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大昂立(600530) - 2015 Q4 - 年度财报
交大昂立交大昂立(SH:600530)2016-03-0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15年营业收入为251,746,181.42元,同比下降25.4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296,736.05元,同比增长17.00%[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2,397,385.31元,同比下降310.62%[18] - 公司2015年营业总收入为2.68亿元,同比下降30%[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30万元,同比增长17%[3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44%至2.517亿元[3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44%至2.517亿元[56] - 营业总收入本期发生额为2.683亿元,较上期减少30.9%[185] - 净利润本期发生额为9423万元,较上期减少1.2%[18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7%至1.203亿元(上期1.347亿元)[189] - 净利润同比增长81.8%至1.505亿元(上期0.828亿元)[189] - 基本每股收益增长81.9%至0.482元/股(上期0.265元/股)[190] - 综合收益总额转负为-1.530亿元(上期8.054亿元)[190]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303,567,438.03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9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1.99%至1.042亿元[39] - 销售费用同比上升8.17%至1.499亿元[39] - 管理费用同比大幅上升42.90%至9514万元[39]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1.99%至1.042亿元[57] - 保健品成本同比下降17.18%至6526万元,占总成本比例62.84%[50]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42.90%至9514万元[51][57]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上升187.68%至4532万元[51][57]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上升183.88%至1599.6万元[57] - 管理费用同比激增78.2%至0.659亿元(上期0.370亿元)[18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保健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52%至1.856亿元[45] - 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占比35.81%,合计9015万元[42] - 工业板块毛利率下降6.39个百分点至32.16%[45] - 昂立一号产品销售量同比下降18.58%至94,009瓶[47] - 昂立蛋白粉销售量同比激增552,525.00%至88,420罐[47] - 公司主营业务保健食品及食品最近几年盈利能力不太理想[95] 各地区表现 - 在香港设立昂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港币[31] - 公司在香港独资设立昂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港币[8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调整发展战略,逐步转型大健康领域,打造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整合平台[93] - 公司重点加强医药大健康产品及服务板块建设,未来计划建立PBM板块[94] - 标的公司泰凌医药预计未来几年收入规模将持续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95] - 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置入泰凌医药以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95] - 公司要求小额贷款和典当业务将防控风险放在首位确保本金安全[98] - 公司计划以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105]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967,276.95元[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2297万元,同比增长180.09%[3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180.09%至2297万元[54] -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上升177.50%至2.510亿元[5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68%,金额1179万元[52] - 短期借款同比增加83.04%至4.1亿元[5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0.230亿元(上期-0.287亿元)[19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58.7%至0.317亿元(上期0.767亿元)[19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1.262亿元(上期-0.102亿元)[193] - 期末现金余额增长164.5%至2.907亿元(上期1.099亿元)[19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024,420.91元增至14,107,917.98元[19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5.85%,从153,476,387.02元降至144,492,033.91元[195]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大幅增长85.7%,从298,553,558.68元增至554,481,859.10元[19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5.7%,从90,009,899.03元降至21,837,408.42元[195] - 投资支付的现金激增111.4万倍,从33,930.00元增至378,014,077.17元[19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长129.7%,从209,000,000.00元增至480,000,000.00元[19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大幅增长386%,从45,970,083.81元增至223,505,351.52元[19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62亿元,较2014年的5524.56万元增长192.6%[24] - 政府补助为1371.9万元,较2014年的1231.8万元增长11.4%[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影响为1.72亿元[26]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为2383.64万元,2014年为收益3483.53万元[23] - 所得税影响额为-5383.52万元,较2014年的-985.47万元扩大446.3%[24]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54.92万元,较2014年的-42.95万元扩大27.9%[24] - 证券投资报告期损益为185.6618265百万元[80] - 持有交通银行股票报告期损益为6.831百万元[81] - 持有兴业证券股票报告期损益为207.90490891百万元[81] - 持有国泰君安股票报告期损益为2.1918296百万元[81] - 买卖其他上市公司股份产生的投资收益总额为181.8946082百万元[82] - 卖出申购新股产生的投资收益为9.0195785百万元[82] - 公司金融资产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合计172,010,159.55元人民币[88]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155.9%至2.494亿元(上期0.975亿元)[189] - 投资收益本期发生额为2.51亿元,较上期增加177.5%[186] 研发投入 - 公司报告期内共开展2项关键技术和5个新的保健食品开发[70] - 研发投入中昂立®氨基葡萄糖钙片投入90.9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36%[71][72] - 昂立®高钙蛋白质粉研发投入30.3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12%[72] - 天然元®多种维生素片研发投入86.4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30%[72] - 天然元®钙D片研发投入43.2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30%[72] - 天然元®蜂胶软胶囊研发投入60.6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13%[72] - 乳酸菌高效培养冷冻干燥技术累计研发投入93.61万元[73] - 营养素补充剂开发项目累计研发投入129.7万元[73] - 天然动植物原料食品开发累计研发投入181.92万元[73] - 优良益生菌高效筛选与应用项目累计研发投入217.95万元[73] 销售费用构成 - 销售费用总额为149.8658百万元,其中促销费占比最高为51.99%[79] - 促销费支出为77.9114百万元[79] - 职工薪酬支出为23.1808百万元,占销售费用总额15.47%[79] - 广告费支出为13.4351百万元,占销售费用总额8.96%[79] 投资活动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4.65亿元,当期减少1.46亿元[26] - 公司投资设立昂立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83] - 公司下属子公司设立上海昂立视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25万元人民币[84] - 公司购买中国泰凌医药集团有限公司7.52%股权(117,073,500股),价格区间1.86-2.40港元/股[85] - 公司购买上海徐汇区田州路房产作为新办公场地,建筑面积1451.4平方米,总价款28,012,020元人民币[86]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75,700元人民币,当期变动24,359.47元人民币[88] - 