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卓翼科技(002369) - 2014 Q2 - 季度财报
卓翼科技卓翼科技(SZ:002369)2014-08-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5.70亿元,同比增长109.85%[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18.73万元,同比增长3.8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58.74万元,同比下降0.87%[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同比下降46.15%[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1%,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21]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57.04578亿元,同比增长109.85%[31][33][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18.73万元,同比增长3.81%[31][3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9.8%至15.70亿元[123] - 净利润同比增长3.8%至3318.73万元[124]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3.9%至5841.72万元[12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3318.7万元[137] - 母公司净利润为5841.72万元[141] - 本期净利润为40,595,858.42元[14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44.34719亿元,同比增长114.56%[34] - 销售费用为2133.79万元,同比增长149.78%[34] - 管理费用为5033.32万元,同比增长66.04%[34] - 财务费用为1584.75万元,同比增长1978.16%[34] - 研发投入为4994.06万元,同比增长111.07%[34]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14.6%至14.43亿元[12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49.8%至2133.79万元[123]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978.3%至1584.75万元[123] - 研发投入(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6.0%至5033.32万元[12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79.98万元,同比增长213.02%[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79.98万元,同比增长213.02%[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13.1%至8779.98万元[1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1361万元改善至480万元[13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减少64.4%,从1.757亿元降至6250万元[13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长158.2%,从5.039亿元增至13.009亿元[13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85.9%,从2.329亿元增至4.331亿元[131]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长67.5%,从7.555亿元增至12.652亿元[134]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长241.5%,从3.334亿元增至11.385亿元[131]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增长75.6%,从6.101亿元增至10.714亿元[134] - 支付职工现金增长52.1%,从7788万元增至1.185亿元[134]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增长122.4%,从2.373亿元增至5.279亿元[131] 各业务线表现 - 通讯及设备制造行业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106.61%[37] - 网络通讯终端类产品收入8.36亿元,同比增长40.91%[37] - 便携式消费电子类产品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464.31%[37] 各地区表现 - 国际地区收入9.55亿元,同比增长957.86%[3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30.2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0.6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1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87%[21]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456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3.323亿元人民币增长184.7%[116] - 公司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0.78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4.655亿元人民币增长131.6%[117] - 公司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30.202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23.112亿元人民币增长30.7%[117] - 公司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16.014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9.453亿元人民币增长69.4%[118]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4.188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13.659亿元人民币增长3.9%[118] - 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116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3.068亿元人民币增长1.6%[116] - 公司存货期末余额为3.418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3.108亿元人民币增长10.0%[116] - 公司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8.527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7.512亿元人民币增长13.5%[117] - 公司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3.202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2.737亿元人民币增长17.0%[117] - 公司实收资本期末余额为4.920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2.400亿元人民币增长105.0%[118] - 总资产同比增长26.1%至28.68亿元[122] - 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5.6%至14.78亿元[1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达14.19亿元[138] - 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7814.4万元至14.78亿元[141][143]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240,000,000元[144] - 资本公积为872,161,188.34元[144] - 盈余公积为36,959,865.05元[144] - 未分配利润为160,638,785.36元[144]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09,759,838.75元[144]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36,000,000元[145] - 本期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65,234,643.78元[145]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14,355,697.17元[145] 募集资金使用与投资项目 - 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0.48亿元,超募资金投入23.22万元[47][50] - 深圳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投资进度101.76%,实现收益704.4万元[50] - 深圳松岗网络通信产品扩产项目投资进度100.09%,实现收益1839.6万元[50] - 天津网络通信产品生产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00.33%,报告期亏损114.05万元[50] - 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进度99.49%,报告期未实现收益[50] - 深圳生产基地(松岗)项目投资额15,712万元,进度105.00%[51] - 松岗基地基础建设项目投资额3,539.44万元,进度104.93%[51] - 精密模具生产厂投资额4,988.15万元,进度100.55%,但实现收益为负520.21万元[51] - 手持终端产品车间投资额4,091万元,进度91.51%,实现收益509.45万元[51]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28,330.59万元,累计投入35,456.58万元[51] - 募集资金总额97,225.99万元,累计投入104,796.57万元[51] - 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000万元[51] - 使用超募资金提前归还银行贷款1,985万元[51]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8,692.89万元[52]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17,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52] 子公司表现与投资活动 - 报告期对外投资额1834.56万元,上年同期为0[39] - 子公司Double Power Technology Inc.股权收购交易价格为1,834.56万元[71] - 收购Double Power Technology Inc.对上市公司净利润贡献为-890.04万元,占净利润总额的-26.82%[71] - 子公司卓翼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40,516.68美元,营业收入为677,657.74美元[56] - 子公司深圳市卓大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1,550,914.40元,净利润为-5,202,143.85元[56] - 子公司天津卓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为748,423,623.03元,营业收入为441,475,805.29元[56] - 子公司Double Power Technology Inc.