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珠光控股(01176) - 2020 - 年度财报
珠光控股珠光控股(HK:01176)2021-04-29 08:3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 - 综合收益为66.24798亿港元,同比增长62.6%[15] - 综合毛利为32.2394亿港元,同比增长54.5%[15] - 综合溢利为22.25196亿港元,同比增长209.3%[15]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溢利为22.42404亿港元[15] - 每股基本盈利为30.50港仙,高于去年的9.72港仙[15] - 2020财政年度溢利较2019年度增长约209.3%[34] - 公司2020财年总收入为6,624,798,000港元,较2019财年增长62.6%[76] - 物业发展收入为4,384,023,000港元,较2019财年增长72.6%[76] - 项目管理服务收入为2,063,545,000港元,较2019财年增长50.6%[76] - 租赁收入为177,230,000港元,较2019财年增长7.9%[79] - 毛利为3,223,940,000港元,较2019财年增长54.5%[80] - 年度溢利为2,225,196,000港元,较2019财年增长209.3%[91]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为97,233,000港元,2019财年为收益384,868,000港元[81] - 汇兑收益为865,753,000港元,2019财年为亏损254,697,000港元[82] - 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2,037,683,000港元,2019财年无此项收益[83] 业务表现:物业发展销售 - 公司合约销售额达44.07亿港元,同比增长72.17%;已售建筑面积14.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04%[42] - 花城御景花园项目贡献合约销售额31.97亿港元,占年度总销售额72.6%;销售建筑面积4.88万平方米[42][46] - 新城御景项目于2020财年合约销售额约3.384亿港元,销售建筑面积约42,472平方米[49] - 御景山水花园项目于2020财年合约销售额约3.348亿港元,销售建筑面积约24,447平方米[51] - 御景雅苑项目于2020财年合约销售额约1.058亿港元,销售建筑面积约6,987平方米[52] - 珠光·云岭湖项目于2020财年合约销售额约9712.1万港元,销售建筑面积约7,805平方米[54] - 珠光·逸景项目于2020财年合约销售额约8060.6万港元,销售建筑面积约9,148平方米[55] - 天鹰项目于2020财年合约销售额约3206.7万港元,销售建筑面积约2,696平方米[56] - 天湖御景项目于2020财年合约销售额约573.7万港元,销售建筑面积约484平方米[59] 业务表现:项目交付与进展 - 花城御景花园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10.87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末已累计交付8.53万平方米[46] - 新城御景三期2020财年交付建筑面积48,463平方米,占当年该项目总交付量的95.3%[49] - 珠控国际中心可售/租建筑面积剩余约3,134平方米,投资物业面积43,918平方米[61] - 珠光新城国际投资物业面积2,746平方米,服务式公寓已交付面积23,631平方米[62] - 公司土地储备于2020年12月31日总计约1,015,416平方米[63] - 2021年第一季度计划推出可售/预售面积17.43万平方米,涵盖10个物业项目[45] - 珠光金融城壹号项目预计2021年第二季度预售,可售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45] 业务表现:项目管理与投资物业 - 项目管理服务分部业绩2020财年约为2,915,145,000港元,较2019财年约1,608,304,000港元增长81.2%[65]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2020财年总额约177,230,000港元,较2019财年约164,248,000港元增长7.9%[66] - 花城御景花园商业大楼面积由2019年32,051平方米减少至2020年14,832平方米,降幅53.7%[66] - 广东商业物业面积由2019年18,459平方米增至2020年18,483平方米[66] 资本运作与收购 - 公司完成收购广州发展汽车城有限公司余下49%股本权益,实现对珠光金融城壹号城市更新项目的全权控制[21] - 公司于2020年3月以10.5亿元人民币收购通兴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35] - 公司完成火村出售事项总代价为人民币44.04亿元(约50.66亿港元),实现收益约20.38亿港元[36] - 公司以人民币9亿元(约10.38亿港元)收购广州项目公司49%股权,实现全资控股[38] - 公司完成御嘉出售事项总代价为人民币29.83亿元(约33.95亿港元),涉及建筑面积4.85万平方米的办公商业大厦及285个停车位[39] - 第一次AEC收购事项代价为人民币1,050,000,000元(约1,157,800,000港元)[69] - 火村出售事项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500,000,000元(约1,665,000,000港元)[70] - 融晟收购事项以零代价收购广州御宏10%股权[71] - 