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导纳米(68814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微导纳米微导纳米(SH:688147)2025-04-25 12: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69.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74%[23][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16%[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9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1.36%[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股,同比下降16.67%[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95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0%[24]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28.74万元,同比下降0.45%[144]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826,113.35万元,同比增长8.96%[14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9,538.86万元,同比增长10.70%[1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69,990.04万元,同比增长60.74%,营业毛利107,957.97万元,同比增长51.73%[4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74%至26.999亿元,主要由于在手订单实现收入转化及专用设备验收数量增长[147][148][151] - 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68.44%至3.273亿元,光伏设备收入增长52.94%至22.903亿元[152]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229.01%至1.129亿元,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5.39个百分点[152]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11.556亿元人民币[27]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达1.079亿元人民币[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7.36%至16.203亿元,增速高于收入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3.64个百分点[147][150][15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0.78%至2.671亿元,主要因研发材料及职工薪酬增加[147][151]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4,969.53%至3,473万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增加[147][151] - 设备制造行业原材料成本本期金额为1,355,287,949.92元,占总成本比例83.72%,较上年同期增长66.37%[158] - 光伏设备原材料成本本期金额为1,133,063,011.65元,占总成本比例83.39%,较上年同期增长57.36%[158] - 半导体设备原材料成本本期金额为201,145,236.52元,占总成本比例84.97%,较上年同期增长150.68%[15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光伏设备收入同比增长52.94%,半导体设备收入同比增长168.44%[24] - 半导体设备收入32,732.82万元,同比增长168.44%,占主营业务比重从7.27%提升至12.14%[40] - 公司ALD产品在营收规模、订单总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同类企业第一[37] - 公司半导体ALD设备在高介电常数材料、金属化合物薄膜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并取得批量重复订单[39]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手订单总额67.72亿元,其中半导体领域订单15.05亿元,同比增长65.91%[41] - 光伏领域产品覆盖PERC、TOPCon、XBC、钙钛矿/叠层电池等技术路线,包括ALD、CVD和炉管等设备[58] - 公司提供设备改造服务,主要集中在光伏领域,包括尺寸改造和工艺改造,帮助客户降本增效[80]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229.01%至1.129亿元,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5.39个百分点[1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持续拓展ALD和CVD等高端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覆盖逻辑、存储、化合物半导体等细分领域[183] - 公司计划在光伏领域提供ALD、PEALD、PECVD等配套产品,定位新型高效电池工艺整线设备供应商[184] - 公司将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完善研发管理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185] - 公司将重点建设ALD、CVD技术高端装备产业化研发中心,开发系列化高端集成电路制造设备[188] - 公司计划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经费投入,深化海外专利布局[189] - 公司将加强专业化、国际化市场营销团队,提升技术能力并拓展国内外市场[191] - 公司计划通过成本核算中心降低综合成本,优化运营流程并提高部门效率[192] 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52%,同比下降2.82个百分点[24]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3,839.54万元、30,814.00万元和41,909.38万元,三年累计86,562.92万元,其中60%以上投入半导体领域[66] - 新增国家专利授权49项,累计授权178项,新增申请专利252项,累计申请613项[66] - 研发投入总额为4.19亿元,同比增长36.01%,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2.56亿元(+44.28%),资本化研发投入1.64亿元(+24.82%)[118]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39.01%,较上年减少3.50个百分点[118]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57项,实用新型专利112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116]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3项,累计发明专利423项[116] - 公司被认定为2021年度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5] 股东回报和股本结构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4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9,974,795.68元(含税)[6] - 公司总股本为457,678,129股,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总数3,705,500股后的股本为453,972,629股[6]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4] 市场趋势和行业前景 - 全球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559亿美元,其中国内市场规模将达162亿美元[91] - 光伏行业2024年国内新增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28.3%,电池片产量超过654GW,同比增长10.6%[94] - 薄膜沉积设备在晶圆制造设备投资总额中占比18%以上,是半导体前道工艺核心设备之一[89] - 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主要由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东京电子等国际厂商主导,国产化趋势明显[92] - 光伏电池技术加速从PERC向TOPCon迭代,N型电池市场占有率大幅上升[94] - 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中ALD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6.3%,增速最快[106] - 2021年全球薄膜沉积设备市场份额中PECVD占比33%,LPCVD占比11%[107] - 半导体关键工艺高端CVD设备国产化率不足5%,市场前景广阔[107] 资产和负债情况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82.99%,达到686,551,040.71元,占总资产的8.31%[171] - 预付款项同比下降36.60%,减少至82,548,469.29元,占总资产的1.00%[171] - 合同资产同比增长41.40%,增至245,943,797.74元,占总资产的2.98%[171]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下降81.11%,减少至266,126,793.33元,占总资产的3.22%[171]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51.64%,增至353,834,380.61元,占总资产的4.28%[171]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150.18%,增至1,362,214,688.48元,占总负债的16.49%[171] - 应付票据同比下降44.06%,减少至496,084,065.99元,占总负债的6.01%[171] - 递延收益同比增长145.05%,增至182,122,158.77元,占总负债的2.20%[171] - 受限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价值为3,976.00万元,用于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7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310,908,569.82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057,003.22元[177]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36,892.4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0.78%,其中单位①及其关联企业销售额最高,为45,836.38万元,占比17.00%[16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60,933.5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8.16%,其中单位①采购额最高,为20,390.23万元,占比9.42%[170] - 报告期内新增客户③,销售额为19,753.1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33%[163] 公司治理和高管薪酬 - 副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LI WEI MIN持股42,831,704股,年度报酬总额为159.78万元[200] - 董事兼副总经理LI XIANG持股20,158,464股,年度报酬总额为161.98万元[200] - 监事会主席潘景伟持股8,994,000股,年度报酬总额为96.43万元[200] - 职工代表监事姜倩倩年度报酬总额为21.05万元[200] - 独立董事朱佳俊和马晓旻年度报酬总额均为3.06万元[200] - 离任独立董事朱和平和黄培明年报报酬总额均为1.94万元[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