营业收入为94,603,735.18元,净利润为-8,900,393.62元[57] - 公司完成收购美国DoublePower 100%股权[97] 股权激励与股本变动 - 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1,198.1万股股票,授予价格为3.85元/股,授予对象为104人[76] - 股权激励计划调整后总授予数量为1,344.1万股,占原股本24,000万股的5.6%[75] - 公司总股本因股权激励增至49,198.1万股[76] - 公司总股本从2.4亿股增加至4.91981亿股,增幅104.99%[101][102]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9898.361万股增至1.410449亿股,但持股比例从41.24%降至28.67%[101]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1.4101639亿股增至3.509361亿股,持股比例从58.76%升至71.33%[101] - 公司实施2013年度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每10股转增10股[101][102] - 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104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1198.1万股[101][102] - 股份变动导致基本每股收益从0.37元降至0.18元,降幅51.35%[102] - 股份变动导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从5.69元降至2.78元,降幅51.14%[102] - 公司实收资本从年初2.4亿元增加至期末4.92亿元,增幅104.99%[141][143]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198.1万元[141] - 公司注册资本截至2014年6月30日为49,198.10万元[149]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6,438户[104] - 控股股东夏传武持股数量为79,000,920股,占总股本比例未直接披露但通过计算可推断[110] - 董事夏传武持股变动:期初37,499,960股,期末79,000,920股,变动原因包括2013年度权益分派及增持[110] - 董事董海军持股数量为7,350,520股,占总股本比例1.49%,报告期内减持500,000股[105][110] - 股东袁军持股数量为11,564,000股,占总股本比例2.35%[105] - 股东程利持股数量为8,102,890股,占总股本比例1.65%,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为3,928,944股[105] - 中国农业银行-华夏平稳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6,055,908股,占总股本比例1.23%[105] - 中国银行-华夏回报证券投资基金持股5,999,886股,占总股本比例1.22%[105]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持股5,832,432股,占总股本比例1.19%[105]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从期初42,631,470股增至期末90,823,940股,新增限制性股票2,560,000股[110] 管理层与控股股东活动 - 公司控股股东夏传武于2014年6月4日至6月6日期间累计增持股份4,001,000股[96] - 夏传武承诺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所持公司股份[93] - 袁军于2012年8月离职且离职时间已满18个月,不再受股份转让限制[91] - 程利于2013年10月离职,其所持股份受离职后法规限售限制[91] - 田昱于2013年7月26日因董事会换届离任,股份受离职法规限售限制[91] - 田昱、程利离职已满半年,不从事竞争业务承诺履行完毕[92] - 2014年3月11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夏传武,田昱竞争禁止承诺终止[92] - 夏传武计划增持股份数量为400万股至1,600万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后)[96] - 夏传武增持股份价格上限为21元/股[96] - 增持股份占比公司总股本0.83%至3.33%(按转增后48,000万股计算)[96]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完成增持计划[97]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夏传武,变更日期2014年03月10日[107] 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201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26,400,000元[60] - 公司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10股,转增后总股本变更为480,000,000股[60]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640万元[141] 担保与关联交易 - 对子公司天津卓达实际担保余额为3,600万元,占净资产比例2.54%[87] - 报告期末已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4,000万元[87] - 报告期内未发生任何关联交易(日常经营、资产收购、共同投资、债权债务)[77][78][79][80][81] - 与江苏紫米电子签订合同,由天津卓达生产移动电源等产品,采用市场定价原则[88][89] - 报告期内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0万元[87] - 未出现违反担保程序或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情况[87] 非经常性损益与政府补助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59.99万元[28]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02.54万元[27] 公司变更与注册信息 - 报告期内公司注册登记信息发生变更,于2014年6月23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18] 会计政策与核算方法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计量[15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按购买日支付对价公允价值计量[159] - 合并直接费用如审计评估法律服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58][159] - 分步处置股权时个别财务报表按账面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之和计量初始投资成本[159] - 分步处置股权时合并财务报表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前期持股[160] - 丧失控制权时合并财务报表将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64][166]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9] - 现金流量表将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投资确定为现金等价物[168]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165] - 处置境外经营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从所有者权益转入当期损益[17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需扣除已宣告未发放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未领取债券利息[173] - 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到付息期未领取债券利息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174]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低于初始成本50%或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时需计提减值[180]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将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6]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7]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时需将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从所有者权益转出计入当期损益[181]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以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179] -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按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差额计算[181] -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损失转回时计入当期损益而权益工具通过权益转回[181] - 应收款项初始确认金额以合同或协议价款为准具有融资性质的按现值确认[174]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账款标准为超过人民币50万元[182] - 单项金额重大其他应收款标准为超过人民币10万元[182] - 1年以内(含1年)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5%[183] - 1-2年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10%[183] - 2-3年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30%[183] - 3-4年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80%[183] - 4年以上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100%[183] - 出口退税款因无减值风险不计提坏账准备[183] - 应收集团内公司款项原则上不计提坏账准备[183]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月末加权平均法[186]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再转回[195]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199]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3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3.17%[200]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9.5%[200] -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19%[200]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8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11.88%[200] - 仪器仪表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19%[200] - 办公设备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19%[200]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