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61.21亿元,同比增长67.50%[16] - 营业收入612,149万元,同比增长67.50%[29] - 营业总收入61.21亿元,较上年同期36.55亿元增长67.4%[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17.15%[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942.22万元,同比增长69.44%[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7,942万元,同比增长69.44%[29] - 净利润1.15亿元,较上年同期1.38亿元下降16.8%[1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4亿元,较上年同期1.38亿元下降17.1%[121] - 基本每股收益0.139元/股,同比下降17.26%[16] - 基本每股收益0.139元,较上年同期0.168元下降17.3%[1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7%,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16] - 营业利润9458.61万元,较上年同期5358.55万元增长76.5%[120] - 母公司净利润595.26万元,较上年同期3779.56万元下降84.3%[122]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563,558.66万元,同比增长74.22%[36] - 营业成本56.36亿元,较上年同期32.35亿元增长74.2%[120] - 支付的各项税费增长61.5%,从2.27亿元增至3.67亿元[12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46.97万元,同比下降112.66%[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746.97万元,同比下降112.66%[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4.54亿元降至-5747万元[1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长41.3%,从48.32亿元增至68.29亿元[12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激增67.2%,从37.67亿元增至62.96亿元[12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68.11亿元,较上年同期47.85亿元增长42.3%[1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66.29万元,同比改善92.49%[3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亏损从-2.75亿元收窄至-2066万元[12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增长5.5%,从14.44亿元增至15.23亿元[12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5,478.46万元,同比下降303.20%[3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10.5%,从10.95亿元降至13.13亿元[12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从3.03亿元正流入转为-2.84亿元负流出[129]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49.3%,从7.5亿元降至3.8亿元[131]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12.7%,从3.37亿元降至3.78亿元[13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3.406亿元,较期初15.954亿元减少15.97%[110]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7.117亿元,较期初5.264亿元增长35.22%[110]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2.639亿元,较期初6.506亿元减少59.43%[110] - 存货期末余额为3.304亿元,较期初3.796亿元减少12.97%[11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0.384亿元,较期初0.211亿元增长82.05%[110]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2.594亿元,较期初2.461亿元增长5.41%[110] - 公司资产总计从期初105.98亿元下降至期末96.93亿元,减少8.5%[111][113] - 流动资产从期初39.24亿元下降至期末32.60亿元,减少16.9%[111] - 短期借款从期初17.62亿元增加至期末21.32亿元,增长21.0%[111][112] - 其他应付款从期初13.06亿元下降至期末5.50亿元,减少57.9%[112] - 货币资金减少至13.40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82%至13.83%[41] - 固定资产减少至51.952亿元,占比下降5.31%至53.60%,主要因计提折旧[41] - 短期借款增加至21.32亿元,占比上升4.60%至22.00%,主要因补充流动资金[41] - 应收票据增加至7.117亿元,占比上升3.98%至7.34%,主要因收入增加[41] - 在建工程增加至2.403亿元,占比上升1.78%至2.48%,主要因技改项目投入[41] - 长期借款减少至9.97亿元,占比下降2.09%至10.29%,主要因偿还到期借款[41] - 其他应付款减少至5.503亿元,占比下降6.23%至5.68%[41] - 长期应付款增加至5.281亿元,占比上升4.17%至5.45%[42] - 受限货币资金为2736.71万元[43]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期初8.05亿元下降至期末3.99亿元,减少50.4%[115] - 母公司应收票据从期初5.04亿元下降至期末1.30亿元,减少74.3%[115]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期初9.60亿元下降至期末5.80亿元,减少39.6%[116]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期初7.49亿元增加至期末10.16亿元,增长35.6%[115]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烧碱、聚氯乙烯(PVC)糊树脂、丙烯酸及酯类、聚醚多元醇等[23] - 氯碱化工行业营业收入77,016.18万元,同比增长297.94%[39] - 糊树脂产品营业收入54,391.21万元,同比增长308.66%[39] - 烧碱产品营业收入21,749.02万元,同比增长316.39%[39] - 聚醚化工行业毛利率16.71%,同比增长2.04个百分点[39] - 子公司山东蓝星东大化工净利润为9244.19万元[49]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4,281,527,676.58元,较期初增长16.5%[13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4,827,392.44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282,013.87元[133]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61,013,640.02元,主要来自净利润贡献[133] - 专项储备本期增加7,833,959.68元,增幅达100.6%[133]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302,795,616.35元,较期初增长6.5%[134] - 少数股东权益由-12,218,219.10元改善至-11,660,624.87元[134]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期末余额1,336,320,056.95元[134] - 股本保持不变,期末余额819,514,395.00元[134] - 本期利润分配53,268,373.85元[133] - 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69,405,193.93元,增幅16.5%[133]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期末余额为4,006,092,316.34元[141]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4,053,025,110.98元[140]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952,636.84元[140] - 母公司本期对所有者分配利润53,268,373.85元[141] - 母公司专项储备本期提取2,901,381.12元[141] - 母公司专项储备本期使用2,518,438.75元[141] - 母公司专项储备期末余额382,942.37元[141]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1,029,857,672.42元[141] - 母公司盈余公积期末余额302,795,616.35元[141] - 