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5.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24] - 基本每股收益0.49元,同比增长2.08%[25] - 稀释每股收益0.49元,同比增长2.08%[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基本每股收益0.48元,同比增长2.13%[25]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14.74%[45] - 主营业务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14.78%[45]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85%[45] - 营业利润为1.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24] - 公司净利润为1.194亿元,同比增长1.85%[12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94亿元[1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9元/股,同比增长2.08%[125] - 营业收入为3.842亿元,同比增长11.52%[127] - 营业利润为1.254亿元,同比增长9.01%[128] - 母公司净利润为1.079亿元,同比增长7.51%[12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9亿元[13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3.31亿元,同比增长24.28%[51] - 销售费用1314万元,同比下降10.53%[51] - 财务费用-33万元,同比下降205.96%[51] - 营业成本为2.112亿元,同比增长20.71%[12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56.5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57.91%[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57万元,同比下降3957.91%[5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56.5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3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634亿元,同比下降5.09%[13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000万元[1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78.3万元,较上期的-2441.7万元扩大202.1%[13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1亿元,同比下降3.4%[13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23亿元,同比增长28.4%[134]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为1.01亿元,同比增长6.9%[134]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7436.2万元[13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6亿元,较期初减少42.1%[13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000万元[135]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4000万元[135] 资产和负债关键指标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为2.39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02%,较上期下降38.15%[55]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为9.99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2.70%,较上期增长28.52%[55] - 其他应收款期末金额为1.24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83%,较上期增长21.61%[55]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金额为215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35%,较上期增长64.38%[55] - 应付账款期末金额为3.08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36%,较上期增长15.36%[5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395亿元,较期初3.873亿元减少38.2%[11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999亿元,较期初7.780亿元增长28.5%[116]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1.248亿元,较期初1.026亿元增长21.6%[116]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3.678亿元,较期初12.706亿元增长7.6%[116]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3.088亿元,较期初2.677亿元增长15.3%[116] - 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2.575亿元,较期初2.460亿元增长4.7%[116]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为0.515亿元,较期初0.439亿元增长17.3%[116]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5.946亿元,较期初14.913亿元增长6.9%[116] - 货币资金为1.4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50.3%[119] - 应收账款为8.3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7.2%[119] - 短期借款保持4000万元人民币[120] - 应付账款为2.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0.6%[120] 业务线表现 - 勘察设计板块同比增长15.70%[45] - 咨询研发板块同比增长39.00%[45] - 新签合同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2.13%[45] 子公司业绩 - 控股子公司交勘院报告期营业收入8692万元,净利润1393万元[61] - 控股子公司高速检测报告期营业收入3425万元,净利润295万元[61] - 控股子公司中兴监理报告期营业收入2419万元,净利润192万元[61] 股东权益和分配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87%[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25%,同比下降3.69个百分点[25] - 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09%,同比下降3.55个百分点[2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3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5.9%[118] - 未分配利润为3.9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3.4%[118]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2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5.1%[122] -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7304.2万元[138]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36,964,922.49元,较期初增长34.1%[13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93,662,734.28元[139]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7,255,323.18元[139]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84,650,544.53元,较期初增长44.8%[140]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9,216,802.72元[140]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712,072,279.79元[140]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13,105,704.34元[143]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07,918,156.83元[143] - 母公司对股东分配利润73,042,006.80元[143] - 母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198,437,230.47元[143]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24,733,375.80元,较期初增长29.4%[144]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47,981,854.37元,较期初增长149.5%[14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达100,385,513.36元[144] - 向股东分配利润29,216,802.72元[144]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198,437,230.47元[144][145]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18,960,482.01元[145] - 股本总额保持243,473,356.00元未变动[144][145] - 其他综合收益余额34,840,934.96元[14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170.9万元[26]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5.01万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29.38万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净额136.5万元[26]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69] - 