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拓维信息(002261) - 2024 Q4 - 年度财报
拓维信息拓维信息(SZ:002261)2025-04-24 13: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2%[18]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1.0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1.54亿元人民币增长30.2%[21]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41.0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1.46亿元人民币增长30.3%[21] - 2024年营业收入41.07亿元,同比增长30.22%[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3.5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6.51%[18]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人民币[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00元/股,同比下降323.46%[1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800元/股,同比下降323.46%[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96%,同比下降5.74个百分点[18]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21] - 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信息技术服务及软件毛利率21.28%,同比下降9.92个百分点[60] - 行业云及服务毛利率17.60%,同比下降10.00个百分点[60] - 智能计算产品收入20.72亿元,同比增长6.76%,占营业成本比重54.66%[61][65][66] - 行业云及服务成本14.65亿元,同比增长91.63%,占营业成本比重41.46%[66] - 信息技术服务成本16.02亿元,同比增长69.03%,占营业成本比重45.34%[65] - 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成本6469万元,同比下降44.24%[66] - 销售费用1.23亿元,同比增长13.38%,主要因销售佣金增加[72] - 财务费用426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84.37%,主要因借款规模增加[73] - 研发投入金额为255,568,261.27元,同比下降1.06%[7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2%,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75] 各业务线表现 - 信息技术服务及软件收入20.36亿元,同比增长47.72%,占比49.56%[56]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收入20.72亿元,同比增长16.64%,占比50.44%[56] - 软件及服务收入18.68亿元,同比增长54.19%,占比45.49%[56] - 行业云及服务收入17.78亿元,同比增长68.37%,占比43.29%[57] - 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收入0.90亿元,同比下降41.99%,占比2.20%[57] - 计算机设备销售量11,940台,同比下降50.63%,主要因产品结构转向高价值服务器[62] 各地区表现 - 东北地区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2,384.55%,占比21.73%[57] - 中南地区收入13.80亿元,同比增长58.80%,占比33.60%[57] - 港澳台及国外收入1584万元,同比增长60.11%[6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21%[18]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1亿元人民币[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66.21%,达到7.75亿元,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8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60.37%,达到46.48亿元[8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2.57%,为2.28亿元,主要因理财规模下降[8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53.41%,为-5.69亿元,主要因偿还银行借款[8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48.17%,达到4.34亿元[82] 资产和债务结构 - 2024年末总资产为53.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1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4.7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5%[18]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增加9.39个百分点至30.29%,主要因销售收款增加[86]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增加2.49个百分点至22.98%,主要因收入规模增长[86] - 存货从8.4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5.71%)增至9.27亿元人民币(17.53%),但占比下降1.82%[87] - 短期借款从6.73亿元人民币(12.50%)大幅减少至12.34亿元人民币(23.34%),占比下降10.84%,主要因偿还银行借款[87] - 合同负债从3.38亿元人民币(6.28%)增至1.30亿元人民币(2.45%),占比上升3.83%,主要因预收重大项目款项[87] - 长期借款从3.36亿元人民币(6.24%)增至2.75亿元人民币(5.20%),占比上升1.04%,主要因银行长期借款增加[8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7608.93万元减少至4414.50万元,期间购买6.85亿元,出售7.16亿元[89] - 货币资金中1.52亿元受限,主要为保证金和冻结资金[90] - 其他非流动资产中1047.58万元受限,主要为质押资产[90] 非经常性损益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848.01万元人民币[2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848.08万元人民币[27] - 2024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收益为274.17万元人民币[2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79.48万元人民币[28]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48.0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65%[85] 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 - 资产减值损失达-9610.2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86.72%[85] - 信用减值损失达-1470.5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3.27%[85]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金额为255,568,261.27元,同比下降1.06%[7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2%,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75] - 研发人员数量为950人,同比下降2.86%[75]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0.14%,同比下降7.78个百分点[75]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66,410,601.90元,同比增长6.44%[75] - 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比例为25.99%,同比上升1.83个百分点[75]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为84人,同比增长29.23%[75]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为310人,同比下降11.17%[75] - 基于OpenHarmony Niobe北向应用实验箱软件V1.0研发资本化金额为17,146,939.36元[77] - 拓维交通计费和稽核系统研发资本化金额为10,774,133.11元[77]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29.88亿元,占总销售额72.75%,其中中国移动占比29.43%[69][70]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18.55亿元,占总采购额81.01%,其中华为占比61.29%[70]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9.10亿元,已使用6.19亿元(68.01%),尚未使用2.87亿元[94] - 募投项目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受宏观环境和设备采购等因素影响[95] - 部分募投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96]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61916.07万元[97]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28768.81万元[97] - 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总额33116.49万元[97] - 行业智慧云解决方案研发项目投资进度54.67%[100] - 基石研究院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1.14%[100] - 销售及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投资进度92.90%[100] - 基于鸿蒙的行业发行版研发项目投资进度64.72%[10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19%[100] - 