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东医疗(600055) - 2024 Q4 - 年度财报
万东医疗万东医疗(SH:600055)2025-03-21 12: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524,354,161.43元,较2023年的1,236,669,630.89元增长23.26%[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350,997.13元,较2023年的188,537,925.62元下降16.54%[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2,416,193.02元,较2023年的135,837,275.01元增长4.84%[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8,253,215.55元,较2023年的208,218,005.65元增长4.82%[2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767,546,579.04元,较2023年末的4,711,473,658.91元增长1.19%[20] - 2024年末总资产为5,470,493,043.29元,较2023年末的5,396,325,530.54元增长1.37%[2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24元/股,较2023年的0.269元/股下降16.73%[2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33%,较2023年的4.05%减少0.72个百分点[21]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1%,较2023年的2.92%增加0.09个百分点[2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23.2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8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8亿元,同比增长4.82%[32]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08亿元、3.92亿元、3.93亿元、4.3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0.51亿元、0.31亿元、0.42亿元[2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493.48万元,2023年为5270.07万元,2022年为1866.41万元[25][26]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7553.78万元、7664.26万元、2427.19万元、1.93亿元[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第一至四季度分别为3134.89万元、4976.77万元、3002.03万元、3127.92万元[23]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23.26%;扣非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8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8亿元,同比增长4.82%[66]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381,205,179.51元,占总资产比例6.97%,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41.87%[82]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12,516,367.21元,占总资产比例0.23%,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 - 59.99%[82]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214,942,655.77元,占总资产比例3.93%,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 - 43.11%[82]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1,800,899.97元,占总资产比例0.22%,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318.71%[82] - 无形资产本期期末数为26,771,032.81元,占总资产比例0.49%,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15.30%[83] - 开发支出本期期末数为34,120,125.45元,占总资产比例0.62%,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32.81%[83]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76,803,721.47元,占总资产比例1.40%,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 - 40.70%[83] - 应交税费本期期末数为31,158,912.75元,占总资产比例0.57%,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97.47%[83]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52,435.42万元,较上年上升23.26%[198]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原值为49,084.89万元,坏账准备为10,964.37万元[198]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原值为29,149.32万元,坏账准备为8,289.25万元[198]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长期应收款原值为4,528.78万元,坏账准备为218.26万元[198] 利润分配情况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总股本703,061,05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91,397,937.54元[4] - 2023年以总股本703,061,058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3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91,397,937.54元,已执行完毕[138] - 2024年度拟以总股本703,061,05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30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91,397,937.54元,待股东大会审议[138] - 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48.48%,净利润为188,537,925.62元[140]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246,071,370.30元,年均净利润金额为182,366,707.84元,现金分红比例为134.93%[142]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亿元,近三年研发投入超5亿元[33]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65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3472.12万元,研发投入合计2.00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13.12%,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17.36%[7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43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36.3%[78]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189人,本科208人,专科16人,高中及以下4人[78] - 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136人,30 - 40岁184人,40 - 50岁95人[7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433人,占比提高至36.3%[79] - 近三年研发投入超5亿元,打造无液氦磁共振“000平台”[63] - 公司未来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营收15%,围绕核心技术创新等维度展开战略规划[97] 