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2020年收益约为1.058亿港元[7][11] - 2019年(经重列)收益约为1.744亿港元[11] - 集团2020年收益约105.8百万港元,较2019年174.4百万港元减少68.6百万港元(降幅39.3%)[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3.069亿港元[7][11] - 2019年(经重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370万港元[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06.9百万港元,较2019年23.7百万港元增加283.2百万港元(增幅1194.9%)[14] - 每股基本盈利约为47.85港仙[7] - 每股摊薄盈利约为37.73港仙[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 - 物业投资分部收益约38.7百万港元,较2019年39.3百万港元减少0.6百万港元(降幅1.5%)[22] - 城市服务公寓业务收益约3.1百万港元,较2019年4.9百万港元减少1.8百万港元(降幅36.7%)[23] - 城市仓储及工作间业务收益同比下降至32.4百万港元(2019年:33.1百万港元),减少0.7百万港元[24] - 物业管理及安保服务收益增至3.5百万港元(2019年:2.6百万港元)[26] - 融资业务收益降至6.1百万港元(2019年:7.0百万港元),减少0.9百万港元[28] - 建筑及装修工程业务收益新增3.1百万港元(2019年:零)[29] - 葡萄酒业务收益微增至14.6百万港元(2019年:14.4百万港元),投资物业账面值35.8百万港元[30] 各条业务线表现:物业发展分部 - 物业发展分部收益约38.5百万港元,较2019年109.8百万港元减少71.3百万港元(降幅64.9%)[16] - 天際中心项目交付最后单位金额约4.2百万港元[16] - 星星中心项目售出最后3个泊车位金额约3.7百万港元[17] - 虹方项目交付3个单位产生收益约34.3百万港元,确认待售物业暂时租金收入约9.8百万港元[17] - 出售柴湾角项目控股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及股东贷款确认收益约383.2百万港元[21] - 出售柴湾角项目带来约3.8亿港元税前溢利[7] 各条业务线表现:物业投资分部 - 物业投资分部收益约38.7百万港元,较2019年39.3百万港元减少0.6百万港元(降幅1.5%)[22] - 投资物业组合总账面值下降至1,050.7百万港元(2019年:1,105.4百万港元),其中香港及韩国物业占1,008.0百万港元[24] - 物业投资分部账面值为1,014.9百万港元(2019年:1,068.1百万港元),使用权资产占42.5百万港元[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运营与战略 - 新冠病毒疫情拖慢2020年首六个月的发展进程[53] - 2020年第四季度成功开展The Cloud项目预售[53] - The Cloud项目成功售出超过50%发展单位[54] - The Cloud项目最高售价达每平方呎11,000港元[54] - 建筑成本上涨可能增加发展项目成本[50] - 收益周期取决于物业销售导致盈利能力波动[50] - 金融资产及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或亏损波动[50]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且具备充足现金及可动银行融资满足运营需求[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收购与出售 - 公司完成非常重大收购事项,收购"城市 (Metropolitan)"品牌及相关投资物业和业务[13] - 以4.6亿港元收购Metropolitan Group (BVI)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44] - 以9800万港元出售虹彩控股有限公司全部股权[44] - 潜在物业交易购买价5175万港元(可调整)[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融资与借贷 - 发行年息率3%的可换股债券本金额4.18亿港元用于收购事项[38] - 韩国项目境外银行借贷约2200亿韩元(约1.558亿港元)利率区间3.37%-5%[39] - 银行借贷减少至2,320.5百万港元(2019年:3,120.2百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降至164.1%[34] - 权益总额增至1,413.7百万港元(2019年:951.9百万港元),现金结余降至55.5百万港元[33] - 资本承担增至419.1百万港元(2019年:258.9百万港元),主因建筑合约增加[35] - 投资物业质押账面值约9.419亿港元待售物业质押约27.338亿港元[41] - 银行存款质押账面值约1040万港元作为银行融资抵押[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股息政策 - 宣派2020年中期股息每股2.0港仙[12] - 2019年末期股息为每股0.2港仙[12] - 2020年末期不建议派息[12] - 2020年中期股息为每股2.0港仙[180] - 2020年度未派发末期股息(2019年:每股0.2港仙)[180] - 公司采纳股息政策以提升透明度,考虑因素包括集团实际及预期财务业绩、股东权益、经济状况、业务经营策略、流动资金状况、保留盈利及可分配溢利储备等[117] - 可供分派储备约6.659亿港元[187]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4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8][60][63][64][65] - 