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由于外部环境、业务模式调整及订单减少导致营业收入减少,同时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增加[4]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0.60亿元,同比下降11.18%[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44.13万元,同比下降9.60%[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3.64万元,同比下降106.69%[2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67%,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2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653.68万元,同比下降18.45%[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721元/股,同比下降10.16%[23]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80.09万元,显著低于其他季度[2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509.55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2145.42万元[29] 成本和费用 - 直接材料成本4.15亿元,占工业营业成本54.12%,同比增长3.17%[81] - 制造费用成本6442.54万元,占工业营业成本8.40%,同比增长62.46%[8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8.49%至142,123,382.85元,管理费用同比上升20.36%至119,882,551.04元[86]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515.11%至9,161,952.46元,主要因债券利息支出增加[8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0.40%至76,919,684.62元[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血透产品收入8.04亿元,同比增长0.91%,占营业收入比重75.84%[76] - 监护仪产品收入2.44亿元,同比下降36.05%,占营业收入比重22.96%[76] - 肾病医疗板块销售收入80,430.05万元,同比增加0.91%[55] - 监护仪设备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1,700万元,同比下降69.77%[55] - 血透设备销售量同比增长26.98%,血透耗材销售量同比增长26.99%,血液透析粉液销售量同比增长12.11%[55] 各地区表现 - 内销收入7.99亿元,同比下降13.99%,占营业收入比重75.41%[76] - 营销网络覆盖美洲、亚洲、中东、欧洲及非洲五大区域,支撑全球化销售渠道[6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及主要财务指标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与行业趋势一致[4] - 公司所处医疗器械行业景气度高,不存在产能过剩、持续衰退或技术替代情形[4]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计划通过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及降本增效措施提升竞争力[6] - 公司计划2025年聚焦重症和肾科领域,推动高端智能化产品研发及血透耗材产能落地[129] - 公司将加强血透耗材集采应对能力,提升全国生产基地效益并实施降本增效计划[130] - 公司研发方向包括高端化、智能化及物联化有源产品,重点提升急危重症领域高毛利产品渗透率[129] - 公司将持续完善技术保护制度,强化专利权和商业秘密管理以保障研发成果[130] 行业和市场趋势 - 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超过9000亿元,预计2030年将超过2.2万亿元[33] - 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从2018年的277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385万人,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500万人[37] - 我国血液透析设备和耗材市场将从2021年的134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281亿元,年复合增速达18.6%[37] - 2023年底我国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人数达91.66万人,较2022年底增加7.24万人,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2%[37] - 2022年我国血液透析器市场规模达51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90亿元[39] - 2023年第四季度国产血液透析设备市场份额占比约30%-40%,外资厂商占据约63.7%[40] - 政府采购标准建议血液透析机配比采购本国产品比重为75%,血液透析滤过机为50%[40] - 2023年底我国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人数达15.27万人,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3%[41] 研发和技术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授权的发明专利70项、实用新型278项、外观设计49项,其中国际专利3项[56]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15项,商标122项,《医疗器械注册证》87项[56]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50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25项,外观设计13项)[57] - 报告期内新增商标10项,新增软件著作权5项,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4项[57] - 公司自主研发的Q系列、A系列多参数监护仪等产品均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57] - 公司多款监护仪及透析设备入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57] - 报告期内新增12项发明专利,包括透析液电导率检测仪、血液探测装置等核心技术[57] - 新增25项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血液透析、体温测量、呼吸信号采集等医疗设备领域[57] - 公司两款新产品BioView麻醉视频喉镜和S200智能肠内营养泵在2025年4月CMEF展会上亮相[65] - 2024年8月,公司P系列、S系列、A系列、Q系列等共29款产品入选第十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66] 子公司和投资 - 天津市博奥天盛塑材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66,663.06元,净利润为-12,358,585.96元[124] - 常州华岳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05,425,897.19元,净利润为6,947,677.87元[124] - 武汉启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82,557,100.27元,净利润为6,825,538.78元[124] - 深圳市宝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09,119,024.72元,净利润为6,741,184.55元[124] - 苏州君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71,253,265.89元,净利润为32,945,074.24元[124] - 广东宝莱特血液净化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438,023.33元,净利润为5,551,099.96元[124] - 公司出售三原富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股权,转让价格为25.49万元,交易后持股比例降至49%[124]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2024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297.06万股,占总股本1.1228%,回购金额2000-3000万元[75]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3052.7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达42.92%,主要因存货跌价和商誉减值[104] - 2024年投资收益999.5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4.05%[104] - 2024年营业外支出433.35万元,主要系和解补偿费[104] - 2020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2.19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1267亿元[115]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5.4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2804亿元[115] - 公司募集资金合计总额为7.59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7.4072亿元[115]
宝莱特(30024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