业务市场布局与发展 - 2024年公司国内产品服务覆盖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常规DR市场占比位列行业第一,16 - 40排CT占比跃升至行业第四[34] - 2024年公司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5 + 1”立体化区域布局,已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办事处并在部分地区设海外备件库[34] - 一站式介入整体解决方案覆盖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余个县域,累计完成介入手术超10万台[61] - 万里云累计服务人次6000万 + ,人工智能日均调用量20000 + [61] - 公司组建超200人的专业技术团队、9个前沿服务中心、300余家授权服务商[60][64] - 公司服务覆盖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构建“省会6小时、地市12小时”极速响应网络[64] - 万里云日均AI调用超2万次,驱动6000万 + 服务人次高效运转[65] 业务创新成果 - 2024年公司推出“新一代智慧医共体解决方案”,以“六大赋能、强基固本”理念破解县域医疗发展瓶颈[35] - 专科诊疗赋能方面,公司推出8大中心、7大亮点子系统解决方案[36] - 2024年7月,公司联合多方创立苏州市高端CT及磁共振技术创新联合体,聚焦医疗影像产业创新发展[40] - CGO系列医用血管造影X线射线机进入2024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名录[40]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全球医疗影像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426.7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701.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4%[42] - 2019 - 2023年中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规模由824亿元增至1245亿元,CAGR达10.87%,2024年预计可达1360亿元[42] - 2019 - 2023年中国医疗影像设备招标金额由530亿元增至826亿元,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1.75%[42] - 2022年全球MR市场规模约为93.5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148.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9%[45] - 2023年中国每百万人MR保有量约12.4台,基层医院配置率不足20%[46] - 2020年中国MR市场规模约89.3亿元,2023年增至142.6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280亿元,2023 - 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0.2%[46] - 2023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约96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至1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1%[47] - 2023年中国CT市场规模约220亿元,增速超12%,占全球市场30%以上,国产CT市占率从2018年的20%提升至2023年的55%[48] - 2020年全球DR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12.4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17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7%[49] - 2019年中国DR市场规模约78.9亿元,2020年激增至105.3亿元,预计2030年达19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5%[50] - 2024年中低端DR市场国产品牌国产化率超70%,高端DR国产化率已提升至35%,较2019年的15%显著提高[50] - 2022年全球DSA市场规模约为48.6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75.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6%[52] - 2020年中国DSA市场规模约41.3亿元,2023年增至68.5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1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53] - 2018年中国DSA国产化率不足10%,2023年已突破35%,预计2030年将超过60%[53] - 2024年中国DSA采购三级医院占比达到66.08%,较2023年增加4个百分点[53] AI技术应用成果 - 慧眼3D - AI导航系统能节约医生近30%的操作步骤,助力基层医院日筛查量提升40%[56] - AI自动定位及自动扫描可覆盖60%临床部位,提高30%的临床操作效率;静音技术降低86%的噪声声压,AI去噪提高图像30%的信噪比[57] - AI加持下,膝关节检查整体扫描时间可减少75%[59] - 慧眼3D - AI导航让CT扫描效率提升40%[6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医疗器械销售业务营业收入14.28亿元,营业成本9.19亿元,毛利率35.66%,营收同比增23.01%,成本同比增33.21%,毛利率减少4.92个百分点[69] - 劳务及服务营业收入8393.41万元,营业成本4227.79万元,毛利率49.63%,营收同比增11.52%,成本同比增11.40%,毛利率增加0.04个百分点[70] - DR生产量1365套,销售量1401套,库存量77套,生产量同比增3.49%,销售量同比增10.14%,库存量同比降31.86%[71] - 核磁生产量118套,销售量131套,库存量10套,生产量同比增49.37%,销售量同比增92.65%,库存量同比降56.52%[71]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8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3.23%,其中关联方销售额9114.7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38%[7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1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1.39%,其中关联方采购额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0[76]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成立数智驱动委员会,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破解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痛点[98] - 公司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全链路自主研发体系,贯通完整产业生态[99] - 公司联合顶尖三甲医院等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生态体系[100] - 公司通过CPOO和PMO机制推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聚焦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研发[102] - 公司构建三级赋能体系,打造精英销售团队,形成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104] - 公司将全国划分为6大战略经济区,下设24个精准运营单元,推进渠道下沉[104] - 公司实施“5+1”战略市场攻坚,构建多极增长新范式[105] - 公司优化服务布局,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实现服务模式升级[105] - 公司通过三个制造基地形成战略布局,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和供应链数字化管理[106] - 公司致力于业务增长与组织能效双轮驱动,构建以“产品领先”为核心的新竞争力[107] 公司面临风险 - AI模型对罕见病或非典型病例泛化能力有限,需多中心数据验证且结果需医生复核[108] - 处理患者信息需遵循医疗数据隐私保护规范,防范数据泄露风险[108] - 传统低端产品需求下降,企业需向高端设备转型,面临研发投入高、周期长挑战[109] - 新型成像技术快速涌现,企业需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