人[130]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40岁占比最高,达300人[131]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2.69亿元,占营业收入3.99%,其中母公司研发投入1.05亿元,占营业收入4.05%[132] - 公司及子公司新增授权专利78件,其中发明专利37件,累计授权专利323件,其中发明专利136件[132] - 公司单晶硅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26.4%,研发最高转换效率26.82%[138] - 公司N型TOPCon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26.4%,研发最高转换效率达26.82%[94] - 公司开发306/314Ah电芯PACK方案,通过104S串联设计,实现系统电压灵活扩展[105]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欧标4MWh集装箱储能系统,采用液冷强散热设计,并通过IEC认证[105] - 公司在研搭载628Ah超大容量电芯的5MWh集装箱储能系统,单舱能量密度提升30%,循环寿命超8000次[106] - 公司推出EasyStorage智慧储能云平台2.0版本,集成AI运维算法,实现电池健康度预测精度提升[106] 市场与行业动态 - 2024年全国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61] - 2025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计划总投资达8250亿元,较2024年增长约2200亿元[62] - 2024年国内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638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第三产业用电量183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3] - 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达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63] - 国网计量2024年全年招标达266.4亿元,同比增长14.08%,电表招标总量8933万只,同比增长25.3%[64] - 南网计量产品2024年全年招标88.39亿元,同比增长94.3%[64] - 欧盟推出"欧洲电网行动"计划到2030年前投入5840亿欧元完善电力互联及可再生能源并网能力[65] - 全球智能电表市场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1.62亿台增长至2029年2.36亿台,CAGR达7.8%[66] - 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77.57GW,同比增长28.3%,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超880GW[70] - 2024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发电量839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6%[70] - TOPCon电池片2024年市场占比达71.1%,预计2024年底产能占比达66.4%[68] - 中国电表2024年1-12月出口114.3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非洲同比增长30.4%,亚洲同比增长27.2%[66]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GW/168GWh,2024年新增42.37GW/101.13GWh,较2023年增长130%[76] - 2024年新型储能区域分布:华北占比30.1%(内蒙古10.23GW/24.39GWh)、西北25.4%(新疆8.57GW/28.71GWh)、华东16.9%(山东7.17GW/15.55GWh)[76] - 2024年国家和地方累计发布储能政策超2000项,涉及并网调度、技术规范等[77] - 2024年全球储能新增69GW/169GWh,同比增长76%,预计203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7.1%[80] - 2024年中国电解水制氢行业招标需求2369MW,中标1503MW,同比增长42%[83] - 2024年新增绿氢项目41个,总产能超800万吨/年,内蒙古、新疆、甘肃三地占比超60%[83] - 2024年电解槽总产能达47.7GW,同比增长58%,但实际利用率不足4%[85] - 碱性电解槽价格从2021年1000万元/台降至300万-470万元/台,降幅超60%[85] - PEM电解槽均价降至6300元/kW,成本为碱槽的4倍[85] - 保守预测2028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168.7GW(CAGR 37.4%),理想场景下220.9GW(CAGR 45.0%)[79] - 碱性电解槽直流电耗降至3.8-4.3kWh/Nm³(国标一级能效),PEM电解槽寿命突破6万小时[86] - 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核心材料国产化后成本降低30%以上[86] - 西北地区绿氢成本降至15-18元/kg,与煤制氢(12-15元/kg)差距缩小[86] - 中煤鄂尔多斯液态阳光项目验证绿氢合成甲醇的经济可行性,吨甲醇成本下降8%[86] - 2024年电解槽产能利用率不足4%,2025年国家规划绿氢产能超65GW,2030年需求达650万吨/年[87] - 中国占全球电解槽产能61%,2025年电解槽招标量或突破5GW[87] - 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164]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164]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占比将达到70%[165]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保守估计531GW,乐观估计583GW[165]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保守估计215GW,乐观估计255GW[165] - 欧盟计划推出"欧洲电网一揽子计划",参考性金额至少为15亿欧元[162] - 美国能源部第二轮电网资助涵盖18个州的8个项目,第一轮资助近35亿美元[162] - 2024年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GW/168GWh,较2023年底增长超130%,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4%[170] - 2024年中国储能电芯产量超340GWh,同比增长80%以上,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均价降至628元/千瓦时(同比降43%)[171] - 2025年国内新型储能预计新增装机40.8GW-51.9GW(平均45GW),累计装机规模将突破100GW[172] - 202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包价格预计降至112美元/千瓦时,储能系统成本下降6%,静态储能容量将接近200GWh[173] - 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产量超360GWh,中国占比超340GWh[171] - 山东、江苏、浙江等省新型储能顶峰能力达90%以上,广东独立储能电站实现"两充两放"高频调度[172] - 2025年全球储能行业面临贸易战与成本下降双重挑战,磷酸铁锂、4680型电池等技术加速商业化[173]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2025年超过30%,锂电池需求保持强劲[193] - 2025年碳酸锂供需整体趋于平衡,价格将在现有区间内随供需情况震荡[193] - 2024年全球报告超20起储能火灾事故,各国加强安全标准如UL9540A认证[194] - 光伏行业晶硅组件整体价格下降明显,但非技术成本保持较高水平[193] - 欧盟碳关税(CBAM)和美国《UFLPA法案》对中国储能产品出口形成供应链溯源压力[196] 公司治理与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200]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监事[200] - 公司制定了《重大事项内部报告办法》《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制度[199]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资产、财务方面完全分开,机构与业务独立[199] - 公司董事会成立了战略、提名、审计、薪酬与考核四个专业委员会[200]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召集股东大会[199] - 公司严格执行《关于防止大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的专项制度》和《关联交易制度》[199]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陆永华先生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199] - 公司未被证监会、交易所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处罚[199] - 公司修订了《公司章程》[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