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同比环比)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入为5.3277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6.15967亿港元下降13.5%[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毛利为1064.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299.4万港元大幅下降83.1%[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382.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084.7万港元[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收入为1.7565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44747亿港元增长21.4%[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毛利为270.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毛损94.5万港元[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21.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461.3万港元收窄70.7%[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1.38港仙,去年同期为盈利2.08港仙[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全面亏损总额为161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全面收益1226.3万港元[9] - 公司期内亏损为13,822千港元[13] - 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5,304千港元[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本公司普通股本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3,822千港元,而2017年同期为盈利20,847千港元[64] - 2018年第三季度本公司普通股本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7.214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24.613港元亏损收窄70.7%[6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13,822,000港元,去年同期为利润20,847,000港元[80] - 营业额533,000,000港元,同比下降14%[84] - 毛利11,000,000港元,同比下降83%(减少52,000,000港元)[85] - 毛利率2.0%,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85] - 2018年三个月每股基本亏损721.4万港元(2017年同期:亏损2461.3万港元)[67] - 2018年九个月每股基本亏损1382.2万港元(2017年同期:盈利2084.7万港元)[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行政开支为2610.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658.5万港元略有下降[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财务费用为28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51.3万港元增长12.4%[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工程合约成本为522,129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552,973千港元下降5.6%[56] - 2018年第三季度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6,701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6,140千港元增长9.1%[56] - 2017年第三季度现金亏损拨备为21,982千港元,而2018年同期无此项拨备[5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财务费用为2,824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2,513千港元增长12.4%[59] - 2018年第三季度可换股债券利息为930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839千港元增长10.8%[5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已资本化利息为283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114千港元增长148.2%[59] - 未分配开支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为313.2万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402.1万港元下降22.1%[48][50] - 财务费用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为282.4万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251.3万港元增长12.4%[48][50] 各业务线表现 - 工程合约及相关业务收入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为5.367亿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5.831亿港元下降8.0%[48][50] - 证券投资业务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产生公平值亏损426万港元,而2017年同期为收益3270万港元[48][54] - 物业投资业务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产生租金收入31.6万港元[48][54] - 工程业务经营亏损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为826.7万港元,而2017年同期为亏损826.7万港元[50] - 承建业务营业额为5.3672亿港元,同比下降8%[72] - 楼宇建造工程收入1.25845亿港元,同比增长3%[73] - 机电工程收入1.42018亿港元,同比下降26%[75] - 装修工程收入2.68857亿港元,同比增长0.4%[76] - 上市证券投资分类亏损426万港元,同比下降113%[72][78] - 物业投资收入为316,000港元,去年同期无收入[79] - 2018年第三季度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净额为亏损125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亏损137千港元改善8.8%[56]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为3.884亿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4.337亿港元下降10.4%[51] - 中国内地收入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为1.444亿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1.781亿港元下降18.9%[51]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 公司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导致调整2,972千港元[13] - 公司自2018年4月1日起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导致会计政策变更和财务数据调整[39]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后,2018年4月1日应收合约客户款项总额减少44,055千港元至0[42]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后,2018年4月1日应收账款减少55,116千港元至44,868千港元[42]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后,2018年4月1日合约资产增加102,143千港元[4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九个月,收入因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增加934千港元至532,776千港元[4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九个月,销售成本因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增加1,044千港元至522,129千港元[4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九个月,期内亏损因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增加1,978千港元至14,800千港元[44] - 2018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为91,119千港元[44] 金融资产与投资 - 