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曼石油(60361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中曼石油中曼石油(SH:603619)2025-04-24 14: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9%[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58%[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76元,同比下降14.56%[2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06%,同比减少4.76个百分点[26] - 公司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5,821,754.31元人民币[7] - 公司合并报表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5,821,754.31元人民币[7]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达413,477.25万元,同比增长10.79%[78][79][8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开采辅助活动中直接材料成本本期金额为27,465.52万元,占总成本比例21.21%,较上年同期增长3.84%[86] - 开采辅助活动中直接人工成本本期金额为33,375.67万元,占总成本比例25.77%,较上年同期增长6.87%[86] - 开采辅助活动中制造及折旧费用本期金额为21,000.86万元,占总成本比例16.22%,较上年同期增长8.23%[86] - 外部服务费用本期金额为38,237.56万元,占总成本比例29.52%,较上年同期增长14.65%[87] - 其他成本项目本期金额为9,431.58万元,占总成本比例7.28%,较上年同期增长39.99%[87] - 原材料成本本期金额为22,320.02万元,占总成本比例77.28%,较上年同期增长46.74%[87] - 人工薪酬成本本期金额为2,608.72万元,占总成本比例9.03%,较上年同期增长49.18%[87] - 油田作业成本本期金额为41,180.01万元,占总成本比例66.66%,较上年同期增长12.06%[88] - 油气资产折耗成本本期金额为20,596.96万元,占总成本比例33.34%,较上年同期增长3.99%[88] - 销售费用6,462.27万元,同比增加24.46%[90] - 管理费用27,749.92万元,同比增加13.64%[90] - 财务费用36,597.95万元,同比增加148.05%[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勘探开发板块营业收入232,670.51万元,占比56.27%,同比增长12.43%[78][81][82] - 钻井工程服务营业收入141,892.91万元,占比34.32%,同比增长6.85%[78][81][82] - 钻机及配件销售和租赁营业收入32,606.00万元,占比7.89%,同比增长48.64%[78][81][82] - 贸易业务营业收入1,437.65万元,占比0.35%,同比减少83.33%[78][81][82] - 勘探开发板块毛利率73.45%,同比增加0.78个百分点[82] - 钻井工程服务毛利率8.73%,同比减少3.04个百分点[82] - 公司原油产量达85.46万吨,同比增长25.42%,油气当量首次突破100万吨达到100.17万吨[38] - 温宿项目2024年生产原油65.46万吨、伴生气5,722万方,合计油气当量70.02万吨[38][40] - 坚戈项目2024年生产原油20万吨、伴生气12,740万方,合计油气当量30.15万吨[38][41] - 装备板块2024年签订外部合同166份,合同金额5.30亿元,创历史最好成绩[43] - 油服工程板块以钻井业务为核心,提供测井、录井、完井等钻完井一体化技术服务[125] 各地区表现 - 国内业务毛利率69.78%,同比减少0.34个百分点[83] - 国外业务毛利率19.77%,同比增加4.75个百分点[83] - 境外资产规模达584,153.56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8.86%[99] - 境外业务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79,356.84万元人民币[100] - 公司海外钻井工程市场拓展至中东、中亚、北非等一带一路国家,客户包括沙特阿美、马油、BECL等国际知名石油公司[67] - 公司在伊拉克大包项目和国内SCP项目中钻井速度显著提升,多次刷新区块记录[67] - 公司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新兴市场,提升国际项目整合和运营能力[12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深化"资源+技术"双引擎战略,加速构建"立足国内、辐射海外"的资源储备体系[122] - 公司依托产业链一体化协同效应,持续降低桶油成本以巩固成本领先优势[123] - 公司推进装备制造智能化升级,加快智能化、自动化钻机研发[126] - 公司深化智能油田布局,融合AI、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油田智能化管理水平[128] - 2025年公司锚定国际化能源公司目标,以机制、管理、科技、人才为抓手推动转型[129] - 温宿油田2025年计划部署开发井30口,投产油井31口,老井措施工作量146井次,新建产能10万吨[131] - 坚戈油田2025年计划钻井21口,投产油井27口,机采作业46井次,新建产能15万吨[131] - 岸边油田计划部署勘探评价井和开发井23口,加快试油试采工作[131] - 伊拉克两块开发油田正推动勘探开发工作,力争早日产油[131]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8%[2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9.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6%[25]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19.