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圳新星(603978) - 2017 Q2 - 季度财报
深圳新星深圳新星(SH:603978)2017-08-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34.53%[1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029.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53%[45] - 营业收入增长34.53%至4.6029亿元,主要因销售量及销售价格上升[5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4.5%至4.603亿元人民币[10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59.48万元,同比下降24.20%[18]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59.4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20%[45] - 净利润同比下降24.2%至4959万元人民币[10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21.70万元,同比增长2.77%[18] - 基本每股收益0.83元/股,同比下降23.85%[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3元/股[10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21%,同比下降4.42个百分点[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增长40.21%至3.6404亿元,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升[50][5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0.2%至3.64亿元人民币[10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3%至1154万元人民币[103]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5.6%至2372万元人民币[103]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84.2%至411万元人民币[103] - 研发支出增长52.86%至1483.83万元,主要因研发项目及投入增加[50][51]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76.2%至141万元人民币[10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56.83万元,同比下降180.90%[1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180.90%至-3556.83万元,主要因采购商品支付现金增加[50][5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320,675,208.52元,同比增长75.1%[10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41,700,221.93元,同比增长61.7%[10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03,954,344.01元,同比增长177.2%[10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568,322.60元,同比下降180.9%[10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639,848.97元,同比下降177.6%[10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018,572.57元,同比增长2762.8%[11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2,018,923.34元,同比增长2.3%[110]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933,845.73元,同比下降213.8%[112]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528,317.90元,同比下降42.4%[113]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018,572.57元,同比增长2762.8%[11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8082.88万元,较期初6901.73万元增长17.12%[94] - 货币资金增长17.11%至8082.88万元[5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80,828,839.13元,较期初69,017,348.57元增长17.1%[190] -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为61,888,911.17元,较期初51,128,835.87元增长21.1%[190] - 其他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8,809,915.79元,较期初17,808,826.23元增长5.6%[19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25亿元,较期初2.06亿元增长9.08%[94] - 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37,496,495.30元,坏账准备为12,905,228.30元,净额为224,591,267.00元[196] - 期初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17,526,626.61元,坏账准备为11,622,359.43元,净额为205,904,267.18元[196]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142,081,452.58元,较期初120,173,800.04元增长18.2%[191] - 存货期末余额6968.77万元,较期初5670.37万元增长22.88%[94] - 存货增长22.90%至6968.77万元[53]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07亿元,较期初4895.37万元增长118.05%[95] - 在建工程增长118.14%至1.0679亿元,主要因全南生产基地投入增加[53][54]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3亿元,较期初4000万元增长225%[95] - 短期借款增长225.00%至1.3000亿元,主要因银行贷款增加[53][54] - 应付账款增长44.78%至2592.99万元[53]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1.2亿元,较期初1.4亿元下降14.29%[95] - 递延收益增长51.54%至4749.51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款增加[53][54] - 总资产10.5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27%[19]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10.55亿元,较期初9.32亿元增长13.27%[95]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29.0%至3.15亿元人民币[10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1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48%[19]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4.9亿元,较期初4.41亿元增长11.25%[96]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10.9%至3.895亿元人民币[100]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2.31亿元,较期初1.83亿元增长26.36%[99]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7203.83万元,与期初持平[99]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96.09万元[22]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377,730.95元[24]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8,598.19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15,808.54元[24] - 所得税影响额为-595,946.81元[24] - 政府补助会计政策变更影响合并利润表其他收益增加745,615.07元[185] - 会计政策变更减少合并利润表营业外收入745,615.07元[185] 业务和市场地位 - 公司拥有萤石矿开采权实现全产业链布局[26] - 自主研发电磁感应炉和连轧机获216项国内外发明专利[33] - 铝钛硼晶粒细化剂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32][35] - 连续五年(2010-2014)全球铝钛硼合金产销规模第一[32] - 氟铝酸钾高效节能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35] - 产品采用订单日铝锭采购价加加工费定价模式[30] - 公司铝晶粒细化剂全球市场占有率保持在2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40%以上[36] - 公司氟铝酸钾产量占国内产量接近50%[36] - 2013年至2015年铝晶粒细化剂销量分别为2.89万吨、3.24万吨、3.26万吨[40] - 2013年至2015年铝晶粒细化剂占国内消费量比例分别为43.99%、46.02%、43.35%[40] - 2013年至2015年铝晶粒细化剂占全球消费量比例分别为22.42%、23.93%、23.66%[40] - 2013年至2015年氟铝酸钾产量分别达1.08万吨、1.18万吨、1.3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例分别为48.21%、49.37%、48.15%[40] - 铝晶粒细化剂消费量从2010年4.66万吨增长到2015年7.52万吨[44] - 