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18年收益为16.414亿港元,较2017年41.059亿港元下降60.0%[17] - 2018年经营利润为3.999亿港元,较2017年22.073亿港元下降81.9%[17]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2.295亿港元,较2017年20.481亿港元下降88.8%[17]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2.4港仙,较2017年110.6港仙下降88.8%[17]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60.0%至16.414亿港元(2017年:41.059亿港元)[72][73]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同比下降88.8%至2.295亿港元(2017年:20.481亿港元)[72] - 惠理集团2018年纯利显著下降至2.295亿港元,较去年20.5亿港元减少88.8%[49] - 每股盈利从2017年的110.6港仙降至12.4港仙,降幅达88.8%[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二零一八年固定薪金及员工福利开支为2.382亿港元,较二零一七年2.129亿港元增长11.9%[79] - 二零一八年花红总额为1.105亿港元,较二零一七年6.821亿港元下降83.8%[79] - 员工回扣开支为390万港元,较二零一七年1,020万港元下降61.8%[79] - 股份基础报酬开支为2,670万港元,较二零一七年4,880万港元下降45.3%[79] - 其他非员工相关经营开支为1.187亿港元,较二零一七年9,620万港元增长23.4%[80]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1,920万港元,较二零一七年1,540万港元增长24.7%[80] - 管理费总额同比增长12.7%至13.475亿港元(2017年:11.960亿港元)[72][74] - 表现费总额同比暴跌97.8%至5,620万港元(2017年:25.709亿港元)[72][74] - 其他亏损净额1.687亿港元(2017年:收益2.277亿港元)[76] 管理资产和资金流表现 - 2018年管理资产为150.25亿美元,较2017年165.94亿美元下降9.5%[1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管理资产总额为150亿美元[8][11] - 集团管理资产规模从166亿美元减少至150亿美元,同比下降9.6%[50] - 2018年仍录得12亿美元资金净流入[50] - 公司管理资产从2017年的166亿美元下降至2018年底的150亿美元[54] - 公司平均管理资产从2017年的155亿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169亿美元[54] - 公司2018年录得资金净流入12亿美元,相比2017年净流出2.78亿美元显著改善[54] - 公司旗下基金和产品在2018年录得可观资金净流入[53] - 2018年录得净认购额11.72亿美元,认购总额81.08亿美元,赎回总额69.36亿美元[65] - 平均管理资产为168.55亿美元[64] - 平均管理资产上升8.8%至168.55亿美元(2017年:154.91亿美元)[74] 基金投资表现 - 惠理价值基金2018年表现-23.1%,2019年前两个月表现+18.5%[12] - 旗舰产品惠理价值基金2018年录得23.1%跌幅,但2017年曾实现44.9%收益净额[49] - 惠理价值基金自1993年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2,735.5%[11] - 惠理价值基金2019年初至2月28日实现18.5%正回报[51] - 2018年基金整体资产加权平均回报率为-11.2%[65] - 惠理大中华高收益债券基金年内下跌4.9%,价值基金下跌23.1%,高息股票基金下跌14.2%[65] 业务拓展和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首只私募股票投资产品于2018年1月推出[35] - 首只私募股权基金于2018年7月成立专注中国私立教育行业[36] - 与日本大和证券合作推出首只在日本境内发售的中国创新主题基金[37] - 马来西亚新办事处于2018年10月8日在吉隆坡开业[38] - 中国业务管理资产增长超过28%至11亿美元[55] - 公司推出首只私人债务基金并在中国内地成立首只私募股权基金[53] - 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推出四只私募投资基金,是16家外资资产管理公司中推出数量最多的之一[56] - 欧洲UCITS平台基金2018年录得稳健资金流入[59] - 马来西亚办事处将重点开拓符合伊斯兰教法的基金产品及东南亚ETF[59] - 中国新资金流入净额预计占2030年前全球资产管理业一半份额[61] - 香港客户占管理资产78%(2017年:80%),中国客户占比升至7%(2017年:5%)[70][71] - 机构客户占管理资产总额63%(2017年:61%),散户占37%(2017年:39%)[70] 奖项与荣誉 - 大中华高收益债券基金获最佳总回报大中华固定收益三年及五年奖[21] - 惠理国策新思维基金获大中华股票一年组别第二名[21] - 中国汇聚基金获大中华股票五年组别第三名[21] - 汤森路透理柏基金奖获三年及五年最佳美元高收益债券奖[25] - 中国大陆焦点基金获十年最佳中国股票基金奖[25] - 集团自1993年创立至今共获得201个奖项,2018年初以来赢得31个新奖项[50] - 