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所有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在2020年度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9/9)[81]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陈文辉先生担任[74] - 日常管理授权给高级管理层,董事会定期检讨授权职能[82] - 所有董事在过去三年内均未担任其他上市公众公司的董事职务[58][61][63][64][65] - 非执行董事初步服务合约为期一至三年,可通过不少于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92] - 股东周年大会需有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小于三分之一的数目)轮值退任,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92]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8个维度[89] - 公司已收到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发出的独立性书面确认函[79] - 公司2020年度完全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2)及3.10A条要求[79] 董事会成员背景 - 廖漢威先生自2016年3月14日起担任执行董事,拥有逾25年物业销售及市场推广经验[58] - 龐錦強教授自2018年9月1日起担任执行董事,持有6个高等学位包括哲学博士学位[61] - 龐教授同时担任双运控股(1706)和HKE Holdings(1726)的独立非执行董事[60] - 嚴國文先生自2016年3月14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拥有23年企业财务及资本市场经验[63] - 嚴先生持有证监会第4、5、9类受规管活动资格,现任翠华控股(1314)独立非执行董事[63] - 李仲明先生自2016年6月27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注册建筑师及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64] - 陈华敏女士自2016年6月27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26年私募股权及企业财务经验[65] - 陈女士持有香港会计师公会和澳洲会计师公会双资格,具备第1类和第6类负责人员资格[65] - 黄伟桄博士于2020年1月2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7][78] - 萧少滔先生于2020年1月24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8]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伟桄博士于2020年1月24日获委任[81] 高级管理层背景 - 李立人担任项目发展主管拥有逾18年物业发展及建造业经验[69] - 黄天洪担任项目发展主管拥有逾24年土木工程建造业经验[69] - 许莹莹担任公司秘书合规主管拥有逾11年客户服务及管理经验[71] - 黄淑云担任财务总监拥有逾21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71] - 公司秘书张慧璇女士2020年度接受超过15小时专业培训[87] 委员会运作情况 - 审计委员会在2020年度举行两次会议讨论会计原则、内部监控及财务申报事宜,全体成员均出席[99] - 审计委员会2020年度举行一次会议讨论更换外聘核数师事宜[99]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陈华敏女士(主席)、李仲明先生及黄伟桄博士[98] - 薪酬委员会在2020年度举行一次会议检讨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及架构,全体成员出席且无董事参与自身薪酬厘定[104] - 薪酬委员会由陈华敏女士(主席)、黄伟桄博士及陈文辉先生组成[101] - 提名委员会于2020年12月31日由陈文辉(主席)、黄伟桄博士及李仲明组成[105] - 2020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讨论董事架构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评估[108]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一次检讨董事会组成情况[90] - 执行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包括陈文辉(主席)、庞锦强教授、张慧璇女士及廖汉威先生[109] - 风险控制委员会由1名非执行董事(严国文主席)及3名执行董事和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1] - 风险控制委员会2020年度举行1次会议检讨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15] 内部监控与合规 - 内部审计处对财务运营、信息技术管控及企业管治合规性进行甄选检讨[112] - 购股权授予导致可能发行股份超过已发行股份10%违反上市规则第17.03(3)条[113] - 董事陈文辉间接全资拥有的公司Metropolitan Lifestyle (BVI) Limited因违反标准守则禁售期规定,导致收购协议失效[95] - 公司已采纳举报政策,由审核委员会负责,报告期内无重大欺诈或失当行为报告[123] - 公司按企业管治政策规管内幕资料的处理及发布[124] - 关联方交易详情披露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0符合上市规则第14A章定义[116] - 