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四范式(06682) - 2024 - 年度业绩
第四范式第四范式(HK:06682)2025-03-31 08: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收入52.61亿元,同比增长25.1%;毛利22.45亿元,毛利率42.7% [3][4] - 2024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年度亏损2.69亿元,较2023年减亏6.40亿元,同比缩窄70.4% [3][4] - 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额2.92亿元,较2023年减亏1.23亿元,同比缩窄29.6% [3][4]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260650千元,2023年为4204142千元,同比增长25.13%[30]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为355082千元,2023年为545434千元,亏损幅度收窄34.89%[30]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为296267千元,2023年为920569千元,亏损幅度收窄67.82%[30]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0.58元,2023年为2.80元,亏损幅度收窄79.29%[32] - 2024年公司总资为7587645千元,2023年为7147274千元,同比增长6.16%[35] - 2024年公司总负债为2516757千元,2023年为1694760千元,同比增长48.50%[37] - 2024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3085640千元,2023年为1843610千元,同比增长67.37%[34] - 2024年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2183263千元,2023年为1043189千元,同比增长109.29%[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来自一名外部客户的收入约为人民币5.58295亿元,占公司收入约10.6%;2023年该收入约为人民币5.3504亿元,占比约12.7%[51]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52.6065亿元,其中时间点收入为人民币52.3702亿元,一段时间收入为人民币2.363亿元;2023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42.04142亿元[52] - 2024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20145亿元,其中政府补助为人民币2448.5万元,增值税及其他退税为人民币9551.7万元;2023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8942.6万元[53] - 2024年公司开支为人民币58.47558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48.38454亿元,各项开支在两年间有不同程度变化[54] - 2024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617.9万元,其中当期所得税为人民币60.4万元,递延所得税为人民币557.5万元;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人民币1026万元[55] - 2024年和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分别为290,088千元和930,829千元,按25%法定所得税率计算的税款分别为72,522千元和232,707千元[56] - 2024年和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268,788千元和908,717千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0.58元和2.80元[61] - 2024年和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465,649千股和324,817千股[61] - 2024年和2023年非流动投资分别为459,968千元和456,824千元,流动投资分别为475,234千元和562,335千元[61]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3,366,568千元和1,960,339千元,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280,928千元和116,729千元[62]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2,183,263千元和1,043,189千元[66] - 2024年和2023年计入流动负债的借款分别为5,883千元和96,247千元,计入非流动负债的借款2023年为12,500千元[67]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派发或宣派任何股息[68] - 2024年公司总收入52.61亿元,同比增长25.1%[70] - 2024年公司毛利22.45亿元,毛利率42.7%,总体平稳[70] - 2024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年度亏损2.69亿元,较2023年减亏6.40亿元,同比缩窄70.4%[70] - 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额2.92亿元,较2023年减亏1.23亿元,同比缩窄29.6%[70] - 2024年销售成本30.158亿元,同比增加35.6%,主要因硬件采购成本增加[76] - 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2.687亿元,同比减少36.5%,因优化品牌推广策略[78] - 2024年研发开支21.698亿元,同比增长22.7%,因研发相关云服务及技术服务费增加[80] - 报告期内经营亏损为人民币3.551亿元,同比减少34.9%(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5.454亿元)[84] - 报告期内财务收入为人民币5190万元,同比减少4.3%(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5420万元)[85] - 报告期内财务费用为人民币610万元,同比减少98.6%(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4.38亿元)[86] - 报告期内年度亏损约为人民币2.963亿元,同比减少67.8%(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9.206亿元)[87] - 经调整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人民币4.15459亿元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2.9247亿元,降幅为29.6%[9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现金资源约为人民币23.0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2.953亿元)[92] - 流动资产净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0.134亿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1.928亿元[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1%(2023年12月31日为2.0%)[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关于股权投资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4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200万元)[9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除个人保借款人民币400万元及受限制现金人民币250万元外,概无重大资产抵押[9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范式先知AI平台业务收入36.76亿元,同比增长46.7%,收入占比69.9% [5][9] - 