拿督斯里謝氏在《指標雜誌》2017年基金年獎中獲頒年度傑出基金經理(大中華股票組別)[86] - 蘇俊祺在《指標雜誌》2017年基金年獎中獲頒年度傑出基金經理(大中華股票組別)[87] - 拿督斯里謝氏與蘇俊祺在《Asia Asset Management》2011 Best of the Best獲頒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雙冠軍)[86][87] - 區景麟博士於2012年及2014年獲《Asia Asset Management》甄選為香港年度最佳行政總裁[87] - 區景麟博士於2008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MH)[87] - 大山宜男於2014年獲馬來西亞檳城州政府冊封Pingat Kelakuan Terpuji (PKT)勳銜[91] - 大山宜男於2013年9月獲檳城州政府機構Invest-in-Penang Berhad委任為名譽行業專家[91] 公司治理和董事信息 - 公司投资团队拥有约70名投资专才覆盖大中华及亚洲地区[11] - 截至2018年底集团共聘用238名员工[51] - 集团在香港、上海、深圳、北京、新加坡、吉隆坡、伦敦和波士顿设有办事处[51] - 洪若甄於1998年4月加盟惠理出任分析員,2004年晉升為基金經理,2005年晉升為高級基金經理,2009年3月晉升為副投資總監[89] - 陳世達自2007年10月22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90] - 大山宜男自2007年10月22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91] - 黄宝荣自2018年8月14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何民基现年52岁,1995年11月加入公司,2014年1月晋升为高级投资董事[93] - 叶浩华现年48岁,2009年8月加入公司,2017年7月晋升为首席投资总监[93] - 余小波现年35岁,2009年12月加入公司,2016年10月晋升为投资董事[95] - Roger Hepper现年58岁,2016年8月加入公司担任首席营运总监[95] - 王毅诗现年41岁,2008年6月加入公司,2017年1月晋升为首席财务总监[97] - 张韵媚现年43岁,2005年8月加入公司,2010年1月晋升为法律主管[97] - 首席行政总监张可儿曾负责管理200亿美元流动资产组合[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宝荣于2018年8月14日获委任[106] - 独立非执行董事LEE Siang Chin于2018年8月14日辞任[106] - 执行董事洪若甄女士的服务合约终止通知期为三个月[107] - 董事服务合约最短通知期为三个月(洪若甄女士)[107] - 区景麟博士、洪若甄女士及黄宝荣先生须于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06] 股息和股东回报 - 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6港仙,较2017年104港仙下降94.2%[50] - 建议派发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6.0港仙[102] - 每股末期股息同比下降66.7%至6.0港仙(2017年:18.0港仙)[72] - 可供分派储备为26.774亿港元[103] - 公司股息政策要求维持足够现金储备以应付资金需求及未来增长[162] 股权结构和董事持股 - 拿督斯里謝清海持有公司股份403,730,484股,占已发行股份的21.75%[109] - 拿督斯里謝清海通过认股权计划持有相关股份56,62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6.20%[109] - 苏俊祺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5,765,723股,占已发行股份的2.64%[109] - 苏俊祺先生通过认股权计划持有相关股份33,390,000股[109] - 洪若甄女士通过信托持有公司股份16,870,583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90%[109] - 洪若甄女士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2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61%[109] - 洪若甄女士通过认股权计划持有相关股份10,170,000股[109] - 拿督斯里謝清海持有惠理策略投資基金74,000股无投票权股份,占已发行无投票权股份总数的0.49%[111] - 洪若甄女士持有惠理策略投資基金10,000股无投票权股份,占已发行无投票权股份总数的0.07%[111] - 主要股东杜巧贤女士持有518,793,312股,占已发行股份27.95%[117] - 叶维义先生实益持有298,805,324股,占比16.10%[117] - Cheah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通过多层结构实益持有403,730,484股,占比21.75%[117][118] - 公司股权架构大部分由高级管理层持有[171] 认股权计划 - 公司2007年认股权计划已于2017年10月24日届满,但尚未行使的认股权仍可继续行使[112] - 拿督斯里謝清海持有2015年授予的认股权,截至2018年底未行使数量为56,620,000股,行使价14.092港元[113] - 蘇俊祺2012年授予的1,600,000股认股权已全部行使,行使价4.56港元[113] - 