预计到2020年中国铝晶粒细化剂消费量将达10.52万吨,比2015年增长39.89%[44] 股东结构和股份锁定承诺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陈学敏承诺首次公开发行后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 期限自2017年8月7日至2020年8月6日[60] - 股东岩代投资及辉科公司承诺首次公开发行后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 期限自2017年8月7日至2020年8月6日[60] - 刘重阳等股东承诺首次公开发行后12个月内不转让股份 期限自2017年8月7日至2018年8月6日[60] - 董事及高管承诺任职期内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的25%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股份[62] - 实际控制人及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62][64]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62] - 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年度末持股总数的25%[65] - 所有承诺方在报告期内均按时履行承诺且无未完成事项[60][62][64][65]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在监管机构认定后60日内依法回购全部新股[66] - 控股股东陈学敏承诺以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购回已转让的原限售股份[66] - 公司及董监高承诺依法赔偿投资者因招股说明书虚假陈述导致的证券交易损失[67] - 公司承诺履行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措施,违反时将公告并道歉[67] - 董事及高管承诺职务消费约束、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非职责活动[68] - 公司董事会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68] - 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3户[75] - 报告期末公司总股本为6000万股[74] - 公司于2017年8月7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新增股本8000万股[74] - 第一大股东陈学敏持股21,704,700股,占比36.1745%[77] - 第二大股东深圳市岩代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2,631,140股,占比21.0519%[77] - 第三大股东深圳市辉科轻金属研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603,320股,占比12.6722%[77] - 前十名股东持股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77] - 所有前十名股东报告期内持股数量无增减变动[77] - 陈学敏持有的21,704,700股限售期至2020年8月6日[82] - 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数量为0[78] - 岩代投资持股12,631,140股,锁定期至2020年8月6日[84] - 辉科公司持股7,603,320股,锁定期至2020年8月6日[84] - 刘重阳持股2,399,280股,锁定期至2018年8月6日[84] - 深圳联领持股1,971,480股,锁定期至2018年8月6日[84] - 夏勇强持股1,635,360股,锁定期至2018年8月6日[85] - 刘超文持股1,602,600股,锁定期至2018年8月6日[85] - 中科汇通持股1,200,000股,锁定期至2018年8月6日[85] - 中比基金持股1,200,000股,锁定期至2018年8月6日[87] - 何中斐持股936,000股,锁定期至2018年8月6日[87] - 岩代投资与辉科公司为陈学敏控制企业,夏勇强为辉科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87]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本期未分配利润增加4959万元至4.902亿元,增幅11.3%[115] - 上期未分配利润增加6543万元至3.732亿元,增幅21.3%[117] - 本期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4959万元至7.124亿元,增幅7.5%[115] - 上期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6547万元至5.955亿元,增幅12.4%[117] - 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减少319元至93.24万元[115] - 上期其他综合收益增加4.02万元至99.88万元[117] - 盈余公积保持稳定为3206万元[115][116][117]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2.81万元但使用2.84万元,净减少319元[116] - 本期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10,836,615.60元,较期初增长6.7%[120][122]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8,395,027.27元,占所有者权益增量的100%[12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389,546,131.92元,较期初增长10.9%[120][122] - 上期综合收益总额为43,818,277.60元,较本期高14.1%[122] - 股本保持稳定为60,000,000.00元[120][122]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129,234,281.28元[120][122] - 盈余公积保持稳定为32,056,202.40元[120][122] 公司历史和股权变更 - 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1,100,000.00元[126] - 2002年增资后注册资本达12,500,000.00元[127] - 香港华威贸易行曾持有公司100%股权[127] - 2005年11月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18,382,306元,增资5,882,306元,KBA China Holding Inc出资5,514,706元,联领金属有限公司出资367,600元[128] - 鸿柏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转让3.03%股权给联领金属有限公司,转让后持股65.94%[128] - KBA China Holding Inc持股30%,联领金属有限公司持股4.06%[129] - 2009年6月增资3,092,350元,注册资本增至21,474,656元,陈学敏认缴0.987%,深圳市润鑫旺投资有限公司认缴0.237%[130] - 深圳市岩代投资有限公司认缴2.176%,夏勇强认缴5.5%,刘超文认缴4.5%,颜荣标认缴1%[130] - 2011年4月增资70,000,000元,注册资本增至23,091,028元,计入资本公积68,383,628元[134] - 2011年9月净资产折资设立新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60,000,000元[135] - 2014年1月刘德忠转让0.2%股权给陈学敏[136] - 联领信息技术转让0.2%股权给刘国栋,0.5%股权给徐明惠,0.3%股权给陈强[136] - 股东陈强获得三浩金属转让的0.5%股权[137] - 股东陈学敏以货币资金211,650.45元补足出资瑕疵[137] - 股东周志获得朱卫祥转让的0.04%股权[137] - 股东周志获得三浩金属转让的0.10%股权[138] - 北京华盖鼎盛新材料基金获得刘重阳转让的1.00%股权[138] - 公司全资控股5家子公司包括绵江萤矿(注册资本1000万元)和松岩冶金(注册资本3000万元)[141] 会计政策和财务处理 - 公司2017年上半年营业周期为12个月[144]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45] - 公司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149] - 持有至到期投资及贷款按摊余成本计量[150] - 应收账款1年以内账龄坏账计提比例为5%[156] - 应收账款1-2年账龄坏账计提比例为10%[156] - 应收账款2-3年账龄坏账计提比例为20%[156] - 应收账款3-4年账龄坏账计提比例为50%[156] - 应收账款4-5年账龄坏账计提比例为80%[156] - 应收账款5年以上账龄坏账计提比例为100%[156] - 其他应收款各账龄坏账计提比例与应收账款一致[156] - 单项金额不重大但难以收回的应收款项采用单项全额计提法[157]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158]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58]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现金支付按实际购买价款,发行权益证券按公允价值,投资者投入按合同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除外)[161] - 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按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161] - 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归入成本,小于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1] - 权益法确认投资损益:按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份额调整账面价值,以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后确认[162][163]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房屋建筑物年折旧率4.5%,机器设备9-18%,运输工具9%,电子设备及其他18%[167] - 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资产支出发生、借款费用发生、购建或生产活动开始时开始资本化[169] - 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