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建科(603153) - 2024 Q4 - 年度财报
上海建科上海建科(SH:603153)2025-04-25 11: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4,151,526,725.56元,较2023年增长3.54%[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2,576,156.63元,较2023年增长8.49%[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5,614,307.21元,较2023年增长16.46%[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8,397,204.34元,较2023年增长15.34%[2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81,091,390.60元,较2023年末增长3.54%[20] - 2024年末总资产5,184,870,458.22元,较2023年末增长3.42%[2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84元/股,较2023年增长5.00%[21]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67元/股,较2023年增长11.67%[2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73%,较2023年减少0.16个百分点[21]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52亿元,同比增长3.54%,归母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8.49%[29] - 2024年分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74亿元、8.75亿元、9.38亿元、15.6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21亿元、0.56亿元、0.66亿元、1.99亿元[2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696.18万元,2023年为7910.46万元,2022年为6999.95万元[2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52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3亿元,扣非净利润2.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4%、8.49%和16.46%[65] - 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26.70亿元,同比增长0.50%;销售费用1.64亿元,同比增长15.02%;管理费用5.43亿元,同比下降2.36%;研发费用2.81亿元,同比增长11.53%[66]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8亿元,同比增长15.3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2.2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2.94亿元,同比下降161.80%[66]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1.45亿元,成本26.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4%和0.49%[67] - 专业技术服务毛利率35.63%,较上年增加1.95个百分点,营收和成本分别增长3.54%和0.49%[68] - 工程咨询服务和检测与技术服务营收和毛利率较上年均实现增长,境外项目结算量减少致境外营收和成本下降[68]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2.8061076173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6.76%[75] - 销售费用1.6363713163亿元,较上年增长15.02%;管理费用5.4284654354亿元,较上年下降2.36%;研发费用2.8061076173亿元,较上年增长11.53%[7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8,397,204.3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34%[78]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2,034,500,244.10元,占总资产比例39.24%,较上期期末下降5.57%[79]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1,400,405,982.11元,占总资产比例27.01%,较上期期末增长10.25%[79] -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资产1,416,376,963.74元,营业收入2,064,715,200.42元,净利润214,503,211.24元[91]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资产729,327,033.91元,营业收入792,142,825.89元,净利润92,365,058.83元[91] - 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总资产394,049,709.73元,营业收入475,275,954.06元,净利润56,647,394.84元[9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监理业务规模保持住建部全国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排行榜榜首[49] - 公司工程咨询业务聚焦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成渝、华中等战略区域[49] - 公司工程咨询业务承接上海浦东机场T3、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等重大机场项目[49] - 公司检测与技术服务覆盖建筑、交通、水利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领域[51] - 公司环境低碳技术服务深耕上海、湖北、北京三省市,拓展多区域市场[54]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形成多个主营业务板块构建创新服务链[48] - 公司工程咨询业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拓展“两重两新”领域业务[50] - 公司检测与技术服务致力工程检测数字化转型,搭建全流程数字化实验室[52] - 公司环境低碳技术服务创新业务模式,在多领域开展新业务[54] - 公司自主研发“思立博”数字化产品,形成两大主题系列共10余款产品[52] 各地区表现 - 公司环境低碳技术服务深耕上海、湖北、北京三省市,拓展多区域市场[54] - 承接临港新片区项目同比增加21%[39] - 服务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比例超80%[38] - 近年公司年均参与超七成的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建设[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以“融合发展”为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93] - 公司计划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等工作[94] - 公司将优化完善业务布局,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96] - 公司加强内部运营管控,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97] - 公司围绕“十四五”规划,坚持产业、科技、市场、人才四大战略发展[9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5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送红股[3] - 公司完成总体78%以上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30] - 2024年新开科研项目138项,其中国家和部市级科研项目36项,完成科研成果115项[31] - 2024年新立项各类标准76项,获批发布主参编标准79项;获得专利授权42项,软件著作权57项,发表科技论文145篇,出版专著6部[31] - 2024年获得部市级科技奖19项,其中主牵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牵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32] - 公司承担上海市40%以上运营里程轨道交通监测监护、30%以上市内道路、桥梁、隧道运营期安全评定和500万平米住宅外墙高坠风险检测整治任务[34] - 公司现金收购上海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更名为“上海建科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 - 公司编制发布《公司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规划(2024 - 2026年)》[35] - 全年立项数字化转型项目22项,入选上海市国资委数字化转型场景5项,3个项目入选上海市住建行业相关案例[36] - “建筑与基础设施数字运维云平台”汇聚上海3000余座建筑、桥梁、隧道监测与检测数据,数字环境管理平台覆盖上海市5个区,服务企业超2000家[36] - 桥梁检测项目应用覆盖30%以上,房屋完损质量检测类项目应用全覆盖[36] - 与9家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9] - 提任5名中层干部,竞聘选拔1名90后团委书记,所属单位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成率达100%[41] -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0万亿元,同比增长5.0%,建筑业投资同比下降1.