控股股东交通控股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71] - 控股股东交通控股承诺所持股份不存在质押或冻结情形[71] - 十二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5.54%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股份[72]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锁定期满后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72] - 控股股东交通控股承诺严格执行稳定股价预案[75] - 控股股东承诺若违反稳定股价预案将延期领取股东分红[76]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稳定股价预案将延期发放董事薪酬及股东分红[77] - 控股股东未按预案增持股票将延期发放股东分红且股份不得转让[78] - 董事及高管未按预案增持将延期发放除基本工资外的薪酬津贴及股东分红[79] - 控股股东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否则赔偿一切直接和间接损失[80] - 控股股东承诺股票锁定期满后2年内不减持股份[82] - 控股股东违反减持承诺需将减持收益归公司所有[82] - 控股股东若违反承诺将延长所持股票锁定期至不利影响消除[83] - 公司若违反承诺需以自有资金补偿投资者直接损失[85] - 公司违反承诺后12个月内不得发行任何证券[85] - 董事及高管违反承诺需将所得收益归公司并赔偿损失[86] - 董事及高管违反承诺将延长所持股票锁定期[86] 股东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9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97户[98] - 控股股东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66亿股占比68.18%[100] - 股东王吉双持股170万股占比0.70%[100] - 股东吴立人持股140万股占比0.58%[100] - 股东徐宏光持股140万股占比0.58%[100] - 股东操太林持股118.5万股占比0.49%[100] - 股东谢洪新持股110万股占比0.45%[100] - 股东王耀明持股110万股占比0.45%[100] - 股东刘新持股110万股占比0.45%[100]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660万股,限售期至2020年8月1日[102] - 王吉双等10名自然人股东各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10万股,限售期至2018年8月1日[102] 投资与关联交易 - 公司对联营企业安徽省综合交通股份追加投资800万元,持股比例保持20%[56][57] 税务优惠 - 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15%[63] 会计政策和合并报表处理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为公司及子公司报表并统一会计政策[159] - 合并范围包括基于控制确定的子公司及结构化主体[159] - 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需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62] - 购买少数股权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时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162] - 多次交易分步合并时非一揽子交易按公允价值确认金融资产[164] - 处置子公司时将其期初至处置日收支及现金流纳入合并报表[161] - 子公司持有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按库存股列示为权益减项[161] - 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抵销产生暂时性差异时确认递延所得税[162] - 专项储备在长期股权投资抵销后按母公司份额恢复[161] - 少数股东当期亏损超过期初权益份额时余额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62]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若因资本公积余额不足未全额恢复,需在附注中披露具体金额及未转入留存收益的金额[165]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时,购买日前持有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67] - 处置子公司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67] - 丧失控制权时,与原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除设定受益计划变动外)转入当期损益[168] - 因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导致母公司股权比例稀释时,增资前后母公司享有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68] - 外币货币性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持有期间利息或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172] - 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处置时价款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72]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原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额转入投资收益[173] -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利息按实际利率法计入当期损益,权益工具现金股利在宣告时计入当期损益[173]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 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4] - 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4]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 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7]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 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对价及对应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8] -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解除时终止确认 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9] -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时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减记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181] -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 并考虑相关担保物价值[181] -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转回时计入当期损益 需有客观证据表明价值恢复[181] - 减值后利息收入按确定减值损失时采用的折现率计算确认[181]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满足法定抵销权利且计划净额结算时 以抵销后净额列示资产负债表[180]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账款标准为年末余额占总额5%以上且金额大于1000万元[185] - 单项金额重大其他应收款标准为年末余额占总额5%以上且金额大于200万元[185] - 1年以内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5%[188] - 1-2年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10%[188] - 2-3年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30%[188] - 3-4年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50%[188] - 4-5年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80%[188] - 5年以上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100%[188]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189] - 低值易耗品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190] - 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但低于50%表决权股份时通常认为具有重大影响[193] - 投资性房地产中房屋及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折旧年限10-30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9.70%-3.23%[198] - 投资性房地产中土地使用权采用年限平均法折旧年限50年无残值年折旧率2.00%[198] - 固定资产中房屋及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折旧年限10-30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9.70%-3.23%[200]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确定初始投资成本[19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付出资产公允价值确定初始投资成本[193] - 以支付现金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购买价款作为投资成本[194] -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按证券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94] - 成本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195] - 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5]
设计总院(603357) - 2017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