御嘉出售事项总代价为人民币2,983,000,000元(约3,395,000,000港元)[73] - 第二次AEC收购事项代价为人民币900,000,000元(约1,038,000,000港元)[74] 项目详情:AEC项目 - AEC项目总地盘面积约63,6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60,655平方米,其中可销售面积约352,158平方米[21] - AEC项目土地用途期限为商业/旅游/娱乐40年,综合用途50年[21] - 项目位于广州地铁5号线三溪站附近,处于广州国际金融城规划范围内[22][35] - AEC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约35.25万平方米,其中第一期3.31万平方米已于2020年7月开始预售[38] 财务结构:债务与资金成本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19年末65%降至2020年末61%[24]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25.12亿港元(2019年末:38.9亿港元)[24] - 计息债务结余约170.41亿港元(2019年末:182.06亿港元)[24] - 2020财政年度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7.94%(2019年度:8.33%)[24] - 公司总借款额170.41亿港元,较上年182.06亿港元下降6.4%[96] - 有抵押银行贷款达56.71亿港元,占银行借款总额的96%[96][99] - 资产抵押借款占比极高,无抵押部分仅2.37亿港元[96][99][100] - 优先票据24.39亿港元,利率区间3%-14%[96][103] - 人民币计价借款132.82亿港元,占比78%[96] - 美元计价借款27.21亿港元,占比16%[96] - 固定利率银行贷款占比41.58%,浮动利率占比58.42%[96] - 资产负债比率61%,较上年65%改善4个百分点[97] - 2.5亿人民币银行贷款于2035年9月到期,期限最长[99] - 3.28亿美元优先票据于2022年9月到期[103] - 有抵押其他借款总额为85.803亿港元,由发展中物业、投资物业等资产及个人担保抵押[104] - 有抵押借款包含11笔具体贷款,其中人民币贷款总额约78.653亿元,港元贷款3.3亿港元[104] - 2021年内到期有抵押借款至少包含6笔,合计人民币约37.78亿元及港元3.3亿港元[104] - 无抵押有担保其他借款1亿港元,由执行董事朱庆凇个人担保[105] - 为物业买家提供的按揭融资担保金额为36.438亿港元(2020年)[107] - 按揭融资担保通常在登记完成后2-3年内解除[107] 财务结构:权益与资产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约为93.18649亿港元[16] - 每股综合资产净值为1.30港元[16]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7,194,417,247股[1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12,180,000港元,较2019年末下降35.4%[95] 运营与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289人,较2019年476人减少39.3%[112] - 员工成本总额1.832亿港元,较2019年1.546亿港元增长18.5%[112] - 人民币为主要业务货币,存在外汇风险但未使用对冲工具[108] - 2021年资本开支将依靠内部现金资源结算[109] 市场与政策环境 - 土地成交金额再创新高,城市分化加剧[17] - 广州市计划10年内落实388条城中村转型[18] - 新冠疫情促使公司加强适应力建设应对市场环境变化[145] ESG管理与表现 - 公司致力于将ESG因素纳入决策过程和运营中,并将其长期成功与ESG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联系起来[118] - 公司通过在线调查对ESG相关主题进行了重要性评估,并参考了GRI标准和TCFD框架[135] - 公司在2020财年量化了温室气体排放、各种能源消耗、按年龄、地理位置和职位类型划分的员工人数等环境和社会绩效数据[136] - 公司使用表格和柱状图描绘了温室气体排放模式,以便利益相关者深入了解各类别排放情况[136]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参考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联交所环境关键绩效指标汇报指引及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137] - 公司2020财年ESG报告边界涵盖在中国的物业发展及物业投资,以及位于香港和中国的办事处,还包括项目管理业务[129] - 公司ESG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和一致性原则进行准备[132] - 公司采用运营控制方法审查2020财年ESG表现及运营管理政策[129] - 公司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尊重员工权利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来最大化员工潜力[121] - 公司在运营各方面采用最佳环境可持续性标准,优化资源效率并为可持续城市发展做贡献[123] - 公司建立ESG领导小组和工作组负责监督ESG事务管理和数据收集[144] - 