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利信(30130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美利信美利信(SZ:301307)2025-04-21 12: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6.59亿元,同比增长14.73%[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亿元,同比下降220.58%[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8亿元,同比下降35.54%[2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17%,同比下降10.26个百分点[2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71.28亿元,同比增长25.11%[22]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亿元[2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003.30万元[29]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65,898.22万元,同比增长14.73%[77][79] - 研发投入18,374.1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02%,同比增加0.38个百分点[77]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6.07%,主要因业务拓展导致职工薪酬和中介费用增加[87]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9.70%,主要因借款增加和利息收入减少[87] - 库存量同比增长60.59%,主要因业务拓展和年底备货[82]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545人增加到2024年的630人,同比增长15.60%[89]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1.478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837亿元,同比增长24.25%[8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4.64%提升到2024年的5.02%[8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6.332亿元下降到2024年的4.082亿元,同比下降35.54%[9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13.613亿元改善到2024年的-9.866亿元,同比改善27.52%[9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7.426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7.811亿元,同比增长5.18%[91] - 固定资产从2023年的25.279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34.005亿元,同比增长34.52%,占总资产比例从44.37%提升到47.71%[95] - 在建工程从2023年的3.222亿元减少到2024年的1.602亿元,同比下降50.29%,占总资产比例从5.66%下降到2.25%[95] - 资产减值损失达到1.071亿元,占利润总额的49.95%[93] - 信用减值损失达到990万元,占利润总额的4.62%[93] - 短期借款增加至750,783,216元,占比10.53%,主要系增加保证借款[96] - 长期借款增长至824,567,581元,占比11.57%,主要系增加抵押和保证借款[96] - 应付账款显著上升至1,440,664,321元,占比20.21%,同比增长2.74个百分点[96] - 无形资产略有下降至161,446,084元,占比2.26%,同比减少0.6个百分点[9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0元,本期出售金额为1,478,000元[98] - 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247,351,207元,主要用于票据保证金和贷款保证金[100] - 报告期投资额大幅下降至80,532,840元,同比减少83.23%[101] - 公司收购MCT公司100%股权,投资金额为80,532,840元[102] - 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扩产项目已完成100%,累计投入112,352,766元[105] - 新能源汽车系统及5G通信零配件项目进度达91.37%,累计投入683,682,744元[105] - 远期结售汇业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9.75万元[108] - 公司外汇远期结售汇业务期末金额为13,457.13万元[108] - 公司套期保值业务使用自有资金[108]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新股5300万股,发行价格为32.34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71,402.00万元[113] - 扣除发行费用13,685.94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57,716.06万元[113] - 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49,642.95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94.88%[113][114]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5,173.10万元(含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113][114] -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存放金额为157,716.06万元[113]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募投项目尚未支付的尾款[113][114] - 募集资金到位时间为2023年4月18日[113] -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达到94.88%[113]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占募集资金净额的比例为3.28%[113][114] - 新能源汽车系统、5G通信零配件及模具生产线建设项目投入35.44亿元,完成率91.3%[117] - 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扩产项目投入23.81亿元,完成率100%[117]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15亿元,完成率100%[117]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投入82.116亿元,完成率127.793亿元[117]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投入21.849亿元,全部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归还银行贷款[117][118] - 合计投入103.861亿元,完成率149.642亿元[117]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53.85498亿元增加募投项目投资[118] - 截至2023年8月17日,超募资金21.8494亿元已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归还贷款[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节余募集资金4210.79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8] - 