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6%[25]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1亿元人民币,显著高于其他季度[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4,212.65万元,同比减少2.48%[9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6,876.13万元,同比增加22.81%[9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2,128.56万元,同比增加60.88%[95] - 货币资金2,541,797,763.96元,占总资产21.26%,同比增加103.39%[96] - 其他流动负债减少68.86%,从68,019,522.60元降至21,181,491.09元,主要因原油包销合同到期导致预收销售款减少[98] - 租赁负债减少59.87%,从20,404,120.90元降至8,188,350.33元,因公司支付较多租金[98] - 长期应付款大幅增长174.25%,从511,136,456.75元增至1,401,803,585.69元,因中标伊拉克两个油田区块[98] -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长85.56%,从52,493,500.25元增至97,408,430.56元,因温宿油田享受油气资产加速折耗税收政策[98] - 期末受限资产合计账面价值3,098,877,951.88元,包括货币资金、固定资产抵押等[103][104] 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总股本462,338,461股,扣除回购股份后以458,344,161股为基数,拟派发现金红利137,503,248.30元(含税)[7] - 公司总股本为462,338,461股,回购专户持有股份数量为3,994,300股[7]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实施[7] - 公司拟维持每股派发现金红利金额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7]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由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董事会审议通过[7] - 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334,153,282.53元,占合并报表净利润的46.04%,加上回购股份合计分红414,160,082.53元,占比57.06%[192]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718,476,178.53元,占年均净利润的106.71%[193]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4名,占比50%[148]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股东大会4次[147] - 监事会成员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占比33.3%[149] - 2024年8月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独立董事人数达董事会半数[149] - 2024年8月同步完成监事会换届选举[150] - 公司制定《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等两项新制度[151] - 报告期内对全部业务事项建立内部控制且无重大缺陷[150] - 通过上证e互动等平台维护投资者关系[150] - 2024年修订《公司章程》及《董事会议事规则》[151] - 信息披露制度包含暂缓与豁免管理、内幕信息登记等专项机制[150] 研发和创新能力 - 研发投入合计131,379,770.1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18%[92] - 研发人员数量51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8.54%[93] - 公司装备制造板块成功研制智能离线钻机、"金鹏"多功能机械手、自动猫道等自动化设备[68] - 装备制造板块实现向智能化、极寒钻机、自动猫道等高技术含量装备转型[74] - 公司累计获得有效专利299件,其中发明专利46件、实用新型专利200件[73] - 公司在深井、高难度井、复杂井、长距离水平井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74] 员工和薪酬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90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2,609人,合计2,799人[176] - 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占比最高,达1,919人(68.6%),技术人员182人(6.5%),财务人员77人(2.8%)[176] - 员工教育程度以高中及以下为主,占比46.2%(1,294人),本科占比26.1%(731人),博士研究生仅6人[176] - 公司董事长李春第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03万元[154] - 公司董事兼总裁李世光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10万元[154] - 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叶吉峰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59.98万元[154] - 公司监事会主席杨红敏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2万元[154] - 公司董事兼高级副总裁陈庆军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6万元[154] - 公司独立董事谢晓霞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83万元[154] - 公司独立董事杜君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83万元[154] - 公司独立董事左文岐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83万元[154] - 公司高级副总裁耿宪良持有公司股份45,00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5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从年初的34,210,398股减少至年末的26,210,398股,减少8,000,000股[154] - 公司薪酬政策强调绩效导向,将薪酬与岗位责任、技术能力及业绩直接挂钩[178] - 公司计划持续优化薪酬福利体系,参考市场动态和经营成果进行阶段性调整[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