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洲药业(603456) - 2017 Q4 - 年度财报
九洲药业九洲药业(SH:603456)2018-02-14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17年营业收入17.17亿元,较2016年增长3.89%,2015年为14.45亿元[18] - 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亿元,较2016年增长32.40%,2015年为2.00亿元[18] - 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8亿元,较2016年增长44.56%,2015年为1.59亿元[18] - 2017年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较2016年增加32.00%,2015年为0.45元/股[19] - 2017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31元/股,较2016年增加47.62%,2015年为0.36元/股[19] - 2017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5%,较2016年增加1.25个百分点,2015年为11.63%[19] - 2017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26%,较2016年增加1.50个百分点,2015年为9.26%[19]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94550338.01元,第二季度为403797541.69元,第三季度为435945884.04元,第四季度为483146836.02元[22] - 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200219.85元,第二季度为31207956.20元,第三季度为40515742.81元,第四季度为33681344.28元[22] - 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9609486.36元,第二季度为30071626.92元,第三季度为37192195.61元,第四季度为30745367.15元[2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7亿元,同比增长3.89%;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32.40%[65][68][69] - 本期营业收入1,717,440,599.76元,销售费用率1.72%,管理费用率16.20%,财务费用率1.48%,所得税费用率1.60%[82] - 抗感染类产品营业收入474,941,864.01元,毛利率23.51%,收入比上年减少0.01% [114] - 中枢神经类产品营业收入437,914,861.87元,毛利率31.98%,收入比上年减少4.26% [114] - 抗病毒类产品营业收入103,982,100.65元,毛利率48.44%,收入比上年减少50.46% [114] - 心血管类产品营业收入96,722,206.19元,毛利率52.61%,收入比上年增加144.34% [114] - 抗肿瘤类产品营业收入32,833,111.01元,毛利率65.68%,收入比上年增加43.19% [114] - 其他产品营业收入176,292,087.37元,毛利率41.74%,收入比上年增加81.08% [114] - 公司报告期内销售费用29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1万元,销售费用率较上年同期增加0.06个百分点至1.72%[1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1.82亿元,同比下降3.96%;销售费用2953.48万元,同比增长7.71%;管理费用2.78亿元,同比增长8.30%;财务费用2549.11万元,同比增加304.41%[68][69] - 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销售营业收入15.88亿元,同比增1.59%,营业成本10.59亿元,同比降7.54%,毛利率33.34%,增加6.59个百分点[71] - 贸易类销售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均减少100%,主要因报告期无该类产品销售[71][72] - 技术服务营业收入836.82万元,同比增3447.89%,营业成本355.68万元,同比增1906.24%,毛利率57.50%,增加32.67个百分点[71] - 工程服务营业成本同比增74.00%,主要因报告期服务成本增加[71][72] - 合同定制类产品营业成本同比减30.55%,因产品结构调整后毛利率大幅增加[72] - 贸易类及其他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40.14%,因其他类产品结构变化,高毛利产品增加[72] - 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销售中,原材料成本同比降11.35%,人工成本同比降2.58%,燃料动力成本同比增3.85%,制造费用同比降2.37%[77]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5.35亿元,同比降6.93%,营业成本3.71亿元,同比降21.31%,毛利率30.58%,增加12.69个百分点;国外市场营业收入10.63亿元,同比增6.73%,营业成本6.91亿元,同比增1.78%,毛利率34.94%,增加3.16个百分点[72] - 本期研发投入85,245,003.04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96%;研发人员37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2.39%[81] - 销售费用中运保费本期发生额7,434,111.40元,占销售费用总额比例25.17% [12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中枢神经类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1.6%、16.34%,降糖类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0.1%、21.1%[35] - 近三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2亿元[36] - 公司系统掌握化学合成领域关键和核心技术,手性催化和合成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40] - 公司“手性醇的生物不对称合成技术”和“医药酶改造与绿色制药工艺”被列入国家“863”计划[40] - 公司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布局,加大绿色工艺研究投入,释放产品市场竞争优势[33] - 公司为跨国医药公司提供的专利原料药及中间体合同定制业务成业绩增长亮点[33] - CDMO事业部构建全球BD体系,拓展全球业务,其整体毛利率大幅提升[34][35] - API事业部拓展产品市场覆盖能力,部分产品量价齐升[35] - 公司具有技术研发、cGMP质量管理、EHS管理、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等优势[39][41][42][44] - 公司是具备专利原料药委托研发和生产一站式服务能力的企业[36] - 公司拥有与原料药相关专利申请达200多项,报告期内在糖尿病治疗和非甾体抗炎药领域递交15篇专利申请[57] - 现有CDMO项目中,已上市11个、III期临床29个、II期及I期临床试验219个[57] - 公司为全球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提供一站式服务,主要产品有CDMO和API业务[87] - API原料药研发投入2196.33万元,占营业收入1.28%,CDMO项目研发投入5844.68万元,占营业收入3.40%,制剂研发投入483.49万元,占营业收入0.28%[107] - 