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8.0009427561亿元,同比增长37.1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50546432亿元,同比增长1.3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128666416亿元,同比下降4.57%[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股,同比下降15.56%[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95%,同比下降6.95个百分点[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1%,同比下降7.35个百分点[2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38元/股,同比下降15.56%[2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16%[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3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7.2%至8.0009亿元,上期为5.8333亿元[114] - 净利润同比增长1.4%至1.515亿元,上期为1.4947亿元[11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5.6%至0.38元/股,上期为0.45元/股[115]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5.8%至1.2792亿元,上期为1.3576亿元[1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5.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26%[37] - 研发支出为1620.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13%[37] - 财务费用为-538.2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15%[37] - 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成本为5.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26%[43] - 专业技术服务业毛利率为31.42%,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43] - 专利专有及通用设备销售成本为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41%[43] - 专利专有及通用设备毛利率为37.63%,同比下降13.15个百分点[43] - 设计、咨询业务毛利率为-58.18%,同比上升87.45个百分点[43]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6.2%至5.4871亿元,上期为3.3003亿元[114]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838727539亿元,同比下降416.04%[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87.2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6.04%[3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93.20%[3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93.67%[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7%至3.3503亿元,上期为3.5163亿元[12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6.4%至3.2331亿元[12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增长41.7%至2.4195亿元[1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838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负1625万元扩大[1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39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16.75亿元[1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8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9.91亿元[1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36亿元,期末余额达6.76亿元[121] - 支付给职工现金85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121] - 支付的各项税费579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1%[12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7584万元,较合并层面更差[124] 业务线表现 - 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为8.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6%[43] - 专利专有及通用设备销售收入为5.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7%[43] - 设计、咨询业务营业收入为2509.3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28%[43] 地区表现 - 西北地区营业收入为2.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1.29%[47]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为3.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3%[47]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变化 - 总资产为38.9986861511亿元,同比增长47.23%[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2082553782亿元,同比增长109.38%[22]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8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56亿元增长23.4%[10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23亿元增长37.2%[107]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2.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28亿元减少24.0%[107]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7.2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25.93万元大幅增长11,483%[107]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29.8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66亿元增长60.0%[107]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7.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65亿元增长26.9%[107] - 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12.9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3.16亿元减少1.5%[10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21.2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13亿元增长109.4%[109] - 公司股本期末余额为4.1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30亿元增长24.9%[109]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10.5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58亿元增长567.5%[109] - 所有者权益合计同比增长108.7%至20.8065亿元,上期为9.9676亿元[113] - 专项储备同比增长35.9%至287.826万元,上期为211.746万元[113]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6.38亿元,较期初增长29.0%[126] - 股本增加8230万元至4.12亿元,资本公积增加8989万元[13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52亿元,未分配利润增加1255万元[130]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120,825,537.82元[132] - 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28,180,793.32元[132]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81,584,500.12元[134]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2,243,915.90元[136]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1,108,341.88元[136]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27,923,787.26元[137]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57,814,837.26元[141] - 公司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1,903,095.38元,本期使用金额为767,521.36元[141]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96,764,680.44元[143] - 公司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35,803,219.16元[141]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0.30亿元[33] -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总额为98,034.60万元,已使用49,677.44万元[58] - 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4,069.4万元,已投入1,181.33万元[58] - 日处理煤量2500吨级航天粉煤气化炉技术研制项目承诺投资额3,025万元,已投入482.58万元[58] - 补充公司营运资金项目承诺投资额52,851.47万元,已投入23,684.45万元[58] 子公司和关联交易 - 全资子公司北京航天长征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337.76万元[59] - 子公司北京航天长征总资产为18,138.42万元,净资产为6,099.68万元[59] - 