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17年营业收入为4.8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60.1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4538.0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00%[2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7.39%至0.57元/股[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0.59%至0.54元/股[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7.92个百分点至13.14%[22]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8.13个百分点至12.53%[22]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环比下降51.2%至648万元[24] - 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为4.8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1%[51][53][5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60.1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2%[51] - 公司2017年持续经营净利润为4642.49万元[15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达3.5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7%,主要因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53][55] - 销售费用大幅增长67.08%至1319.35万元人民币[53] - 财务费用激增192.68%至1016.47万元人民币[53] - 工业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0.42%至3.02亿元,占总成本比例83.95%[61] - 创可贴原材料成本同比大幅上升33.31%至1.47亿元,占总成本40.89%[61] - 贴膏剂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34.44%至1469.64万元,主要因销售量下降[61] - 敷贴产品原材料成本同比激增51.19%至1311.50万元[63] - 急救包原材料成本同比暴涨1393.70%至398.86万元[63]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加67.08%至1319.35万元[66]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192.68%至1016.47万元,主因美元汇率波动[66] - 公司报告期内销售费用总额为13,193,501.6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0%[101][102]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67.08%,主要受运输费增长影响[102] - 运输费为6,616,971.45元,占销售费用总额比例为50.15%[101] - 广告宣传及展会费为1,964,759.10元,占销售费用总额比例为14.89%[101]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2015年达到24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6] - 公司采用ODM模式为主并发展自主品牌产品如急救包和运动保护产品[32] - 国内市场分为云南白药业务和一般国内销售业务[32] - 云南白药业务采用委托生产协议由云南白药集团下达生产订单[32] - 一般国内销售业务主打自有品牌妙手系列产品采用买断式销售[33][34] - 国际市场分为国外品牌商定制业务和国内外贸公司经销业务[34] - 境外收入增长25.82%至2.6516亿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54.3%[57] - 创可贴产品收入2.47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6%,毛利率32.71%[57] - 急救包业务收入1064.27万元人民币,同比暴增1112.95%[57] - 公司贴膏剂生产量为66.06万平方米,销售量为65.58万平方米[85] - 公司创可贴类产品生产量为803.44万平方米,销售量为779.60万平方米[85] - 公司敷贴类产品生产量为118.10万平方米,销售量为102.90万平方米[85] - 公司胶布胶带类产品生产量为1,763.04万平方米,销售量为1,718.27万平方米[86] - 公司急救包类产品生产量为69.66万只,销售量为67.27万只[86] - 公司外科敷料产品报告期销量41.91万平方米,营业收入1,063.34万元[88] - 公司医用胶布产品报告期销量148.08万平方米,营业收入1,134.07万元[88] - 公司关节止痛膏产品报告期销量0.91万平方米,营业收入32.68万元[88]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申报注册并取得注册证书77项包括药品3项医疗器械45项和日化产品29项[47] - 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境内专利33项包括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和外观设计7项[47] - 公司拥有境内商标52项[47] - 公司从2004年开始使用滚切设备提高创可贴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41] - 公司从2010年开始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降低贴膏剂人工因素影响[41] - 公司2017年成功引进意大利医用胶布全自动分条复卷设备缩短生产周转环节[46] - 公司2017年研发重点侧重于高速创可贴机技改项目大幅降低人工成本[46] - 公司2017年研发重点侧重于优化热压法最佳处方及工艺过程大幅降低生产成本[46] - 公司产品通过TÜV SÜD的ISO13485质量体系认证CE认证及cGMP认证[47] - 公司产品通过日本厚生劳动省认证和美国FDA产品注册及cGMP认证[41] - 研发投入总额1991.1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07%[68] - 贴膏剂研发投入金额为4,761,823.5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97%,较上年同期下降27.93%[93] - 敷料研发投入金额为2,574,356.9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53%,较上年同期下降7.09%[93] - 胶布胶带及绷带研发投入金额为10,153,709.1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8%,较上年同期增长7.51%[93]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为1,991.1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07%,占净资产比例为3.74%[95] - 