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恩华药业(002262) - 2017 Q4 - 年度财报
恩华药业恩华药业(SZ:002262)2018-02-27 16:0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33.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41%[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911元/股,同比增长27.44%[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38%,同比增加1.50个百分点[19] - 营业收入3,393,676,955.99元,同比增长12.46%[4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4,634,279.65元,同比增长27.41%[49] - 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3,393,676,955.99元,营业利润445,931,586.27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4,634,279.65元[119] 财务业绩: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22%[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3.22%至452,348,798.24元[7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大幅增长232.84%至86,134,440.87元[72]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5.41%至941,259,136.94元[6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2.40%至232,164,943.79元[69]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58.68%至116,153,312.36元[70]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同比激增812.50%至4,772,954.42元[70] 业务线表现:工业与商业 - 工业收入18.5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54.52%,同比增长16.39%[55][57] - 商业医药收入14.8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43.60%,同比增长5.02%[55][57] - 工业毛利率达82.42%,同比上升3.60个百分点[57] 业务线表现:产品类别 - 麻醉类产品收入8.9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26.39%,同比增长13.84%[55][57] - 精神类产品收入7.0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20.64%,同比增长22.90%[55][57] - 原料药收入6119.1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2%[55][57] 地区表现 - 国外销售收入3321.3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01%[55][57] 资产和负债关键变动 - 固定资产期末比期初增长73.69%[39]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73.73%至715,526,596.61元[77]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比期初增长184.37%[40]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增长184.35%至344,617,609.05元[77] - 在建工程期末比期初减少73.96%[40] - 在建工程同比下降73.96%至82,860,678.96元[77] - 应收票据期末比期初增长283.79%[40] - 预付款项期末比期初减少47.73%[40] - 其他应收款期末比期初减少32.18%[40]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比期初增长35.48%[40]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在研科研项目50多项,一类新药DP-VPA及其片剂临床进展顺利,另有4个精神障碍创新药物和2个麻醉及辅助用药项目开展临床前研究,8个项目申报临床或生产并获得受理[29]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件,其中欧洲专利授权2件,申请发明专利10件[29] - 在研科研项目50多项[44][49] - 一类新药DP-VPA及片临床进展顺利[44][49] - 6个一类新药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精神障碍用药4个,麻醉及辅助用药2个)[49] - 8个项目申报临床或生产并获得受理[44][49] -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件(含欧洲专利授权2件)[44][49] - 申请发明专利10件[44][49] - 投入科研经费116,153,312.36元[44][49] 子公司表现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恩华和润、恩华连锁、恩华赛德等11家企业[11] - 恩华和润子公司医药批发业务营业收入为13.19亿元,营业利润为20.78万元,但净亏损157.35万元[94] - 恩华连锁子公司医药零售业务营业收入为1.97亿元,营业利润为98.86万元,但净亏损88.53万元[94] - 恩华赛德子公司医药生产业务净亏损483.24万元,总资产为5024.71万元,净资产为负3832.83万元[94] - 远恒药业子公司医药生产业务营业收入为7172.15万元,营业利润为774.65万元,净利润为710.65万元[94] - 恩华和信子公司医药销售业务营业收入为15.71亿元,但净亏损349.16万元,净资产为负1334.78万元[94] - 好欣晴子公司互联网医疗业务净亏损2544.46万元,总资产为1005.82万元[94] - 公司控股子公司恩华连锁2017年新增门店9家,截至报告期末共有72家门店[30] 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公司存在募投项目实施风险,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收入和利润目标[5] - 贾汪工业园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2407.26万元[82] - 贾汪工业园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35545.89万元[82] - 贾汪工业园项目进度为91.38%[82] - 贾汪工业园项目预计收益为7125万元[82] - 贾汪工业园项目累计实现收益为525.05万元[82] - 铜山新区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611.55万元[83] - 