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尼雅(600084) - 2018 Q2 - 季度财报
中信尼雅中信尼雅(SH:600084)2018-08-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202亿元,同比增长14.82%[1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24.8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82%[3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8%至2.202亿元,上期为1.918亿元[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788万元,同比略增0.28%[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88.25万元[32] - 营业利润为-4910.05万元[32] - 利润总额为-4907.51万元[3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6000万元,同比改善12.88%[17] - 营业亏损同比扩大3.7%至4910万元,上期为4734万元[84] - 净亏损同比扩大3.1%至4935万元,上期为4788万元[85] - 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同比扩大0.3%至4788万元,上期为4775万元[85] - 基本每股亏损0.0426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18] - 基本每股亏损为0.0426元/股,上期为0.0425元/股[8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640%,同比下降0.0826个百分点[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3%至1.458亿元,上期为1.163亿元[8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1.2%至7595万元,上期为8556万元[8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8.2%至1039万元,上期为1682万元[8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8.19%至1039.49万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35] 其他收益和损失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1230万元[20]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233.3%至1227万元,上期为368万元[84] - 其他收益同比大幅增长233.30%至1226.50万元,主因政府补助增加[35]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上升41.81%至416.60万元,主要因坏账准备增加[35] - 投资收益同比减少100%至0元,主因上年同期存在理财收益[3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5208万元,较上年同期改善64.99%[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亏损520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487亿元改善64.9%[9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转负为-1489.89万元,降幅101.73%,主因上期收回理财产品[3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亏损149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01.7%(上年为盈利8.624亿元)[9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34亿元,同比改善181.7%(上年为亏损5.181亿元)[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2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90] - 支付给职工现金5144万元,同比增长2.5%[90] - 母公司收到其他经营活动现金5.316亿元,同比增长251.5%[93]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846万元,同比减少87.9%[94] - 母公司取得借款4.22亿元,同比增长744%[9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46.32%至11.26亿元,占总资产34.39%,主因新增银行贷款[3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1.259亿元,较期初7.695亿元增长46.2%[91]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10.442亿元,较期初6.705亿元增长55.7%[94] - 货币资金从期初670,473,413.69元增至期末1,044,155,368.03元,增长55.7%[81] - 报告期末货币资金为1,125,941,326.76元,较期初769,516,904.02元增长46.32%[77] - 短期借款新增4.22亿元,占总资产12.89%[38]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422,000,000.00元[78][82] - 应付利息同比激增144.84%至2025.11万元,主因计提应付债券利息[38] - 应付利息从期初8,271,123.29元增至期末20,251,123.29元,增长144.9%[78][8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399,801,886.79元[78][82] - 流动负债从期初569,687,435.93元增至期末961,648,590.95元,增长68.8%[78] - 应收票据同比下降38.67%至1839.61万元,主因承兑汇票到期兑付[37]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为67,857,022.03元,较期初59,178,823.23元增长14.66%[77] - 报告期末存货为1,325,276,211.56元,较期初1,331,005,500.94元下降0.43%[77] - 报告期末流动资产合计为2,657,994,578.97元,较期初2,300,998,563.56元增长15.52%[77] - 报告期末固定资产为199,554,996.12元,较期初205,995,216.85元下降3.13%[77] - 长期股权投资从期初1,067,151,110.21元增至期末1,075,612,310.21元[81]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1,451,905,982.45元[81] - 总资产32.7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81%[17] - 公司资产总计从期初2,928,715,278.87元增长至期末3,274,474,595.50元,增幅11.8%[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96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04%[17]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1,543,125,687.01元减少至期末-1,591,008,236.48元[79] - 未分配利润本期减少47,882,549.47元至-1,591,008,236.48元[97][9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3,113,275,032.14元减少至期末3,080,241,419.27元[83] - 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46,813,353.61元至2,307,875,666.55元[97][99] - 少数股东权益增加1,069,195.86元至11,951,954.18元[97][99] - 综合收益总额为-49,352,153.61元[97]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2,538,800.00元[97][99] - 2018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47] 业务和运营表现 - 公司属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主营业务为葡萄种植、生产、销售[23] - 公司主营业务为葡萄酒生产销售及葡萄种植[11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21749.88万元[32] - 公司拥有平均树龄15年以上的酿酒葡萄基地[28] - 公司引进15个世界酿酒葡萄名种[28] - 公司产品营销网络遍布全国所有省份[29] - 公司累积获得金奖五十六项、银奖四十七项[29]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金奖7项、银奖9项及其他奖项若干[29] - 控股子公司新疆葡萄酒业销售公司实现净利润1121.14万元[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43] - 面临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主要原料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44] - 面临宏观环境风险 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带来酒类需求下降尤其是高端酒类需求[44] - 面临成本风险 葡萄酒包装材料、运输成本、种植成本大幅增加[44] -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进口产品不断深化对中国市场的渗透[45] - 公司推进品牌建设和营销精细化 结合新零售模式用互联网推动渠道扁平化[45] 关联方交易和承诺 - 控股股东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承诺避免同业竞争[48] - 控股股东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承诺在增持期间及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票[48] - 公司预计2018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金额不超过1700万元人民币[51] 重大诉讼和资产重组 - 报告期内存在重大诉讼 