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09%[18] - 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478,588,633.25元,同比下降13.09%[41][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3%[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3,925,200元,同比上升2.83%[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436.4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01%[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5.71%至0.36元,主因医药行业市场因素导致销售规模收缩[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至13.55%,反映盈利能力受行业环境影响[19] - 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08%至47,858.86万元,整体毛利率下降2.36个百分点至57.66%[46] - 医药制造业毛利率57.66%,同比下降2.36个百分点[45]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1.57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表现[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支出29,340,721.56元,同比下降23.94%[43] - 财务费用为-2,105,092.63元,同比下降326.65%,主要因银行贷款利息减少[43] - 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下降6.62个百分点至74.77%,金额同比下降15.44%[50] - 制造费用同比大幅上升39.44%,主要因固定资产折旧增加[50] - 财务费用大幅下降326.65%,主要因银行贷款利息减少[52] - 研发投入总额2,934.0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13%,研发人员占比23.92%[54] - 公司研发支出为2934.07万元,同比下降23.94%,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13%[75] - 销售费用总额5,438.6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1.36%,低于行业平均水平[94] - 咨询费及市场推广费2,764.23万元,占销售费用总额比例50.83%[93] - 运输费909.36万元,占销售费用总额比例16.72%[93] - 职工薪酬968.30万元,占销售费用总额比例17.81%[9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肠外营养药、抗感染药、消化系统药三大类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37.70%、31.66%和20.53%[26] - 抗感染类药物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3%至15,150.12万元,毛利率下降10.5个百分点至45.59%[46] - 肠外营养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07%至18,044.61万元,毛利率逆势提升1个百分点至50.05%[46] - 消化系统类药物营业收入9,827.12万元,同比增长7.28%,毛利率81.45%[88] - 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销售金额占比21.36%,位列同品种第一位[68] - 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报告期内产量547.55万支,销售量678.74万支[72] -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报告期内产量1944.74万支,销售量2101.17万支[72] - 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报告期内产量696.03万支,销售量713.26万支[73] - 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报告期内产量670.01万支,销售量694.51万支[73] - 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报告期内产量245.92万支,销售量299.93万支[73] - 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生产量大幅下降40.14%至547.55万支,库存量锐减91.10%[47] 各地区表现 - 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已覆盖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68] - 销售网络覆盖逾3,500家二级以上医院[35] - 销售网络覆盖超过3,500家二级以上医院[9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收购兼并能够对产品品种、市场区域、销售渠道形成优势补充的企业[113] - 公司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工艺核对工作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111] - 公司加强应收账款和现金流管理,控制应收账款增长并保证经营活动现金流良性发展[112] - 公司加大研发和技术创新投入,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111] - 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聚焦重点优势产品并深挖二线品种[111] - 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进军大健康产业[110][113] - 公司立足于肠外营养类、抗感染类、消化系统类等已具竞争优势的药品领域[110] - 公司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力度,确保三废治理达到国家标准[112] - 公司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药品购、销、储、运各环节质量工作[112] - 公司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加强关键岗位与核心人员培养[112] 研发投入与项目 - 公司取得新药证书23项,药品生产批件184项[35] - 研发团队规模达220余人[34] - 