2024年SHIFT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10.22亿元,占集团总收入比例19.4%,同比下降20.3%[14] - 2024年第四范式式说AIGS服务业务收入为5.63亿元,占集团总收入比例10.7%[16] - 2024年先知AI平台收入36.759亿元,同比增加46.7%,占总收入69.9%[71] - 2024年SHIFT智能解决方案收入10.223亿元,同比减少20.3%,占总收入19.4%[71] - 2024年式说AIGS服务收入5.625亿元,同比增加35.4%,占总收入10.7%[71] 公司业务发展与成果 - 2024年公司服务的标杆用户数为161个,同比增长16% [6] - 2024年标杆用户平均营收为1910万元,标杆用户的NDER为110% [6] - 2024年3月推出行业大模型开发及管理平台“先知AI平台5.0” [8] - 公司连续六年稳居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第一 [5] - 公司在报告期帮助超10个行业客户进行企业级AI agent开发及部署[13] - 公司基于先知平台在大量企业客户业务端生成海量垂直世界模型,落地丰富agent场景[12] - 公司联合合作伙伴发布多款开箱即用的用户级agent解决方案,覆盖多种AI agent能力[13] - 2024年公司推出多款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并更新迭代原有方案功能[15] - 公司的专业出版级翻译服务解决方案确保译文精准度达“出版级”[15] - AIGS Builder产品拥有多种能力,可实现全栈开发,提升企业软件开发效率[17] - AIGS CodeX产品实现业务代码生成效率和业务问答效果双增长[18] - 公司构建AI agent与垂直世界模型深度融合的企业AI系统架构,落地数百个agent应用[19] - 公司依托十年服务经验构建成熟网络,结合AI agent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实现[20] - 2025年春节期间国产大模型Deepseek问世,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生态繁荣[21] - 2025年3月公司联合华为发布大模型推理一体机解决方案SageOne IA,实现全链路国产化[22] - SageOne IA解决方案使GPU利用率提升30%以上,推理性能平均提升5 - 10倍[23] - 2025年有望成为端侧AI元年,端侧AI部署有低延迟、数据安全等优势[24] - 2025年1月DeepSeek - R1诞生,推动端侧AI落地[25] - 2025年2月公司推出大模型推理端侧解决方案ModelHub AIoT,降低推理成本[26] - 端侧AI在工业、能源等领域有重要发展前景,公司期待端侧AI模组普及[27] - 公司与消费电子厂商合作,储备智能终端产品,消费电子板块将成业务增长引擎[28] - 公司深耕企业服务超10年,将用AI能力改造业务,汇聚能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29] 公司股权与上市相关 - 公司于2023年9月2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40] - 截至公告批准日期,戴文渊博士为公司最终控股股东[39] - 2025年2月,公司按每股50.20港元配售27,920,000股,所得款项总额约1,393,930,000港元[69] - 配售事项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93,778,733股,包括294,909,496股H股及198,869,237股未上市股份[69] - 2024年2月9日,买方以8800万元向第四范式北京收购目标公司1100万元对应股权[103] - 2024年9月19日,公司采纳股权激励计划和购股权计划[106] - 2024年9月12日,公司131,549,046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完成,并于9月13日在联交所上市[107] - 公司于2014年9月17日在中国注册成立为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7月9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21] - 公司H股于2023年9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20] - 公司于2023年9月18日就全球发售项下香港公开发售刊招股章程[122]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21][122] 公司会计政策与准则相关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未造成重大影响[45][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颁布但未生效且未提早采纳的准则中,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预计对列报及披露影响广泛[47][48]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需应用重要会计估计和管理层判断[43] - 管理层正在评估应用新准则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详细影响[49] 公司人员与管理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967名雇员[105] - 公司为雇员提供多种激励及福利,包括薪酬、社保、培训等[105][106]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的原则及守则条文作为企业管治常规的基础[110] - 报告期内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守则条文第C.2.1条,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戴博士一人兼任[111]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内遵守规定标准,未发现雇员违规事件[113] - 报告期内公司于联交所回购379,400股股份,总代价(未计费用)为19,834,790港元[114] - 董事会成立审计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会计原则及政策等[115] - 公司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将业绩公告数字与经审计合并财务报表核对一致,但未发表意见或鉴证结论[116] - 全年业绩公告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公司报告期间的年报将适时刊载[117]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127] - 公告日期时,执行董事为戴文渊博士、陈雨强先生及于中灏先生[127] - 公告日期时,非执行董事为杨强博士、窦帅先生及张晶先生[127] - 公告日期时,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健滨先生、刘持金先生及柯烨乐女士[127] 公司资金与风险管理相关 - 公司管理贸易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风险,通常授予不超过90天的信用期[100] - 公司资金及流动资金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采取精细资金管理政策[101] - 公司为管理库存闲置现金,主要购买及赎回理财产品作“现金池”[102]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并无有关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计划[104] 公司股息分派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分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