报告期间无贪污案例报告[167] 审计与核数 - 外部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年度核数服务费用为494.8万港元,其中年度审核费144.8万港元,中期审阅及交易报告费350万港元[100] - 非核数服务费用为零港元[100] - 董事会负责财务申报,确保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错误陈述或不确定因素[127] 股东沟通与公司政策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合资格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19] - 股东特别大会需在申请提交后21天内安排,并在两个月内召开[120]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及其他股东会议作为与股东沟通的主要平台[122] - 公司采纳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可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查阅[125] 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香港及韩国业务,主要聚焦香港地区[130] - 公司定期与雇员、投资者、股东、承包商、客户及政府等持份者进行沟通[131] - 公司汽油消耗量为5460.23升,同比下降18.1%(2019年:6670.33升)[137] - 公司电力消耗量为132855千瓦时,同比增长60.1%(2019年:83013千瓦时)[140] - 电力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为75727.35千克[140] - 能源消耗强度为每平方英尺11.81千瓦时,同比增长60.0%(2019年:每平方英尺7.38千瓦时)[140] - 公司雇员总数为108人,其中女性占比45.8%,男性占比54.2%[146] - 30岁以下雇员占比18.7%,30-50岁雇员占比43.9%,50岁以上雇员占比37.4%[146] - 香港雇员占比93.5%,韩国雇员占比6.5%[146] - 整体雇员流失率为28.0%,按性别划分男女各占14.0%[147] - 按年龄组别流失率:30岁以下9.4%,30-50岁10.3%,50岁以上8.4%[147] - 按地域划分流失率:香港96.7%,韩国3.3%[14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过去三年因工死亡事故数目为零[15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因工伤导致的损失工作日数为零[151] - 为高级管理层女性雇员提供企业管治培训资助[153] - 对强制劳工、童工及非法移民劳工采取零容忍政策[154] - 项目开发部通过实地监督密切监控建筑成本及进度[155] - 葡萄酒贸易业务供应商分布为香港193家、法国45家、英国5家、德国2家、美国2家及新加坡1家[156] - 主要承包商拥有ISO 9001、ISO 14001及OHSAS 18001等行业认证[158] - 所有楼宇项目均获得BEAM Plus认证满足环保要求[160] - 外聘绿色建筑顾问监督每个物业发展项目的绿色建筑计划[160] - 公司要求承包商提供自落成起为期一年的缺陷责任期[162] 业务概述 - 公司业务包含物业发展投资及物业管理服务[173] - 新开展建筑及装修工程业务[173] 供应商与客户集中度 - 公司最大供应商占年度总成本34.4%[188] - 五大供应商合计占年度总成本57.9%[188] - 最大客户贡献年度总收益29.3%[188] - 五大客户合计贡献年度总收益94.2%[188] 股权结构与重大权益 - 陈文辉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权益总计1,276,640,8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641,498,000股的199.01%[193][195]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41,498,000股[195] - 陈文辉先生通过可换股债券间接控制836,000,000股股份权益[193][195] - 陈文辉先生持有面值418,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占已发行债权证总额的100%[198] - 张慧璇女士持有300,000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5%[193] - 庞锦强博士持有470,400股购股权权益,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7%[193] - 严国文先生持有470,400股购股权权益,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7%[193] - 陈华敏女士持有股份及购股权权益总计626,4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10%[193] - 李仲明先生持有470,400股购股权权益,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7%[193] - 公司于2020年10月22日发行了可换股债券[195][198] 董事培训与发展 - 所有董事2020年度均接受A类(培训课程/讲座)或B类(阅读期刊)专业培训[85] - 企业管治守则要求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以更新知识技能[84] - 雇员总数增至99名(2019年:69名)增幅达43.5%[49] - 董事席位8名薪酬政策含基本薪金、强积金及绩效花红[49]
星星集团(01560)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