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85.02万元[7]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4亿元,同比下降7.77%[23][3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85.02万元[23][33]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96.76万元,占全年亏损的77.8%[27] - 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其中医药相关业务收入2.18亿元,占比64.06%[56] - 司法IVD检测相关业务收入1.1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4.87%[56]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4亿元,同比下降7.77%[83][8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385.02万元[83] 成本和费用 - 高盛生物管理费用增加429万元,同比增加25%[83] - 高盛生物计提信用减值损失654万元,增幅75%[8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5.55%至8,223,333.89元[85] - 医药流通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34%至182,636,057.30元,毛利率增加0.25个百分点至13.78%[87] - 医药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00%至35,452,879.74元,但毛利率增加1.04个百分点至49.68%[87] - 司法IVD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8%至118,729,399.23元,毛利率增加2.39个百分点至39.15%[87] - 其他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6.37%至1,485,709.71元,毛利率减少84.17个百分点至-56.30%[87][88] - 医药制造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25.20%至10,155,995.39元,占总成本比例下降至56.92%[91] - 司法IVD业务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18.75%至8,017,547.60元,占总成本比例上升至11.10%[91] - 中药饮片类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20.07%,从3,385,568.64元增至4,064,930.85元[92] - 司法IVD业务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4.84%,从66,181,550.47元降至62,979,735.34元[92] - 研发投入总额为8,223,333.8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42%[94] 业务线表现 - 2024年高盛生物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6%,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7.7%至450万元[33] - 高盛生物旗下正航司法鉴定中心2024年销售收入1,839万元,同比增长15%[34] - 高盛生物控股子公司高盛智造2024年销售收入2,070万元,同比增长43%[35] - 国发制药厂2024年销售收入2,634万元,同比下降29%,净利润-593万元[35] - 钦州医药2024年销售收入1.25亿元,同比下降5.54%,净利润226万元[36] - 北海医药2024年销售收入6,790万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109万元,同比下降7%[36] - 北京香雅2024年销售收入148万元,同比下降66%,亏损829万元[37] - 制药厂销售收入下降29%,全年累计亏损593万元[83] - 中成药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63%至19,618,851.99元,但毛利率增加2.38个百分点至62.10%[87] - 中药饮片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90%至9,482,101.37元,毛利率增加6.38个百分点至43.08%[87] - 滴眼液药品生产量同比下降12.07%至3,253,762支,销售量同比下降10.00%至3,397,595支[89] - 消毒液药品生产量同比下降18.21%至2,246,280瓶,销售量同比下降14.37%至2,293,169瓶[89] - 高盛生物2024年营业收入为1.1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450.13万元[119] - 北海医药2024年营业收入为6790.41万元,净利润108.55万元[119] 现金流和资产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83万元,相比2023年的-1796.64万元有所改善[2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75亿元,同比下降10.80%[24] - 2024年末总资产为9.67亿元,同比下降8.41%[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41%[25] - 2024年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9601.63万元,较期初增长96.5%[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17,966,446.43元增至1,948,339.03元[8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02.81%至-7,950,804.57元[85]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6.71%,从155,261,413.75元降至144,837,656.13元[98]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29.72%,从219,515,815.29元降至154,265,958.83元[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发展战略聚焦生物技术为核心,扎根广西拓展业务[124] - 2025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3.81亿元,力争扭亏为盈[126] - 加快一代测序业务自主产品替代速度,抢占一代建库及案件试剂耗材市场份额[125] - 积极拓展公安禁毒、食药环检测等新业务市场,力争实现新业务销售收入突破[125] - 钦州医药将严格执行客户信用等级管理政策,提升销售效率[125] - 北海医药重点拓展麻精领域药品销售,深挖生物制品市场[127] - 制药厂计划改造眼药水车间,新建全自动化生产线提升产能[127] - 加强应收账款清欠催收,建立客户动态评价体系严控风险[128] - 推动复方首乌补液、生脉颗粒等品种工艺变更研究,争取恢复生产[127] -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挂钩,实现降本增效[130] - 优化资产结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并盘活存量资产[130] 风险因素 - 公司2020年收购高盛生物股权形成商誉2.54亿元,2023年计提减值5,542.70万元,2024年计提6,021.26万元[1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占比10.72%,其中60.22%被质押,77.15%被司法冻结[136] - 高盛生物因客户财政预算缩减导致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延长[133] - 医药流通行业受"两票制""带量采购"等政策影响,竞争加剧[132] - 公立医院改革导致医疗终端货款回笼周期延长,增加资金压力[133] - 公司需应对研发、营销等关键岗位的复合型人才短缺风险[134] - 控股股东涉及多起诉讼,涉案金额较大,股份存在被司法处置风险[136] - 公司控股股东朱蓉娟及其一致行动人涉及执行案件总金额达4.954亿元人民币[199] 股东和股权变动 - 实际控制人朱蓉娟、彭韬夫妇持有的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和轮候冻结44,984,951股,占其持股比例的98.87%[5] - 朱蓉娟、彭韬夫妇持股比例由8.67%下降至8.37%[5] - 广西国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持股份被司法拍卖1,637,995股[5] - 公司董事彭韬持有的1380万股股票被司法拍卖并于2024年8月23日完成过户[149] - 董事彭韬持股从17,272,700股减少至3,472,700股,变动原因为司法拍卖,税前报酬8.00万元[146] 审计和财务报告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带有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 - 2023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公司2023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175] - 公司2024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80] - 公司董事会针对2024年度财务报表非标准审计意见发布了专项说明[192] - 202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费用为50万元人民币,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为20万元人民币[197] 研发和创新 - 公司2023年委托研发古代经典名方济川煎,2024年已完成干燥设备及制剂工艺成型研究[106] - 珍珠明目滴眼液被纳入国家基药目录和国家医保目录[103] - 复方首乌补液已完成放大三批放大量小试工艺研究[106] - 公司研发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时予以资本化[10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1人,占总员工比例为4.64%[95] 行业和市场趋势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5,298.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利润总额3,420.7亿元,同比下降1.1%[38] - 2023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9,304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6,402亿元,同比增长7.6%[39] - 2024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810亿美元,同比下降30%,中国市场规模预计低于1,200亿元人民币[42] - 未来五年中国IVD市场预计年复合增长率5-8%,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近1,650亿元[42] - 2024年医保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其中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38种为"全球新"创新药,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47] - 国家医保局开展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工作,重点提升医用耗材网采率并纳入飞行检查范围[43][51] - 2024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采购扩容,由江西牵头生化类、安徽牵头肿瘤标志物试剂联盟采购[43][44] - 创新药全链条支持政策出台,包括优化审评审批试点(北京/上海)及50条科技创新举措[45][46]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DRG/DIP付费2.0版,提高基金利用率并减少浪费[47][48] - 体外诊断试剂新分类目录2025年实施,法医学检测项目列为高风险三类器械[44] - 药品价格治理专项行动开展,重点打击抗癌药、罕见病药价格虚高[51] - 医保基金监管强化,专项整治欺诈骗保行为并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47][48] - 医疗服务领域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优化和老年/儿科医疗资源扩容[52] - 药品追溯体系完善,要求采购环节加强追溯码应用[51] - 医药零售百强企业目标销售额占市场总额65%以上,连锁率接近70%[120]
国发股份(600538)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