蘇俊祺2015年授予的认股权截至2018年底持有5,150,000股未行使,行使价13.60港元[113] - 蘇俊祺2015年授予的另一批认股权截至2018年底持有10,240,000股未行使,行使价14.092港元[113] - 蘇俊祺2018年新授予18,000,000股认股权,行使价5.87港元[113] - 區景麟博士2018年新授予1,500,000股认股权,行使价5.87港元[113] - 洪若甄女士2012年授予的1,200,000股认股权已全部行使,行使价4.56港元[113] - 洪若甄女士2015年授予的认股权截至2018年底持有3,050,000股未行使,行使价13.60港元[113] - 洪若甄女士2015年授予的另一批认股权截至2018年底持有7,120,000股未行使,行使价14.092港元[113] - 陳世達博士和大山宜男先生各持有300,000股未行使认股权,行使价14.092港元[113] - 公司雇员认股权于2018年12月31日总计141,120,000份,较年初119,720,000份增长17.9%[114] - 2018年新授出雇员认股权27,500,000份,行使价为每股5.87港元[114] - 年内雇员认股权已行使4,100,000份,失效2,000,000份[114] - 2015年授出的认股权中,约579,999-580,002份因失效而减少[114] - 认股权行使价不低于授出日收市价、前5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面值中最高者[125] - 认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27年5月3日[126] - 接纳认股权需支付1港元作为授出代价[124] - 2007年认股权计划已于2017年10月24日届满,未行使认股权仍可继续行使[120] - 2017年认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185,171,483股,占已发行股本9.98%[123] - 任何12个月内认股权承授上限为已发行股本1%(主要股东及独董除外)或0.1%且总值不超500万港元(主要股东及独董)[123] - 公司已采纳认股权计划作为对董事及合资格参与者的长期奖励计划[160] 董事薪酬 - 董事谢清海月薪自2018年10月15日起由527,750港元下调至415,805港元[128] - 董事苏俊祺月薪自2018年10月15日起由303,860港元上调至415,805港元[128] - 董事洪若甄月薪自2019年1月1日起由216,860港元上调至221,200港元[128] 董事会及委员会运作 - 董事会于2018年共举行6次会议,执行董事拿督斯里谢清海、苏俊祺先生、洪若甄女士出席率100%(6/6),区景麟博士出席率83.3%(5/6)[13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世达博士出席董事会会议率83.3%(5/6),大山宜男先生出席率100%(6/6)[139] - 审核委员会于2018年共举行4次会议,成员陈世达博士和大山宜男先生出席率均为100%(4/4)[143][144] - 薪酬委员会于2018年共举行3次会议,主席陈世达博士、拿督斯里谢清海、大山宜男先生及苏俊祺先生出席率均为100%(3/3)[146][147] - 黄宝荣先生于2018年8月14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后,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1次(1/1)[144] - 黄宝荣先生获委任后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1次(1/1)[147] - LEE Siang Chin先生于2018年8月14日辞任前出席董事会会议2次(2/3)[139] - 所有执行董事均完成A类(基金管理业务法规)和B类(上市规则发展)专业培训[14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世达博士、大山宜男先生及黄宝荣先生均完成B类培训(上市规则发展)[141] - 公司自2007年起每年检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141]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13日成立,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9] - 提名委员会2018年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50] - 2018年提名委员会提名并建议黄宝荣先生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于8月14日批准该任命[151] - 风险委员会于2007年10月24日成立,由6名成员组成[152] - 风险委员会2018年举行5次会议[152] - 风险委员会2018年讨论事项包括风险框架、主要风险评估、内部审计报告等10个主要议题[153] - 董事会确认其有责任监察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并至少每年检讨其成效[154] - 集团已建立具备明确职责等级和报告程序的组织架构[154] 内部监控与风险管理 - 风险控制自我评估结果用于分析潜在策略影响并向高级管理层及董事作常规汇报[158] - 2018年引入新内部控制流程以符合证监会基金经理操守准则额外规定[159] - 集团内部审计2019年将扩大检讨范围至财务营运及合规监控[159] - 风险汇报及量化在2018年得到进一步规范化[159] - 固定收益部分内部监控成为年内重点注意范围[159] - 2018年进行的检讨中未发现内部控制系统存在严重缺陷[
惠理集团(00806) - 2018 - 年度财报