母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1,853,541,690.20元[141]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期初10.77亿元下降至期末10.30亿元,减少4.4%[117]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40.53亿元下降至期末40.06亿元,减少1.2%[117] 项目与产能 - 公司20万吨/年烧碱及20万吨/年PVC糊树脂搬迁改造项目已完成,产能逐步稳定释放[24] - 25万吨聚醚多元醇技改项目存在停产风险[63] 关联方和承诺事项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2449.20万元[20] - 中国化工集团及中国蓝星关于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履行中[57][58] - 中国化工集团及中国蓝星关于规范关联交易承诺履行中[59] - 中国蓝星通过资产重组获得的新增股份锁定36个月[59] - 应付关联方沈阳化工集团债务期末余额55,910万元[76] - 应付关联方沈阳化工集团债务本期新增金额2,830万元[76] - 应付关联方沈阳化工集团债务本期归还金额790万元[76] - 应付关联方沈阳化工集团债务本期利息432.72万元[76]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7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78] 担保和借款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88.5百万元[85]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33.7百万元[85]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485.5百万元[85]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535.5百万元[85] - 公司实际担保总额133.7百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31.14%[86]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86] - 公司通过售后租回融资租赁租入在建工程账面价值2亿元[8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819,514,395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47.24%[93] - 无限售条件股份432,352,808股,占比52.76%[93] - 国有法人持股387,114,823股,占比47.24%[93] - 境内自然人持股46,764股,占比0.01%[9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0,792户[96] - 控股股东沈阳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6.68%,持有218,663,539股普通股[96] - 第二大股东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9.35%,持有158,585,867股普通股[96] -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持股比例为1.20%,持有9,865,417股普通股[96] - 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6.92%[54] - 2016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7.62%[54] - 201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6.69%[54] - 公司2017年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6] 资产重组和业绩承诺 - 蓝星东大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71,203.99万元[64] - 技改项目触发情形下股东权益估值调减至51,000万元,调减额20,203.99万元[64] - 补偿股份发行价格为4.46元/股[64] - 蓝星集团承诺蓝星东大2015至2017年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97.58万元、7,826.07万元和8,790.33万元[66] 法律和资产瑕疵 - 公司涉及技术秘密纠纷诉讼案件涉案金额4,610万元[69] - 7处东大山庄房屋建筑物未取得房产证[60] - 集体建设用地上存在6处自建房屋及在建工程[62] - 无证房产转让价格以中发评报字[2014]第0018号评估报告为准[61] - 蓝星集团承担房产证办理后续费用及相关税费[65] - 损失补偿以实际损失与房屋估值孰高为准[63] - 补偿股份总数不超过蓝星集团本次交易获得股份总数[65] 会计政策和审计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67] - 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并真实完整反映2017年06月30日合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148] - 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50] - 营业周期通常小于12个月[151]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依据主要业务收支计价结算币种确定[152] - 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按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账面价值计量[153]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确认可辨认资产及负债[154]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合并时购买日前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55]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包含所有子公司[1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随时支付存款及短期流动性投资[162] - 外币交易按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货币性项目按当日汇率折算[163]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标准为人民币300,000.00元[183] - 应收款项减值测试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183]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跌超过50%或持续超过9个月视为减值客观证据[179]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66][171]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除减值损失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1] - 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应收款项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168][170] - 财务担保合同负债按初始金额扣除摊销额与预计负债较高者计量[173]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移对价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7] -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损失可转回权益工具减值损失不得转回[181] - 库存股转让收入高于成本部分增加资本公积低于成本部分冲减留存收益[182] - 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账龄1年以内坏账计提比例5%[184] - 账龄1-2年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30%[184] - 账龄2-3年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50%[184] - 账龄3年以上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100%[184]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88] - 存货跌价准备按类别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差额计提[189] - 存货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190]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孰低计量[192] - 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后续计量[193] - 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98]
沈阳化工(000698) - 2017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