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外山(68841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山外山山外山(SH:688410)2025-04-21 11: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5.67亿元,同比下降17.80%[19]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88.63万元,同比下降63.55%[19] - 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亿元,同比增长121.75%[19]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6.90亿元,2022年为3.82亿元[19]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亿元,2022年为5923.75万元[19]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55.36万元,2022年为2.46亿元[19]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717.79万元,同比下降67.53%[19]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6亿元,2022年为4826.00万元[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17元/股,同比下降63.37%[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3%,同比减少8.02个百分点[2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56%,同比增加4.05个百分点[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21.75%[21] - 剔除偶发性事项影响后,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8.04%[22] - 研发投入较去年增加42.62%[22] - 营业收入567,274,510.17元,同比下降17.80%[136] - 营业成本310,378,282.27元,同比下降10.18%[136] - 销售费用119,177,786.68元,同比增长27.79%[136] - 研发费用54,242,152.83元,同比增长43.98%[1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3,147,696.51元,同比增长121.75%[136] - 医疗器械业务毛利率49.73%,同比下降6.17个百分点[142] - 血液净化设备收入378,185,831.79元,同比下降28.36%[142] - 境外收入128,429,960.47元,同比增长29.74%[142] - 血液净化耗材生产量2,127,906袋/桶/支/筒,同比增长49.24%[144] - 血液净化设备库存量765台,同比增长71.14%[144] - 医疗器械材料成本同比下降9.78%至1.6958亿元,占总成本比例54.64%[146] - 血液净化设备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7.47%至1.4911亿元,占总成本比例48.04%[146] - 血液净化耗材材料成本同比大幅增长93.84%至2047.77万元,占总成本比例6.60%[146]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27.79%至1.1918亿元,主要因营销网络建设和渠道开发投入增加[157]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3.98%至5424.22万元,主要因加大研发队伍建设和项目投入[15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21.75%,达到143,147,696.51元[15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470,126.72元,同比变动不适用[15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142,053.05元,同比变动不适用[158]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较上期期末下降99.12%,仅为6,612元[160] - 在建工程期末金额较上期期末增长1,470.72%,达到67,999,000.40元[161]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178.78%,达到69,155,938.71元[161] - 其他应付款同比增长413.64%,达到38,171,318.60元[161] - 实收资本(或股本)同比增长49.00%,达到321,315,646.00元[161] - 交易性金融资产/理财产品期末数为763,882,597.17元,期初数为622,954,930.08元[165] 股东回报与股份回购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1,964,930.50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45.09%[4] - 本年度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49,994,660.63元,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81,959,591.13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115.62%[5] - 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所持有本公司股份1,666,341股,不参与本次利润分配[5] - 截至2025年4月21日,公司总股本321,315,646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1,666,341股[4] 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4年CRRT设备中标品牌中位列第三,市场占有率达15.19%,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62][65] - 公司2024年血液透析机设备中标品牌中位列第四,市场占有率达15.97%,在国产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一[62][64] - 公司自产耗材销售收入在2024年较上年度增长208.15%[64] - 公司连锁血液透析中心2024年患者数量同比增长31.42%[65] - 公司血液净化设备海外市场覆盖9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实现数千台装机量[107] - 公司国内客户总量累计超过2000家,大型三甲医院终端装机近400家,单家医院最多装机达150余台[107] - 公司产品线涵盖"血液净化设备+耗材+透析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全产业链[110] - 公司形成了血液净化全产业链布局,包括设备、耗材、管理系统及连锁血透中心服务[17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到5424.22万元,同比增长42.62%[32] - 研发人员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5.77%[32]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58项(国内52项,国外6项),实用新型专利98项,外观设计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47项[33] - 公司研发团队起草了3项国家标准和5项行业标准,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11] - 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25名[10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207人,占总员工比例18.78%,研发人员薪酬合计3,638.49万元,平均薪酬17.58万元[103] -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1项[10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58项(含国外6项),实用新型专利98项,软件著作权47项[105] - 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和低通量血液透析器通过CE认证,国际市场产品增至5个[105] - 