公司通过《关于预计公司2015年日常关联交易的议案》[6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823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41230万股[89]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330,0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80.04%[87]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82,3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19.96%[87]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291,176,471股,占总股本比例70.62%[87]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持股188,630,981股,占总股本比例45.75%[97] - 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62,954,904股,占总股本比例15.27%[97]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转持二户持股8,152,089股,占总股本比例1.98%[97] - 报告期末股东总户数为32,920户[95] - 国有股转持共计8,152,089股划转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90] - 限售股份解除限售日期均为2018年1月28日[92]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八组合持有无限售流通股4,477,344股[98] - 华融国际信托持有无限售流通股1,200,000股,占总股本0.29%[98] - 常州投资集团持有无限售流通股978,200股,占总股本0.24%[98] - 高增欣持有无限售流通股730,000股,占总股本0.18%[98]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88,630,981股,限售期至2018年1月28日[100] - 航天投资控股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62,954,904股,限售期至2018年1月28日[100] - 北京航天产业投资基金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2,352,941股,限售期至2018年1月28日[100] -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1,438,497股,限售期至2018年1月28日[100]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转持二户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8,152,089股,限售期至2018年1月28日[100] - 卢正滔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6,470,588股,限售期至2016年1月28日[100] - 公司股本总额为人民币41,230万元,累计股本总数41,230万股[144] 利润分配和专项储备 - 公司实施201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0.63元,总金额2,597.49万元[60][61]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25,974,900.00元[132]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370,152.99元[132]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166,758.33元[132] - 利润分配总额为-198,000,000.00元[134]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25,974,900元[139] - 公司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918,692.29元,本期使用金额为157,897.43元[139] - 公司利润分配中提取盈余公积金额为25,781,483.73元,对所有者分配金额为-198,000,000元[141] 股东承诺和股份锁定 - 实际控制人航天科技集团承诺不从事与公司相同或相似业务避免同业竞争[69] - 控股股东火箭院承诺不投资合作经营控制与公司业务相同或相似企业[69] - 持股5%以上股东航天投资承诺不利用股东地位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69] - 持股5%以上股东动力所承诺承担因违反同业竞争承诺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69] - 持股5%以上股东航天产业基金承诺所投资企业不从事与公司可能发生同业竞争业务[69] - 所有承诺均自2012年3月6日或3月8日起长期有效[69] - 报告期内所有承诺均未到履行期限[69] - 报告期内所有承诺均被严格履行[69] - 实际控制人航天科技集团承诺自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IPO前股份[71] - 若上市后6个月内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航天科技集团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71] - 控股股东火箭院承诺锁定期届满后24个月内无减持计划,维持控股地位[71] - 控股股东减持需提前书面通知公司并公告,公告后3个交易日方可减持[71] - 持股5%以上股东航天投资承诺锁定期届满后12个月内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的10%[71] - 航天投资锁定期届满后24个月内累计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的30%[71] - 所有股东减持价格均不得低于经除权除息调整后的发行价[71] - 违规减持所得收益需归公司所有,否则将扣留相应现金分红[71] - 股份锁定期承诺起始日期为2015年1月28日[71] - 相关承诺涉及IPO前已发行股份的流动性限制安排[71] - 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73] - 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的20%[73] - 减持价格不得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73]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73] - 违规减持所得需全额上缴公司[73] - 未上缴违规所得时公司可扣留等额现金分红[73] - 减持需提前书面通知并公告,公告后3个交易日方可减持[73] - 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锁定期36个月[73] - 控股股东承诺当股价连续20日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启动稳定方案[73] - 2015年1月28日为承诺生效日期[73] - 单次增持股份资金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75] - 单次回购股份资金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75] - 股价稳定措施启动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75] - 启动条件满足后10日内召开董事会[75] - 启动条件满足后30日内召开股东大会[75] - 股东大会通过方案后5个交易日内启动稳定措施[75] - 稳定措施终止条件包括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每股净资产[75] - 董事及高管增持资金不超过上一年度薪酬总额[77] 审计和监管 - 聘任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为2015年度审计机构[80] - 报告期内公司及相关主体未受监管处罚[8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021.88万元[29] 会计政策 - 公司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的份额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154] - 公司合并直接相关费用(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57] - 公司发行权益性工具作为合并对价时相关交易费用冲减资本公积(不足时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15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包含购买日付出资产、承担负债及发行权益/债务工具的公允价值[158] - 非同一控制合并中审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58]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159] - 现金等价物需满足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转换及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四个条件[164]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5]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汇兑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其它综合收益(可供出售项目)[165] - 处置境外经营时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166] - 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类别[168][16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的金融资产[170] - 应收款项初始确认金额为合同或协议价款具有融资性质的按现值确认[171] - 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公允价值加交易费用初始确认持有期间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172]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173]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条件时终止确认账面价值与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4][175]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6] -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继续确认金融资产收到的对价确认为金融负债[175] - 回购部分金融负债时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6]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账款标准为期末余额大于或等于应收账款余额的10%[184] - 单项金额重大其他应收款标准为期末单项金额超过100万元[184] - 账龄1年以内应收账款计提比例5%[186] - 账龄1-2年应收款项计提比例10%[187] - 账龄2-3年应收款项计提比例20%[187] - 账龄3-4年应收款项计提比例40%[187] - 账龄4-5年应收款项计提比例80%[187] - 账龄5年以上应收款项计提比例100%[187] -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低于成本超过50%时确认减值[179] -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低于成本20%-50%时综合判断减值[179]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项目、类别或合并计提,影响因素消失时金额转回计入当期损益[192] - 未完工建造合同项目若总成本可能超过总收入,预期损失立即确认为费用[192]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适用于控制情形,按
航天工程(603698) - 201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