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17年营业收入为2.68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11.0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06%[2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68.01万元,同比增长11.65%[58] - 公司利润总额5551.71万元,同比增长12.77%[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111.09万元,同比增长13.06%[58] - 公司2017年度营业收入为2.6868亿元,同比增长11.65%[61][6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11.09万元,同比增长13.06%[61] - 2017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428.77万元,较2016年增长低于15%[163]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7061.5万元,同比下降5.85%[63] - 研发支出为4783.01万元,同比增长35.77%[63] - 自制软件材料成本同比增长40.74%至488.88万元,占成本比例20.20%[71] - 整体解决方案材料成本同比下降34.94%至1802.78万元,占成本比例91.29%[71] - 外购软硬件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8.78%至2386.92万元,占成本比例99.98%[71]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60.23万元至4783.0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7.80%[76][78][79] - 销售费用中薪酬费用同比增长27.07%至2213.28万元[76] - 管理费用中研发支出同比增加1260.23万元[76] - 差旅费成本控制显效,整体解决方案其他直接费用同比下降74.19%[71][72]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5.9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8.92%[23] - 201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较2016年减少1932.85万元人民币[25] - 201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2016年增加1938.93万元人民币[25]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较2016年增加2999.30万元人民币[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5.94万元,同比下降118.92%[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871.78万元,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1569.85万元及支付职工现金增加2999.3万元[8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840.3万元,其中理财赎回15721.13万元,购建固定资产支付4010.5万元[89]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310.92万元,包含股权激励收款2790.87万元及偿还债务15191.11万元[9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期末数较期初下降72.10%主要因偿还借款及8,000.00万元货币资金转为结构性存款[46]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数较期初增加167,599.12%主要因8,000.00万元货币资金转为结构性存款[4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8028.79万元,较上期下降72.1%,主要因归还借款及基建支出[92] - 应收账款余额1.93亿元同比增长31.2%,占总资产比例30.87%[92] - 其他流动资产9025.37万元激增167599.12%,含8000万元结构性存款及1000万元理财产品[92][93] - 短期借款7000万元同比增长33.84%[92] - 预收款项1979.24万元同比下降41.04%,主因项目结转[92][93] - 2015至2017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15.1945百万元、162.9882百万元和216.5331百万元,呈逐年增长趋势[131]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为DoCare系列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33] - 自制软件产品收入1.6504亿元,同比增长29.05%,毛利率达85.34%[65] - 运维服务收入2439.16万元,同比增长58.92%,毛利率为88.55%[65] - 数字化手术室技改项目投入2525.19万元,为最大研发项目[80] - 数字化手术室整体解决方案技改项目投资额为669.17万元[82] - 数字化病区整体解决方案技改项目投资额为589.87万元[82] - 公司手术行为管理系统芯片数量突破20000个[59] 地区市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1.2989亿元,同比增长37.70%,毛利率72.13%[65][66] 客户与市场拓展 - 公司终端用户覆盖全国32个省份超过1,300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甲等医院400多家[34] - 公司业务覆盖全国1,300多家医疗机构在临床信息化细分领域形成领先地位[48] - 公司产品在全国超过1300家医疗机构稳定运行[51] - 公司医疗机构客户覆盖的三甲医院用户超过400家[51] - 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国32个省份[54] - 公司中标苏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健康市民531信息化建设(二期)项目[59] - 公司中标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七家医院急诊医疗信息系统项目[59] - 公司完成福建省血透区域质控平台信息化建设[59] - 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32个省份的1300多家医疗机构[10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17.16%达4609.29万元,其中最高客户占比6.23%[73][7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新增受理专利58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60]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授权专利共计3项[82] - 其中发明专利1项[82] - 