同行业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为2,800.24万元,公司研发投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95]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2017年取得药品注册3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45项,日化产品注册29项[91] - 公司研发方向包括新型医用敷料、透皮制剂、高分子材料及军用伤口敷料技术[117] - 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与浙江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机构开展研发合作[11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23.6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44%[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环比下降64.5%至359万元[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50.44%至4923.69万元人民币[5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0.11%至4923.69万元[69] 资产与负债变动 - 2017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3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24%[21] - 2017年末总资产为8.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3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110.24%[22]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59.32%至8.23亿元,主要由于股票发行货币资金增加及募投项目建设支出增加[72] - 货币资金同比大幅增长174.29%至2.6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8.94%升至32.61%[72] - 存货同比增长34.06%至1.05亿元,主要因销售订单增加导致库存增加[72]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36.90%至5661万元,主要因募投项目持续建设尚未完工[72]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56.01%至8874万元,主要因销售订单增加采购增加所致[72] - 预收款项同比增长121.65%至608万元,主要因销售订单增加预收款增加[72] - 报告期初资产总额5.17亿元,负债总额2.6亿元,资产负债率50.31%[175]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8.23亿元,负债总额2.85亿元,资产负债率34.68%[175] 子公司与投资活动 - 注销Nouveau Medical, Inc.全资子公司并收回剩余投资款[104] - 注销常州南方卫材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105] - 收购上海美莲妮化妆品有限公司持有的美莲妮生物60%股权对应480万元出资额[105] - 注销泰州南方卫材医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106] - 对安徽普菲特增资50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增至8000万元人民币[106] - 控股51%的南方美邦注册资本50万美元总资产351.02万元净利润-18.24万元[108] - 全资控股常州南方卫材医疗器械注册资本200万元总资产2952.33万元净利润-50.38万元[108] - 全资控股安徽普菲特医疗用品注册资本8000万元总资产10662.06万元净利润-90.40万元[108] - 控股60%上海南卫生物科技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557.39万元净利润-163.68万元[109] - 公司确认收购上海美莲妮生物科技60%股权产生商誉803万元[72] - 上海美莲妮生物科技2016年成立时注册资本为800万元[146] - 南卫股份2016年12月以1280万元收购美莲妮生物60%股权(对应480万元出资额)[148] - 美莲妮生物业绩承诺2017年销售收入不低于3000万元 净利润不低于300万元[148] - 美莲妮生物业绩承诺2018年销售收入不低于3500万元 净利润不低于400万元[148] - 美莲妮生物业绩承诺2019年销售收入不低于4000万元 净利润不低于600万元[148] - 连续两年业绩低于目标70%或三年累计低于70%将触发现金补偿条款[148] - 2017年美莲妮生物未完成业绩目标主要因生产许可证取得较晚[149]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预计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年销售总额将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35] - 医疗器械行业利润总额2015年达到251亿元人民币平均增长率13%以上[38] - 预计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销售收入将突破3400亿元人民币[36] - 未来十年医疗器械行业将保持年均10%以上增幅[35] - 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年产值300亿元,年增速20%-30%[76] - 全球传统医用敷料生产大国,传统产品如棉花、绷带、纱布具有价格低廉等优点但缺乏治疗修复功能和抑菌作用,行业向新型医用敷料发展[77] - 新型医用敷料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用量并降低疼痛感,虽成本较高但将逐步替代传统敷料市场份额[77] - 伤口护理行业包括急性、慢性及术后伤口护理,产品涵盖创可贴、敷贴、医用纱布等,老龄化加剧推动糖尿病溃疡等需求增长[77] - 云南白药创可贴与强生邦迪形成两强格局,含药创可贴具止血、镇痛、消炎、愈创功效并占据大市场份额[78] - 国内人口增长推动病患人数与医疗设施增加,伤口护理产品市场前景广阔[78] - 贴膏剂市场因止痛需求巨大而前景广阔,国内生产厂家超200家,主要厂商包括云南白药、奇正藏药等[79] - "十三五"规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速医疗器械国产化并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79] - 2016年六部委联合发布《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推进医用辅料等领域新技术开发应用[80] - 2017年《"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要求培育若干年产值超百亿元领军企业[81] - 医疗器械"两票制"改革缩短流通环节,需求向产品齐全、质量稳定的大中型生产企业倾斜[82]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在11.66%至22.20%之间[83] - 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5233.4亿元过去6年CAGR为18.21%[110] - 全球绷带及医用敷料市场规模预计2020年达244亿美元,2025年达313亿美元[111] - 高端医用敷料因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减少护理时间正逐步取代传统敷料市场份额[111] - 