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464,899,049.71元人民币,当期变动-145,559,469.94元人民币[88] - 公司购买上海徐汇区房产总价款28,012,020元(均价19,300元/平方米)[115] - 拟收购泰凌医药不超过29.9%股权 购买均价上限2.50港元/股[116][117] -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持有泰凌医药7.52%股权[117] 利润分配和分红 - 2015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50,523,753.47元[2] - 提取盈余公积15,052,375.35元[2] - 当年可供分配利润为135,471,378.12元[2] - 年末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256,267,952.27元[2]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3120万元[2] - 拟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5股[2] - 公司2015年度现金分红以总股本3.12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4680万元[101] - 2015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3120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1.42%[102] - 201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4680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5.14%[102] - 2013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4680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6.40%[102] - 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形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供分配利润的30%[100] - 公司201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于2015年8月14日实施完毕[10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0,858户[125]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4,800户[125] - 控股股东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7,273,675股,占比18.36%[127] - 第二大股东上海新南洋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5,679,812股,占比17.85%[127] - 第三大股东上海新路达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9,197,491股,占比6.15%[127] - 南方资本-工商银行-华融信托-衡锋权益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股9,414,113股,占比3.02%[127] - 上海茸北工贸实业总公司持股8,515,765股,占比2.73%[127] - 上海国际株式会社持股5,436,937股,占比1.74%[127] - 中国工商银行-汇添富成长焦点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5,153,027股,占比1.65%[127] - 上海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持股4,149,600股,占比1.33%[127] - 公司实际控制人于2015年1月20日变更为上海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36] - 控股股东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成为第一大股东[136] - 上海新南洋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59,076,526元人民币[137]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于2015年7月2-3日买入公司股票57万股[108] - 公司控股股东及管理层承诺未来6个月内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票[108] 高管和董事变动及薪酬 - 董事长杨国平持股从100,000股增至250,000股,增持150,000股[142] - 副董事长兼总裁朱敏骏持股从80,000股增至200,000股,增持120,000股[142] - 董事兼常务副总裁葛剑秋持股从0增至100,000股,增持100,000股[142] - 财务总监兼副总裁娄健颖持股从0增至100,000股,增持100,000股[143] - 董事秘书李红持股从0增至100,000股,增持100,000股[143] - 高管税前报酬:朱敏骏65万元、娄健颖45万元、李红30万元、葛剑秋30万元[142][143] - 独立董事年度报酬:李柏龄8万元、徐逸星4万元、刘维4万元、张强4万元[142][14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持股变动合计净增加490,000股[144] - 报告期内,陈功副总裁增持50,000股,同时减持20,000股,净增持30,000股[144] - 盛文灏副总裁减持50,000股[144] - 陈晓峰职工监事减持10,000股[144] - 公司于2015年6月25日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145] - 六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高级管理人员基本薪酬调整议案[145] - 报告期内公司未授予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激励[146] - 杨国平董事长同时担任股东单位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47] - 朱敏骏副董事长同时担任股东单位上海新南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47] - 吴竹平董事同时担任股东单位上海新南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14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报酬总额为394万元人民币[150] 员工构成和培训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301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309人,合计610人[152]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216人(占35.4%),销售人员164人(占26.9%),技术人员118人(占19.3%),财务人员28人(占4.6%),行政人员84人(占13.8%)[152] - 员工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35人(含博士2名,占5.7%),本科114人(占18.7%),大专159人(占26.1%),大专以下302人(占49.5%)[152] - 年度培训费用预算总额为20万元人民币[155] - 高级管理人员管理培训预算4万元(占培训总预算20%)[155] - 团队拓展培训预算5万元(占培训总预算25%)[155] - 财务人员专业培训预算3万元(占培训总预算15%)[155] - 电子商务渠道管理培训预算1.5万元(占培训总预算7.5%)[155] - 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0人[152]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2015年董事会会议共召开6次,其中现场会议4次,通讯方式召开2次[166] - 独立董事张强缺席董事会会议3次,委托出席3次,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会议[165] - 董事吴竹平缺席董事会会议1次,委托出席1次[165] - 公司支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2015年度审计费与披露情况相符[167] - 2014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15年6月25日召开,决议于2015年6月26日披露[163] - 公司董事会成员共17人,其中独立董事6人[165] - 公司控股股东零担保且无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行为[160] - 公司治理结构符合证监会要求,无重大差异[161][162]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方面完全独立[169] - 监事会对报告期内监督事项无异议[168] - 公司支付境内会计师事务所立信审计报酬60万元[110] - 公司支付内部控制审计报酬20万元[110]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立信已连续服务17年[110] 担保和负债 - 公司报告期内存在担保事项但未披露具体金额[11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B)为31,000万元[114] - 公司担保总额(A+B)占净资产比例未披露具体数值[114] - 全资子公司为母公司银行借款提供31,0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114] - 担保总额中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担保金额(D)未披露具体数值[114] - 上述三项担保金额合计(C+D+E)未披露具体数值[114]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未披露具体数值[114] 资产负债表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9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0亿元人民币增长164.4%[17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6276.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7866.8万元人民币下降20.2%[180]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6281.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9505.1万元人民币下降33.9%[180] - 存货期末余额为57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