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澄星股份(600078) - 2018 Q2 - 季度财报
澄星股份澄星股份(SH:600078)2018-08-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3.77亿元同比下降4.35%[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7万元同比下降46.61%[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862万元同比下降49.46%[16] - 基本每股收益0.02元/股同比下降33.33%[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57%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1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731.68万元,同比下降4.35%[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7.00万元,同比下降46.61%[32]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5%至13.77亿元[3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35%至13.77亿元[84] - 净利润同比下降8.26%至2678.41万元[8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大幅下降46.59%至1077万元[85]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33.33%至0.02元/股[86] - 少数股东损益同比增长77.48%至1601.41万元[85]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249.0万元,相比上期的366.5万元增长240.3%[89] - 母公司营业收入微增0.66%至7.99亿元[8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8.11%至8095万元[3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8.12%至8095.36万元[8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6亿元同比下降25.65%[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304.58%,主要因偿还短期借款所致[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亿元,相比上期的2.1亿元下降25.6%[9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5亿元,相比上期的16.5亿元下降36.4%[9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6.8亿元,相比上期的12.1亿元下降43.9%[9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2.1亿元,相比上期的33.7亿元下降34.4%[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0亿元,相比期初的17.8亿元下降27.3%[92]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亿元,相比上期的3.7亿元下降156.8%[94]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7.1亿元,相比上期的30.5亿元下降76.7%[9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亿元,相比上期的-1.6亿元改善24.2%[9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亿元,相比上期的-1.3亿元恶化304.5%[92]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72.65亿元同比下降8.67%[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70亿元同比下降0.41%[16] - 投资性房地产同比增长53.75%至4.48亿元[3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激增1453.04%至4.65亿元[37] - 长期借款同比下降41.32%至5.75亿元[37] - 受限资产总额达12.74亿元(含货币资金7.32亿元、无形资产1.07亿元、固定资产4.35亿元)[4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0.2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6.96亿元[76] - 公司总资产从年初795.41亿元下降至726.48亿元,减少68.93亿元(降幅8.7%)[77][78] - 短期借款从年初36.72亿元降至29.43亿元,减少7.29亿元(降幅19.9%)[77][78] - 货币资金从年初14.00亿元降至5.37亿元,减少8.63亿元(降幅61.6%)[81] - 存货从年初12.39亿元增至12.63亿元,增加0.24亿元(增幅1.9%)[77] - 应付票据从年初3.36亿元降至2.21亿元,减少1.15亿元(降幅34.2%)[77][78] - 长期借款从年初9.80亿元降至5.75亿元,减少4.05亿元(降幅41.3%)[78]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年初6.49亿元增至6.61亿元,增加0.12亿元(增幅1.8%)[81] - 母公司预付账款从年初5.96亿元增至7.03亿元,增加1.07亿元(增幅18.0%)[8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年初18.77亿元降至18.70亿元,减少0.07亿元(降幅0.4%)[78] - 流动负债合计从年初47.85亿元降至43.69亿元,减少4.16亿元(降幅8.7%)[77][78] - 流动负债合计下降19.02%至24.46亿元[82] - 长期借款减少40.45%至5.75亿元[8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激增3182%至3.94亿元[82] 业务线表现 - 公司黄磷生产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能规模优势明显[25] - 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低品位磷矿使用率以降低成本[24] - 公司磷酸氢钙产品获美国cGMP认证,拓展医药市场[33] - 子公司宣威磷电和弥勒磷电获"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33] - 公司采用直销销售模式,直接与客户签订合同[23] - 公司拥有矿电磷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形成协同效应[28] - 全资子公司宣威磷电报告期内亏损4095.23万元[43] - 控股子公司弥勒磷电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512.61万元[43] - 公司持有100%股份的江苏澄星磷化工运输公司报告期内净亏损358.39万元[45] - 公司全资子公司江阴澄星国际贸易实现净利润1,796.37万元[45] - 公司全资子公司广西钦州澄星化工科技报告期内净亏损850.92万元[45] - 公司持股61%的无锡澄泓微电子材料实现净利润858.36万元[45] - 在建工程本期投入5138万元,累计投入10.52亿元[44] 行业和市场环境 - 国内磷矿石产能接近2亿吨,产量接近1.5亿吨,开工率接近75%[24] - 黄磷国内产能约200万吨,1万吨及以上规模成为主流装置[24] - 公司面临原辅材料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对经营业绩的重大不利影响[46] - 公司所属磷化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46] - 公司面临中央环保督查力度加大导致的环保投入和运行成本增加[46] - 净利润下降主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且产品售价未同步上涨[17] 环保和合规 - 宣威磷电2018年上半年实际排放颗粒物21.14吨、二氧化硫121.88吨、氮氧化物132.34吨,均在许可范围内[57] - 弥勒磷电2018年上半年环保设施运行费用为865.6万元[59] - 宣威磷电2018年上半年环保设施运行费用为345.37万元[59] - 广西澄星2018年上半年环保设施运行费用为63.2万元[59] - 弥勒磷电2018年上半年污染物排放量为二氧化硫24.1吨、氮氧化物38.57吨、烟尘32.65吨,均在许可范围内[58] - 广西澄星2018年上半年五氧化二磷实际排放速率0.081Kg/h、排放浓度4.43mg/m³,硫化氢排放速率0.0004Kg/h、排放浓度0.092mg/m³,均在许可范围内[58] - 宣威磷电污染物年排放许可总量为颗粒物117.301吨、二氧化硫675.078吨、氮氧化物696.69吨[57] - 弥勒磷电排污许可证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为二氧化硫≤100吨/年、氮氧化物≤120吨/年、烟尘≤57吨/年[58] - 宣威磷电发电锅炉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实现实时数据上传[59] - 弥勒磷电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有效期自2016年12月21日至2019年12月20日[62] - 宣威磷电已编制2018年度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案[63]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173.53万元[20] - 公司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74,766万元,占净资产比例35.30%[54][55] - 公司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69,766万元[54] - 公司2018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已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51] - 普通股股东总数47,818户[68] - 控股股东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持股170,826,693股,占比25.78%[70] - 第二大股东江阴汉盈投资持股106,107,921股,占比16.01%[70] - 第三大股东吴海燕持股13,358,459股,占比2.02%[70] - 广东恒阔投资管理持股7,000,000股,占比1.06%[70]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持股2,593,700股,占比0.39%[70] - 前十名股东中8名股东股份状态为质押或未知[70]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67] - 