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109亿元,同比下降3.08%[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46.93万元,同比下降24.26%[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股,同比下降25%[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6%,同比下降32.25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07.19万元,同比下降20.42%[18] - 公司营业收入为2.109亿元,同比下降3.08%[25][27] - 营业利润为5481.35万元,同比下降13.55%[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46.93万元,同比下降24.26%[25] - 营业收入从217,618,475.12元下降至210,923,810.74元,下降3.1%[97] - 净利润从54,751,072.74元下降至41,469,276.90元,下降24.3%[99]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6元/股下降至0.12元/股,下降25.0%[99] - 母公司营业收入从65,048,556.82元增长至69,426,421.95元,增长6.7%[101] - 净利润为6,905,769.58元,同比增长44.0%[102] - 营业利润为8,867,377.06元,同比增长59.2%[102]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11,090,277.97元[11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905,769.58元[116] - 上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8,245,882.05元[1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6352.81万元,同比下降12.47%[27] - 财务费用为5925.1万元,同比上升13.65%,主要因汇兑损失[27][28] - 营业成本从72,575,763.28元下降至63,528,069.35元,下降12.5%[97] - 财务费用从52,134,764.80元上升至59,251,006.05元,增长13.6%[97]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87.17万元,同比下降441.96%[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87.17万元,同比下降441.96%[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亿元,同比上升1238.54%,主要因发行新股[27][2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85,149,419.11元,同比下降36.9%[103]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550,401,635.22元,同比下降36.4%[104]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681,371,600.74元,同比下降36.1%[10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001,440.84元,同比增长1239.0%[105]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322,800,000.00元[10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73,481,025.47元,同比增长90.8%[105]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736,137.04元,同比下降166.7%[10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648,478.98元,同比大幅减少98.4%[10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35,191,507.50元,同比增长451.8%[108]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322,800,000.00元,主要来自股东投入[10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13,413,194.85元,同比增长123.8%[10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装卸业务毛利率52.8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6%[33] - 贸易代理业务毛利率95.86%,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99%[3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272亿元,同比增长36%[18] - 总资产为38.793亿元,同比增长3.66%[18]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7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74亿元略有增长[9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102.69万元人民币,较期初4566.44万元增长55.6%[90]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19.4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49亿元增长5.3%[90]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为29.1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7.61亿元增长5.4%[9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6.7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94亿元减少11.4%[91]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4000万元减少50.0%[91] - 股本期末余额为4.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51亿元增长17.1%[92]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4.1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2亿元增长154.0%[92]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4.9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55亿元增长9.1%[92]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1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34亿元减少4.8%[94] - 公司总资产从2,613,876,826.32元增长至2,886,871,790.80元,增长10.4%[95] - 短期借款从1,447,855,840.67元下降至1,359,907,599.81元,下降6.1%[95] - 资本公积从153,742,986.44元增长至403,318,486.44元,增长162.3%[96] - 股本从350,500,000.00元增长至410,500,000.00元,增长17.1%[9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351,330,879.33元,增幅36.0%[111] - 股本从350,500,000.00元增至410,500,000.00元,增幅17.1%[111] - 资本公积从162,304,416.66元增至411,879,916.66元,增幅153.8%[111] - 未分配利润从454,755,426.36元增至496,224,703.26元,增幅9.1%[111] - 综合收益总额41,755,379.33元,主要来自净利润[111] - 所有者投入资本309,575,500.00元,包括股本和资本公积增加[111]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总额为29,831.54元[113] - 股东投入普通股金额为29,831.54元[113] - 所有者投入资本总额为309,575,500.00元[116] - 股东投入普通股金额为309,575,500.00元[116]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7608亿元人民币,期初余额为4.7370亿元人民币[198] -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为4.2046亿元人民币,期初余额为4.6253亿元人民币[198] - 其他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555.16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108.29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98] - 库存现金期末余额为7.16万元人民币,期初余额为7.79万元人民币[198]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095755亿元[41] - 报告期内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755.55万元[41] - 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248.74万元[41]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570881亿元[41] - 公司对最高额度不超过人民币9500万元的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41] - 木材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为人民币2.387875亿元[43] 子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盈利港务总资产为人民币6.771013亿元[42] - 盈利港务净资产为人民币5.856711亿元[42] - 盈利港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63502亿元[42] - 盈利港务净利润为人民币3528.77万元[42] 担保情况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104,681.60万元[48] - 公司担保总额为104,681.60万元[48]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07.27%[48]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55,889.42万元[48]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为15,000.00万元[48] - 公司不存在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的担保[48][49] - 公司未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48] - 公司无逾期担保和涉及诉讼的担保[49] - 公司除对子公司担保外不存在其他对外担保[4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已建立IPO相关的承诺履行机制包括股价稳定预案和股份回购条款[52][53] - 