行业智慧云解决方案研发项目报告期实现效益1186.49万元[100] - 销售及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项目在建设期暂未产生收益[101] - 行业智慧云解决方案研发项目投资额变更为37,862.44万元[101] - 基于鸿蒙的行业发行版研发项目投资额为16,000.00万元[101] - 基石研究院建设项目投资金额变更为6,900.00万元[101] - 销售及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投资金额变更为3,310.81万元[101]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4,991.05万元,其中行业智慧云项目置换4,514.64万元,销售服务体系项目置换476.42万元[101]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中1,000.00万元以结构性存款方式存放[102]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中24,536.37万元以大额存单方式存放[102]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中7,580.12万元以活期存款形式存放[102]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变更后增加350.81万元,主要为利息增加[102] - 行业智慧云解决方案研发项目募集资金总额3.786亿元 实际投入2.07亿元 投资进度54.67%[104] - 基石研究院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总额6900万元 实际投入768.85万元 投资进度11.14%[104] - 销售及服务体系建设募集资金总额3310.81万元 实际投入3075.89万元 投资进度92.9%[104] - 基于鸿蒙的行业发行版研发募集资金总额1.6亿元 实际投入1.035亿元 投资进度64.72%[104] - 所有募投项目合计募集资金总额6.407亿元 实际投入3.49亿元 整体投资进度54.45%[104] - 募投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完成 因AI技术变革调整战略为AI+鸿蒙[104] 投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9792.04万元,较上年同期3.11亿元下降68.47%[91] 子公司表现 - 深圳市海云天科技子公司净利润5393.92万元 营业收入3.347亿元[108][109] - 上海火溶信息科技子公司净利润753.4万元 营业收入7874.55万元[108][109] - 湖南湘江鲲鹏信息科技子公司净利润1419.83万元 营业收入1.581亿元[108] - 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公司净亏损2587.01万元 营业收入2176.34万元[108] - 贵州云上鲲鹏科技营业收入3.24亿元,净亏损1161.26万元[110] - 湖南湘江鲲鹏信息科技营业收入15.82亿元,净利润141.98万元[110] - 湖南拓维云创科技营业收入6.78亿元,净利润651.82万元[110] - 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营业收入2176.34万元,净亏损2587.01万元[110] 分红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计划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红股及公积金转增股本[174] 股权激励 - 注销股票期权总计169.475万份(62.75万份[175] + 23.625万份[176] + 83.10万份[177])[175][176][177] -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总计105.225万股(51.90万股[175] + 17.625万股[176] + 35.70万股[177])[175][176][177]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二个行权期329.925万份符合行权条件涉及147名激励对象[178] - 预留授予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14.40万份符合行权条件涉及6名激励对象[178]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8.25万股符合条件涉及5名激励对象[179]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二个解除限售期205.275万股符合条件涉及83名激励对象[179] -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条件已达成[181] - 公司董事及高管持有的限制性股票已解除限售699,000股[181] - 公司董事及高管剩余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为932,000股[181] - 公司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2.94元[180][181] - 公司董事严宝持有限制性股票期初数量为175,000股[180] - 公司董事赵军持有限制性股票期初数量为210,000股[180] - 公司副总柏丙军持有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为140,000股[181] - 公司副总杨征持有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为175,000股[181] - 公司副总廖秋林持有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为140,000股[181] -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总授予数量为1,631,000股[181] 高管持股变动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新持股数量为147,944,462股,期内无变动[140] - 董事封模春减持股权激励获授股票43,700股,减持后持股131,300股[140] - 财务总监邢霓虹减持股权激励获授股票49,000股,减持后持股147,000股[141] - 副总经理王伟峰(离任)减持股权激励获授股票52,500股,减持后持股157,500股[141] - 副总经理赵军减持股权激励获授股票43,700股,减持后持股131,300股[141] - 副总经理柏丙军减持股权激励获授股票35,000股,减持后持股105,000股[141] - 副总经理严宝强减持股权激励获授股票52,500股,减持后持股157,500股[141] - 董事李苑、宋隽逸、张跃、倪正东及独立董事文颖、秦拯、曹越持股数量均为0[140][141] - 监事会主席杨佳及监事彭革刚、黄登峰持股数量均为0[141] - 公司多名高管因股权激励计划执行减持操作,减持比例均为25%[140][141] - 高级管理人员杨征获授股权激励175,000股,减持43,700股,剩余131,300股[142] - 高级管理人员向静获授股权激励210,000股,减持52,500股,剩余157,500股[142] - 高级管理人员廖秋林获授股权激励140,000股,减持35,000股,剩余105,000股[142] - 报告期内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激励合计获授754,600股,减持407,600股,剩余678,600股[142] 高管任职变动 - 副总经理王伟峰于2024年10月15日因个人原因解聘[143] - 财务总监邢霓虹自2020年9月起担任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149] - 董事长李新宇2018年10月重新担任总经理职务[144] - 董事封模春2020年9月起兼任副总经理职务[144] - 副总经理王伟峰曾于2015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任职[149] - 报告期内存在高级管理人员因个人原因辞职的情形[142] 高管薪酬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70.04万元[155]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新宇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45万元[155] - 副总经理严宝强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9.19万元[155] - 副总经理向静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5.05万元[155] - 副总经理柏丙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5万元[155] - 副总经理廖秋林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5万元[155] - 副总经理杨征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3.22万元[155]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邢霓虹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1万元[155] - 副总经理赵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6万元[155] - 董事封模春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0万元[155] 员工结构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9,371人,其中母公司员工1,464人,主要子公司员工7,907人[166] - 公司技术人员数量为8,494人,占员工总数比例90.64%[166]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769人,占全体员工比例8.21%[168] - 公司年薪酬总额160,432.84万元,其中核心技术人员薪酬17,206.14万元,占比10.72%[168]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博士2人,硕士304人,本科6,840人,大专1,911人,专科及以下314人[167] - 公司专业构成:生产人员71人,销售人员328人,财务人员61人,行政人员417人[166][167]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3人[166]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760,000小时[173] - 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为35,952,065.21元[173] - 公司拥有超过8000名技术人员[126] - 2025年启动博士引进计划以补齐人才梯队[127] 公司治理 - 报告期内共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132]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3.3%[133] - 报告期内召开5次董事会会议和4次监事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