实用新型专利1项[82] - 外观设计专利1项[82] - 公司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1项[84] - 软件著作权包括DoCare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系统V1.0等26项具体产品[84] - 专利涵盖基于人脸识别的医疗储物控制方法及系统(ZL201510046769.1)[82] - 专利包括手术应用一体化散热终端(ZL201620996402.6)和高清手术观摩终端(ZL201630449895.7)[84] 子公司与投资活动 - 设立全资子公司中科麦迪人工智能研究院投资1000万元[96] - 控股华麦为康健康科技公司持股51%,认缴出资255万元[96] - 全资子公司麦迪斯顿(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4715.22万元,净资产4397.57万元[98] - 全资子公司上海麦迪斯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51.14万元,净资产-1088.69万元[99] - 全资子公司中科麦迪人工智能研究院(苏州)有限公司总资产985.88万元,净资产940.37万元[100] - 控股子公司华麦为康(苏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51%[101] - 公司设立中科麦迪公司作为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合作载体[121]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2017年股权激励计划授予92.93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60.68元/股[12] - 公司2017年股权激励计划同时授予92.93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30.25元/股[12] - 公司2017年实施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60] - 公司2017年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92.93万份,行权价格60.68元/股,限制性股票92.93万股,授予价格30.25元/股[163] - 股权激励总成本约为842.69万元,其中股票期权成本391.79万元,限制性股票成本450.89万元[162][163] - 股票期权成本分摊至2017-2020年分别为78.14万元、156.27万元、117.76万元、39.62万元[163] - 限制性股票成本分摊至2017-2020年分别为92.25万元、184.50万元、133.20万元、40.95万元[163] - 因6名离职人员离职,公司注销0.67万份股票期权并回购注销0.67万股限制性股票[161] - 股票期权采用Black-Scholes模型定价,参数包括行权价60.68元,授予日收盘价39.11元[162] - 历史波动率参数分别为22.20%、52.86%、49.04%,无风险收益率分别为1.50%、2.10%、2.75%[162] - 股权激励第一个行权期/解锁期因净利润增长未达标而未行权/解锁[163]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17年总股本为80,922,600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利润分配[5] - 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9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5,375,294.00元(含税)[5] - 剩余未分配利润为147,280,987.65元,将结转以后年度[5] - 2017年以总股本80,922,6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90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5,375,294.00元[140] - 2017年现金分红金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30.08%[141] - 2016年现金分红金额14,000,000.00元,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97%[141] - 剩余未分配利润147,280,987.65元结转以后年度[140] 财务投资与理财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发生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未到期余额为500万元人民币[167]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发生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未到期余额为500万元人民币[167] - 股东大会批准使用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68] - 股东大会批准使用不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69] - 交通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年化收益率3.40%,实际收益254,301.37元人民币[170] - 交通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投资2800万元人民币,年化收益率2.95%,实际收益358,013.71元人民币[170] - 中信银行理财产品(自有资金)投资500万元人民币,年化收益率3.65%,实际收益17,500元人民币[172] - 中信银行理财产品(自有资金)投资500万元人民币,年化收益率3.50%,实际收益16,780.82元人民币[172] - 公司于2018年1月18日赎回最后500万元人民币开放式理财产品(募集资金)[168] - 公司于2018年1月8日收回500万元人民币自有资金委托理财本金及收益[169]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174][176][177] - 委托理财年化收益率为3.5%[174][176][177] - 单笔委托理财投资收益为16,780.82元[174][176][177] - 2017年使用募集资金2,800万元购买交通银行理财产品[178] - 募集资金理财整体收益为358,013.71元[178] - 2017年度赎回募集资金2,300万元[178] - 2017年度募集资金理财实际收益为254,876.72元[178] - 2018年1月赎回剩余500万元募集资金[178] - 2017年度确认募集资金理财收益95,794.52元[178] - 委托理财收益中归属于2017年度的金额为13,424.66元[179] 股权结构变动 - 有限售条件股份从6000万股减少至2065.06万股,降幅65.58%[185]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从2000万股增加至6027.2万股,增幅201.36%[185] - 普通股股份总数从8000万股增加至8092.26万股,净增92.26万股[185] - 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92.93万股,因离职回购注销6700股[186][187] - 2017年12月8日解除限售股4027.2万股上市流通[186][191] - 