行业集中度偏低,大部分企业以出口传统低附加值敷料为主[112] 公司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目标为5亿元,净利润目标为4900万元[115] - 新建医用胶粘敷料生产项目新增年产能包括30亿片创可贴类、256万平方米自粘敷贴类、20万平方米功能性敷料、2600万平方米医用胶布类、700万平方米运动系列产品、150万只高分子材料造口袋及50万只急救包[116] - 公司计划建设"一个总部、五个市场大区及九个市级销售网点"的全国性营销网络[118] - 公司产品将拓展至汽车消费领域、军品领域、运动防护领域及日用护理领域[116] - 公司战略性产品实行分线管理,着力开拓国际市场及战略性客户[118] - 公司2018年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储备,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方式加强中高级管理人员、研发及营销人员队伍建设[119] - 公司加大对销售团队的引进,提高销售规模和直接销售比重[119] - 公司制定系统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内部和外部培训相结合方式提升员工专业素质[120] - 公司制定有效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保持人才资源稳定[120] - 公司稳步推进新建医用胶粘敷料生产项目和营销网络建设及品牌推广项目建设[121] 分红与股东回报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5元人民币,合计派发1450万元人民币[5]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3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3亿股[5]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要求现金方式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25%[125] - 公司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到80%[126] - 公司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到40%[126] - 公司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到20%[126] - 2016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500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48.10%[129][132] - 2017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450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46%[129][132] - 2017年度拟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3股,合计转增3000万股[129] - 2016年度分红以75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3元[129] - 2017年度分红预案以1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5元[129] - 2015年度现金分红2000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9.03%[132] - 公司承诺在股东大会决议后2个月内完成股利派发[127] - 利润分配政策调整需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27] - 存在股东违规占用资金情况时,公司扣减该股东现金红利以偿还资金[127]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李平持股4447.5万股,占比44.48%,其中质押1113.46万股[178]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李跃勋持股61.57万股,占比0.62%[178] - 普通股股东总数11815户,较上年末增加1258户[176] - 境内自然人持股6375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85%[169] - 国有法人持股为零,全部为民营资本结构[169]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平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44,475,000股,限售期至2020年8月7日[180] - 李永平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375,000股,限售期至2020年8月7日[180] - 李永中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375,000股,限售期至2020年8月7日[180] - 苏州蓝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9,000,000股,限售期至2018年8月7日[180] - 徐东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7,500,000股,限售期至2018年8月7日[180] - 王顺华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750,000股,限售期至2018年8月7日[180] - 李平与李永平、李永中为兄弟关系,构成关联股东[180]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5,250万股,年度内无变动[189] - 控股股东李平承诺在股价稳定方案公告后90天内增持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3%的股份[137] - 董事及高管承诺在股价稳定方案公告后90天内增持金额不低于本人上一年度从公司领取收入的三分之一[137] - 李平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0%[139] - 蓝盈创投承诺在锁定期结束后两年内减持其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140] - 徐东锁定期满后第一年减持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时持股总数20%[140] - 徐东锁定期满后第二年减持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时持股总数20%[140] - 王顺华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时持股总数40%[141] - 控股股东增持价格不高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10%[137] - 董事及高管增持价格不高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10%[137] - 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公司将回购全部新股并按发行价加同期银行存款利息进行补偿[143] - 控股股东李平承诺若招股书虚假将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为发行价加同期
南卫股份(603880) - 2017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