共有15个新药品种和96个仿制药品种在申请临床或生产批件过程中[35] - 公司共有42个品种获得临床试验批件[75] - 公司共15个新药品种、96个仿制药品种在申请临床批件或生产批件过程中[75]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为2934.0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13%,占净资产比例为2.51%[79] - 公司研发投入前10项目中,棓丙酯川芎嗪类化合物研发投入336.03万元,占营业收入0.70%,同比增长510.96%[77] - 氨曲南吸入溶液研发投入208.02万元,占营业收入0.43%,同比增长1584.38%[77] - 炎琥宁注射液研发投入97.52万元,占营业收入0.20%,同比增长3655.15%[78] - 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研发投入81.42万元,占营业收入0.17%,同比增长4311.73%[78] - 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合成开发投入83.04万元,占营业收入0.17%,同比增长1025.40%[78] -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胶囊研发投入58.36万元,占营业收入0.12%,同比增长124.53%[78] - 同行业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为16240.34万元,公司研发投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79] - 艾普拉唑肠溶片研发投入220.53万元,占营业收入0.46%[77] - 左旋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开发投入197.41万元,占营业收入0.41%[78]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2个药品生产批文,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1.0g和0.5g规格)和注射用头孢替唑钠(1.0g和0.5g规格)[82] - 研发项目撤回或未获批准共涉及12个药品,总研发费用达1,199.68万元人民币[83][84][85] - 注射用依前列醇钠(三类化药)研发费用185.8万元人民币,为撤回项目中最高单笔投入[84] - 普拉格雷相关3个剂型(片剂/胶囊)研发费用合计194.11万元人民币,均未获批准[84] - 多西环素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研发费用240.72万元人民币,为未批准项目中最高单笔投入[84] - 酮洛芬奥美拉唑缓释胶囊研发费用235.98万元人民币未获批准[84] - 美大制药共有6个药品未获批准,研发费用合计756.33万元人民币[84] - 美兰史克共有5个药品未获批准,研发费用合计225.84万元人民币[85] -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研发费用49.08万元人民币未获批准[83]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研发费用75.9万元人民币未获批准[84] 子公司表现 - 全资子公司灵康制药报告期营业收入23,606万元,净利润203万元,净利润率0.86%[100] - 全资子公司浙江灵康报告期营业收入39,181万元,净利润921万元,净利润率2.35%[101] - 全资子公司美大制药报告期净利润亏损750万元,净资产为负5,188万元[101] - 全资子公司美兰史克报告期营业收入仅30万元,净利润亏损661万元[102] - 全资子公司山南满金报告期营业收入1,821万元,净利润1,253万元,净利润率68.81%[10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34%[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2,270,442.32元,同比大幅增长84.34%[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4.34%,主要因收到大额政府补助及优化供应商账期管理[19]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激增4,027.67%至10.0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显著增加[56] - 公司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加183.95%主要因大额政府补助[57] - 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34.08%因销售减少及优化供应商账期[57] - 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上涨102343.39%因到期理财产品收益[57] - 公司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上涨4027.67%因到期理财产品本金收回[5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增长38.69%,增加6140万元,主因理财收益及产品到期资金回流[32] - 其他非流动资产激增691.41%,增加4581万元,系预付土地款及工程款所致[32] - 公司货币资金较上期增长38.69%至2.2亿元因理财收益及募集资金转回[60] - 公司短期借款归零同比下降100%因偿还银行借款[61] - 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激增6991.41%至4647万元因预付工程及土地款[61] - 公司受限资产总额1.83亿元含货币资金1615万元及抵押固定资产1.55亿元[62] - 货币资金增加至220,059,170.31元,同比增长38.7%[193] - 应收账款略降至51,208,644.16元,同比减少1.5%[193] - 存货减少至80,412,495.36元,同比下降7.3%[193] - 其他流动资产为514,862,904.85元,同比下降18.4%[193] - 固定资产增至289,621,312.38元,同比增长3.9%[194] - 短期借款从50,000,000元降至0元,减少100%[194] - 应付账款增至53,472,100.52元,同比增长15.2%[194] - 预收款项增至13,239,791.66元,同比增长93.8%[194] - 未分配利润增至200,981,679.93元,同比增长21.9%[195] - 母公司货币资金增至58,098,839.38元,同比增长155%[197] - 公司总资产从11.84亿元增长至12.34亿元,同比增长4.24%[198][199] - 流动资产从4.15亿元增至4.59亿元,同比增长10.66%[198] - 长期股权投资保持稳定为7.67亿元[198] - 其他流动资产从1.65亿元降至1.40亿元,减少14.85%[198] - 应付账款从200万元增至612.88万元,同比增长206.44%[198] - 预收款项新增2281.61万元[198] - 