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6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7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3%[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65元/股,同比下降7.33%[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3%,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20] - 营业收入56,423.14万元同比减少3.88%[30]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271.07万元同比减少1.23%[30]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6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130] - 净利润为843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8%[13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271万元人民币[1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65元,同比下降7.3%[131] - 综合收益总额为6993.18万元,同比下降12.3%(从7976.04万元)[13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54元,同比下降17.7%(从上期0.1403元)[135] - 公司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8.271亿元人民币[144] - 公司上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2.956亿元人民币[1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8,727.26万元同比减少1.73%[32] - 财务费用1,499.61万元同比大幅减少46.65%[32] - 营业成本为3.8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30] - 财务费用为149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6%[13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1.89%[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1,713.08万元同比恶化531.89%[3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17亿元,同比转负(从上期正2712.03万元)[13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34亿元,同比下降42.4%(从上期5.80亿元)[13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2.22亿元,同比下降20.6%(从上期2.80亿元)[13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8780万元,同比下降54.5%(从上期1.93亿元)[139]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2.05亿元,同比增长9.3%(从上期1.88亿元)[138]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1.32亿元,同比增长37.5%(从上期9608.48万元)[13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771.79万元,同比转负(从上期正2095.57万元)[141]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5609.92万元,同比下降61.9%(从上期1.47亿元)[142] 业务运营表现 - 公司合并飞行16,149架次同比减少3.70%[29] - 海上石油作业飞行12,260架次同比减少1.44%[29] - 通航运输业务毛利率32.15%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37] - 天津地区业务毛利率-6.66%同比下降14.07个百分点[37] - 年度营业收入目标完成率42.42%低于预期[35] - 海上石油直升机飞行服务市场占有率稳固保持行业第一位[38] - 报告期购置7架EC225LP型直升机项目实现营业收入2,261.95万元[52] - 报告期购置2架S92型直升机项目实现营业收入998.71万元[52]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海直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365,628,278.22元,净资产65,555,229.36元,营业收入77,121,144.33元,净利润12,040,100.43元[50] - 子公司中信海直通用航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总资产84,269,453.28元,净资产55,528,509.84元,营业收入22,390,660.69元,净利润1,785,324.27元[50] - 公司持有海直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93.97%股权[161] - 公司持有中信海直通用航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51.00%股权[161] 资本开支和投资项目 - 购置7架EC225LP型直升机项目计划投资总额52,532.3万元,报告期投入9,501.76万元,累计投入31,918.57万元,进度60.76%[52] - 购置2架S92型直升机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7,635.48万元,报告期投入1,991.79万元,累计投入38,863.91万元,进度103.26%[52] - 公司购置7架EC225LP型直升机,合同总金额122,632.3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尚有1架未交付[83] - 公司购置2架S92型直升机,合同总金额37,635.48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已全部交付[83] - 公司关联交易购置2架KA-32型直升机,合同金额20,778.08万元[83] - 公司关联交易购置3架EC-155型直升机,合同金额13,282.49万元,对应资产账面价值11,936.83万元[84] 融资和租赁活动 - 海直通航融资租赁2架Ka-32直升机融资金额为2830万美元[73] - 海直通航支付融资手续费为融资金额1%即28.3万美元[73] - 公司售后回租3架EC-155直升机转让价款为1.194亿元人民币[74] - 公司报告期支付售后回租租金及利息2193.85万元人民币[74] - 售后回租融资手续费为转让价1%即119.37万元人民币[74] - 应付天津信直通航融资租赁款期末余额17866.35万元人民币[71] - 应付中海油租赁售后回租款期末余额10095.99万元人民币[71] - 报告期归还中海直公司关联债务3.32万元人民币[71] - 售后回租融资利率按3年期银行贷款利率执行[74] - 公司经营租赁1架S-92型直升机,报告期支付租金18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103.53万元)[80] - 控股子公司海直通航融资租赁3架Ka-32型直升机,相关合同已签署完毕[100] 贷款和授信 - 公司获得银行综合授信总额135,000万元,期末贷款余额包含美元202.33万元(利率1.35%)和欧元201.64万元(利率0.85%)[85] - 公司长期贷款包含港币19,715万元(利率6M Hibor+85bp)和港币21,076.98万元(利率6M Hibor+150bp)[85] - 公司长期贷款包含美元4,241.67万元(利率6M Libor+360bp)和欧元1,421万元(利率6M Libor+290bp)[85] - 公司抵押九架直升机(原值108,444.5万元,净值62,016.03万元)获得国开行港币73,000万元贷款,报告期归还港币3,945万元[86] - 公司2009年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承诺金额为港币60,000万元,实际提款港币36,676.98万元,剩余港币23,323.02万元未提取[87] - 报告期归还借款港币2,700万元,累计已归还港币15,600万元[87] - 公司2012年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承诺金额为美元2,990万元或等值港币23,192.23万元[88] - 报告期归还借款港币1,159.61万元,累计已归还港币3,014.99万元[88] - 公司2013年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承诺金额分别为2,120万美元和2,123万美元,截至2015年6月30日已提取贷款美元4,241.67万元[89] - 公司2014年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订贷款金额为2,127.44万美元,截至2015年6月30日已全额提取[90] - 公司2015年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贷款承诺金额1,421万欧元,并于2015年4月29日全额提款[9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45.27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6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30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38%[2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人民币87,799,168.46元,较期初下降73.35%[12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人民币555,972,112.15元,较期初增长90.75%[121] - 存货期末余额为人民币346,673,576.27元,较期初下降3.78%[121]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人民币2,783,701,848.67元,较期初增长4.23%[122]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人民币106,222,344.35元,较期初增长86.66%[122]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人民币101,281,858.26元,较期初下降10.58%[123]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为人民币219,159,209.38元,较期初增长12.97%[123]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人民币809,585,643.68元,较期初增长2.70%[123]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人民币897,624,951.67元,较期初增长4.33%[124]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人民币56,099,155.12元,较期初下降76.72%[126] - 