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42] - 2024年国家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支持1465个重大项目建设全部开工、全年完成投资超1.2万亿元[43] - 2024年计划推进5万个老旧小区改造、10万公里城市管网改造[44] - 公司入选“上海市100家智能工厂”[56] - 公司拥有二十余个国家、省部级研发平台[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册员工中博士、硕士1400余人,教授级高工17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1500余人,注册执业资格人员1100余人[63] - 公司每年为700多个大中型工程提供服务,累计承接工程项目超10000项,监理业务市场份额全国第一[64] - 公司每年出具近90万份检测报告和7000余份技术咨询报告[64] - 报告期内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2024年两次临时股东大会[10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董事11名,含职工代表董事1名、独立董事4名[104] - 董事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审计等3个委员会独立董事占多数并任主任委员[10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监事3名,含职工代表监事1名[105] - 报告期内公司披露临时公告59则[107]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和行业波动、人才流失及人力成本上升等风险[98]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5月30日召开,决议于5月31日披露[108]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8月30日召开,决议于8月31日披露[108]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12月19日召开,决议于12月20日披露[108] - 董事长王吉杰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43.91万元[112] - 职工代表监事车燕萍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61.93万元[112] - 副总裁何锡兴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248.14万元[112] - 副总裁李向民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244.71万元[112] - 离任总裁朱雷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277.85万元[113] - 离任职工代表董事徐文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29.49万元[113]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884.09万元[113] - 王吉杰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任职于上海国际机场股份等公司[114] - 夏冰为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有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公司任职经历[114] - 陈为为公司董事,曾担任上海市住宅建设发展中心等职务[114] - 袁涛为公司董事,有武警上海市边防总队等任职经历[114] - 周予鼎为公司董事,曾在上海市国资委等单位工作[114] - 田晖为公司董事,历任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职务[114] - 张辰为公司董事,曾在城投控股等公司任职[114] - 夏锋为公司董事,任职于宝业集团等公司[115] - 朱洪超为公司独立董事,有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等任职经历[115] - 苏勇为公司独立董事,曾是复旦大学讲师等[115] - 陈为于2024年7月起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117] - 袁涛于2024年12月起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运营三部总经理[117] - 田晖自2018年1月起任国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117] - 张辰自2023年10月起任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117] - 夏锋自2023年8月起任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自2004年6月起任副总经理[117] - 王广斌自2023年6月起任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17] - 夏冰自2021年4月起任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118] - 陈为自2021年5月起任上海城方租赁住房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118] - 陈为自2020年4月起任上海地产住房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18] - 陈为自2024年9月起任上海东方盛汇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18]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1884.09万元[122] - 经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独立董事每人每年领取津贴15万(含税),按月发放[122]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次,其中现场会议4次,通讯方式会议2次[127] - 董事王吉杰、田晖等多人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6次,均亲自出席6次[127] - 2024年3月8日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新设运营管理部(安全管理部)的议案[125] - 2024年10月22日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125] - 王广斌独立董事离任,赵金城独立董事当选[123] - 朱雷总裁因到龄退休辞任,夏冰总裁经董事会聘任[123]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战略科技与ESG四个专门委员会[128] - 2025年4月15日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工作[128]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召开8次会议,涉及年报审计沟通、多项议案审议等[129]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提名公司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13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高管薪酬方案等议案[132] - 战略、科技与ESG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年度报告、ESG报告及股权交易等议案[133] - 母公司在职员工79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10269人,在职员工合计10348人[136] - 生产人员8385人,销售人员550人,技术人员618人,财务人员118人,行政人员677人[136] - 硕士及以上学历1428人,本科学历6123人,大专学历2167人,其他学历630人[136] - 2024年开展4期科技沙龙,启动“建科栋梁”第一期青年人才培养项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