铜山新区项目进度为93.58%[83] - 新城区物流园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530.99万元[83] - 铜山赛德综合车间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632.29万元[84] - 铜山工业园二期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1094.69万元[84] - 2015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53,658.06万元[86] - 截至2017年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6,616.26万元,累计投入进度90.80%[86]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8,353.20万元,其中7,750万元用于购买理财产品[86] - 国际原料药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0,933.95万元,进度91.47%[88] - 原料药项目2017年实现效益5,250.47万元,未达预期[89] - 药品制剂车间项目累计投入10,946.9万元,进度89.73%[89]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115.41万元,进度仅22.07%[8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13,620万元,进度100%[89] - 募集资金总体承诺投入55,141万元,调整后总额53,658.07万元[89] - 报告期内无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9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未来展望与战略 - 公司预计2018年业务收入比2017年增长10.00%[103] - 公司预计2018年利润总额比2017年增长20.00%[103] - 公司预计2018年净利润比2017年增长20.00%[103] - 公司推进普瑞巴林、奥氮平、卡巴拉汀、鲁拉西酮等新产品注册批件取得[101] - 公司加快实现加巴喷丁、非诺贝特等已获国际认证产品的海外销售[102] - 公司推进原料药及制剂产品的国际贸易[104] - 公司多个品种列入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103] - 公司加强好欣晴移动医疗平台建设并争取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105][10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产品招标风险,2018年未招标省份将开展药品招标工作[4] - 公司面临药品降价风险,招标过程中存在竞相压价导致产品降价[4]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格局变化风险,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带来不确定性[4] - 公司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药品研发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4] - 公司存在环保风险,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粉尘等污染性排放物[5] - 公司存在人才缺乏风险,管理及专业人才储备可能无法匹配发展需求[6] - 2018年药品招标方案存在不确定性影响新产品销售[106] - 公司存在药品招标降价风险,可能影响未来增长[107] 行业与市场背景 - 全球中枢神经药物2010年市场规模超过120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销售总额15%,预计2015年将达到1600亿美元[32] - 美国占全球中枢神经药物消费总额49%,欧洲和日本分别占26%和9%,中国仅占3%[32] - 中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超过1600万,其中约70%未得到有效治疗[33] - 神经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20%,预计2020年将上升至25%[33] - 预计2020年中国中枢神经类疾病市场规模将达到或超过1000亿人民币,增长速度远高于国际市场[33] -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和生产的制药企业[33] - 2016年全国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18,393亿元同比增长10.4%[35] - 2016年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3,679亿元同比增长9.5%[35][36] - 2016年药品批发企业前100强市场份额达70.9%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35] - 中枢神经原料药市场容量约为制剂市场的1/6[45] - 中国中枢神经类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保持高速增长[96] - 中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人,但就诊率仅有9.2%,80%患者未得到及时救治[98] - 国家投入91亿元用于550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改扩建,并投入14.5亿元购置设备[99] - 麻醉和精神类药品实行政府定价和定点生产政策,市场竞争强度低,企业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7] - 重症精神疾病医保报销比例将从40%逐步上升至80%[10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祁超承诺未来连续12个月内不再减持公司股份[122][123] - 公司董事孙家权承诺未来连续12个月内不减持所买入的公司股票[123] - 一致行动人协议确认自2015年3月18日起三年内不会解除[122] - 公司承诺人及所控制公司避免通过关联交易损害股份公司利益[121][122] - 公司承诺人及所控制公司不以任何方式占用股份公司资金或其他资源[12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816人,较上一报告期末前一个月末的19,864人减少约5.3%[177] - 控股股东徐州恩华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5.09%,持股数量为354,126,321股,其中质押股份35,840,000股[177] - 实际控制人孙彭生、祁超、付卿、陈增良及杨自亮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55.29%的股份[178] - 股东祁超持股比例为3.74%,持股数量37,756,803股,其中质押股份30,846,000股[177] - 股东张旭持股比例为1.39%,持股数量14,020,176股,其中302,000股处于冻结状态[177] - 境外法人POWER CORPORATION OF CANADA持股比例为1.37%,持股数量13,806,257股[177] - 