控股股东翁康转让600万股予严黄红,其直接持股从1972.8万股减至1372.8万股[191][192] - 年末限售股份总数2065.06万股,其中股权激励限售92.26万股[191] - 国有法人持股270.6万股全部解除限售[185][191] - 境外法人持股1972.2万股全部解除限售[185][191] - 境内自然人持股从2935.8万股减至2065.06万股,降幅29.66%[185] - 2017年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929,300股[193][195][196] - 因6名激励对象离职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6,700股[193][197][198] - 剩余限制性股票数量为922,600股[193][198] - 限制性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30.25元人民币[195] - 股票期权发行价格为每份60.68元人民币[195] - 股权激励登记完成日期为2017年6月21日[195][196] - 普通股股份总数从80,000,000股增至80,922,600股[199] - 货币资金净额增加27,908,650元人民币[199] - 资本公积增加28,689,899.34元人民币[199] - 库存股增加27,908,650元人民币[199] 行业与政策环境 - 2016年中国医疗行业IT花费为290.0亿元较2015年增长14.3%[41] - 预计到2021年中国医疗IT市场规模将达到469.0亿元2016至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0.1%[41] - 2016年中国医疗行业IT总花费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0.65%[42] - 2016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2%[42] - 2013年全球医疗卫生费占GDP平均值为6.79%中国为5.6%美国高达17.1%[42] - 国务院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监控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和费用[103] - 政策要求推动全国统筹地区应用医保智能监控系统[103] - 规划提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及智慧健康产业[104] -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105] - 国务院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优化资源布局[106] - 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万亿元[111] - 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的地市[107] - 临床路径总数达1200个左右,新增200个临床路径和100个中医临床路径[107] - 外国投资医疗机构股权比例限制放宽至不超过70%[108] - 2021年20%的医疗机构和40%的生命科学企业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获得15%-20%生产力提升[115] - 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107] - 国家支持独立设置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等五类机构拓展社会投资领域[108] - 医疗机构审批程序简化,二级及以下机构实行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108] - 医联体内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等实现区域资源共享[113] - 目前仅7%的医疗机构和27%的支付方在生产中应用认知/人工智能技术[115] - 2016年中国医疗行业IT花费为290.0亿元,较2015年增长14.3%[116] - 预计2021年中国医疗IT市场规模将达到469.0亿元,2016-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0.1%[116] - 2016年中国医疗行业IT总花费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0.65%[117] - 2016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2%[117] - 2013年全球医疗卫生费用占GDP平均值为6.79%,美国为17.1%,中国为5.6%[117] - 北美31%超过200张病床的医院已投资或计划投资机器人[116] - 西欧27%超过200张病床的医院已投资或计划投资机器人[116] - 亚太地区15%超过200张病床的医院已投资或计划投资机器人[116] - 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张以上床位医院中有四分之一将部署机器人[116] 公司治理与承诺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144]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每年减持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的25%[144] - 控股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4]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4] - 股东汪建华等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发行前股份[146] - 股东汪建华等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46] - 机构股东麦迪美创等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可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100%[147] - 所有股东均承诺违规减持所得归公司所有[144][146][147] - 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144][146][147] - 承诺履行情况显示全部"是"且无未履行事项[144][146][147] - 公司股票上市后12个月内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翁康等承诺不转让或委托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148][150] - 股东汪建华、傅洪承诺自2017年12月8日起6个月内(至2018年6月7日)不减持所持公司股份[152] - 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承诺避免同业竞争 若获竞争性商业机会将优先让予公司[150] - 关联交易承诺遵循公平原则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50] - 违反股份减持承诺所得收益将归公司所有[148][150] - 公司
麦迪科技(603990) - 2017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