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为负值,决定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99][200] - 公司可分配利润为244,210,952.23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0.00%[199] - 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210,600,000股[19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汽车领域收入实现良好增长,但通信领域收入因主要客户基站建设速度放缓而出现较大幅度下降[4] - 公司通信基站业务受客户建设速度放缓影响显著[4]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通信基站建设和储能领域[32] - 公司产品涵盖通信基站结构件及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包括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铝合金压铸件[44][46] - 公司汽车领域产品覆盖传统车发动机/传动系统及新能源车电池/电驱动系统[47][49] - 一体压铸技术推动轻量化零部件应用,如后地板等车身结构件[49] - 通信类结构件营业收入113,950.15万元,同比下降19.86%,占营业收入比重从44.59%降至31.14%[77][79] - 汽车类零部件营业收入236,598.70万元,同比增长46.31%,占营业收入比重从50.71%提升至64.66%[77][79] - 公司建立了电驱、电控、电池和大型车身结构件4个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平台[60] - 公司电池包结构件开发能力突出,支持大型模具真空浇排优化及量产维护[63] - 公司投资了8800T、7000T等多台大型压铸机用于大型车身结构件生产[64] - 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高导热合金散热性能大幅高出行业内竞品材料[66] - 公司荣获爱立信2024年度全球唯一一家"最佳供应商"殊荣[67] - 公司拥有8800吨、7000吨、4500吨等大吨位压铸机[70] - 公司完成国内首个超大型一体化压铸车身后地板的量产交付[73] - 公司全球首个13000T双压室超大型车身模具一次试模成功[74] - 公司为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开发了多款高精度复杂电驱、电控、电池结构件模具[74] - 公司在高真空压铸、高薄散热翅片压铸和高导热材料研发方面达到国际水平[71] - 公司已成功量产多个一体化压铸产品,铸件机械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73] - 公司积极布局可钎焊压铸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拓展在新能源汽车、通信等领域的应用[75]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两大头部新能源车企均为公司核心客户[55] - 公司覆盖的其他车企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包括蔚来、Rivian、上汽、小鹏等15家以上客户[55] - 公司在2024年进入博世、江淮、赛力斯、斯堪尼亚等新客户供应体系[59] 各地区表现 - 国内地区营业收入占比从64.57%提升至76.05%,同比增长35.14%[79] - 海外地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45%,占比从35.43%降至23.95%[79] - 公司生产基地布局包括重庆、襄阳、东莞、马鞍山,北美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51] - 公司境外销售收入为8.762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3.95%[1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整体利润不达预期,主要原因为毛利率下降导致营业毛利同比大幅减少、期间费用同比增加、报告期减值损失增加[4]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未来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市场、5G及下一代通信市场、数字能源市场[124] - 公司2025年重点计划包括市场拓展、科技创新、降本提效和海外工厂建设[125][126][127][128] - 公司2024年管理层薪酬上涨,尽管业绩下滑[181]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决议的要求,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清晰[199] - 公司独立董事履职尽责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中小股东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199] - 公司报告期内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20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及子公司已获授权专利170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51] - 公司通信基站铝合金压铸件产品在精密度、散热性和轻量化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54]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确保供应链高效运转[57] - 公司具备搅拌摩擦焊、氦检、冷热循环测试等特殊工艺和测试能力[62] - 公司已制定《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和《远期结售汇业务管理制度》[109] - 公司选择运作规范、信誉良好的期货经纪公司作为交易通道[109] - 公司期末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剩余交割时限确定的期末金融机构远期汇率报价作为公允价值确定依据[10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110] - 公司未出售重大资产和股权[120][121] - 公司2024年1月4日接待申万宏源证券等机构实地调研,讨论经营情况[135] - 2024年5月7日通过线上平台与投资者进行业绩说明会交流[135] - 2024年5月9日接待中信建投证券等机构实地调研[135] - 2024年7月19日接待华创证券等机构实地调研[135] - 2024年11月28日参与重庆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135]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136]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36]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4,954人,其中生产人员3,555人(占比71.8%),技术人员598人(12.1%)[195] - 员工教育程度中本科及以上学历775人(占比15.6%),高中及以下3,329人(占比67.2%)[195] - 公司2024年计划通过铸美学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专业讲师团队[197] - 薪酬政策包含绩效管理及全面福利保障体系(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196] - 公司无劳务外包情况且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0[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