董事会每年回顾ESG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145] - 公司将ESG相关风险纳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以实现资源有效分配[145] - 公司通过重要性评估优先处理对房地产行业关键的政策改进[145] - 公司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方法实施ESG战略和管理[141] - 董事会通过KPIs、会议和股东大会获取ESG进展信息[141] - 公司法律事务部定期向董事会提供ESG法规政策更新信息[145] - 公司将可持续理念植入业务战略、决策流程和营运实践中[140] - 公司致力于在物业设计建设管理中应用绿色建筑原则[149] - 公司宣布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154] - 公司识别出与气候变化最相关的五大风险:现有产品服务监管要求(33%)、面临诉讼风险(20%)、原材料成本上涨(20%)、消费者偏好转变(13%)、利益相关者关注度增加(13%)[154] - 公司参考TCFD框架等国际标准管理气候相关风险[154] - 公司2020年初建立专门疫情防控团队协调全集团防疫工作[153] - 公司制定全面防疫指引覆盖医疗报告/口罩佩戴/应急计划/轮班工作/隔离政策/社交距离/工作安排/体温测量/卫生要求等8大领域[153] - 公司通过调查和行业协会方式与利益相关者互动[166] - 公司利益相关者涵盖租户/物业团队/政府/材料供应商/建筑师/测量师/工程师等房地产价值链全环节[166] - 公司坚持SMART原则(具体/可测量/准确/可靠/时效性)披露可持续发展表现[150] - 公司致力于最小化运营中对环境和社会负面影响[150] - 公司通过开放式沟通渠道深化对利益相关者期望的理解[166] - 公司确定防止雇佣童工和强制劳工为对可持续发展重要的ESG事宜[187] - 公司确定顾客信息和隐私保护为关键ESG事项[187] - 产品设计创新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被列为重要可持续发展议题[187] - 产品质量保证和召回率被识别为核心ESG关注点[187] - 遵守和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公司优先ESG事项[187] - 产品/服务健康和安全被确定为重要可持续发展议题[187] - 顾客满意度(福利)被列为关键ESG事宜[187] - 公司通过重要性矩阵识别固体废弃物处理为外部利益相关者重点关注领域[184] - 反腐败政策及举报流程被确定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相对重要事项[184] - 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被列入外部利益相关者关注重点[184] - 公司2020财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到约1,651.04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强度为0.25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192][195] - 公司2020财年范围一直接排放为86.71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能源间接排放为1,532.34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三其他间接排放为31.99吨二氧化碳当量[195] - 公司2020财年产生无害固体废弃物约2,770吨,较2019财年516.4吨增长436%[192][195] - 公司2020财年产生无害废水约89,222立方米,较2019财年29,168.90立方米增长206%[192][195] - 公司2020财年空气污染物排放:硫氧化物0.55千克,氮氧化物20.99千克,颗粒物1.55千克[192][195] - 公司2020财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0.25吨/百万港元,较2019财年0.34吨/百万港元下降26%[195] - 公司2020财年无害固体废弃物强度0.42吨/百万港元,较2019财年0.13吨/百万港元增长223%[195] - 公司2020财年无害废水强度13.47立方米/百万港元,较2019财年4.79立方米/百万港元增长181%[195] - 公司2020财年氮氧化物排放强度3.17×10⁻³千克/百万港元,较2019财年4.25×10⁻³千克/百万港元下降25%[195] - 公司2020财年颗粒物排放强度2.34×10⁻⁴千克/百万港元,较2019财年3.12×10⁻⁴千克/百万港元下降25%[195] - 公司香港办事处因支持环境可持续性活动获得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多项奖项[198] - 公司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租户通过创新技术改善业务运营以实现可持续性[198] - 公司2020年参加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举办或邀请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活动[198] - 公司2020年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200] - 公司2020年发布年度报告[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