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钢股份(000959) - 2015 Q2 - 季度财报
首钢股份首钢股份(SZ:000959)2015-08-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99.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6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81.05%[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21元/股,同比下降2438.89%[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95%,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20] - 营业收入99.22亿元,同比下降21.64%[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287亿元[27]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1.6%至99.22亿元,上期为126.63亿元[109] - 合并净利润亏损3.63亿元,同比扩大亏损3.28亿元[11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2.2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减少2.32亿元[110] - 营业收入93.27亿元,同比下降19.6%[113] - 基本每股收益-0.0421元,同比由正转负减少0.0439元[111] - 公司201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264.38万元[5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95.599亿元,同比下降19.71%[29]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17.4%至105.86亿元,上期为128.11亿元[109]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9.7%至95.60亿元,上期为119.06亿元[109] - 营业成本88.09亿元,同比下降19.4%[113] - 资产减值损失1.14亿元,同比增加260.7%[11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4.23%[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84亿元,同比下降154.23%[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56.95亿元,同比下降54.1%[11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56.27亿元,同比下降53.6%[11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44.98亿元,同比下降52.7%[1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6.48亿元,同比下降154.2%[117]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7.76亿元,同比增长10.7%[117]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5.13亿元,同比增长95.8%[11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26亿元,同比恶化61.9%[11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1.79亿元,同比下降17.0%[117]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3.39亿元,同比下降66.6%[117]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3.12亿元,同比下降49.3%[119]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8.54亿元,同比下降180.1%[1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16亿元,同比下降8.7%[118] 各业务线表现 - 冷轧薄板营业收入32.604亿元,同比下降22.81%[33] - 钢材产品毛利率8.12%,同比上升0.70个百分点[33] - 煤炭业务营业收入1865.83万元,同比增长24.78%[33] - 生铁产量379.48万吨,转炉钢产量374.12万吨,钢材产量338.08万吨[27] - 母公司吨钢综合能耗完成550.86千克标煤/吨,低于计划的559千克标煤/吨[31]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28.685亿元,同比下降33.06%[33]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公司子公司贵州首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净亏损6127.79万元[45] - 公司子公司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净亏损4.54亿元[45] - 参股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4.91亿元[45] - 参股公司贵州松河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净亏损1.44亿元[45] - 公司持有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3.5445%股权[39]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总股本为7,595,338,182股[39] 关联交易 - 天津首钢钢铁贸易有限公司向母公司关联销售钢材金额为119,049.38万元[64] - 上海首钢钢铁贸易有限公司向母公司关联销售钢材金额为57,683.39万元[64] - 公司关联销售钢材合计金额为685,926.41万元[64] - 公司关联采购钢材合计金额为1,603,444万元[64] - 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收购出售类关联交易[65] - 报告期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类关联交易[66] - 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67] - 报告期无其他关联交易[6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48亿元增长13.3%[10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3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82亿元增长7.4%[101] - 存货期末余额为42.1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1.84亿元增长0.7%[10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67.5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4.38亿元增长24.3%[102]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21.6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4.87亿元下降2.6%[102] - 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7.8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46亿元下降46%[102]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70.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2.54亿元增长13%[101]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102.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3.66亿元增长9.4%[102] - 应收股利期末余额为3.12亿元人民币,期初为0元[101]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37.8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0.5亿元增长24.2%[102]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9.9%至5.54亿元,期初为5.05亿元[105]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0.2%至12.92亿元,期初为9.21亿元[105]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24.9%至66.72亿元,期初为53.42亿元[106]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24.8%至37.08亿元,期初为29.71亿元[10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1.7%至239.42亿元,期初为235.49亿元[103] - 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28.9%至5.48亿元,期初为7.71亿元[103] - 负债合计同比增长2.1%至384.38亿元,期初为376.41亿元[103]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54.70亿元增至262.27亿元,增长2.97%[127][129] - 资本公积增加397.30万元至126.59亿元[127][129] - 其他综合收益增长19.75%至36.97亿元[127][129] - 专项储备增加162.10万元至1620.96万元[127][129] - 未分配利润增长4.73%至32.13亿元[127][129] - 综合收益总额贡献75.47亿元[127] - 上期资本公积减少7.32亿元[130][131] - 上期专项储备提取1225.69万元[13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为239.4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67%[20] - 总资产为625.9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71%[20] 利润分配和股东权益 - 公司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6] - 公司实施201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289.39万元[49][51] - 