短期借款为1.0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7%[127] - 固定资产为25.9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27] - 长期借款为8.0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28] - 资产总计为42.2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27] - 截至2015年6月30日,六架EC155B1直升机原值454,750,803.31元,累计折旧101,203,191.34元,净值353,547,611.97元[87] - 截至2015年6月30日,四架EC155B1直升机原值286,836,381.20元,累计折旧32,272,768.35元,净值254,563,612.85元[88] - 截至2015年6月30日,第五架EC225LP直升机原值165,634,564.21元,累计折旧5,900,731.38元,净值159,733,832.83元[90] 股东权益和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2014年度利润分配以总股本606,070,42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0.75元现金红利,共计分配45,455,281.50元[54] - 公司本期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利润分配为-4545.53万元人民币[145] - 公司本期期末未分配利润为31.1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37.255亿元人民币[144][145]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7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38.856亿元人民币[144][145] - 公司上期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4266.86万元人民币[147] - 公司上期期末未分配利润为7.202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36.917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股本为606,070,420.00元[148][150][151][155] - 资本公积为1,039,206,875.17元[150][151][155] - 未分配利润为882,730,401.68元[151]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722,893,037.29元[151]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9,931,765.40元[150] - 对股东分配利润为45,455,281.47元[151] - 盈余公积为199,045,340.44元[148][150][151][155] - 其他综合收益为-4,160,000.00元[150][151][155] - 上年同期所有者权益为2,354,473,741.10元[153] - 本期所有者权益较上年同期增长15.6%[151][153] - 2000年7月3日公司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9600万股[156] - 2002年7月实施每10股送2股派1元利润分配方案,送股后总股本增至23520万股[156] - 2003年12月以每10股配售3股方式配售2160万股,配股后总股本达25680万股[156] - 2004年7月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10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51360万股[156] -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中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付3.2股,非流通股股东共支付5990.4万股[157] - 2012年12月19日公开发行65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65000万元[157] - 2014年9月22日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股或赎回,公司股本增至606070420元[157] 股东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为606,070,420股,占总股本100%[104] - 控股股东中国中海直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34,119,474股,占比38.63%,报告期内减持5,452,590股[106] -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4,799,854股,占比2.44%,报告期内增持10,799,903股[10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6,679人[106] - 股东陈颢之持股8,318,443股,占比1.37%,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07] - 股东陈建华持股7,451,534股,占比1.23%,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07] - 中国银行-易方达积极成长证券投资基金持股7,049,811股,占比1.16%[107]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五组合持股3,365,305股,占比0.56%[107] - 控股股东中国中海直有限责任公司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38.63%股份[157] - 控股股东计划以不低于15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承诺6个月内不减持[110] 关联交易和费用 - 公司支付深圳直升机场使用费为250万元人民币[73] - 公司报告期无对外投资、无证券投资、无委托理财、无衍生品投资[40][42][44][45] -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48] - 公司报告期归还中海直公司关联债务3.32万元人民币[71]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为29.545万元人民币[25] - 公司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日资产、负债及权益或债务工具公允价值,未来事项影响可可靠计量时计入合并成本[172]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172]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合并时,个别财务报表以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73]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合并时,合并财务报表对原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73]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需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影响[174] - 报告期内非同一控制下增加子公司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175]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依据结构、法律形式及合同条款等因素分类[176] - 共同经营中公司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资产、共同承担负债及共同经营产生收入[177] - 现金等价物需满足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现金及价值变动风险很小条件[178]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境外经营时转入当期损益[179][180] - 公司金融工具分类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及其他金融负债[182]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需扣除已宣告未发放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未领取债券利息[183] - 应收款项初始确认金额以合同或协议价款为准 具有融资性质的按现值确认[184] - 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为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 持有期间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185]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减值损失和汇兑差额除外[186]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 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7] -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解除时终止确认 修改合同条款需确认新金融负债[188] - 公司采用活跃市场报价确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188] - 资产负债表日对非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进行检查 存在客观证据时计提减值准备[188] -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标准为期末余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单项应收款项[191] - 账龄1年以内(含1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0.00%[192] - 账龄1-2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10.00%[192] - 账龄2-3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20.00%[192] - 账龄3-4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30.00%[192] - 账龄4-5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50.00%[192] -
中信海直(000099) - 201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