单次股份回购资金上限为上一会计年度末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0%[54] - 单一会计年度稳定股价回购资金总额上限为上一会计年度末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0%[54] - 控股股东单次稳定股价增持资金不低于上市后累计获得现金分红金额的20%[56] - 控股股东单一年度稳定股价增持资金上限为上市后累计获得现金分红金额的50%[56] - 违反股价稳定承诺时现金分红上限为单次不超过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0%[54] - 违反股价稳定承诺时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上限为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0%[54] - 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时将以要约收购方式回购股份[55] - 回购价格不低于新股发行价加同期活期存款利息或立案稽查前30日股票均价[55] - 回购要约期限不少于30日且不超过60日[55] - 控股股东承诺不从事与公司存在竞争关系的业务活动[57] - 控股股东上海沪瑞承诺公司股票上市后三十六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59] - 若上市后六个月内股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六个月[59] - 锁定期满后第一年内减持股票数量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10%[59] - 锁定期满后第二年内减持股票数量不超过原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10%[59] - 实际控制人黄保忠承诺每年减持股份不超过其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59] - 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发行价[59] - 预计未来1个月内减持数量超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后股份总数1%时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转让[61] - 若违反股份锁定及减持承诺,将在10个交易日内购回违规卖出股票且锁定期自动延长3个月[61] - 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回购新股及购回老股[62] - 实际控制人黄保忠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同或相似的经营活动[63] - 实际控制人黄保忠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64] - 若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实际控制人持股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64] - 实际控制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不减持直接持有股份[64] - 持股5%以上股东上海祁祥承诺锁定期满后第一年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100%[66] - 上海祁祥锁定期满后第二年减持不超过原所持股份总数100%[66] - 持股5%以上股东无锡合创承诺锁定期满后第一年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50%[67] - 无锡合创锁定期满后第二年减持不超过原所持股份总数50%[67] - 所有股东减持价格均不得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66][67] - 违反减持承诺需在10个交易日内购回违规卖出股份[66][67] - 因违反承诺所获收益需在5日内归还公司[66][67] - 持股5%以上股东陆晋泉承诺锁定期满后第一年内减持不超过其所持公司股票总数的100%[68] - 持股5%以上股东陆晋泉承诺锁定期满后第二年内减持不超过其所持公司股票总数的100%[68] - 减持时预计未来1个月内减持数量超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后股份总数1%将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转让[68][69] - 减持时预计未来1个月内减持数量不超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后股份总数1%将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系统转让[68] - 违反股份锁定及减持承诺需在10个交易日内购回所有违规卖出股票[68][69] - 违反承诺所获收益归公司所有并在5日内支付至公司指定账户[68][69] 股东和股本结构 - 公司总股本变动后为410,500,00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350,500,000股占比85.38%[77]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60,000,000股占比14.62%[77] - 国家持股增加6,000,000股至6,000,000股占比1.46%[77] - 国有法人持股减少6,000,000股至14,664,597股占比3.57%[77]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60,000,000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410,500,000股[79] - 山西太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转持6,000,000股股份[79]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50,891户[80] - 第一大股东上海沪瑞实业有限公司持股97,330,443股,占总股本比例23.71%[82] - 第二大股东黄保忠持股53,057,448股,占总股本比例12.93%[82] - 第三大股东上海祁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6,867,258股,占总股本比例6.55%[82] - 黄保忠与上海沪瑞存在关联关系,持有上海沪瑞80.00%股份[83] - 前十名股东中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合计288,710,399股,占总股本约70.33%[82][84] - 部分股东限售期为36个月(至2018-06-29),部分为12个月(至2016-06-29)[84]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中最大持有者为华泰证券信用账户,持股262,300股[82] - 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3200万美元[120] - 2008年5月股权转让后股东持股比例变更为上海沪瑞38.40% 上海祁祥10.60% 普力控股37.40% 鸿富香港5.60% 上海舒侃8.00%[121] - 2010年2月股权转让后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253,392,557.61元[121] - 2010年4月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315,400,246.00元[122] - 2010年4月增资后新股东深创投持股6.29% 南通红土持股2.62% 无锡红土持股1.57% 常州红土持股1.31% 南昌红土持股1.31% 太钢创投持股6.55%[122] - 2011年3月通过两次增资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350,400,246.00元[124] - 2011年6月公司净资产人民币504,242,986.44元折合股本人民币350,500,000.00元[125] - 2015年6月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60,000,000股[125]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7.14万元[21]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为2.27万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97.37万元[22] 会计政策和估计 - 公司执行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14年7月采用新修订的7项具体准则[128] - 财务报表编制遵循《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2014年修订)[128] - 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132]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自1月1日至12月31日[133]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34]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成本为购买日对价加已持股权公允价值之和[135] - 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136] -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137]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项目下[138]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39]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投资[142]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项目下[144] - 外币现金流量折算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汇率[145]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额单独列示于现金流量表[145]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14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损益[146] - 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50] - 贷款和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利息等[150] - 金融资产减值测试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150] - 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15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可转回[151] - 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予转回[151]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标准为人民币100万元以上[158] - 账龄不超过6个月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0%[160] - 账龄6个月至1年的应收账款
万林物流(603117) - 201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