盈余公积从4734.94万元增至6121.72万元,同比增长29.29%[199] - 未分配利润从1.92亿元增至2.13亿元,同比增长10.81%[199] - 负债总额从3703.49万元增至5260.93万元,同比增长42.05%[198][199] - 所有者权益从11.47亿元增至11.81亿元,同比增长3.02%[199] 政府补助和投资收益 - 政府补助金额大幅增至4956.98万元,较2015年增长约480%[24] - 委托理财收益达1817.88万元,同比增长3.4%[24] - 公司确认理财产品投资收益1816.7万元[58] - 公司收到西藏山南市政府补助4263.29万元[5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期末总股本为2.6亿股[18] - 公司2016年末总股本为2.6亿股[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8,178户,较上一月末的28,752户减少574户[155] - 浙江灵康控股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持股128,700,000股,占比49.50%[157][160] - 陶灵萍持股17,550,000股,占比6.75%,为第二大股东[157] - 西藏山南盈实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2,675,000股,占比4.88%,为第三大股东[157] - 陶灵刚持股11,700,000股,占比4.50%,为第四大股东[157] - 姜晓东持股9,750,000股,占比3.75%,为第五大股东[158] - 王文南持股8,775,000股,占比3.38%,为第六大股东[158] - 陶小刚持股5,850,000股,占比2.25%,为第七大股东[15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482,128股,占比0.57%,为第八大股东[158] - 陶灵萍与陶灵刚为兄妹关系,分别持有浙江灵康控股有限公司60%和40%股权[158][159] - 浙江灵康控股等股东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2015年5月28日至2018年5月27日[123] - 西藏山南盈实投资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2015年5月28日至2016年5月27日[123] - 浙江灵康控股等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比例不超过持股总数20%[124] - 西藏山南盈实投资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比例不超过持股总数50%[124] - 所有股东减持价格均不得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除权除息调整后)[124] - 浙江灵康控股等股东若股价低于发行价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24] - 王文南个人股东锁定期承诺期限至2018年5月27日[124] - 西藏山南盈实投资违反减持承诺需将超额收益上缴公司[124] - 浙江灵康控股承诺函长期有效且报告期内严格履行[124] 董事及高管薪酬与持股 - 董事长陶灵萍持股1755万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5.4万元[167] - 董事兼总经理陶灵刚持股1170万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1.33万元[167] - 董事兼财务总监蒋建林无持股变动,年度税前报酬总额32.33万元[167] - 董事王文南持股877.5万股,报告期内未从公司获取报酬[167] - 三位独立董事(王晓良、张辉、何前)各自获得税前报酬8万元,均无持股[167] - 监事会主席吕军无持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6万元[167]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周军无持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30.79万元[167] - 副总经理陶小刚持股585万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6.53万元[167] - 公司董事及高管合计持股4387.5万股,年度报酬支出总额390.02万元[167] - 董事长陶灵萍同时担任控股股东浙江灵康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16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实际获得报酬总额为390.02万元[172] 员工结构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945人,其中母公司43人,主要子公司902人[174] - 生产人员302人,占员工总数31.96%[174] - 技术人员324人,占员工总数34.29%[174] - 销售人员175人,占员工总数18.52%[174] - 行政人员114人,占员工总数12.06%[174] - 财务人员30人,占员工总数3.17%[174]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18人,占员工总数1.90%[174] - 大专及本科学历员工467人,占员工总数49.42%[174] - 高中及以下学历员工460人,占员工总数48.68%[174] 分红和利润分配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共计派发3120万元人民币[2] - 公司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2] - 公司2016年现金分红3120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0.27%[122] - 公司2015年现金分红1.04亿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69.47%[122] - 公司2014年现金分红1.0725亿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71.57%[122] - 公司未进行现金分红且未分配利润使用计划不适用披露[123] - 公司每年现金分红金额不低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20%[126] - 在净利润为正时利润分配必须包含现金分红方式[126] - 具备现金分红条件时优先采用现金分红进行利润分配[126] -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且股价与股本规模不匹配时可实施股票股利分配[126] - 股东大会决议后须在2个月内完成股利派发事项[126] 委托理财 - 公司委托理财总金额为150,348万元人民币[139] -
灵康药业(603669) - 2016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