涉及增资纠纷金额852,224.34元[50] - 一审判决被告支付违约金847,224.34元人民币[51] - 公司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60] 租赁和投资活动 - 公司租赁设备年租金为1959.38万元人民币,租期5年总金额约9796.91万元人民币[54][55] - 公司租赁设备每半年支付租金979.69万元人民币[54] - 公司转让控股子公司徐州中信国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64.92%股权,其中30%转让给中信国安(西藏)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8%转让给江苏普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4.74%转让给安徽大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18%转让给徐州市通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61] - 公司污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投资380万元人民币[57] -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规模960吨/天,实际处理水量100吨/天[57] 环境和社会责任 - 2018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1.72吨[56] - 2018年上半年氨氮排放0.02吨[56] - 公司核定年排放总量:COD14.2吨/年,烟尘1.3吨/年,SO2 6.4吨/年[5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9,411户[66] - 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387,473,586股,占总股本比例34.48%,其中质押333,050,000股[68] - 中信国安投资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125,523,012股,占总股本比例11.17%,其中质押125,523,000股[68]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47,072,891股,占总股本比例4.19%[68]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编制[113] - 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113]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营业周期[117]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18]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一般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54]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5]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按类别计入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57]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不存在活跃市场时采用估值技术确定[159]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66] -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累计下跌超过20%视为严重下跌[170] -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连续下跌时间超过12个月视为非暂时性下跌[170] - 金融资产减值测试对单项金额重大资产单独进行[167]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1] -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173]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4] - 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75]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6]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具有法定抵销权利时以净额列示[177] -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判断标准为1000万元人民币[179] - 账龄1年以内(含1年)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为1%[180] - 账龄1-2年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5%[180] - 账龄2-3年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20%[180] - 账龄3-4年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30%[180] - 账龄4-5年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100%[180]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182]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83] -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85] - 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85] -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折旧政策与固定资产一致,摊销政策与无形资产一致[194] - 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工具和其他设备五类[196]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根据类别、预计使用寿命和净残值率确定折旧率[196] - 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20-40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2.43%-4.85%[199]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8-15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6.47%-12.13%[199]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6-12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8.08%-16.17%[199] - 电子及其他设备折旧年限5-8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12.13%-19.40%[199]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孰低确定成本[200]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与自有资产一致,根据所有权情况确定折旧年限[200] - 专项储备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按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等额累计折旧,后续不再计提折旧[196]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账面价值计量[12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量[122][123] - 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23]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128] - 控制依据包括权力、可变回报及影响回报的能力[129] - 企业合并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20][122] - 投资性主体需满足以向投资者提供投资管理服务为目的并获取资金等三个条件[133] - 投资性主体通常拥有一个以上投资和一个以上投资者等四个特征[134] - 合并报表需抵销内部交易损益并按比例分配至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135][136] - 报告期内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需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及合并利润表期初至期末数据[137]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138] - 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39][140]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41] - 分步处置股权至丧失控制权时需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142]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类[143] - 共同经营参与方需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资产和共同承担负债等会计处理[147] - 合营方对其他股东未按约定提供资金承担连带责任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处理[148] - 合营方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时仅确认其他参与方利得或损失直至资产出售或消耗[149] - 合营方自共同经营购买资产时仅确认损益中归属于其他参与方的部分直至资产出售给第三方[150] - 合营方取得构成业务的共同经营利益份额时按企业合并准则处理且需判断是否构成业务[151] - 非合营方若享有共同经营资产并承担负债则比照合营方会计处理否则按相关准则处理[152] - 合营企业非合营方根据影响程度按长期股权投资或金融工具准则核算投资[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