公司2018年1-6月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真实完整反映[121] - 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22] - 公司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123]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24]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128] - 公司现金包括库存现金及可随时支付存款[136]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投资[136] - 公司对子公司控制权以实际控制权取得日为合并起始日[130]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差额正数确认为商誉负数计入当期损益[127] - 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33] - 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按资产负债表日市场汇率中间价折算,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或资本化[137] - 境外经营资产负债表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138] - 利润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当期平均汇率折算,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38] - 金融资产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可供出售、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140]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股东权益,应收款项及持有至到期投资以摊余成本计量[140] - 金融资产减值测试中,单项重大资产单独测试,其余按信用组合测试[145] -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累计下跌超过50%或连续下跌超12个月视为减值[14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可转回,但转回后账面价值不超过不计提减值的摊余成本[147] - 金融资产转移时,几乎全部风险报酬转移则终止确认,保留则继续确认[143] - 现金流量表中外币现金流量采用发生当期平均汇率折算,汇率影响单独列报[138]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账款标准为前10名或占应收款项总额5%及以上[149] - 单项金额重大其他应收款标准为前10名且金额大于100万元[149] - 账龄组合坏账计提比例:1年内5% 1-2年10% 2-3年20% 3-5年40% 5年以上100%[151] - 应收账款组合计提基于历史实际损失率和信用风险特征[149] - 存货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 低值易耗品领用时一次摊销[153]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项目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154] - 持有待售资产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净额孰低计量[157]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按同一控制下合并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确认[163] - 非一揽子交易分步取得同一控制下股权需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64] - 存货盘存采用永续盘存制并定期实地盘点[15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按交易日资产、权益工具及负债的公允价值加上直接收购成本计算[165] - 合并成本超过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记录为商誉,低于部分直接计入合并损益表[165] - 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购买价款作为投资成本[166] - 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投资成本[166] -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8] -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按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169]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2] -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4] - 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5] - 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且属一揽子交易时处置价款与账面价值差额先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75] - 房屋建筑物预计使用寿命10至35年 预计净残值率5% 年折旧率2.71%至9.50%[181] - 机器及电力设备预计使用寿命10至20年 预计净残值率3% 年折旧率4.85%至9.70%[181] - 运输设备及其他预计使用寿命5至20年 预计净残值率3% 年折旧率4.85%至19.40%[181] - 铁路运输设备预计使用寿命10至20年 预计净残值率3% 年折旧率4.85%至9.70%[181] - 固定资产购建活动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时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188] -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按实际利息减未动用资金收益计算[189] - 一般借款资本化按超出专门借款的加权平均支出乘以资本化率计算[189] - 开发阶段支出需同时满足5项条件方可资本化为无形资产[193] - 土地使用权按出让年限平均摊销[194] - 专利技术按预计使用年限/合同受益年限/法定年限中最短者分期摊销[194] - 长期资产减值测试于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有限寿命无形资产、成本模式投资性房地产及长期股权投资等非流动非金融资产评估可收回金额[196] - 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和未达到可使用状态无形资产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196] - 可收回金额为资产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较高者[197] - 资产公允价值优先基于公平交易销售协议价格确定,无协议时按活跃市场买方出价确定,无市场时以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197] - 处置费用包含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及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的直接费用[197] -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按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产生的现金流以恰当折现率折现确定[197] - 资产减值准备按单项资产计算,难以单独评估时按资产组确定可收回金额[197] - 商誉减值测试时将账面价值分摊至受益资产组或组合,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确认减值损失[198] - 商誉减值损失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的商誉账面价值,再按比例抵减组内其他资产账面价值[198] - 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后期间不予转回[199] 所有者权益和资本结构 - 公司2018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117,728,480.52元,较期初增长0.42%[98][99][10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未分配利润为660,563,385.01元,较期初下降1.36%[98][99] - 综合收益总额为26,784,116.81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0,770,042.75元[98]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16,913,716.56元,较期初增长8.98%[98][99]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余额248,115,969.90元,较期初增长7.17%[98][99] - 利润分配金额为19,877,185.83元,全部为对所有者分配[98][100] - 股东投入普通股资本571,200.00元[98] - 盈余公积余额139,508,419.96元,与期初持平[98][99] - 资本公积余额390,054,128.09元,与期初持平[98][99] - 股本保持662,572,861.00元未发生变化[98][99]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662,572,861.00元[103][104][105][106] - 资本公积为383,720,095.89元[103][105][106] - 本期所有者权益减少19,510,696.60元[103] - 综合收益总额为366,489.23元[103] - 对股东分配利润19,877,185.83元[103][105] - 专项储备增加3,869,235.79元[103]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330,763,962.32元[103]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为1,523,635,222.66元[103] - 上期未分配利润为318,131,369.55元[105] - 上期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05,222,577.09元[105] - 公司200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