高华-汇丰-GOLDMAN SACHS & CO.LLC持股比例为1.21%,报告期内减持721,480股[177]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徐州恩华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股份354,126,321股[178] - 实际控制人孙彭生等五人通过徐州恩华投资有限公司持有68.91%的股权,并直接持有公司20.20%的股权[178] - 股东张旭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12,678,000股,占其总持股的90.4%[178]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于2017年10月25日减持200万股,减持均价15.06元/股,减持比例0.1982%[135]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于2017年10月26日减持2,614,881股,减持均价14.74元/股,减持比例0.2591%[135]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总计减持4,614,881股,总减持比例0.4573%[135] 关键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3.32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9.77%[6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2.23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14.89%[6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222,504,201.63元,占总采购额14.89%[67] 股利分配政策 - 公司201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1,009,147,011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6] - 公司2017年现金分红金额为50,457,350.55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12.79%[116] - 公司2016年现金分红金额为37,843,012.92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12.22%[116] - 公司2015年现金分红金额为29,110,009.98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11.27%[116] - 公司2017年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244,403,848.95元[119] - 公司2016年以总股本630,716,882股为基数实施每10股转增6股,共计转增股本378,430,129股[115] - 公司2015年以总股本485,166,833股为基数实施每10股转增3股,共计转增股本145,550,049股[114] - 公司2017年拟以总股本1,009,147,011股为基数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115] - 公司2016年提取法定盈余公积43,231,947.23元[119] - 公司2014-2016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9054.02万元,占年均净利润比例为34.32%[157] 股本变动 - 公司总股本为1,009,147,011股[6] - 公司总股本由630,716,882股增至1,009,147,011股,增幅60%[170]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378,430,129股[170]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16年0.4911元降至2017年0.3069元[172]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从3.32元降至2.08元[172] - 期末限售股份总数124,738,488股,占股本总额12.36%[174]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 董事长孙彭生期初持股30,065,211股,本期增持490,500股,期末持股48,594,838股[186] - 董事兼副总经理付卿期初持股24,955,367股,期末持股39,928,587股[186] - 董事兼副总经理陈增良期初持股24,955,369股,期末持股39,928,590股[186]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杨自亮期初持股23,457,772股,期末持股37,532,435股[186] - 总经理孙家权期初持股208,464股,期末持股333,542股[186][187] - 所有独立董事(李玉兰、孔徐生、张雷)及监事(王丰收、贾兴雷、钱晓琛)持股均为0股[186][187] - 财务总监高爱好与董事会秘书段保州持股均为0股[18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期初持股103,642,183股,期末持股166,317,992股[187] - 董事长孙彭生持股变动中通过"其他增减"增加18,040,127股[186] - 总经理孙家权通过"其他增减"增加125,078股[18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合计331.4万元[195] - 总经理孙家权税前报酬112万元[195] - 财务总监高爱好税前报酬38.6万元[195] 员工情况 - 公司员工总数3,793人,其中母公司员工1,355人,主要子公司员工2,438人[195] - 生产人员1,121人,占比29.5%[195] - 销售人员1,758人,占比46.3%[195] - 技术人员435人,占比11.5%[195]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239人,占比6.3%[198] - 大学本科学历员工1,337人,占比35.2%[198] - 大专学历员工1,556人,占比41.0%[198] 政府补助与会计政策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659.71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会计政策变更执行新政府补助准则自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125] - 新政府补助准则要求对2017年1月1日存在的政府补助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126] - 新政府补助准则要求对2017年1月1日至施行日之间新增政府补助进行调整[126] - 可比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不进行新政府补助准则的追溯调整[127] - 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无重大影响[128] 担保与委托理财 -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