金融资产分类为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21] - 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业务模式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且合同现金流量仅为支付本金和利息的条件[2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投资需满足业务模式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及出售金融资产且合同现金流量仅为支付本金和利息的条件[23] - 上市股本投资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26]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分类为摊余成本[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分类为摊余成本[26] - 金融资产减值模式由已发生损失模式改为预期信用损失模式要求更早确认预期信用损失[27] - 应收账款及合约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采用简化法[28] - 其他债务金融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通常按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但若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则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30] - 金融资产逾期超过30日被视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逾期超过90日被视为违约[31]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简化法计量预期信贷亏损,对应收账款采用年限内预期信贷亏损[34] - 公司应收账款的预期信贷亏损计量未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财务影响[34] - 公司管理上市股本投资组合公平值1500万港元(2018年3月31日:2000万港元)[78] - 公司持有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约15,000,000港元,其中桐成控股投资未实现收益3,896.4千港元,占该资产组合36.81%[111] - 壹家壹品控股投资未实现亏损5,724.0千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45.88%,占集团净资产约5.83%[111] - 汛和集团控股投资未实现亏损1,647.0千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14.92%,占集团净资产约1.90%[111] - 胜狮货柜企业投资未实现亏损26.0千港元,市值105.0千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0.68%[111] - SOHO中国投资未实现亏损39.6千港元,市值83.7千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0.54%[111] - 树熊金融集团投资未实现亏损666.0千港元,市值180.0千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1.17%[111] - 按公允价值计金融资产总投资未实现净亏损4,206.2千港元,市值总额15,380.2千港元,占集团净资产12.71%[111] - SOHO中国有限公司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349.395亿元[112] - 胜狮货柜企业有限公司资产净值约为6.139亿美元[112] - 汛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资产净值约为1.629亿港元[112] - 桐成控股有限公司资产净值约为1.349亿港元[114] - 壹家壹品(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资产净值约为3.184亿港元[114] - 树熊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资产净值约为2.429亿港元[114] - 树熊金融集团出售投资证券所得款项570万港元,确认亏损5.35万港元[114]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为305.7万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93.5万港元增长227.0%[54]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0,244,000港元(期初54,314,000港元)[92] - 资本开支总额18,825,000港元,主要用于购买投资物业[93] - 资产负债比率1%(期初18%)[92] - 公司未偿还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30,900,000港元,若按每股0.30港元的转换价悉数转换,将发行103,000,000股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0.3%[100] - 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时使用的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1,103,000,000股,包括103,000,000股可换股债券的潜在摊薄影响[66] 业务合约与项目 - 公司手头合约总额超过1,554,000,000港元,涵盖香港及中国内地的多个建筑及装修项目[103] 物业投资活动 - 收购九龙佐敦物业代价8,500,000港元(面积652平方呎)[79] - 收购湾仔物业代价10,300,000港元(面积681平方呎)[79] - 公司收购香港九龙佐敦物业(652平方呎)代价8,500,000港元,及湾仔物业(681平方呎)代价10,300,000港元[109] 公司股权与治理结构 - 法定股本40亿普通股,已发行10亿普通股[70] - 公司购股权计划可发行8000万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约8%[116] - 购股权授予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过已发行股份0.1%或总值超过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17]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授出日收市价或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较高者[117] - 谢文盛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361,302,068股,占已发行股本36.13%[125] - 王子敬先生持有公司股份9,802,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98%[125] - 姜国祥先生、郭冠强先生、罗永宁先生分别持有购股权2,400,000股、2,200,000股、2,200,000股,行使价均为每股0.28港元[125][128] - 谢文盛先生通过Sparta Assets间接持有迪臣发展国际股份349,935,000股,占其已发行股本35.79%[127][131] - 迪臣发展集团持有公司股份311,769,868股,占已发行股本31.18%[135] - 迪臣发展国际通过迪臣发展集团间接持有公司股份311,769,868股,占已发行股本31.18%[135] - Sparta Assets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6,645,000股,占已发行股本2.66%[135] - 谢文盛先生在迪臣发展国际直接及间接持有股份418,596,600股,占其已发行股本42.81%[131] - 李多森先生直接及通过配偶持有迪臣发展国际股份1,785,000股,占其已发行股本0.18%[131][132] - 姜国祥先生持有迪臣发展国际股份300,000股,占其已发行股本0.03%[131] - 公司董事及控股股东于报告期间未持有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任何业务权益[139] - 公司董事于报告期间未进行任何本公司股份买卖[140]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于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41]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的企业管治守则并大致遵守[14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4]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核第三季度业绩未经审计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44] - 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4] 权益与储备变动 - 公司于2018年4月1日经重列权益总额为138,313千港元[13] - 公司于2018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下降至122,203千港元[13] - 公司保留溢利从87,018千港元下降至73,506千港元[13] - 公司物业重估储备从13,906千港元下降至13,596千港元[13] - 公司汇率波动储备从4,390千港元下降至2,908千港元[13]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负2,774千港元进一步恶化至负3,580千港元[13]
智城发展控股(08268) - 2019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