公司CDMO项目中多个抗癌、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处于临床Ⅱ期或Ⅲ期,API项目中2型糖尿病治疗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处于工艺验证或中试阶段[108][109] - 公司主要产品卡马西平等原料药及中间体在单品种细分全球市场中位居前列[101] - 公司2型糖尿病治疗药预计2018年完成验证生产和法规注册,非甾体抗炎药预计2018年完成试产并初步销售[110] - API项目1申报厂家数量11家,已批准的国产仿制药厂家数量3家 [112] - API项目2申报厂家数量33家,已批准的国产仿制药厂家数量0家 [112] - API项目3申报厂家数量19家,已批准的国产仿制药厂家数量0家 [112] 各地区表现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5.35亿元,同比降6.93%,营业成本3.71亿元,同比降21.31%,毛利率30.58%,增加12.69个百分点;国外市场营业收入10.63亿元,同比增6.73%,营业成本6.91亿元,同比增1.78%,毛利率34.94%,增加3.16个百分点[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稳步发展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积极布局仿制药,大力发展专利药合同定制研发及生产业务[141] - CDMO事业部未来倾向提供“原料药 + 制剂”一站式服务,2018年巩固欧洲市场,扩大亚太和美国市场[144] - 公司紧跟国家趋势,巩固细分领域领导或领先地位,推进绿色工艺创新,拓展海外市场[140] - API事业部利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MAH制度机遇,扩展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市场覆盖范围[14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1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2017年12月31日总股本447,846,20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总额89,569,241.20元,占2017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60.68%[2] - 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将增至806,123,171股[2] - 201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4亿元,较2016年增长78.71%,2015年为1.41亿元[18] - 2017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75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4.49%,2015年末为25.16亿元[18] - 2017年末总资产31.43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4.79%,2015年末为33.35亿元[18] - 2017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687270.04元,2016年为-2464419.27元,2015年为285104.31元[22] - 2017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5819353.11元,2016年为17042341.28元,2015年为26459435.01元[22] -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134690.28元,第二季度为25544169.29元,第三季度为75358008.76元,第四季度为75164415.14元[22] - 2016年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取得的投资收益为-290497.23元,2015年为1162229.99元[24] - 2016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395403.65元,2015年为557652.84元,2014年为-904051.42元[24] - 2016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4574589.04元,2015年为18033434.82元[24] - 2016年所得税影响额为-1750092.32元,2015年为-3140068.09元,2014年为-4345632.31元[2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14,943,60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2.23%;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51,978,40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9.69%[79]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403,772,060.56元,占总资产12.85%,较上期期末增加56.14%[84]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39,071,152.27元,占总资产1.24%,较上期期末减少46.59%[84]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26,136,800元,占总资产0.83%,较上期期末增加26,036.80%[84] - 其他应付款本期期末数47,644,585.47元,占总资产1.52%,较上期期末增加510.51%[84] - 受限资产合计122,005,531.03元,包括货币资金106,097,197.70元、应收票据500,000元、固定资产15,408,333.33元[85] - 2015 - 2019年间全球药品销售金额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4% - 5%[87] - 2016年全球原料药市场总产值1579.5亿美元,预计2021年产值达2139.7亿美元,2016 - 2021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6.3%[90] - 北美每年约消耗各种原料药40亿美元,占世界原料药消费市场的1/3,近年来需进口超20亿美元的原料药,且依赖进口比例扩大[90] - 2007 - 2016年,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467亿元增至50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69%,预计2022年销售规模接近7000亿元[94] - 2017年美国FDA批准46个新分子实体,含34个NDA和12个BLA,新药上市数量创20年新高[96] - 2022年公司合作伙伴诺华处方药销售额将超辉瑞,罗氏排第三,吉利德排第十六[99] - 公司专利原料药及中间体CDMO业务产品集中在抗病毒、肿瘤治疗、心血管等领域[99] - 抗肿瘤领域市场将由2016年的937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192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12.7%[100] - 糖尿病市场2022年将超抗风湿领域,达579亿美元[100] - 公司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治疗领域涵盖中枢神经、非甾体抗炎等药物[101] - 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为8524.50万元,占营业收入4.96%,医药研发人员达373人[105] -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40件,新增13项授权专利,已申请的260件发明专利中,获126件国内外授权专利,其中24件国外授权专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