首钢总公司承诺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80%[7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减少2.23亿元[121]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额为14,452,596.13元[123]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为8,705,506.13元[123]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4,160,059,473.92元[123] - 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为26,330,523,452.89元[12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5,021,457.34元[125] - 股东投入普通股增加股本2,322,863,543.00元[125] - 资本公积减少7,071,311,644.07元[125] - 盈余公积增加8,986,874.57元[125] - 未分配利润增加45,122,262.81元[125] - 少数股东权益增加58,472,817.61元[125] 行业环境与挑战 - 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并创新低,企业盈利水平连续下降[26] - 钢铁产能过剩矛盾短期内难以扭转,行业竞争更加激烈[26] 资本运作和投资 - 公司罩式退火处理线工程累计投入7.57亿元,超出计划投资26.27%[47] - 公司首黔200万吨焦化项目累计投入8.56亿元,完成计划投资24.4%[47] - 京唐钢铁51%股权置入方案已于2015年8月3日公告[76] - 控股股东承诺在资产重组后3-5年内推动钢铁业务整体上市[76] - 投资收益3.15亿元,同比增加126.4%[113] 股权结构 - 首钢总公司持股比例为79.38%,持有4,198,760,871股普通股[87]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4,083,244,317股,占总股本比例77.20%[85]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206,145,283股,占总股本比例22.80%[85]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为4,083,239,481股,占总股本比例77.20%[8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2,137户[87] - 首钢总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4,083,239,481股[87] - 首钢总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15,521,390股[87] - 境内自然人沈灏波持股0.39%,数量20,650,000股[87] - 境内自然人翁伟芳持股0.26%,数量13,882,200股[87] - 公司注册资本23.10亿元[133] - A股发行规模3.50亿股,发行价5.15元/股[133] - 公司于2003年发行2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134] - 截至2007年转债赎回日累计1950.2175百万元转股增加股本656.526057百万股[134] - 2008年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2966.526057百万元[134] - 2014年重大资产重组向首钢总公司定向增发2322.863543百万股每股发行价4.29元[135] - 2014年重组后注册资本变更为5289.3896百万元[135] 会计政策和报表编制 - 公司2015年半年度财务报表经董事会于2015年8月26日批准[136] - 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披露规则第15号[137]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142] - 公司及境内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43]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涵盖所有子公司[148]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149] - 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列示[149]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交易调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账面价值[149] - 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49] - 处置股权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49] - 分步处置股权至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计量比照丧失子公司控制权处理[151] - 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属于一揽子交易的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51] - 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作为权益性交易计入资本公积[152] - 现金等价物包括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53] - 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154] - 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低于初始成本50%或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被视为减值客观证据[159]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指期末余额达净资产5%以上的非关联方客户应收款[163] - 应收账款1年内坏账计提比例为5.00%[164] - 应收账款1-2年坏账计提比例为8.00%[164] - 应收账款2-3年坏账计提比例为10.00%[164] - 应收账款3-4年坏账计提比例为20.00%[164] - 应收账款4-5年坏账计提比例为30.00%[164] - 应收账款5年以上坏账计提比例为40.00%[164] - 账龄5年以上非关联方应收款项采用全额计提坏账准备[164]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165] - 持有待售资产需满足立即出售、决议批准、协议签订及一年内完成转让等条件[166] - 持有待售资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孰低计量[166]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为投资收益[169] -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份额时调整账面价值并计入当期损益[170] - 丧失重大影响后剩余股权按金融工具准则处理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2] - 判断重大影响时通常以20%表决权股份为界 低于20%需有明确证据才确认影响[175]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25-44年 年折旧率3.88%-2.16%[178] - 机械动力设备折旧年限12-19年 年折旧率8.08%-5.00%[178]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12年 年折旧率8.08%-7.92%[178] -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10年 年折旧率9.70%-9.50%[178]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较低者入账[181]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与自有资产一致 合理确定所有权时按尚可使用年限计提 无法确定时按租赁期与尚可使用年限较短者计提[181] - 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时暂停资本化[184] -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按实际利息减未动用资金收益计算[184] - 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按超出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资本化率计算[184] - 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不进行摊销[186] - 开发阶段支出需满足5项条件才能资本化 包括技术可行性、使用意图、经济利益证明、资源支持及支出可靠计量[187] - 商誉及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每年必须进行减值测试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188] -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得转回[189] - 长期待摊费用按预计受益期限平均摊销 不能使以后期间受益的摊余价值全额计入当期损益[190] - 辞退福利在不能单方面撤回或确认重组成本时立即计入当期损益[193] - 内部退休计划补偿在停止服务日至正常退休日期间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193] - 预计负债按最佳估计数初始计量并考虑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194] - 销售钢铁产品收入确认需满足签订合同已发货已收款和成本可计量四个条件[196] - 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在资产使用期限内平均计入损益[197] - 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用于补偿已发生费用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98]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很可能取得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199] - 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可能减记[200] - 提供劳务交易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进度按已发生成本占估计总成本比例确定[195] -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在经济利益能流入且金额可计量时确认[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