研发总投入60,293.31万元,其中研发费用13,825.34万元,占总支出的22.93%[101]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透析市场规模稳定在800亿至840亿欧元,约420万患者定期接受透析治疗[56]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大陆血液透析患者共916,647人,新增185,914人,腹膜透析患者共152,745人,新增21,949人[57] - 预计2030年中国终末期肾病患者将突破400万人,透析治疗人数或达150万至300万人[57] - 2023年中国CRRT市场规模约1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将突破6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超过20%[57] - 全球接受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从2013年的252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410万人,年复合增长率约5%[67] - 中国血液透析患者数量从2011年的23.46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84.4万人,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2%[67] - 中国血液透析患者约占全球25%-30%,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67] - 未来10年全球需要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数量将上升到每年150万人左右[69] - 国内血液透析患者数量从2011年的23.46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91.67万人,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2%[168] - 2023年中国血液净化耗材市场规模达170亿元,五年复合增速为15.98%,预计2029年将超过350亿元[168] - 全球透析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668亿欧元增长到2023年的810亿欧元,透析服务占比超80%[169] - 预计2025年全球血透行业市场规模将接近1,000亿欧元[169] - 未来10年全球需要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数量将上升到每年150万人[170] - 国外品牌占据国内血液透析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171] - 2024年国产血液透析耗材市场占有率已超过进口品牌[174] - 国家政策支持加速国产替代,如《"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透析设备升级[172][1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血液净化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并推动AI技术在血液净化领域的应用[178]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推进新型血液透析机、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和血液灌流机等新产品的注册和上市[178] - 公司将加速在东南亚、中东、欧洲等重点市场搭建属地化销售与技术服务团队,建立24小时售后服务[180] - 公司拟建设"血液净化设备及高值耗材产业化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并丰富产品结构[182] - 公司将建设"血液净化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提高研发能力并加速研究成果产业化[183] - 公司计划推进"数字化车间"升级战略,提升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制造效率[184] - 公司将加强营销网络升级与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建设,开发血透中心智能管理系统[183] - 公司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打造具有医疗设备和耗材销售经验的商业团队[185] - 公司将健全公司治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并优化生产与质控体系[186] - 公司致力于健全全球销售网络体系,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176] 风险因素 - 公司部分核心原材料需通过进口采购,主要为芯片、温度传感器、电磁阀等[123] - 血液净化耗材已在国内部分地区开展集中带量采购,面临降价压力[131] - 公司下属连锁血液透析中心主要通过租赁房产方式开展经营活动[125] - 公司与费森尤斯、贝朗、日机装等知名品牌企业在营收规模、技术积累上存在差距[130] - 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仍较低,存在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126]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对研发、生产造成不利影响[118] - 若治疗技术手段发生重大革新(如预防性新药、器官移植技术),将影响公司产品需求[120] - 资质、许可被撤销或无法展期可能导致公司面临行政处罚风险[122] 公司治理与高管信息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190]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7次监事会会议[191] - 董事长高光勇持股从52,323,235股增至77,961,620股,增幅48.99%(公积金转增)[196] - 董事任应祥持股从669,904股增至998,157股,增幅49.00%(公积金转增)[196] - 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5月16日召开,决议全部通过[194] - 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6月27日召开,决议全部通过[194] - 高管年度报酬总额为443.06万元,其中董事长高光勇获58.33万元[196] - 独立董事年度报酬均为10万元/人(陈定文/李丽山/姜峰)[196] - 职工代表监事杨洪军年度报酬29.02万元[196] - 监事会主席谢川年度报酬27.25万元(2024年6月27日新任)[196] - 高光勇自2015年12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8] - 任应祥自2015年12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2023年2月起兼任重庆天外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198] - 喻上玲自2015年12月起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2018年1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98] - 童锦自2015年12月起担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2018年1月起担任公司董事,2020年6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198] - 孔令敏自2023年6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98] - 曾冠军自2023年9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98] - 陈定文自2005年6月起担任重庆勤业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199] - 李丽山自2021年3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99] - 姜峰自2021年6月起担任唯医创业投资(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199] - 秦继忠自2021年8月起担任公司核心技术人员[199] - 杨义兰自2023年6月起担任公司监事[199] - 杨洪军自2015年12月起担任公司监事[199] - 段春燕自2020年6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200] - 谢川自2022年1月起兼任公司软件部部长[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